无忧书城
返回 无忧书城目录
无忧书城 > 历史小说 > 易中天品三国 >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十四集 天生奇才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十四集 天生奇才

所属书籍: 易中天品三国

由于我们不能确知的原因,曹操出于一念之差放跑了刘备。龙归大海虎归山的刘备运气出奇的好。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从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而郭嘉则在北征的路上一病不起,英年早逝。这一出一去的结果,是刘备咸鱼翻身,曹操壮志难酬。那么,郭嘉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和诸葛亮的异同又在哪里呢?
  上一集我们说到,刘备这个人,有英雄志,有英雄气,有英雄魂,有英雄义,就是没有“英雄地”(自己的地盘),只能东奔西走地寄人篱下,反复无常地投靠他人。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曹操出于一念之差的疏忽放跑了刘备。现在,刘备已经龙归大海虎归山。能不能成气候,就看他的运气了!
  谁也没有想到,刘备的运气出奇的好。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对于刘备和曹操来说,真是一个重要的年头。就在这一年九月,曹操最欣赏的谋士郭嘉不幸病故;而也就在这一年,诸葛亮却来到了刘备身边。三十八岁的郭嘉去世了,二十六岁的诸葛亮出山了,历史的轨迹开始拐弯。
  为什么要把郭嘉的死和诸葛亮的出联系在一起呢?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有。这种联系或者关系,当然不是这两件事发生在同一年。这不过是碰巧。关键在于这两件事对曹、刘双方的影响。我们知道,斗争的胜负,在于力量的对比;而力量的对比的变化,则无非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诸葛亮来到了刘备身边,这是“此长彼消”:刘备长,曹操消。郭嘉不幸去世,则是“此消彼长”:曹操消,刘备长。怎么算,都是曹操吃了亏。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两人的分量和量级。如果分量不够,这种计算就没有什么意义。同样,如果量级不同,或者差异太大,这种比较也没有什么必要。那么,诸葛亮和郭嘉的分量如何?他们是同一量级的人物吗?或者说,他们有相似之处吗?
  有。郭嘉和诸葛亮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一,他们都是少年天才,出山时都只有二十六七岁(郭嘉二十七,诸葛亮二十六),但思想和谋略却都已经相当成熟。第二,他们都“审于量主”。在大家都认为袁绍是绩优股时,郭嘉却看出那是垃圾股;而在大家都以为刘备是垃圾股时,诸葛亮却把他看作绩优股。第三,他们都“谋功为高”。郭嘉帮助曹操统一了北部中国,诸葛亮帮助刘备实现了三国鼎立。可以说,他们一个是天生奇士,一个是旷世良才。当然,他们的忠心耿耿,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一样的。他们和曹操、刘备的关系,也都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了“如鱼得水”,甚至却有一份情谊。
  郭嘉去世后,曹操悲痛万分。据《三国志?郭嘉传》及该传裴松之注,曹操给朝廷上表,给荀彧写信,和其他人谈话,多次追忆郭嘉,每每痛哭流涕,声泪俱下。他说:奉孝年不满四十(实为三十八岁),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就有十一年。那些艰难困苦的rì子,全都是他和我一起硬挺过来的。那都是千钧一发的艰险呀!我自己都拿不定主意,全靠他当机立断鼎力玉成。奉孝其实是知道危险的。他身体不好,南方又多瘟疫,因此常说要是到了南方,只怕就不能活着回来了。可是和我讨论天下大计,却说是要先定荆州。这是拼了命来为我立功呀!这样一份情义,如何叫人忘得了!如今,我虽然为他请了功,讨了封,可这对一个死了的人来说,又有什么用,有什么用啊!天下相知的人是这样少,好容易有了一个又弃我而去。苍天哪,你叫我怎么办,怎么办呀!
  根据曹操的这些说法,我们不难看出,曹操和郭嘉的关系非同一般,可谓既同甘共苦(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心心相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嘉也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可谓既忠心耿耿(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又能谋善断(平定天下,谋功为高)。这些特征和这种关系,都很容易让我们马上就联想到诸葛亮。
  事实上,郭嘉和诸葛亮不但作为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阵营的分量也都一样。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后的说法则是:“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诸葛亮的;而曹操对郭嘉,也曾“yù以后事属之”。只不过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我们没能看到那一天。也由于同样的原因,郭嘉这颗将星不像诸葛亮那样璀璨明亮。诸葛亮从二十六岁出山,到五十四岁病故,为刘备集团服务了二十八年,而且还有十一年时间是大权独揽;郭嘉为曹操集团服务却一共
  只有十一年,而且职务不过军师祭酒(参谋)。两人施展才华的条件,真不可同rì而语。
  然而,尽管只有短短十一年,郭嘉却留下了辉煌的业绩。郭嘉在曹操军中时,曹操可谓凯歌高唱捷报频传,成功地统一了北方。郭嘉一去世,曹操的军事成就便显得乏善可陈。用周泽雄先生的话说,也就对付了马腾、韩遂几个“草寇型军阀”。对付孙权、刘备这两大“枭雄”,就有点力不从心,在赤壁还差一点就被烧得焦头烂额。当然,刘备反败为胜,并不仅仅因为有了诸葛亮;曹操事业受阻,也并非仅仅因为没了郭嘉。我们不可以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但郭嘉的去世,对于曹操确实是重大损失。因此,曹操败退赤壁时,曾仰天长叹,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这句话到了《三国演义》那里,就变成了这样一个场面:曹操华容道脱身回到南郡,曹仁设宴压惊,众谋士也都在座。曹操忽然仰天大恸。众谋士说,丞相遇难时全无惧怯,现在安全回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可以重整军队报仇雪恨,怎么反倒痛哭?曹操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接着便捶胸大哭说:“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于是“众谋士皆默然自惭”。
  曹操的这一声叹息或者说捶胸大哭被毛宗岗父子批得狗血喷头,而且把这一哭和宛城之战哭典韦联系起来了。战宛城的故事,我们在《鬼使神差》那一集(第八集)讲过,就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由于曹操自己的失误,刚刚投降十几天的张绣,采用谋士贾诩的计谋突然反叛。猝不及防的曹操靠着典韦奋不顾身拼力死战才逃得性命,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却均在战斗中身亡。事后,曹操设祭,祭奠典韦,痛哭流涕。在《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曹操是这样哭的:“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于是他身边的那些将士都十分感动(众皆感叹)。
  这真可谓“曹操版”的“刘备摔孩子”了。刘备摔孩子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赵云在长坂坡救回阿斗后,刘备把那孩子往地上一扔,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惊得赵云扑翻在地,哭着说非肝脑涂地不可。你看,曹操是不哭爱子哭爱将,刘备是不疼爱子疼爱将,结果都让将士们感激涕零,真是异曲同工。
  同样,哭典韦和哭郭嘉也有得一比。毛批说,曹操以前哭典韦,后来哭郭嘉。哭典韦之哭,是为了感动众将士;哭郭嘉之哭,是为了羞愧众谋士。“前之哭胜似赏,后之哭胜似打”,真想不到奸雄的眼泪,居然“既可作钱帛用,又可作挺仗用”。于是毛宗岗父子冷笑一声说:“奸雄之奸,真是奸得可笑。”
  这个批语当然很精彩,只可惜曹操哭典韦的话,哭郭嘉的场面,和“刘备摔孩子”一样,都是小说家言。没错,为典韦治丧时,曹操确实亲临哭祭,但没有说过“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的话。曹操也确实说过“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话,但并没有捶胸大哭。我们也不知道他是在什么场合说的,有没有众谋士在座就更不知道。那个场面是罗贯中的演义,靠不住的。也就是说,毛宗岗父子批的是小说中的曹操,不是历史上的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并不可笑。他的叹息,也未必是为了“愧众谋士”。事实上,曹操赤壁失利,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责任并不在谋士。何况曹操的谋士也并不无能。比如孙刘的联盟,就早已有人料定,这个人就是程昱。曹操在夺取荆州以后继续顺江东下,也有人反对,这个人就是贾诩。可惜“太祖不从,军遂无利”。可见,曹操的谋士是尽责的,也是称职的,他怎么会借口怀念郭嘉来“愧众谋士”?
  那么,曹操又为什么要叹息呢?实际上曹操是在叹自己命苦,过早失去了郭嘉。《三国志?郭嘉传》说:“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也就是说,如果郭嘉还活着,事情就不会这样了。
  怎么就不会这样呢?因为郭嘉是军事天才。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总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而且神机妙算,出奇制胜。比方说,曹操三战吕布,士卒疲倦,准备撤军。郭嘉力主再战,而且断定再战必胜,结果吕布被擒。曹操征伐袁谭、袁尚,连战连克,诸将主张再战,郭嘉主张撤军,结果袁谭、袁尚兄弟祸起萧墙,曹操渔翁得利。曹操战袁绍,有人担心孙策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来不了;曹操征乌丸,有人担心刘表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不会来。结果呢?和郭嘉预料的完全一样。
  郭嘉不但料事如神,而且敢于出险招,走钢丝。比如战官渡、征乌丸这两回,别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按照常理,孙策和刘表肯定要趁火打劫,在曹操的背后插一刀子。偏偏郭嘉就敢断言不会,也偏偏曹操就敢听他的,冒此天大的风险。其实官渡之战这一回,是多少有些侥幸的,这个我们以后再说。但征乌丸那一仗,则确实体现了郭嘉的军事天才。
  乌丸也叫乌桓,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此前一直倒向袁绍。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袁谭和高干被杀。袁尚和袁熙被曹操打败,在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逃入乌丸,想借乌丸的力量与曹操抗衡。所以,曹操要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部中国,非征伐乌丸不可。但是乌丸并不好打,许多人都不主张打,最后胜得也很险。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当时天寒地冻,荒无人烟,连续行军二百里不见滴水,军粮也所剩无几,曹操“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因此回到邺城后,曹操下令彻查并重赏当初劝谏他不要征讨乌桓的人。曹操说,我这场胜利,完全是侥幸。诸君的劝阻,才是万全之策。可见这场战争实在是惊险得很。
  事实上,当时反对征伐乌丸的人很多。据《三国志?武帝纪》,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两个。第一,他们认为,袁尚不过是一个狼狈逃窜的“亡虏”。乌丸是“夷狄”,“贪而无亲”,哪里会帮助袁尚?因此用不着打。第二,他们认为,乌丸地处偏远,我军一旦远征,刘备一定鼓动刘表趁机偷袭许都,“万一为变,事不可悔”。因此打不得。
  然而郭嘉却认为可以打、应该打、打得赢,因此力主此战。据《三国志?郭嘉传》,郭嘉认为,第一,乌丸是很远,但正因为离得远,他们必定“恃其远”而“不设备”。如果我们出其不意,突然袭击,一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因此“可破灭也”。第二,袁绍家族的影响不可小看,三郡乌丸的实力也不可低估。一旦他们联合起来,“招死主之臣”,“成觊觎之计”,只怕青州和冀州就不再是我们的了。至于刘表──这是第三点,不过是个夸夸其谈的家伙(坐谈客耳)。他很清楚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刘备,因此对刘备是有防范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刘备。委以重任吧,怕自己控制不了;不予重任吧,刘备肯定不会真心实意地帮助他。所以,尽管我们“虚国远征”,却不必顾虑后院失火。曹公你就放心吧!
  事情果然如郭嘉之所预料。据《三国志?先主传》及裴松之注引《汉晋chūn秋》,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出征乌丸,刘备劝刘表偷袭许都,刘表不干(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等到曹操从乌丸王踏顿大本营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附近)班师时,刘表才后悔,说不听刘备的话,失去了一个大好机会。刘备只好安慰他说,现在天下大乱,战事频仍,恨不得天天都要打仗(rì寻干戈),机会嘛那还多得很。如果今后能够迅速反应(应之于后者),这一次也不算遗憾(此未足为恨也)。其实刘表哪里还有机会?曹操平定三郡乌丸以后,很快就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他;而他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和曹操交锋,就见上帝去了。
  曹操接受郭嘉的建议,不理会刘表,率军北上,五月的时候到达了易县(今河北省雄县西北)。这时,郭嘉对曹操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千里奔袭,辎重多,速度慢,难以迅速取得胜利。一旦走露风声,对方必有准备。不如留下辎重,rì夜兼程,打他个措手不及。曹操然其计,率轻兵来到无终(今天津蓟县),然后在当地名士田畴的导引下,抄小路经徐无(今河北省玉田北)、卢龙塞(今河北省喜峰口)、白檀(今河北省宽城)、平岗(今河北省平泉),登上了距离柳城只有二百多里地的白狼堆(今辽宁省布佑图山)。这时乌丸王踏顿才知道曹军来了,仓促应战,结果兵败被杀。袁尚和袁熙也只好远走辽东,投奔公孙康。
  看来郭嘉确实料事如神。所以,《三国演义》便把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也归功于他。这个故事我们前面讲过,就是破乌丸后,曹操按兵不动,并不急于去消灭投奔公孙康的袁尚和袁熙,而是等着公孙康把这两个人的人头送来,公孙康也果然这么做了。这原本是曹操自己的决策,《三国演义》却说是郭嘉的“锦囊妙计”,谓之“郭嘉遗计定辽东”。《三国演义》这么讲,固然是不想让曹操太风光,但同时恐怕也因为郭嘉实在谋略过人。
  事实上,罗贯中的移花接木也不是一点谱都没有,郭嘉确实出过类似的主意。据《三国志?郭嘉传》,袁绍死后,袁尚和袁谭也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当时诸将都主张一鼓作气灭了那两个,郭嘉却说不必,不如等着这兄弟俩自己打起来。郭嘉的分析是:袁尚和袁谭因为争当接班人原本不和,他们两个又各有各的谋士,因此势必祸起萧墙。如果我们逼急了,他们就会相濡以沫;我们不管他,他们就会鹬蚌相争。所以,我们应该做出南征刘表的态势,等待他们的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果然,曹操的军队才开到西平(今河南省西平县西),袁尚和袁谭就因为争夺冀州大打出手,曹操也就坐收渔利。
  现在,我们已经不难看出郭嘉为什么能料事如神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把人琢磨透了。他看透了袁绍,看透了吕布,看透了孙策,看透了刘表,也看透了袁尚和袁谭,这才敢迭出险招。也难怪曹操说郭嘉“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了。其实时事也好,兵事也好,说穿了都是人事。只有精于人事,才能明于时事和兵事啊!
  郭嘉确实太会看人了。他不但看透了敌人,也看清了主人。曹操的表文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可见郭嘉在做出判断时,每每想到了曹操的前面,而且常常帮助曹操下了决心。但这显然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曹操的为人能够让郭嘉放心地去出谋划策,出险招,出奇招。如果像袁绍那样优柔寡断又刚愎自用,志大才疏又嫉贤妒能,郭嘉的聪明才智就不会有用武之地。可见,郭嘉的成功,也是曹操的成功。这样的成功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不难想象,赤壁之战时,郭嘉如果在世,他也一定会出奇制胜,让曹操转败为胜,化险为夷。这就是曹操要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原因。可惜那时郭嘉已经不在了,否则历史恐怕得重写,《三国演义》也得重来。因为郭嘉即便没有“回天之力”,他和诸葛亮之间,也至少会有一场“智斗”的戏好看。
  这样一双望穿秋水的眼睛,当然不会看不透刘备。事实上郭嘉和曹操一样,也看出刘备是英雄,但他的意见却似乎很矛盾。有人主张杀刘备,郭嘉说杀不得。曹操放走刘备,郭嘉又说放不得。《郭嘉传》裴松之注引用了这两种说法。《魏书》的说法是,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问计于郭嘉,郭嘉说,有道理。但是,明公提宝剑而兴义兵,为的是除暴安良,靠的是推诚置信。即便这样,也还怕招不来天下英雄。现在刘备这个英雄走投无路,来投靠明公,明公却把他杀了。那么,还有谁会愿意追随明公平 定天下呢?以一人之患,绝四海之望,这可得想清楚了。《傅子》的说法则是,郭嘉主动去找曹操,说:“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rì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但当时曹操“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就没有听郭嘉的。等到刘备公开背叛曹操时,曹操便“恨不用嘉之言”。
  对此,裴松之评论说:“《魏书》所云,与《傅子》正反也。”但我认为两书其实并不相反。所谓“宜早为之所”,只不过是要早作安排,未必就是要杀了刘备。在这个问题上,我同意周泽雄先生的观点。周泽雄认为,郭嘉的意见,是既不能杀,也不能放。怎么办?软禁。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这一回曹操没弄懂郭嘉的意思。也许这件事实在太敏感,郭嘉也不能说得太明白吧!毕竟,曹操也好,郭嘉也好,都是人不是神。他们再怎么看透人性,再怎么神机妙算,也算不出刘备会时来运转,更算不出世界上还有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在三国这段历史上,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以前,我们却一直看不到他的身影,听不见他的声音。这不能完全归结于他的年轻。那个时代,少年英雄还少吗?何况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已经非常成熟。这当然也不能归结为他不想出山。要知道一个“每自比管仲、乐毅”的人,是不会甘心“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显然,诸葛亮是在观望和等待。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在观望时局,等待刘备的召唤。那么,在当时众多的英雄豪杰当中,诸葛亮为什么就一眼看中了刘备呢?他那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在刘备身上又看见了什么呢?
  请看下集:慧眼所见。

无忧书城 > 历史小说 > 易中天品三国 >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十四集 天生奇才

发表评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大秦帝国 第一部 黑色裂变 2卷三:金缕曲作者:熊召政 3金瓯缺作者:徐兴业 4大生意人作者:赵之羽 5李自成作者:姚雪垠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