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书城
返回 无忧书城目录
无忧书城 > 历史小说 > 易中天品三国 >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十五集 慧眼所见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十五集 慧眼所见

所属书籍: 易中天品三国

正如刘备是一个迷,诸葛亮也是一个迷。他似乎是上帝专为刘备准备的人才,他也似乎一直就在等待刘备的召唤。那么,诸葛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对刘备情有独钟,他在刘备身上又究竟看到了什么?
  上一集我们说到,当各路英雄纷纷登场,各方谋士也纷纷出山的时候,诸葛亮却一直蛰伏在隆中,并不急于一展风采。他似乎在静悄悄地等待着刘备的召唤。在众多的诸侯中,他也最看好刘备。那么,刘备又有什么打动了他,他为什么一眼就看中了刘备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看看青年时代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诸葛亮是一个少年英才,而且是一个帅哥。陈寿的《上〈诸葛亮集〉表》说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他的身世,史书上的记载不是很多。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孤儿,由从父(从音纵,从父即叔父)诸葛玄抚养chéng rén。诸葛玄和刘表有旧,诸葛亮也就跟着到了荆州。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躬耕垄亩”于隆中。隆中这个地方,一直有襄阳、南阳之争。据说清代有个名叫顾嘉衡的,是襄阳人,却被派到南阳做知府。于是南阳人就让这个身为南阳知府的襄阳人表态,说清楚隆中到底在襄阳还是在南阳。顾大人两边都不能得罪,没有办法,只好撰得一联云:“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算是摆平了这场“官司”。其实隆中地理位置在襄阳城外二十里,行政区域却属于南阳郡的邓县,所以说襄阳、南阳都对。何况当时襄阳、南阳都属于荆州,也原本就没有问题。
  诸葛亮到了隆中以后,过着一边劳动一边读书的耕读生活。用他自己在《出师表》中的话说,就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里面,“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云云,恐怕只能看作套话;“躬耕于南阳”则大约是实,但未必是自食其力,要靠种田来维持生计,不过参加一些农业劳动而已。这在当时,甚至也是一种“雅事”,不能视为身份。比如嵇康,是喜欢打铁的,难道就是铁匠?诸葛亮也肯定种过地,却未必就是农民。当然,诸葛亮是把耕耘垄亩看作闲来雅兴,还是谋生手段,我们已无法断定。但相信不管哪一种情况,他的劳作一定很认真。诸葛亮是一个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人。直到他位居丞相,仍然事必躬亲,亲力亲为,说不定就是他“躬耕于南阳”时养成的习惯。
  诸葛亮读书却很马虎。《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说,他的朋友如石韬等人都“务于精熟”,唯独他自己“观其大略”而已。这其实是会读书。实际上,一个人如果不做学问,像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就是对的。所谓“不求甚解”,其实就是不钻牛角尖;而所谓“观其大略”,其实就是善于抓住要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大气的人。一个大气的读书人,总是会一下子就掌握了书中的思想精髓和智慧所在,不会去寻章摘句咬文嚼字,就像一个大气的将领和统帅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一样。
  除了耕作和读书,诸葛亮还有两个爱好。一是喜欢“抱膝长啸”(此为《魏略》所云),二是“好为《梁父吟》”(此为本传所云)。啸,大约是一种气功导引之术;《梁父吟》,则是一种悲凉的葬歌,或者由葬歌发展而来的乐府诗。这两条记录加在一起,我们就知道青年时代的诸葛亮,心中充满了一种慷慨悲凉之气。这长啸,这诗歌,应该寄托了他对世事人生的深度关切和悲悯情怀。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士人”了。一个“士”,尤其是一个“国士”,是必须以天下为己任的。当然,光有这志向不行,还得有能力和条件。诸葛亮就既有志向,又有能力和条件。“每自比管仲、乐毅”,就是有志向的证明;他后来治国家,平天下,定乾坤,就是有能力的证明。至于条件,也是有的,而且应该说很好。
  首先,诸葛亮有一个好背景。我们知道,诸葛家族并非寻常百姓,其先祖诸葛丰是当过司隶校尉的。司隶校尉位高权重,在西汉位列三公之下、九卿之上,在东汉则与尚书令、御史中丞号为“三独坐”。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当过郡丞,叔叔诸葛玄当过太守,所以诸葛亮也是“干部子弟”。官场的事情,他应该是知道一些的。官场的关系,也应该是有一些的。
  事实上诸葛亮有一个关系网。他的岳母和刘表的后妻是亲姐妹,都是蔡讽的女儿,蔡瑁的姐姐。这样算下来,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父,蔡瑁是诸葛亮妻子的舅舅,诸葛亮本人则是蔡家的外孙女婿。刘表是荆州长官,蔡家是襄阳望族,曹瑁是刘表亲信,诸葛亮有这样的政治资源,难道不是条件甚好吗?
  说来诸葛亮的这门亲事也是一段佳话。诸葛亮的岳父叫黄承彦,也是当时的名士。这个 人是很看好诸葛亮的,便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他。黄承彦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个女儿,人长得很丑,但很有才华,你愿意娶她吗?诸葛亮同意,黄承彦立即就用车子把丑女送了过去。这事史家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黄承彦的说法是谦词,其实不丑。也有人认为黄承彦这样说是考验诸葛亮,看他是重sè还是重才。但我认为黄女应该是丑的。第一,有黄承彦自己的说法为证:“身有丑女,黄头黑sè”。如果是谦词,不会说得这么具体,何况“才堪相配”一词也并不谦虚。第二,有别人的反应为证。据记载此事的《襄阳记》说:“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可见黄女之丑,是众所周知的。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答应这门亲事呢?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诸葛亮娶妻重德重才不重貌,高风亮节;另一种则相反,认为诸葛亮看重的,正是黄承彦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关系。何况妻子丑一点,并无碍,因为还可以纳妾。娶妻娶德,纳妾纳sè,是当时的常规观念。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可不敢唐突古人,还是请读者明察吧!但有这么一层关系,诸葛亮如果要在刘表那里谋个一官半职,应该说是很容易的。
  何况诸葛亮还有一个小圈子。这个小圈子里的人,也都是一时之选。他们也都欣赏诸葛亮,常常帮诸葛亮做宣传。事实上刘备认识诸葛亮,就是徐庶推荐的。另外如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等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也很高。“卧龙”的称号就是司马徽送给诸葛亮的,庞德公还让自己的儿子娶诸葛亮的二姐为妻。可见诸葛亮当时虽然隐居草庐高卧隆中,却是“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和他有关系或者有交往的,不是高官,就是名士。他的政治资源和政治条件,比当时不少人要好。比如贾诩,就既没有家族背景,又没有关系网络,还没有人到处为他做宣传(少时人莫知),只能只身一人闯天下、碰运气,在土匪和军阀的窝子里鬼混。最后能在曹操那里混了个高官厚禄寿终正寝,实在是不容易。
  诸葛亮的条件显然要好得多。他有好背景,有关系网,有小圈子,如果要从政,应该说是很便当的。但在建安十二年以前,他几乎没有任何动静,一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决心隐居南阳终老隆中的样子,这是为什么?
  因为诸葛亮的志向非同一般。《魏略》说,诸葛亮曾经对他的三个朋友──石韬(广元)、徐庶(元直)、孟建(公威)说,你们从政,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朋友反问,足下呢?只有微笑,没有回答(亮但笑而不言)。其实答案早就有了──“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什么人?名相。乐毅是什么人?名将。这就再清楚不过,诸葛亮的理想,既不是称王称帝坐北朝南,也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辅佐贤明,廓清四海,平治天下,定鼎中原。
  显然,这就必须像郭嘉说的那样,为自己选一个好老板,而他可选的人又很多。比如刘表,就近在眼前,而且沾亲带故。曹操和孙权,也都在招兵买马招贤纳士。但诸葛亮对他们似乎都没有兴趣,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也很简单:刘表太差,曹操太强,孙权的空间又太小。刘表的差,我们以后还要再说,这里说一点就够了。当时中原士人到荆州来避难的很多,刘表却一个都不能用,诸葛亮出山又能如何?曹操那边,人才济济,曹操自己也是强人,诸葛亮当真去了,也未必能如何。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孟建投奔曹操时,诸葛亮就说:“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这话虽然被裴松之认为“未达其心”(裴松之认为诸葛亮不投奔曹操是政治立场原因),但我认为这至少是诸葛亮的想法之一。仍据《魏略》,后来石韬在魏任郡守、典农校尉,徐庶在魏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就叹息说:“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可见,见用不见用,总还是要考虑的。
  何况对于诸葛亮来说,仅仅“见用”恐怕还不行,还必须“重用”甚至“专用”。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袁子》,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刘备联盟。孙权的首席谋士张昭看出诸葛亮非同寻常,极力向孙权推荐,孙权也想留他,但遭到诸葛亮拒绝。人问其故,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也就是说,孙权确实是好老板(可谓人主),但孙权至多能够做到尊重和器重(贤亮),却不能让他尽显其才(尽亮)。
  这事也被裴松之认为不实,理由有两点。第一,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可谓“希世一时”。这样“其利断金”的关系,谁能离间得了?第二,诸葛亮终其一生,可谓忠贞不渝,怎么会见异思迁?裴松之说,关羽被俘后,在曹操那里也是能够“尽其用”的,尚且“义不背本”,难道诸葛亮的为人就不如关羽吗?
  裴松之的说法自然有道理。我们甚至还可以加上一条:刘备是诸葛亮再三考虑精心挑选的老板。既然如此,他就决不会轻易跳槽。因此,即便孙权能够“尽其量”,诸葛亮也不会背叛刘备投靠孙权。但是,诸葛亮在选择刘备之前,难道就不能选择孙权吗?当然可以。那么,他为什么不就近投奔东吴呢?恐怕就因为他早已看出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道理也很简单:江东,是一个历经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人苦心经营发展起来的一个利益集团。孙权那边人才太多,而且关系密切。张昭,是孙策创业时的老臣,孙策曾带着他“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也就是视为兄长,临终时又把孙权托付给他(以弟权托昭),而且说了“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的话。周瑜,也是孙策创业时的老臣,而且有连襟之情兄弟之谊。孙权的母亲也明确告诉孙权,要他把周瑜当哥哥(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不难想象,任凭诸葛亮能力再强本事再大水平再高,到了东吴,权位也只能在张、周二人之下,甚至不如鲁肃。这显然是诸葛亮所不愿意的。
  所以,诸葛亮所谓“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的“度”,恐怕不是“度量”,而应理解为“空间”。《三国志?鲁肃传》说,当年周瑜劝鲁肃投奔孙权时,就曾经引用了东汉名将马援回答光武帝刘秀的一句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这个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双向选择”,和郭嘉所谓“智者审于量主”也是一个意思。郭嘉、周瑜他们要“择君”,诸葛亮当然也要“择君”。但诸葛亮的选择,要求似乎更高一些,那就是这个老板必须能保证自己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那么,诸葛亮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是什么呢?从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和后来的《隆中对》可以看出,就是廓清四海,一统九州,从而建不世之伟业,立盖世之奇功。这个伟业和奇功,可以是齐桓公那样的“霸业”,也可以是光武帝那样的“帝业”,但必须是经天纬地的事业。能成就“帝业”固然好,能成就“霸业”也可以。退而再求其次,也得三足鼎立,割据一方。用陈寿的话说,就是“进yù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yù跨凌边疆,震荡宇内”。这话所说,虽然是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后的心愿,但没有前因,就没有后果。总之,他要成为一个实际上的新政权、新国家、新王朝的开国元勋。他选择的老板,则必须是能够使他实现这一抱负和理想的人。
  这样一说,诸葛亮的选择标准也就很清楚了。第一,这个人必须有建立一个新政权、新国家、新王朝的可能性。他应该有这个志向,也有这个条件。第二,他的这个志向和条件还不明显,还处于潜在状态。志向既鲜为人知,甚至自己也还不明确;条件也不成熟,甚至还有欠缺。正因为不明确,有欠缺,才需要有一个诸葛亮。也因为不明确,有欠缺,诸葛亮去了以后,才保证能够成为可以大显身手的定鼎之臣。
  符合这些条件的,显然只有刘备。
  首先,刘备有帝王之分。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细细地排起来,当今皇上还要叫他一声“叔”。虽然这个谱系十分可疑──《三国志》说他是陆城亭侯刘贞之后,《典略》则说他是“临邑侯枝属”;虽然刘胜的儿子刘贞也不过是个亭侯,后来还丢了爵位;虽然刘备本人已经沦落到“与母贩履织席为业”,毫无凤子龙孙的待遇;但他这个“皇族”身份,大家似乎还认。这在政治上就占了便宜。因为尽管后来大家都清楚,汉室已经不再扶得起来,刘备的那个“汉”和刘邦、刘秀的那个“汉”也满不是一回事,但由刘备取代(或“继承”)刘协,总比由曹操、孙权这些和皇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取代,要顺理成章一些。另外,刘备七尺五寸(合一米七二点五)的身高,两耳垂肩、手长过膝(《三国志》的说法是“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的形象,也比曹操好。这在当时,都算优势。
  其次,刘备有帝王之志。《三国志》说,刘备小时候就说过他将来肯定要乘坐天子之车(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话。这当然靠不住。古时史家为开国皇帝作传,总难免会写一些诸如此类的“童话”,也示其人乃“真命天子”,从小就“胸怀大志”。但刘备两个儿子的名字,却能说明问题。这两个儿子,一个叫刘封,一个叫刘禅,合起来是“封禅”。封禅,是有德君王祭祀天地的大典(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在山下辟基祭地曰“禅”)。刘备如果不想当皇帝,儿子叫“封禅”干什么?
  第三,刘备有帝王之术。刘备和刘邦的血统关系虽然可疑,性格和作风倒不乏相似之处。比如《三国志》本传所云“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就很像。善于笼络人才收买人心,也像。喜欢呼朋引类行侠仗义,也像。陈寿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应该说有几分道理。不过两人做派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刘邦喜欢骂人,刘备就不骂。不但不骂,而且“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sè”,至少在表面上比刘邦厚道。因为厚道,也因为侠义,所以很得人心。《三国志》本传和裴松之注引《魏书》都说,刘备当平原相时,郡民刘平看不起他,“耻为之下”,派刺客去杀他,刺客竟不忍下手,“语之而去”,陈寿评论说“其得人心如此”。裴松之所引《魏书》则说,不忍下手的直接原因,是刘备不知来人是谁而“待客甚厚”,感动了刺客。而根本原因,则是刘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因此“众多归焉”。人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第四,刘备有帝王之福。在三国时代三巨头当中,他和孙权应该说都算是有福气的人。孙权的福气最好,有一片现成的基业和一批现成的人才。刘备的福气,则表现为关键时刻总有高人相助,危难之机总能化险为夷。刘备刚出山时,就得到了关羽和张飞。谁都知道,人才,忠诚的好找,能干的也好找,又忠诚又能干的不好找,关羽和张飞偏偏就是既忠诚又能干。这是刘备的第一大福气,以后的运气也不错。比方说,正愁没有根据地,陶谦就死了,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徐州。正愁不知如何摆脱曹操的控制,碰巧曹操就派他去拦截袁术(会见使),躲过了“衣带诏”一案的大清洗。到徐州后,又正好袁术就死了(会术病死)。刘备再次得到徐州,还差一点就成了气候(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
  不过,从灵帝末年聚众起兵,到建安六年投奔刘表,刘备虽有好运气,却没有好命运。他的道路十分坎坷。刚刚得到了徐州,就被吕布夺走了。刚刚投靠了袁绍,又被曹操打败了。刚刚依附了刘表,又被刘表猜疑了(表疑其心,yīn御之)。《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chūn秋》说,一次,刘备上厕所,看见自己大腿内侧生了赘肉,竟潸然泪下。刘表奇怪,问他为什么。刘备说:“rì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尔!”我相信这是真话。因为在那个时代,四十多岁还一事无成,确实是时rì不多希望渺茫。更何况,实在的讲,直到这时,包括我们也包括刘备自己,恐怕都还看不出他有什么希望。就算他再坚忍不拔,恐怕也快熬不下去了。
  然而苍天不负有心人,刘备终于等到了时来运转的那一天。建安十二年,诸葛亮的出现了,他的出现意义重大。前一集我们讲到,刘备有英雄之志,有英雄之气,有英雄之魂,有英雄之义,之所以没有成为英雄,是因为没有用武之地。刚才我们又讲到,刘备有帝王之分,有帝王之志,有帝王之术,有帝王之福,但却只能寄人篱下,是因为没有找到成功之路。也就是说,刘备缺两个东西。一是一块稳固的根据地(用武之地),二是一条明确的政治路线(成功之路)。诸葛亮,恰恰就能为他解决这两个问题。
  显然,建安十二年的刘备和诸葛亮,双方都需要对方,也都在寻找对方。打个比方,刘备集团好比一家很有前途的民营企业,可惜缺一个能干的CEO,搞不清自己的主打产品和营销路线,因此生意做得平平淡淡,一直没有起sè。诸葛亮则好比一位超一流的职业经理人,可以让企业扭亏为盈起死回生,但自己没有公司,也不想当老板。难怪他们一拍即合。
  留下的便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两个究竟谁先找谁。《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刘备三顾茅庐;《魏略》和《九州chūn秋》的说法,则是诸葛亮主动出山。那么,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这两个不同版本故事背后的文章和意义又是什么呢?
  请看下集:三顾茅庐。

无忧书城 > 历史小说 > 易中天品三国 >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十五集 慧眼所见

发表评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康熙大帝作者:二月河 2康熙大帝 第四卷 乱起萧墙 3大秦帝国 第四部 阳谋春秋 4大生意人2 : 谋势作者:赵之羽 5艰难的制造作者:阿耐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