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刘备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既失关羽又失荆州。这对于刚刚获得益州不久,正打算大展宏图的刘备,无疑是沉重打击。不肯善罢甘休的刘备在一年半以后发动了意在夺回荆州的夷陵之战,却以兵败身亡而告终。那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志在必得的刘备又为什么会一败涂地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了荆州争夺战。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刘备痛失关羽和荆州。关羽是刘备的爱将,荆州则是刘备的命根子,刘备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一年半以后,刘备东征,发动了讨伐孙权的战争。这场战争发动的时间,是在公元221年yīn历七月。此前,公元220年yīn历十月,曹丕称帝,改元黄初。次年四月,刘备称帝,建元章武。所以,战争发动的时间,在历史上称为“黄初二年七月”或者“章武元年七月”。当时,刘备驻军猇亭(猇音xiāo,猇亭在今河北省宜都北)和夷武(在今河北省宜昌市东南),因此这场战争史称“夷陵——猇亭之战”,简称“夷陵之战”或“猇亭之战”。
夷陵——猇亭之战,是和关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的重要战役。而且,这场战争和关渡之战、赤壁之战一样,都是以战争发动者的失败告终。关渡之战是袁绍发动的,结果袁绍败了。赤壁之战是曹操发动的,结果曹操失败了。夷陵之战或者猇亭之战是刘备发动的,结果刘备失败了,并在战后去世。那么,刘备为什么会失败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孙权有备无患;二,刘备一意孤行;三,陆逊指挥若定。关于这三点,我们只要看看战争的决策过程和进行过程,就不难明白。
先讲第一点:孙权有备无患。
荆州争夺战之后,原本就很脆弱的孙刘联盟公开破裂。孙权心里很清楚,他这回是把刘备得罪到家了,于是干脆和刘备翻脸,倒向曹操。据《三国志》之《刘璋传》、《吴主传》和《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夺取南郡后,孙权宣布在再承认刘备是益州牧,驻节秭归。曹操也表荐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则上表称臣,甚至主张曹操称帝。也就是说,孙权承认曹操是“中央”,曹操承认荆州是孙权的,孙权则不承认益州是刘备的。我们知道,此前,刘备原是“牧兼两州”的,既是荆州牧,又是益州牧。现在,按照曹操和孙权的逻辑,他什么都不是,当然不干。
孙权也知道刘备不干。何况,就算孙权承认刘备是益州牧,刘备也不干。于利,他要夺回荆州;于义,他要报仇雪恨。一场大战势所难免,孙权不能不未雨绸缪。
因此,孙权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在政治上做的工作,主要是积极靠拢曹魏。其实,早在荆州争夺战之前,孙权就已经向曹操暗送秋波。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chūn,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曹操则投桃报李,表示要再次和孙权通婚(誓重结婚)。这才有荆州争夺战双方的勾结。战后,孙权继续靠拢曹魏。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刘备集团反应强烈,口诛笔伐,痛骂曹丕,孙权方面则保持沉默。等到曹丕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伐吴时,孙权便在一个月后向曹丕上表称臣,并在十一月接受了曹丕册封三吴王称号,次年建元黄武。这时,曹丕、刘备均已称帝,孙权也成了dú lì王国的国王,三国鼎立的形式正初步形成。
不过,孙权此时在名义上还是曹魏王朝的潘王(称帝是在八年以后的公元229年)。迈出这一步,对孙权来说并不容易。因为第一,这意味着承认曹丕“篡汉”是正当的。第二,意味着曹丕和孙权是君臣关系。因此,江东集团内部颇有些不同意见。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孙权坦然地对部下说,想当年,刘邦不也接受了项羽的封号,当了汉王吗?这不过是随机应变一时之宜罢了,有什么关系呢?
显然,孙权接受曹魏封号,不过权宜之计。时机成熟后,他自己以为会称帝。但此刻,他只能先稳住曹丕,以便集中精力对付刘备。实际上,孙权在作政治准备的同时也在作军事准备。据《三国志?吴主传》,七个月前,即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后,孙权就把自己的指挥部从公安迁到了鄂城(今河北省鄂州市),该名武昌(不是现在河北省武汉市的武昌区),并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对此,孙权在八月份有个解释。孙权说,居安思危,这是先哲先贤的教诲(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何况豺狼就在身边,能不做好应变的准备吗?因此,他不顾所谓“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反对呼声,毅然决然移都武昌,并在刘备出兵之后,在长江沿岸布下道道防线。可见,孙权一直在提防刘备。也可见,孙权打的是有准备之仗。
相比较而言,刘备的准备则是不足的。荆州之战后,刘备虽然又气又恨,却既没有沉下心来总结经验,也没有休养生息厉兵秣马,而是匆匆忙忙称起皇帝来。曹魏黄初二年四月丙午(公元221年5月15rì),刘备在成都西北之武担山即皇帝位。草草收场后,便在六月调兵遣将,七月御驾亲征,并且命令张飞到江洲(今chóng qìng)会合。结果张飞还没动身,就被部下杀死,其首级也被拎到孙权那里去了。
张飞之死对于刘备无疑是重大损失。我们知道,刘备这边的一流将领,素有所谓“五虎上将”之说。其实刘备称王之后,只封了四员上将,即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没有赵云。赵云仍然是翊军将军。不过,陈寿作《三国志》,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并为一传,因此,民间有“五虎上将”的说法。关羽已在荆州争夺战中被杀,黄忠也与一年前病故。张飞一死,刘备的所谓“五虎上将”就去了三个。剩下马超防魏于北,赵云不受信任(原因下面再说),东征的队伍中,竟没有像样的禁令。另外,庞统已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战死,法正也在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去世,诸葛亮镇守成都走不开,因此,东征的队伍中也没有一流的谋臣和军师。可以说,刘备发动这场战争,是匆匆忙忙的,出世不利,将帅乏人。那么,刘备为什么还要打这一仗呢?
这就牵涉到我们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刘备一意孤行。
其实,对于刘备这时的一系列决定,包括他的东征,也包括他的称帝,当时是有不少人表示反对的。比如前面提到过的费诗,还有尚书令刘巴和主簿雍茂,便都不赞成刘备称帝。反对东征的则有翊军将军赵云和从事祭酒秦宓。如果说,秦宓的说法或许可以视为妄言(《三国志?赵云传》的记载是“陈天时必无其利”),那么,赵云的意见就言之成理了。据《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赵云对刘备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何况只要灭了曹魏,东吴就不成问题。现在曹操虽然死了,他儿子草丕更坏,因此“不应置魏,先与吴战”。何况此番战端一开,只怕不可开交,不好收场。
这就是所谓逆耳之言了。我们知道,这时的刘备,已进入孔子所说的“耳顺”之年。所谓“耳顺”,有一种说法就是什么话都听得进。但不知为什么,刘备并不“耳顺”。结果,费诗被贬,雍茂被杀,秦宓“下狱幽闭”(后来放了),刘巴吓得从此不敢说话(俱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赵云则不受信任,不得随行东征。
说起来也不奇怪。刘备其实和曹操一样,也是强权人物,容不得别人反对自己既定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问题是这路线和方针对比度。称帝一事,这里先不讨论,只说东征。刘备为什么要东征呢?一般人都说是要为关羽报仇(包括《三国志?法正传》都说“复官员之耻”),或者是因为愤怒。这是靠不住的。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说,替义第报仇一说“固然是笑话”,说刘军是愤怒之师“也未必是真相”。我认为吕先生此说有理。为什么呢?第一,像刘备这样意志坚定坚忍不拔的人,是不会感情用事的。第二,关羽被害后,刘备并没有痛不yù生或者拍案而起,而是忙于自己称帝,也没有给关羽封号,追谥其为壮缪侯是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后主刘禅所为。第三,刘备起兵时,关羽已经死了一年半,哪里还会感情冲动?只能说是既定方针。
但是,我们知道,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刘备的既定方针应该是联吴抗曹,赵云也说“当因众心,早图关中”,不应该放过曹魏,先伐东吴。那么,刘备为什么不按照诸葛亮的战略规划行事,也不接受赵云的意见?吕先生认为,这和吕蒙主张不攻徐州攻荆州一样,都是吃柿子拣软的捏。这也有道理。曹魏是劲敌,拥有大半个天下,哪里是一口吞得下的?自然可以打主意。所以,吕蒙认为关羽好对付,刘备则认为孙权好欺负。孙权那边,让刘备和关羽大吃其亏的绿帽,在荆州争夺战结束之后,还没有来得及领赏就死了,接班的陆逊是个书生,难道也对付不了?
这一点,曹魏那边倒是有人看出来了。据《三国志?刘晔传〉〉,刘备兴兵的前一年,即关羽被害的第二年,亦即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下诏询问群臣,要他们预测刘备会不会出兵伐吴为关羽报仇,大家都说不会。他们认为,蜀是一个小国,大将也就关羽一个。关羽死了,谁还敢出兵?刘晔说,蜀国虽然又小又弱,但刘备的策略,是要倚仗武力来自强,势必兴师动众耀武扬威,来显示他力量有余。再说了,刘备和关羽,那是“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关羽斯勒却不能为他报仇,讲不过去。
刘晔所说也很在理,很可能也是刘备当时的真实想法。因此,综上所述,我认为刘备伐吴,原因有三:第一,关羽和他情同手足,生死与共,此仇不可不饱。第二,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刘备作为弱者,必须以攻为守;而曹魏太强,能攻的只有东吴。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荆州非夺回不可。前面说过,荆州是刘备的命根子,岂能任凭孙权夺去?此为原因之三。
然而,即便荆州必须夺回,也得从长计议,做好准备。至少,在战争的过程中可以从容稳妥一点。据《三国志?黄权传》,时任偏将军的黄权担心长驱直入有风险,曾经建议刘备稳扎稳打。黄权说,吴军骁勇善战,不好对付;我军顺江而下,进易退难。因此,为臣请求担任先锋,为陛下试探深浅,陛下在后方坐镇指挥就好。刘备不听,把黄权打发到江北,自己则不顾一切地继续前进。
这就是刘备的不是了。实际上,在整个猇亭之战中,刘备表现出来的情绪就是两个字:浮躁。当然,如果对方也浮躁,他们倒还有一拼。可惜,对方的主帅不但不浮躁,反倒十分沉着镇静。而且,刘备越是浮躁,对方就越是冷静。这也正是猇亭之战刘备失败的第三个原因——陆逊指挥若定。
陆逊是猇亭之战中吴军的前敌总指挥。据《三国志?陆逊传》,刘备率军东下后,孙权即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有尚方宝剑的意思),督朱然、潘璋、松谦、韩党、徐盛、孙恒、鲜于丹等部无完人西上拒敌。现在看来,孙权的这一决策完全正确,用人也非常得当。事实证明,这场战争如果不是由陆逊来指挥,结果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我们就来看看陆逊如何用兵。
据《三国志?先主传》,蜀章武二年,即吴黄武元年、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正月,刘备的先头部队到达夷陵(故城在今河北省宜昌市电脑)。二月,刘备到达猇亭(故址在今河北省宜都市北三十里)。据《三国志?陆逊传》,以及该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和《资治通鉴》,当时,吴军将领纷纷要求出击,陆逊却不同意。陆逊很清楚,刘备来者不善,必须沉着应战。他对将领们说,刘备亲率大军顺江东下,来势汹汹锐气正旺,而且凭借高地据守险要,不是轻易能够击破的,大获全胜就更难。如果出师不利,影响全局,问题就严重了。不过,蜀军是山地行军,难以施展,拖久必成疲劳之师,我们不如静观其变。将领们听了,都认为陆逊是胆小怕事,因此“各怀愤恨”。
但陆逊自有主张。他下令大步撤退,把这数百里的崇山峻岭都让给刘备,自己坚守在猇亭前线,拒不应战。刘备无奈,只好命令蜀将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吴军将领都说,山林里面打不得仗,这回到了平地,总可以打他一下了吧?陆逊说且慢!刘备此举必有诈。果然,刘备发现他骗不了陆逊,埋伏在山谷里面的八千人便全都杀了出来。吴军将领这才恍然大悟,佩服陆逊料事如神。
其实,陆逊的过人之处并不在他的神机妙算,更在于他沉得住气。读过《曹刿论战》的人都知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蜀军顺江而下,来势汹汹,恨不得一口吞了东吴。然而,他们来到夷陵、猇亭前线时,却被吴军死死地堵在那里,一连几个月找不到决战的机会。再加上运输困难,给养不足,天气渐渐炎热,蜀军的斗志越来越涣散,士气越来越低落。这时,陆逊宣布,反攻的时机到了。
据《三国志?文帝纪》及陈垣《二十史朔闰表〉〉,陆逊决定反攻是在这年的闰六月。《陆逊传》说,当时吴军将领都不理解。他们认为,进攻刘备,应该是在他刚刚入境的生活。现在,敌人深入已经五六百里,双方相持也有七八个月。刘备是一个狡猾的家伙(备是猾虏),又经验丰富见多识广(更尝事多),刚开始的时候肯定虑事周全,所以我们不能硬拼。现在,几个月过去,他的士兵已经疲劳,斗志已经消沉,也想不出什么招了(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我看消灭此贼,就在今天。
话虽这么说,陆逊还是决定谨慎行事,便“先攻一营”,结果“不利”。诸将都说,看看!白死了许多人。陆逊却认为没白死。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刘备的破绽,找到了颇敌的办法。
那么,刘备的布阵有什么破绽,陆逊的进攻又有什么奇招呢?原来,刘备到达前线后,就命令部队从巫峡到夷陵联营,立营数十屯,绵延七百里。据《三国志?文帝纪》,当时曹丕就断定刘备必败。曹丕说,刘备不懂用兵啊(备不晓兵)!哪有连营七百里还可以抵抗敌人的?何况他那些营寨,扎得也不是地方。我看孙权的捷报就要来了。
刘备的破绽,远在洛阳的曹丕都能看出,近在咫尺的陆逊还能看不出?据《三国志?陆逊传》,在战争的相持阶段,陆逊曾上疏孙权陈述方略。在这道奏疏中,陆逊说,他当初最担心的,是刘备“水陆俱进”。没想到刘备放弃了这一有利条件,反而让水军上岸,在山林之中安营扎寨,还连成一片。这就等于把自己置于败军之地。所以,陆逊搞了一次火力侦察后,办法就有了。
陆逊的办法也很简单,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过的——火烧。据《三国志?陆逊传》,他命令士兵每个人都带一把茅草,到了刘备的军营就放火,在放火的同时进行攻击。一旦火势现场,诸军同时出击。这一办法果然成功。于是,在陆逊的号令下,吴军主力齐集猇亭,大战刘备,连拔蜀军四十余营。刘备猝不及防,焦头烂额,逃到马鞍山(在今河北省宜昌市西北)。陆逊再接再厉,督促各军从四面逼进。蜀军“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只有刘备带着随从连夜逃往白帝城。他的舟船、器械、军资“一时略尽”,他的部队则“尸骸平六,塞江而下”。一败涂地的刘备既羞愧又愤怒(大惭恚),仰天长叹说,朕居然被陆逊打击羞辱,只怕是天意吧(岂非天邪)!
看来,刘备对于“为逊所折辱”很是不服。也许,在他和关羽的眼里,陆逊不过一介书生,不足为虑,更不用说会败在他的手下了。其实,陆逊不是书生,而是儒将,是东吴方面一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成功也不是什么“天意”,而是“人谋”。前面说过,陆逊曾经向孙权上过一道奏疏。在那篇疏文中,陆逊首先向孙权阐述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我们知道,长江山峡最东边的是西陵峡,西陵峡的东口就是夷陵县。所以陆逊说,夷陵是战略要地,也是我们东吴王国的西大门。这个地方,容易占领,也容易丢失。一旦丢失,不仅会损失一郡之地,就连整个荆州的安全也会变得十分堪忧。因此,这场战争,不能失败,只能成功(今rì争之,当令必谐)。这就是陆逊成功的第一个原因——高度重视,志在必得。
不过,陆逊固然高度重视,刘备又何尝不是志在必得?于是,陆逊又向孙权陈述了刘备的三大弱点。一是刘备违背常规,不守巢穴,劳师远征,这是自来送死;二是刘备征战一生,败多胜少,由此推论,这回也不足为虑;三就是他的“舍船就步,处处结营”了。因此,陆逊请孙权高枕无忧,敬候佳音。这是陆逊成功的第二个原因——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第三个原因是“沉着应战,后发制人”,具体情况前面已经讲过。这里要讲的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据《三国志?陆逊传》,就在陆逊和刘备相持不下的时候,孙桓被刘备的军队包围在夷道(今河北省枝城西北)。孙桓是孙权的同族侄辈(其父孙河乃孙坚族子),时任安东中郎将。所以,孙桓向陆逊求援,诸将都说应该出兵,陆逊却按兵不动。陆逊说,安东众望所归深得人心,夷道金城汤池粮草充足,无可忧虑。等到本帅计谋施展,夷道之围不救自解。果然,陆逊这边一放火,孙桓那边就解了围。而且,据《三国志?孙桓传》和《陆逊传》,解围之后的孙桓还逢山开路遇河搭桥,抄近路去拦截刘备,害得刘备翻山越岭才得以幸免。事后,刘备气愤不已地说,当年朕到京口的时候,孙桓还是个小娃娃(孙桓与刘备作战时二十五岁),现在居然把朕逼得这么紧!孙桓则对陆逊说,孙某求援不得时,确实怨恨将军,现在才知道将军实在是调度有方啊!
的确,正是由于陆逊的镇静自如和调度有方,尤其是他能够一忍再忍后发制人,保证了吴军的一举成功和大获全胜。不过,陆逊能够如此,归根结底还是他的思想境界高。当时,受陆逊节制的将领,不是元老宿将,就是宗亲贵戚。每个人都有恃无恐,不太买陆逊的帐。于是陆逊便召集会议,手按宝剑声sè俱厉慷慨陈词。陆逊说,刘备这个人,闻名天下人所共知,就连曹操也都怕他三分。现在他亲率大军犯我疆界,这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岂能儿戏视之!诸位既然深受国恩,就该和衷共济,同仇敌忾,不知指挥又成何道理?陆某虽不过一介书生,却是受命于主上。主上看中陆逊,则不过陆逊能够忍辱负重罢了。在将为将,岂容推辞;军令如山,不可冒犯。本帅有言在先了!
陆逊这番话义正言辞,再加上他确实用兵如神,大家也都服了他。于是孙权就问,诸将不如听指挥,将军怎么不向寡人报告呢?陆逊回答说,为臣虽然平庸怯懦,藺相如、寇恂的故事还是听说过的。孙权大笑,加拜陆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封江陵候。张作耀先生《刘备传》总结猇亭之战的成败,认为孙权得胜有四个原因,其中之一便是“选摔得人”(其余三条分别为战备充分、战略准确、地势有利),是为笃论。
猇亭之战对于刘备是个沉重打击。据《三国志?先主传》,章武二年(公元223年)八月,刘备兵败退回巫县(今chóng qìng市巫山),后驻跸白帝城(今chóng qìng市奉节东),不久就染疾在身,一病不起。章武三年(公元224年)二月,刘备这对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召诸葛亮到永安(原名鱼复,县治白帝城),安排后事。这又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那么,刘备是怎样做出安排的,这种安排的背后又有什么文章呢?
请看下集:永安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