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书城
返回 无忧书城目录
无忧书城 > 历史小说 > 易中天品三国 > 第四部 重归一统 第三十九集 痛失臂膀

第四部 重归一统 第三十九集 痛失臂膀

所属书籍: 易中天品三国

正如李严之废疑窦丛生,马谡之死也是一个谜。关于马谡的下落,《三国志》有三种不同记载;对于诸葛亮的“挥泪斩马谡”,历史上也有不同的意见。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断然处置马谡,又为什么会一再流泪?在他“戳谡以谢众”的背后,除了严明军纪和执法如山义务,还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呢?
  上一集我们讲了李严之废,这一集我们讲马谡之死。
  马谡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演义有“挥泪斩马谡”,京剧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合称“失空斩”,是久演不衰的折子戏。无论小说还是戏剧,从艺术的角度讲都非常精彩。但要说历史真相,却很麻烦。就连街亭战败之后,马谡是死是活,都说不清。我们知道,《三国志》一书中,马谡是没有传的。马谡的结局,只能到别人的传里面去找,而《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却说法不一。《诸葛亮传》说,诸葛亮还军汉中后,便“戳谡以谢众”。《王平传》也说“丞相亮既诛马谡”。依此说,马谡系为诸葛亮所杀。《马良传》则说“亮进无所据,推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依此说,马谡是下了大狱,死在狱中。《向朗传》的说法就更不一样,道是“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按照这个说法,马谡竟是跑了,还连累他的好朋友向朗罢了官。同是一个人(陈寿),同是一本书(《三国志》),就有三种说法。治史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马谡到底怎么样了?是跑了、杀了,还是死于狱中?
  我认为可以说是被杀了。因为《诸葛亮传》的记载不会错,而其他三传的说法也可以统一。事实上,所谓“戳谡以谢众”,也可以是判处死刑,不一定就是验明正身,绑赴刑场,斩首示众。这样一来,就好像解释了。比方说,有人就认为事情是这样的:诸葛亮判处马谡死刑(戳谡以谢众),马谡闻讯逃跑(谡逃亡),又被抓回来关进大狱,还没来得及执行就死了(下狱物故)。不过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据《三国志?马良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马谡临终前曾上书诸葛亮,说明公看待马谡就像看待亲生儿子,马谡尊敬明公就像尊敬父亲。因此,请明公像大舜处置治水不力的鲧那样处置马谡(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不负我们恩犹父子的深情(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这样,我马谡就算是死,也没有遗憾了(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马谡的态度既然如此,怎么可能在被捕后逃亡?
  不过,马谡不大可能在被捕后逃亡,并不等于说他不会跑。因为他还可能在被捕前逃亡。大家想想,马谡写这封信是在什么时候?《襄阳记》说是“临终”,也就是下了大狱被判死刑之后了。此前,作为一个败军之将,处于本能拔腿就跑,也并非不可能。如此看来,事情可能是这样的:马谡丢失街亭后,曾经逃跑(谡逃亡),但后来被抓获,或者自首。马谡自知罪不可赎,便上书丞相,表示“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诸葛亮也依法宣判处马谡死刑,以谢国人(戳谡以谢众)。只不过,未及秩序,马谡就死在狱中(下狱物故)。
  这一猜测,比前面那个说法可能合理一些,马马虎虎讲得过去。当然,这里面仍然缺失一些环节,比如马谡究竟是被捕还是自首,就没有材料可以证明。他的逃亡是在被判死刑之前还是之后,也不能确定。但不管怎么说,诸葛亮下达了死刑命令,大约总是事实。这也是有旁证的。仍据前引《襄阳记》,马谡死后,蒋琬到了汉中,对诸葛亮说,现在天下尚未安定,正是用人之时。这个时候,杀这样杰出的人才实在太可惜(天下未定而戳智之士,岂不惜乎)。诸葛亮听了蒋琬的话,流着眼泪说了一番不得不杀的理由。如果诸葛亮并未杀马谡,就用不着这番解释。由此可见,无论马谡是死在刑场,还是死在狱中,都是被诸葛亮判了死刑的,所以《诸葛亮传》才说诸葛亮“戳谡以谢众”,《王平传》也才说“丞相亮既诛马谡”。因此,只要不钻牛角尖,“挥泪斩马谡”的说法完全可以成立。
  于是,我们就有了两个问题。第一,马谡该不该杀?第二,诸葛亮想不想杀?
  先说该不该杀。这个问题,当时就有争论,后来也众说纷纭。比如蒋琬,就认为不该杀。东晋历史学家习凿齿就更是发表了长篇大论,甚至认为诸葛亮不能战胜曹魏,原因就在于此(诸葛亮之不能兼上国也,岂不宜战)。习凿齿说,蜀汉原本弱小(僻陋一方),人才又很稀缺(才少上国),居然还“杀其俊杰”!如此用人,要想成就大业,岂不是太困难了吗(将以成业,不亦难乎)?因此习凿齿说,诸葛亮在对待马谡的问题上,实在很难说是明智的(难乎其可与智者也)。
  蒋琬是诸葛亮的亲信,习凿齿则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曹操定位“篡逆”,主张以蜀汉为正统的人,他们对诸葛亮并无偏见,却都批评不该杀马谡,这就值得思考。事实上,在战争年代,将领是轻易杀不得的。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人才是制胜的法宝。如果打了败仗就该杀,请问有多少人可供你杀?何况你这边杀掉一个人才,敌人那边就增加一份胜算,岂非亲痛仇快?这其实也是蒋琬和习凿齿要批评诸葛亮的原因。比如蒋琬就说“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习凿齿也说“楚成暗得臣之益己,故杀之以重败”。蒋琬和习凿齿讲的是同一个典故,就是楚晋城濮之战,故事记载在《chūn秋》和《左传》的僖公二十八年。故事里面的人物——得臣,又叫子玉,是当时的楚军统帅。这一伙,楚国是打败了的。战败以后,楚成王就派使节去对得臣说,阁下要是回到封地,不知父老乡亲会怎么样(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这意思如杜预的《集解》所云,是“何以见其父老”。得臣没有办法,只好自杀。但得臣虽然自首,却是成王所逼,因此《chūn秋》说“楚杀其大夫得臣”。这下子敌人高兴了(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楚国这边则如习凿齿所说,是加重了失败(重败)。蒋琬和习凿齿讲这个故事,意思也很清楚:楚成王杀得臣,晋侯喜出望外;诸葛亮杀马谡,曹魏方面难道就不会拍手称快?
  敌人,马谡失了街亭,误了大事,那是应该处分的,但不等于一定要杀头。比方说,也可以降级贬官或者罚他军前效力,责令其戴罪立功。这也是处分败军之将的常规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马谡是不杀也可,或可杀可不杀。
  马谡可以不杀,诸葛亮也并不想杀,流泪就是证明。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国》在讲到诸葛亮为什么要流泪时,总结了四个原因,第一条就是“惜马谡”。诸葛亮为什么痛惜马谡呢?也有三个原因。第一,马谡是亲信。第二,马谡是人才。第三,马谡有威望。据《三国志?马良传》,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马谡兄弟一共五人,个个是人才(并有才名),最杰出的是马良。当时的民谚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白眉,就是马良。可惜,在夷陵之战中,马良阵亡了。所以他这个弟弟马谡,便要算做“烈属”。马良和诸葛亮的关系是极好的,好到称兄道弟的程度。裴松之甚至认为他们两人要么曾经结拜,要么本是亲戚。马良牺牲后,诸葛亮对他的弟弟马谡也十分关照。马谡临终前曾上书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讲的就是这种关系。这个说法,从年龄辈分看并不合适。因为马良称诸葛亮为“尊兄”,马谡比诸葛亮也只小七岁。但中国历来就有“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说法,刘晔也说刘备和关羽“恩犹夫子”。可见诸葛亮之于马谡,就是如父的长兄。
  于是有人便因此而人物,诸葛亮的重用马谡是“任人唯亲”。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马谡确实是人才。据《三国志?马良传》,马谡其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以至于“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大家想想,诸葛亮公务繁忙rì理万机,哪有时间胡吹海哨侃大山,摆龙门阵?他和马谡作彻夜谈,当然是因为马谡的见解颇多可取之处。事实上,诸葛亮是采纳过马谡的建议的。据《三国志?马良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征南中,马谡送行数十里。临别之际,诸葛亮对马谡说,我们两人虽然策划了好几年(虽共谋之历年),但我想今天你一定有更好的建议(今可更惠良规)。马谡便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方针”:“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站为下。”诸葛亮“纳其策”,这才有了后来的“七擒孟获”。
  当然,没有马谡的建议,我估计诸葛亮也会这么做。但马谡能够和他想到一处,岂非英雄所见略同?可见马谡是人才。正因为是人才,所以也有威望。仍据《襄阳记》,马谡死时,为他流泪的竟达十万人之多(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可见痛惜马谡之死的,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也可见马谡其实可以不杀。
  这就有了第三个问题: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什么仍然要杀马谡?
  前面讲过,这个问题,蒋琬是问过诸葛亮的。诸葛亮的回答是什么呢?诸葛亮留着眼泪说,孙武之所以无敌于天下,就因为他执法严明。现在,天下分崩离析(四海分裂),战争不知何时才是尽头(兵交方始)。如果不能遵纪守法令行禁止,我们靠什么去战胜敌人呢?(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显然,按照这个说法,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为了“依法治蜀”。既然要“依法治蜀”,就必须依照法治的原则——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就要铁面无私,也就要执法如山,决不能因人废法,也不能徇情枉法。在这方面,诸葛亮堪称千古楷模。撤回汉中后,他严肃追究街亭失守的责任。据《三国志》之《王平传》和《赵云传》,除了将马谡下狱处死外,还杀了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兵权,将赵云从镇东将军贬为镇军将军。惟一没有处分反而升迁的是王平——加拜参军,统五部(统帅由一万青羌人组成的精锐部队),当营事(负责诸葛亮的大本营),进位讨寇将军(原为禆将军),封亭侯。至于诸葛亮自己,也受了处分。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朝廷根据他“自贬三等”的请求,决定将他降为右将军,地位比建兴四年(公元226年)晋升为前将军的李严还略低一点。
  这一系列的处置,在当时无疑是震惊朝野的事情,我们今天也同样看得惊心动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的许多过人之处。
  第一是严以律己。诸葛亮在处分马谡等人的同时,也上书刘禅,自请处分。在这篇著名的《街亭自贬疏》中,诸葛亮几乎承担这次战败的全部责任。诸葛亮说,为臣以平庸的才能,不幸承担了不该承担的重任(臣以弱菜,叨窃非据),亲执权柄统帅三军(亲旄钺以厉三军),却不能训示规章严明法令(不能训章明法),也不能心存戒惧小心谨慎(临事而惧),以至于街亭将领不遵命令(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守军不听告诫(箕谷不戒之失)。究其所以,都是因为臣用人失误(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看人模糊不清(明不知人),遇事稀里糊涂(恤事多暗)。按照一旦战败就必须问责主帅的“《chūn秋》大义”(《chūn秋》责帅),臣应该承担全部责任(臣职是当)。因此请求自贬三等,以便督促臣改正错误(以督厥咎)。
  这就实在让人肃然起敬!我在前面讲过,曹操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能够正视和承认自己的错误,尽管有时承认得扭扭捏捏。但能够正视,就好。诸葛亮就更了不起,他是把别人的责任(比如马谡的街亭之失和赵云的箕谷之败)也都揽在自己身上了。有人说,诸葛亮的“自贬三等”和曹操的“割发代首”一样,都是做秀。因为当真执法如山,曹操就应该杀头;而诸葛亮虽然降为右将军,却仍然代理丞相(行丞相事),权力也一点不少(所总统如前),这不是虚伪,不是忽悠吗?这其实是不懂历史,也不懂政治。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权,就是可以灵活的。也就是说,政策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所以“《chūn秋》大义”,既有“战败责帅”的规定,又有“罚不加尊”的说法。因为如不责帅,则人人都可以不负责任;而当真将主帅正法,则势必亲痛仇快,帮了敌人的大忙。所以,主帅范错误,必须处分,但要适可而止,或者点到为止。因此之故,曹操不能自杀,只能以发代首;诸葛亮也只能“自贬三等”,同时仍然“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实际上,曹操“援剑割发以置地”,等于判处自己髡刑;诸葛亮降为右将军,也是不轻的处分。这不能说是做秀。
  第二是敢于认错。诸葛亮上《街亭自贬疏》,用现在的话就是做检讨。中国人喜欢写检讨,也善于写检讨,就连皇帝,也有“罪已诏”。但深刻反省者少,言不由衷者多。诸葛亮这篇《街亭自贬疏》却毫无文过饰非之处,全为实事求是之心。他的反响,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确立了问责制度(咎皆在臣),二是指出了问题关键(援任无方),三是确立了问责制度(《chūn秋》责帅),四是采取了改正措施。这一点,疏文里面没说,但是做了。街亭失利以后,诸葛亮都必定亲临前线,坐镇指挥,不复再有“援任无方”或者“违命”、“不戒”的缺失。这就是诸葛亮了不起的地方了。实际上,人不可能不犯错误,诸葛亮也不例外。难得的是他能够正视错误,并亡羊补牢。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诸葛亮能从街亭一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可谓大善。
  第三是赏罚分明。马谡是丢失街亭的直接责任人,处死;赵云虽然“失利于箕谷”,但确因“兵弱敌强”,且能“敛众固守,不至大败”,降级;王平在战前“连规谏谡”,败后“鸣鼓自持”,挡住了张郃的进攻,重奖。这叫什么?这就叫:依法治蜀,执法如山。
  但我们仍然有问题——诸葛亮既然做得这样对,他为什么还要哭?执法如山;而要执法如山,就难免大义灭亲。这道理,诸葛亮不会不懂。当然,大义灭亲,不等于没有痛苦。曹操杀陈宫尚且要流泪,诸葛亮杀马谡又岂能不流泪?问题是,如果马谡确实该死,那么,哭一回也就罢了,总不至于一提起来就哭。而且,诸葛亮第二次流泪,是面对蒋琬。讨论的问题,是人才和法制谁更重要。蒋琬认为才人更重要,孔明认为法制更重要。这样的话,为什么要流着泪来说呢?我认为其中必有隐情。
  实际上,早就有人认为诸葛亮的流泪并不简单,比如陈迩冬雪山就总结了四个原因:第一,叹惜马谡;第二,悼念将士;第三,悔恨自己;第四,追思先帝。惜马谡的道理前面讲了,悼将士也是理所当然。那么,为什么会悔恨自己、追思先帝呢?因为据《三国志?马良传》,刘备生前曾特别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惜诸葛亮太欣赏马谡了,没把刘备的话放在心上,结果铸成大错。据此,《三国演义》安排了诸葛亮和蒋琬的一段对话。蒋琬文,马谡既然罪当正法,丞相为什么要哭?诸葛亮说,我不是哭马谡(吾非为马谡而哭),而是“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明”。也就是说,诸葛亮哭,是后悔没有听刘备的话,当然是既悔恨自己,又追思先帝了。
  这些当然都有道理,而且我们还可以再加一条:痛失良机。请问,诸葛亮杀马谡是在什么时候?是在第一次北伐。这次整治,一开始是非常顺利的。据《三国志?诸葛亮传》以及《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对于诸葛亮的这次北伐,曹魏方面是毫无思想准备的。因为他们的眼里只有刘备(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没有诸葛亮。何况刘备去世以后,蜀汉方面多年没有动静(数岁寂然无声),就更加放松了jǐng惕(略无备预)。没想到诸葛亮不但敢于进攻,而且善于治军,居然亲率大军出兵祁山,其部队“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于是曹魏方面“朝野恐惧”,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则“同时应亮”,结果“关中响震”。这是诸葛亮多年精心策划准备才获得的战果,也是进一步夺取胜利的大好时机,却被马谡毁于一旦,怎能不让他痛彻心脾!
  那么,所有这些,就是诸葛亮失声痛哭的全部原因吗?
  不是。比如严冷先生的《三国话史》就认为另有原因。什么原因呢?严冷先生认为,原因就在《诸葛亮传》的那五个字——“戳谡以谢众”。谢众,大约也就是“以平民愤,以抑众怒”的意思吧!于是严冷先生问,杀马谡是军法从事,与“谢众”有什么关系?原来,诸葛亮使用马谡是“违众”的。据《三国志?马良传》,当时诸葛亮的帐下并非没有将才。比如魏延和吴壹,就是众人心目中的先锋人选(论者皆以为宜令为先锋)。然而诸葛亮却力排众议,起用马谡。诸葛亮是丞相,又是主帅。他要用马谡,别人当然没有办法,但不等于背后不嘀咕,心里没想法。马谡如果成功了,大家自然没有话说。可惜马谡不争气,丢了街亭,还当了逃兵。这下子麻烦就大了。前面说过,对于马谡的使用问题,刘备生前是打过招呼的。不要魏延、吴壹而用马谡,大家也是不同意的。偏偏诸葛亮一意孤行,要“违众拔谡”,结果一败涂地,请问他如何交待?恐怕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想当年一定是满城风雨议论纷纷。你想嘛,魏延是什么人?先帝宠信,吴壹是什么人?当今国舅。马谡是什么人?先帝叮嘱“不可大用”的人。你不用魏延、吴壹,偏用马谡,究竟是什么意思?这种既违背先帝遗嘱,又违背众人主张的做法,该不该追究?当然要追究。因此,诸葛亮不但要杀马谡,还必须自贬三等。也就是说,诸葛亮之所以要杀马谡,严明法纪固然是原因,平抑众怒就更是原因。用严冷先生的话说,就是 “迫于众怒不得不杀之”。正因为是迫不得已,因此“悲愤之情”也就油然而生,而且难以遏止。
  这是有道理的。的确,斩马谡不单是法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正因为是政治问题,我们就不能绝对化。在我看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政治目的,并不简单地就是“谢众”。或者说,他杀马谡,并不仅仅因为他选拔先锋时“违众”。他要“谢”的“众”,也不仅仅是魏延、吴壹以及主张由魏延、吴壹担任先锋的人,而是蜀汉政权中所有的权势人物。我在上一集讲过,蜀汉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势力坐头把交椅,不妨称之为“第一势力”。第二股是东州集团,以李严、吴壹为代表,坐第二把交椅,不妨称之为“第二胜利”。第三股是益州集团,以彭羕(广汉人)、杜琼(成都人)、谯周(阆中人)为代表,地位最低,坐第三把交椅,甚至在野,不妨称之为“第三势力”。刘备死后,诸葛亮接管政权,位极人臣,大权独揽,很多人心里是不服的。不但“第三势力”心怀不满,“第二势力”暗中较劲,“代行君权”的诸葛亮,惟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实行“法治”。惟有“依法治国”,而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摆平三大势力的关系,安定人心,巩固政权。所以,就连诸葛亮的依法治蜀,也不单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诸葛亮为什么要处死马谡,为什么要自贬三等,为什么会在这样做了以后痛哭流涕了。他这是“壮士斩腕”啊!事实上,马谡被杀,事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距离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李严被废只有三年。而且,大约也就在一年前,即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李严已经向诸葛亮叫板,要求划出五郡,建立巴州州,让他当刺史。可以猜测,此时诸葛亮当已考虑如何解决李严问题了。诸葛亮是主张并实施依法治国的。对于李严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就更不能使用非法手段,只能绳之以法。这就要求执法必须公平。为此,诸葛亮已经处置了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廖立,属于荆州集团;一个是来敏,属于东州集团。两个人的派别不同,问题却一样,那就是不满人事安排,挑起内部矛盾,破坏安定团结。结果是廖立被废,来敏罢官。这正是诸葛亮执法公平的表现。
  不难想象,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马谡出了事,诸葛亮面临的是一个多大的难题,承受的是一种多大的压力!他很清楚,对马谡的处理如不能从重从快,就无法向国人交待,也无法继续依法治国。因为谁都知道,马谡是他诸葛亮的人。放过马谡,不但魏延、吴壹不服,廖立、来敏也会不服,李严等人则更会更加肆无忌惮。为了顾全大局,诸葛亮只能拔出刀来,一刀砍向马谡,戳谡谢众;一刀砍向自己,自贬三等。马谡也深明大义,主动请求诸葛亮将自己正法以谢国人。这就不但是自断臂膀,而且是自伤心灵了。这是何等悲壮的行为,又是何等让人心痛的事情。我们恨不得与武侯同哭!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挥泪斩马谡”,直接原因是马谡丢失街亭,根本原因则是蜀汉政权的内部斗争。由于诸葛亮以身作则,公开、公正、公平地依法治国,在他生前,蜀国总算是大体太平。然而,树yù静而风不止。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故于北伐军中。他的丧事都还没来得及办,同属于荆州集团的魏延和杨仪就刀兵相见,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那么,魏延和杨仪的斗争又是怎么回事?魏延这个人,难道真如《三国演义》所说,是一个“反贼”吗?
  请看下集:祸起萧墙。

无忧书城 > 历史小说 > 易中天品三国 > 第四部 重归一统 第三十九集 痛失臂膀

发表评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乾隆皇帝作者:二月河 2金瓯缺作者:徐兴业 3吴书 4卷三:金缕曲作者:熊召政 5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