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书城
返回 无忧书城目录
无忧书城 > 言情小说 > 日偏食 > 第22章 装点儿动物

第22章 装点儿动物

所属书籍: 日偏食

周一,文化局的赵主任接到了一份由薛京亲自配送的超额惊喜。

一早,赵主任还没到单位,薛京就已经他的办公室门口等候多时,第一眼见到薛京,赵主任表情还很臭,恨不得把白眼翻到天花板上,可是等到他粗略翻了翻薛京带给他的报告,脸色立刻回春。

十五分钟后,他捧着手里的文件夹爱不释手,反复咂舌称叹,“哎呀小薛,你这开头写得很不错嘛!”

赵主任说着,想要拍他的肩膀,可是手臂举起很重,落下时却非常轻柔,似乎是生怕惊动他的思绪那样在他的肩膀上掸了掸道:“才一周就写了这么多?还这么深刻?这是打算扩大篇幅吗?”

薛京笑着点点头,三好学生望老师一样乖顺,其实装订好的文字哪里花费了一周,这两万字是他昨天在酒店里熬出来的。

窗外刮了一天的沙尘暴,连窗台内的地毯上落了一层黄色的尘,可薛京完全没被恶劣的天气和刺鼻的味道影响,坐在书桌前整整打了十二个小时的字。

中途短暂休息颈椎,饭都不吃,还是对着笔记本电脑,喝着廉价的茶包来回推敲造词遣句。

上一次他有这种迫切要完成作品的冲动,是哈月咬伤了他的手腕。

那个夏天,他右手裹着渗血的绷带,花费十天就完成了《午后天台》的初稿。

手指像是上了发条,完稿后立刻患上了急性腱鞘炎。

看到薛京点头,赵主任苦笑参半地吸了一口气,来回踱步一圈,又有些为难地坐回了办公桌后,“可是咱们之前那个价格……不能再高了。”

报告的内容确实是很好,出于私人欣赏的角度,他倒是想为学弟多做些什么,但是局里的事儿,丁是丁卯是卯,已经定下的费用,不能再多申请,这是规矩。

“哎。”将报告搁在桌上,赵主任叹了口气。

“也不瞒你,咱们局里的情况就是这样,说是文化局,但系统改革后广电旅游才是大头,市里也没有在经营的出版社,主管的下属单位,就是一个便民图书馆。”

“不怕你笑话,那规模怎么说呢?连大城市随便的一家星巴克都抵不上。藏书都是求爷爷告奶奶找企业捐的。”

“所以你看,就算是你这边扩大篇幅,字数变更,交稿过来也是按当初和作协订好的价格。不能再按字报价了。”

绥城虽小,但赵主任毕竟也算是文艺圈里的人,他开会开得多,茶余饭后道听途说也多,知道有些名气的作者都是怎么跟出版社握拳交易的。

作家经纪人在国内还不算成型的职业,但是版税阶梯制已经成为业内不成文的共识。

他自己是学文化的,也认同作家的作品花了心血,应该得到理所应当的报酬,现阶段国内市场版权意识这么差,他势必需要为作者群体多出点力,但很遗憾,这种水涨船高的合作方式,在绥城文化局不存在。

局里是真清贫。

人往高处走,没有好待遇就没有好人才,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发展差的地方总是留不下常住人口。

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说完这些话,赵主任推了推眼镜,又叹了口气,从座位上起身,收拾起即将去往临城开会的物品。

会议本,钢笔,笔记本电脑,茶杯和枸杞依次搁进包内。

他笃定,薛京这篇待完成报告是要泡汤了,学弟撂挑子,他还得赶紧去联系下一个能接活儿的作者,毕竟流水的临时工,铁打的硬指标。

地球少了谁都能运转。

不能因为一次约稿失败,他在文化局的工作就不再开展了。

万般没成想他刚拎起自己的公文包,后面的薛京就说了一句让他非常吃惊的话。

薛京说,他写这篇东西并不是为了赚钱,如果局里经费困难,他愿意免收服务费。

半小时后薛京同赵主任一起坐上了去往临城的考斯特。

原本赵主任周二就已经将薛京与会的名额报上去了,所以也不算强行加塞,一道同去,还能聊聊文学,加深感情。

两人在车内相谈甚欢,喜气洋洋。

尤其听说薛京有意留在绥城创作自己的新小说。

这一回,赵主任除了绥城的文化建设,还敞开胸襟,跟薛京聊起了那些自从他工作后在文化局的所见所闻。

大到最近文艺创作的指导方针,小到文艺工作者之间的文人相轻。

尤其是说起上一次绥城文化局接待作协成员,在当地进行采风的活动中还闹出一桩巨大的桃色新闻,赵主任眉飞色舞,讲得那是一个绘声绘色,跟单田芳老师在世时有的一拼,连金子都跟着在前面拍案惊奇。

赵主任有些岁数在身上,常年出差开会,精气神有限,再加上薛京捧哏捧更得太卖力,车程还没走到一半,他就说得口舌疲乏,头疼目眩。开始有晕车的迹象,捂着口鼻频繁做呕。

吃下一粒薛京备用的晕车药,赵主任摆摆手放倒靠背开始闭目养神,薛京这才趁着加油下车上车的空挡,换了个位置,坐到了副驾驶贴近金振梁的位置。

后半程赵主任在车里放声打鼾,薛京没睡,他负责和金子聊天,话里话外,一来一回,用来帮助对方维持思维清醒。

大部分长途车司机喜欢有个人跟自己说话解闷儿,不然瞌睡虫很容易在逼仄温暖的空间内传染,影响行驶安全,金子也是一样。

他肚子里没有太多墨水,以往坐车的领导们很少会和他交流。

再者,除了生活化的对谈,剩下他们聊得那些关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事儿他就算用心听,也一知半解。

初始,他看到薛京坐到副驾驶,还有点害怕自己会说错话,或者不懂接人家文人的话茬。

可是聊着聊着,薛京眼底带笑的样子实在太如沐春风,他紧张的心情很快放松了,何况薛京向他打听的事情他再熟悉不过。

这位薛老师要在绥城常住两三个月写作品,总住酒店也开销太大,他预备在当地人口密集的居民区租一间房,除了房子之外,他还准备买一辆二手车开。

来回往返于风力发电厂和市区之间,打车还是不太方便。

“那您是想要个什么类型的车?轿车还是越野?价位大概是多少?”

“高新区附近就有个挺大的二手车市场,回头我带您逛一逛?”

薛京在蓟城生活几乎从不主动开车,他的时间安排非常自由,不必早九晚五地坐班,所以即便要出行也总是错开早晚上班族的高峰期。

他出门赴约,专门坐地铁,再不然就是搭乘公交,为得就是可以坐下来松散地观察所有与他擦肩而过的行人。

大学毕业那个夏天,他的处女作光是靠出版加印就赚了七百多万的版税,依法缴过个税后,剩下六百万被他换成一辆17款的宾利慕尚。

那车轴距长,在车流密集的蓟城开起来极笨重,除了6.8T的大排量能让车子在发动时,能把方圆百里的鸟都从树上自动驱逐外,在薛京看来,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何况买宾利的人大多雇佣专职司机,财产所有人只需坐在后座享受舒适。

雇人开车,那是他爸妈偏好的劳务关系。

不说薛连晤的公司经营,薛连晤与冯韵的家中需要雇人做饭,雇人打扫家务,雇人打理园艺,甚至冯韵还雇专人给她到各大商场里选购东西。

薛京还没飘到那个地步,他又没有断手断脚,出门不需要专人载,所以那辆宾利至今还停在他家楼下的车库里吃灰。

时不往日,他考虑着,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像当年买豪车时一掷千金那么浮躁了,更重要的是,再好的车也打动不了哈月。

所以薛京略微思索了一下道:“最好是能装点儿动物的。”

“动物?多大的动物呐,您还准备在这边养几条狗玩吗?”金子一听呵呵直笑,他们绥城人养狗的也不少,但是可不讲究那些名犬,几乎都是看家用的串子。

繁殖藏獒的犬舍倒是多,可是那狗太烈,都是看牧场用的。

薛京当然不能对金子说自己是对标两头猪的重量来买车,浅笑了一下又换了个说法,“口误,是货物。不确定未来预估重量,但三四百斤总归有的。”

他暂时还不了解哈月要在家里养猪的原因,但是不管是养着玩还是养着吃,那未来猪大了,肯定又要有拉走卖钱的一天。

再者猪和人一样吃五谷杂粮,生病看兽医也是难免的。

电动三轮车肯定没办法装下成年猪。

“那就买福特猛禽,拉个一吨货没问题。我这几天先发个朋友圈帮您求购一下,看谁手里有这车,二手贩子可以帮咱们去外地收。”

敲定了要买的车,薛京又循序渐进,和金子聊起住房。

薛京先是问他在哪里居住,周围环境如何,得知金子不推荐他家那片平房后,他又很诚恳表现出好奇。

“明白,你说的这片区域,是属于绥城的老旧小区?那估计我是不是也不太好融入,你家里周围的邻居,都是旧相识吧?”

薛京这话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金子一听立刻摇头,“薛老师您别这么想,我们本地人没那么排外,主要是那边都是土坯房,冬冷夏热,这不马上入冬了,您要是住的话还要自己解决取暖问题。买锅炉啊,烧锅炉啊,还要买煤,都是累人的事。太受苦。”

“我们家那片的空屋子其实挺多的,条件稍微好些的老邻居都跟着孩子到外地养老去了,只有我们这种没出息的,还带着父母住在那边。”

“哦对了,上次用三轮车拉您的那个就是我家邻居,我哈月姐。”

说着,金子又呲着牙冲薛京笑,态度十分自豪,“但我姐跟我们不一样,她不是没出息,她是,她是……”

本来金子想说她是为了母亲的病情所以自愿回到绥城发展,是他们街里街坊口中的大孝女。

话到嘴边,金子又给咽下去了,他是个热心肠,但是为人处世方面还是很有一套自己的法则,尽管面前的薛老师看起来不是坏人,他也不该把哈月姐和赵姨的私生活拿出来当谈资。

生病,毕竟是人家的隐私,很多人都忌讳让外人知道家里有患者。

看到金子面上有犹豫,薛京手指曲起在膝盖上无声地来回乱敲,嘴上倒是耐着性子提醒他,“嗯,在听,她是?”

很快,金子嘴里的话也随着面前的路线拐了个反向转弯。

“她是我们绥城的高考状元!学习一直可好了,哈哈。”

无忧书城 > 言情小说 > 日偏食 > 第22章 装点儿动物
回目录:《日偏食》

发表评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小豆蔻作者:不止是颗菜 2我的印钞机女友作者:时镜 3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作者:赵乾乾 4树下有片红房子作者:小格 5待我有罪时作者:丁墨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