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受了几年的西洋教育,在她心里,幽静的一个角落里还是立着十来岁在广东,乡下宅子里捧着书卷,看二哥和四哥对弈的女孩子。那个女孩子藏在记忆深处,沈奚寻常见不着她,可当傅侗文凭空出现,“她”也走出来了,举手投足都十足十的温婉。
沈奚垂下眼帘,低声唤了句:“三爷。”
傅侗文目光流转,应了:“在外唤三哥就好,”他说完,又去对身旁的人嘱咐,“此处不比北京城,都叫沈小姐。”
一句三哥,无形中拉近了距离。
“昨夜和同学去研习课业,天亮才回来,所以晚了。”她解释。
傅侗文手撑在腮边,笑:“我晓得。”
晓得什么?
晓得她醉心课业,还是晓得她昨夜与同学研习课业?
医生也算是旧识,含笑上前,对她伸出右手:“沈小姐。”
沈奚心神还飘着,没及时回应,医生也不好收回手。
到她醒过神,却更窘迫了。
“庆项,知道她为何不理你吗?”傅侗文带着一丝微笑,好心将这窘况化解,“当由女子先伸手,才是礼节。我看,你是忘形了。”
傅侗文身旁的一位戴着眼镜的男人也笑:“是啊,别说你同我们一道留洋过,”那人揶揄着,“沈小姐,你快将手垂下来,为难为难他。”
垂下来?她不得要领。
“就是,还没见过他对谁行吻手礼过,也让我们开开眼。”
沈奚在众人哄笑中,懂了这个意思,下意识将两只手都背去身后,生怕这位医生真来个吻手礼。那医生本就有窘意,再看她唯恐避之不及的小动作,更是苦笑连连,他气恼地挽了衬衫袖口,做出一副要揍人的架势:“你们这些世家公子哥,就喜欢捉弄女孩子。”
那个戴眼镜的男人用眼风去扫傅侗文:“庆项你又错了,三爷偏爱偎红倚翠,并不喜好捉弄良家女子,尤其这女子还是自家人。”
大家又笑。
傅侗文懒理这些话,也不反驳,反倒说:“你们这些人,不要欺负谭庆项老实不多话,他这人心思密,很有皮里春秋的。”
眼镜男人忙比个脱帽的姿态:“谭兄,得罪了。”
医生又是无奈地摇着头:“罢了,我惹不起你。”
沈奚在这满堂笑语里,望着他。
戴眼镜的男人察觉了,将搭在桌上的手肘挪了挪,有意撞上傅侗文的小臂,促狭地笑着,摆了个眼色:提醒他这位“弟妹”在看他。
傅侗文一抬眼,她即刻低下头,去看自己脚下的高跟皮鞋。
清清白白的对视,在这些阔少眼里倒都成了眼神勾连,欲语还羞。
当初关于这位四少奶奶和傅三爷的传闻,真真假假的,大家都听过一耳朵。今日一见,倒起了旁观一场风月的瘾头。怕是,那婚事真是幌子吧?
几个公子哥在笑,心照不宣。
戴眼镜的男人将身子坐直:“沈小姐当年,是如何和三爷认识的?”
“我……”
沈奚被问住,为何要问三爷,不该是如何和四爷相识才对吗?
傅侗文不给他们窥探的机会:“散了吧。”
他下了逐客令。
主人发了话,众人也不好再拖延,识相告辞。临走了,还有人和傅侗文低语,此处风月场的人太过外放,喧嚣有,却没了能让人一瞥惊鸿、摄人心魄的佳人。那人又问傅侗文的归期,傅侗文语焉不详,挥挥手,将人赶走。
最后只剩下了傅侗文和医生,还有从家里跟来的仆从,和沈奚年纪相仿的一个少年人。
二楼走廊尽头的那间空置的房间已经被收拾整洁,傅侗文入房休息,沈奚在他的授意下,也亦步亦趋地跟了进去。医生为他打了一剂针后,将废弃的针头和药品盒都在废纸里包裹好,拿去了外头。沈奚想瞄一眼是什么药剂都没机会。
房间里,只剩下两人。
傅侗文坐在临窗靠床的桌前,翻看昨日的报纸。
“今早,我收到三哥的信,”沈奚立在他身前,像等着被检查课业的孩子,“七月七日的,你说要去英国。”
傅侗文放了报纸,在回想。
“我七月也给你写了信,想问,是否要继续读下去,”沈奚幼时荡秋千,荡得高了,心会忽悠一下子飘起来,没着没落的,眼下就是这种心境,“你没回信,我又不能再耽搁,已经选了新的课程。”
她没停歇地,还想再说。
傅侗文抬手,无声截断她:“欧洲起了战事,倒还没影响到伦敦,可我怕打久了难离开。于是,先来了这里。”
沈奚轻轻地“啊”了声:“是听说那边在打仗。”
她就算再幼稚,也不会以为三爷是为了探望她而来。
傅侗文说的这个,报纸会提到,同学也会议论。
祸是从塞尔维亚起来的,德奥英法俄相继都被卷入。当时的她没有猜到,后来这场战事愈演愈烈。很多年后这场战争被人称作Great War,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傅侗文送到了纽约,送到她的面前。若没有这场战争,傅侗文怎么会万水千山到了英国,又仓促赴美?自然也就没有了之后的所有事。造化常弄人,唯独这次,算是好事。
“那你去英国的事被耽搁了吗?”她问。
“是去治病,”傅侗文淡然道,“到美国也一样。”
沈奚颔首:“来这里好,这里的医生也很好。”
又是一句傻话。
两厢安静。
傅侗文垂下眼,将报纸翻到背面,对折,两手握住,认真看起来。
借着台灯的光,她悄悄端详他三年来的变化,又瘦了些,脸更尖了。沈奚幼年腮帮子圆鼓鼓的,娃娃脸,是以更是觉得消瘦,面部棱角柔和的人才好看。当然,三爷的容貌,也轮不到她来下定论。
傅侗文眼不离报纸,忽然说:“今夜九点来这里,我有话对你说。”
她脱口反问:“今夜?”
傅侗文没否认。
到晚饭时,婉风和顾义仁才露面。
同在屋檐下这些年,三人都习惯在晚饭时说闲话,今夜却是个例外,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响,都满腹心事,又佯装全然无事。婉风和她关系要好,说过好多私密话,只是从未提过为何会来照顾她。沈奚也是如此,一是性命攸关,二是怕连累傅侗文。
到八点半,她将手中的笔记翻了又翻,心绪难宁。
九点是个不尴不尬的时间,平日他们都还没睡。若是被婉风和顾义仁撞上了,怕会误了傅侗文的事。她想到厨房的柜子里有一包桂圆干,平日舍不得吃,想在考试前用来补精神,可一想到傅侗文不远万里乘船到这里,就觉得理应给他用。
正好,也是去寻他的借口。
沈奚没再耽搁,去厨房找到那包藏好的桂圆干,又找到鸡蛋,按照记忆里的法子来烧桂圆。锅子烧上水了,她频频看客厅里的钟,心神在火上,又不在火上,险险将桂圆烧干了。忙活着将烧桂圆倒入碗里,再看落地大钟,离九点还有两分钟。
垫上布,端着碗,她一小步一小步挪着,上了二楼。
到门外,意外没人守着。
“三哥。”她压低声音。
门被打开。
竟是婉风。
婉风倒不意外,笑吟吟地从她手里接过那碗,轻声埋怨:“看来这好东西,你也只舍得拿来给三爷吃了。”
沈奚摸不清形势,没说话,跟着进了房。
书房内,不止有婉风,还有顾义仁。顾义仁像个晚辈似的,没了平日嬉笑,规规矩矩立在傅侗文跟前。烧桂圆的味道很快弥漫开,婉风将碗放到桌上:“这是沈奚私藏的,平日不让我们碰,说是用来大考吊精神气。”
傅侗文目光一偏,看那水面上浮着的蛋花:“只烧了这一碗?”
沈奚惭愧:“我不晓得他们两个也在。”
顾义仁和婉风对视,笑了。
傅侗文沉吟片刻,从容地将碗端起来:“你们三个,都坐。”
那两人没客气,答应着,将屋子里的椅子搬过来。
除了傅侗文占着的,一人一个,刚好少了一把。婉风和顾义仁自然不敢坐床,自顾自坐下,佯装无事。沈奚本就因为忽然多出两个人,局促不安,此时面对没有椅子的情况,更是纠结了,她踌躇着,是否要和婉风拼坐在一起,又怕对傅侗文显得不尊重。
“我出去,搬一把椅子来。”她终于拿定主意。
傅侗文不甚在意,指那张铜床:“坐床上。”
沈奚仍在犹豫,可大家都等着她,也不好多扭捏,还是坐了。
只是挨着边沿,不愿坐实。
在这场谈话之前,沈奚还在猜测,傅侗文和婉风他们要说的是风雅笔墨。未料,却也是询问两人的课业。一问一答,两人很有规矩,沈奚也渐渐听出了一些背后的故事。
这几年来美国的留洋学生,大多是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绝少部分才是家中资助。
说起这个奖学金的来历,顾义仁曾唏嘘感慨过。八国联军烧杀掠夺,到最后却要中国赔钱,当时的驻美公使游说各国,要回了一些赔款。美国指定退还款要用在留美学生的身上,才有了这个奖学金,建了清华学堂,送出了公派的留学生。
顾义仁说这些时,神色复杂,又是为苦读的学子庆幸,又是为曾蒙难的家国悲哀。
沈奚自然猜顾义仁也是庚子赔款留学生中的一员,而婉风作风洋派,更像是家中资助。可在今晚,全被颠覆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晚清小官家中的小姐,父亲获罪,流放边关,另一个是戊戌时变法被斩杀的志士后代。二人都是受了傅侗文的资助,被送到了这里。
和她一样,没什么差别。
或许唯一有差别的是,她因形势危急,索性被三爷安排了傅家的名分。
可傅侗文从头到尾,又没提到沈奚的身份是掩饰,是保护。他不说,沈奚也只能保持沉默,听着那两人在感慨着受三爷的恩惠,才能有今日的成就。而在婉风和顾义仁眼中,沈奚仍旧还是傅家的四少奶奶。
婉风和顾义仁说完课业,傅侗文用手背碰面前的瓷碗。
“凉了吗?”婉风问。
傅侗文摇头,问沈奚:“汤匙有吗?”
沈奚立刻立起身:“我去拿。”
傅侗文手撑着桌子,也立起身:“坐久了,人也乏了。”
于是傅侗文与她一道去厨房,沈奚端了那碗烧桂圆。
婉风和顾义仁认为他们是“自家人”,不再打扰,分别回了房。
灯下,沈奚给他找到汤匙,放在瓷碗里,递给他。
傅侗文倚靠在干净的地方,用汤匙搅着桂圆干:“上回吃这个,未满十岁。”
沈奚未料到他会和自己话家常,含含糊糊地应着:“我还是在广东的时候。”
傅侗文饶有兴致,游目四顾:“傍晚你说要吃些中国人吃的东西,是什么?”
他竟还记得那句话。
“前些日子买了个锅,想做一品锅,你听过吗?码放好了食物,从上往下有蹄髈、鸡,还有菜。不过这里我选读过农学,菜的品种和中国不同,菜也许要挑不同的来煮,倒是肉都差不多,”沈奚感叹,“来这里才晓得,不管洋人、中国人,吃的肉都一样,牲畜也一样。”
“难道你以为这里的牛会有六只脚吗?”傅侗文问。
沈奚默认了自己的傻气,接着说:“继续说那个,有留学生告诉我这叫大杂烩,他们说在家乡差不多是这么大的锅子。”
沈奚两只手比画着,约莫两尺的口径。
“和炒杂烩差不多?”傅侗文在猜一道广东菜。
“不,我说的这个是水煮的,端上来水还在沸。”
候在门外的少年终于憋不住,硬邦邦地接了句:“我们家乡管这叫‘全家福’,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还能放蛤蜊和鸡蛋,荤素搭配,各地不同。”说完又趁着傅侗文低头吃桂圆时,用她才能听到的声音责怪,“三爷早吃过。”
原来这样。
傅侗文早知是何物,却顺着她说下去,还佯装会错意。
沈奚抿了嘴角。
“为何不说了?”傅侗文回望她。
“三哥……”
“怎么?”傅侗文偏过脸来,想听清她要说的话。
可就是这个迁就她说话的姿态,将她到嘴边的话又截断了,灯是半明半昧,他的眼也是。
此人此景,是西沉的余晖,染满天际的火。
沈奚莫名地记起,那夜他出现在烟馆时的情景。
她被绑住手脚,蜷缩在肮脏的地板上,身边就是那个死人。身后是一条大通铺,木板挨着木板,那些骨瘦如柴的烟鬼就是一个个活死人,不留缝隙地挤成一排,握着烟斗在灯火上加热,一口升天,一口入地。有个乞丐在捡包烟泡的纱布,佝偻着身子半爬半行而过,多一眼都不给她。
官员被人唤出去不一会儿,傅侗文走入,看到她。
她还记得,他走了三步到自己面前,弯下右膝,以一种迁就着她的半蹲姿势,去看她的脸:“挨打了?”
这是他此生对她说的第一句。三个字,疑问句。
“怎么?”傅侗文见她这模样,又问。
沈奚一下就回了魂:“你傍晚睡那张床,还习惯吗?”
这又是什么蹩脚的话。
“还可以。”他将碗搁下,左手撑在陶质台池的边沿,手指自然地搭着,食指和中指在轻轻打着节拍。沈奚留意到了。傅家厅堂,他也是如此用脚打节拍。想来……是不耐烦了。
傅侗文没有表露丝毫的异样,却已看破了她的局促,见她接不上话,随即又说:“我行李箱里有几本《The Lancet》,明日让人拿给你看。”
“《柳叶刀》?”她惊讶。
他怎会收集医学杂志?莫非他过去也是学医的?可又不像。
傅侗文看出她呼之欲出的疑问,先作了答:“他们没和你提过,我四弟就是学医的?”
“是有提过半句。”她记起来。
“哦?”傅侗文微笑低声问,“为何是半句?”
“因为,”她回忆当年场景,低声解释,“因为他们怕我伤心,因为……”
他又读懂了她未说的话:“因为我给你的假婚姻。”
她点头。
傅侗文将左手抬起,指向门外:“走吧,我们上楼。”
这一晚的九点之约到此结束。
沈奚以为两人同在一个屋檐下,会有大把时间相处,未承想,次日他就离开了纽约。倒是将前夜说好的医学杂志留下了,还有一个信封,里边是巴黎街头的彩色照片。
除了这些,没留下半个字。
沈奚坐在早餐桌上,和婉风肩挨着肩,细细看这一张张照片。
其中一张,是巴黎街头,一个个房子彼此挨着,没有丝毫缝隙,像被人摆放好的洋火盒子,共用着同一个狭长的屋顶。只是每个房子外面涂了不同的颜色,白色,浅咖色,深咖色,绛红色。
“你看,他们的店招牌上是有英文的。”婉风指房子上的店招牌。
果然是用大写字母写着旅馆的英文。
没有去过法国的婉风为看到这些照片而兴奋。
沈奚将这十三张照片翻来覆去看了许久,总想在其中看出什么不同。
“三爷昨夜和你又说了什么?”婉风趁机问。
“没有,”她坦白交代,“没有什么。”
“怎么会,”婉风将下巴压在沈奚的小手臂上,“你们在厨房说了好一会儿话呢,我想下去,又不敢,怕你们在说家事。”
哪有家事,掰着手指头数,也能数得清说了几句。
沈奚不好反驳,笑笑,想把这话揭过去。
“当年我第一次见三爷,就是在离开的船上,他亲自来送我和顾义仁。”
是他亲自送?
沈奚想到自己仓促离开的那日,想见他一面都是妄想。
“嗯,”婉风像在自语,“也不晓得三爷去看老朋友,何时能回来。”
看老朋友?
沈奚发现自己不能再聊下去了,婉风的每一句,都是她不清楚的事。
为了了解得更多些,从不打牌的沈奚竟也堕落了。
从纸牌到中国牌,只要他们有牌局,她就去观望闲聊。渐渐地,顾义仁和她闲谈也会说起许多事,也是她闻所未闻的。
傅家老爷和大爷是政客,二爷是做学问的,四爷行医。
三爷呢,原本也是做学问,因为有人攀附傅家,赠了许多的工厂和公司的股票。几位少爷对实业都不感兴趣,三爷就用钱从家中兄弟手里收了所有的股票,又从官银号借了百万白银和几十万的银元,自办了厂子。但这些都不是傅侗文亲自出头做的,自有管事的人,所以这些仅仅是外人知道的生意,不该让外人晓得的,顾义仁自然也说不出。
三爷有钱,人尽皆知,可三爷究竟有多少钱?鬼知道。
“光绪三十年,能从官银号借出这么多白银的,全北京城也只有三爷了。”顾义仁对傅侗文的魄力和手腕都很是推崇,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沈奚听到“光绪三十年”,心被牵动。
她将手里的纸牌放到桌面上:“我又输了。好了,你们继续,我去看书。”
后来那几本《The Lancet》被陈蔺观发现,死乞白赖借走了。沈奚原本舍不得,可一想到陈蔺观也是为了学业,就答应了。
只是将书包裹妥当,给他前,还在千叮咛万嘱咐:切不可弄脏、弄破、弄丢。
日子如此磨蹭着,快要到新的一年。
二楼走廊尽头的那间房间,仍是空着。
从耶稣诞节到新年,学校和公司企业都会放假。这三年,婉风因为受到那些基督家庭的影响,对自己的信仰已经有了动摇,起先受邀是礼貌回应,贪图节日热闹,今年婉风就开始对她说,她也许真的要信教了。婉风说这句话时,还有着顾虑:“三爷……应该不会生气吧?”
沈奚不懂她的意思。
“你忘了,三爷一直嘱咐我们,不要让你和基督家庭走得太近?”婉风提醒她。
“我觉得他这么说的意思,是怕他们太热情邀约留学生,影响沈奚的学业吧?”顾义仁猜想。
“还影响什么?”婉风哭笑不得,“她难得陪我们打个牌,也是‘罪过、罪过’地忏悔。”
沈奚被逗笑:“你们走吧,我去收拾屋子了。”
她一直惦记着走廊尽头那个窗子许久没擦了,想去弄干净。毕竟那窗子临着傅侗文的房,不能太难看。于是在婉风和顾义仁走后,她端了一盆清水,到二楼去干活了。
她懒得烧热兑进去,盆里的水冷得刺骨,像浸着大块的冰坨似的。这让她想起在大烟馆,那扇永远透不过光的窗户,被烟熏得黑黄。
那种地方,老板也不会想让他们擦玻璃。
隔着窗子,能看到街对面的店口,金短发的男店员也在玻璃门内,在摘棕树上挂着的装饰物。今天是三十一日,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
一辆车驶到店门口,下车的是个黑发男人。
沈奚握着抹布的手停下来一秒,复又用力擦了两下玻璃,想看清入店的那个男人。太像是傅侗文身旁一直跟着的谭医生了。没多会儿,男人推门而出,果然是他。
那车上的,一定是傅侗文。
沈奚将抹布丢到水里,端着盆到洗手间去,将脏水倒了,来不及洗干净水盆就丢到了水池下。收收整整,缓了口气,这次再不能像上回那么狼狈了。如此让自己镇定下来,她才将拖鞋换成了高跟皮鞋,去一楼。
可人才走到半途,就听到门口有了争执。
沈奚飞跑而下,看见身着黑色呢子西服的傅侗文立身在厅堂,回身看门口。起争执的是他的仆从和一个青年学生。那青年手握成拳,想要和傅侗文动手,却被少年挡着,身后又有两个中年仆从阻拦,被三人活活困在了门廊间。
“陈蔺观?”沈奚错愕。
“我先不和你说,沈奚,”陈蔺观挣扎着,指傅侗文,“这个人,我要和他说。”
傅侗文单手取下黑色的帽子,看向沈奚:“你认识他?”
“是中国留学生,也在学医,”沈奚声音低下来,“陈蔺观,我信上和你提过。”
傅侗文想是记起了这个人,没再和他计较:“将人请走。”
他掉转头,上楼去。
“傅侗文,”陈蔺观大喊,“你不认识我,我认识你,我父亲煤矿公司的股票都送到你家去了,你和你父亲,不,是你!是你用了手段,让我父亲交了辞职书!你抢走了我父亲的所有公司股票!”
傅侗文脚步未停,甚至面上都无甚波动,和沈奚擦肩而过。
外头有雪,他的皮鞋底踩在地板上,留下数个足印。
少年见傅侗文上了楼,推开陈蔺观,手指几乎戳到他脸上:“你若还想回国,就对三爷客气些!”说完,跟上了傅侗文的脚步。
因为沈奚说认识他,少年经过沈奚身旁,对她也是冷剜了一眼。
沈奚被瞪得没有脾气,忐忑看了眼楼上。
直到两个中年男人将陈蔺观一左一右拽出门廊,她才回过神来,跑出去。
因为傅侗文用了一个“请”字,中年仆从也没动粗,将陈蔺观推到街上,作罢。
“陈蔺观,你刚才太过分了。”沈奚低斥。
“你和傅家有交情吗?沈奚,你竟然和傅家有联系!”陈蔺观马上握住她的双臂。
沈奚无措地看四周,街道对面的店门口,那个金发店员在望着他们。
“是,对,”她急声反驳,“同你有关系吗?你有什么权利在我家骂他?”
“你是他什么人?”陈蔺观抓到症结。
沈奚被问住。
“傅家一家人非奸即恶,又是北洋军一派!那个傅侗文仗着家里势力,强要了多少公司股票?你知道吗?他逼得多少搞实业的人倾家荡产,你知道吗?”
沈奚听得耳朵里嗡嗡作响,使劲推他:“你走吧。”
一辆马车行驶而过,驾车的人和车上的小姐都在张望他们两个争吵的人。
她对傅侗文的过去一点了解都没有,除了救过她,除了资助婉风和顾义仁,没人给她说过这些话。所以她没法子替他辩解,可她听得心里有气:“还有!你记住,Lancet就是他带给我的,你平日去看人做外科手术,塞给人家的钱也是他的!”
陈蔺观被她的话压住,脸涨红了,眼睛急得发亮发红。他从怀中掏出了报纸包裹好的杂志,倔强地丢去了地上:“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的!”
杂志从报纸里滑出来,落在泥泞的雪水里。
沈奚一把将陈蔺观推开,将那几本杂志捡起来,头也不回地跑回公寓。
“沈奚!”陈蔺观冲口而出,叫她。
门口的仆从将他拦在外头,绝不给他再进半步的机会。
沈奚抱着杂志,从客厅跑上楼。
到二楼楼梯口时,傅侗文正站在走廊尽头,右手插在西裤的口袋里,在看窗外。
他端着一副公子哥儿的身架,和那日他的那些朋友一样,看上去对每个人都和和气气,但其实,他们的“和气”是居高临下的,带着看戏人的慈悲和冷漠。
你以为你能入得他们的眼,或许你只是一个任他们品评、看赏的戏中人。
傅侗文听到她的脚步声,回过头来。
离得远,她分辨不出他的喜怒:“方才,对不起。”
傅侗文像是不领情:“为什么替别人道歉?”
若不是因为她,陈蔺观也不会认得这间公寓,更不会有今日这场飞来的冲突。沈奚抱着杂志,还在心疼着,不敢让傅侗文看到被弄脏的封面。这是被妥帖收藏在他的行李箱,远渡重洋送到这里的杂志。海上颠簸,长途风雨都没让它们有任何损伤。可偏就在她住的公寓门外,如此轻易就被糟蹋成这样子了。
四面楚歌,虽然敌人只有上帝一个,但她觉得此时此刻,全世界都在和她为敌。她是被逼退到水边的西楚霸王……
或者是虞姬……又没那么美。
“去换身衣服。”他说。
沈奚顺着他的话,低头看,原来衣裳已经被杂志上的泥水弄脏了。
原来,他早看到了脏了的杂志。
她低着头,颈后被压了千斤重,不作声。
傅侗文倒对这个不气不恼,他对外物一贯没什么情感,更何况只是几本杂志。
“今天不用做功课,是不是?”他问。
“嗯。”她听到自己有了回应。
“我们去过新年。”
“去哪里?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沈奚望向他,因为想要弥补刚才的事,愈发紧张,“可我没什么好衣裳,怎么办?去的地方,或是要见的人对你很要紧吗?”
“去一个没人会注意到你和我的地方。”他回答她。
临行前,傅侗文递给她一个新的宽边帽。
可这帽子配她的裙子,太正式了。沈奚虽这么想,又看他身上深棕色的斜纹软呢外套,立刻认定自己还是需要一个宽边帽,才像是个样子。
可他的措辞和最后去的这个地方,真是——
天差地别。
她以为是个僻静之地,未料,是满座绅士小姐的电影院。
沈奚站在影院内的大幅黑白海报前,留意到上边的首映时间,就是三天前,1914年12月28日。还是新片子。也不知道傅侗文这一个月是在何处,竟然知道《Cinderella》在这里的上映时间。这个故事婉风提到过,她很喜欢灰姑娘的爱情,但只在招待绅士小姐们的大影院里才有,她没闲钱看。
“海报很特别?需要看这么久?”傅侗文站到她身后,也去端详墙面上的这张宣传画。
这是离开公寓到现在,他说的第一句话。
“在看首映时间,”沈奚抬头看他,“你不在纽约,竟然还知道最新的电影?”
“一个朋友送的票。”傅侗文将手臂打弯,目光示意,沈奚学着周围小姐们的样子,将手绕到他的臂弯上。只是手指虚虚拢着,悬在他衣袖上方。
“没试过这样挽一位先生?”他用中文问。
沈奚轻摇头。没人可试。
傅侗文不动声色,抬高了一寸手臂,让她的手踏踏实实落在了他的臂弯里。
她暗自松了口气。
一路上的紧张,丝毫不亚于初次将一具尸体开膛破肚……
万幸,过去了。
两人入场晚,幸好是包厢,不会打扰不相干的人。
安静的电影院里,默片的黑白画面铺陈开来,时不时插入字幕来解释主人公的对话。沈奚看得不十分入戏。这样一比较,还是听戏好,唱腔做足,至少有个热闹瞧。
高跟皮鞋的短跟沉入地毯里,软绵绵的,她轻轻地将鞋跟在地毯上敲了敲,聊以自娱。
傅侗文笑着问她:“像在受刑,是不是?”
“是,”反正左右无人,她放心大胆地用中文说,“看一次新鲜,多了肯定是折磨,”她用两指按住自己额头两端的太阳穴,“全是黑白影子在眼前晃。注意力慢慢就散了。”
不过虽然看得很不得劲,倒有一点是好。
两人之间的气氛好多了。
一想到傍晚的事,她还是有内疚:“有什么是你没有尝试过的,我能带你去就好了。”算是给你的新年礼物。
傅侗文寻思了会儿:“你可以给我买一份爆米花。”
这个容易,只是这种高档地方也不卖,大概……她想,在看马戏的地方应该能买到。
“终于和我说话不紧张了?”傅侗文打量她。
沈奚点点头,被他看得脸烫。
“既然不紧张了,回答我一个问题,这个你喜欢吗?”他用目光去扫场内。
沈奚会意,他在问电影。
“我们中国人喜欢热闹,这个太单调乏味了。如果……”她看屏幕,小声说,“以后有有声的电影,会好很多。”
“有声电影?”傅侗文笑,“很大胆的想象。”
沈奚想了想,又好奇于他的留学生涯:“你在伦敦,也常看这个吗?”
傅侗文摇头:“看过两次歌剧。在那里很无趣,女人的出现是为了炫耀珠宝,男人……”
包厢门被打开。走入两个身形高大的男人。
沈奚被吓了一跳,傅侗文脸上的笑容反倒浓了一些:“这场电影有五十几分钟,乌尔里希先生已经错过了半小时。”
傅侗文说着,起身,和对方握手。
原来,他今晚真正要见的人,才刚出现。
包厢有两排座椅,原本傅侗文和她坐在视角最好的前排,这个男人进来后,他们并肩坐去了后排。那里视角虽然差,却最适合闲谈。沈奚依旧端坐在原位,听到包厢门再次被打开,是医生的声音:“这里空气太差了,我让司机在外候着,等你们谈完就走。”
没有傅侗文的回应,沈奚猜,他是用手势做了回答。
包厢门再次闭合。
傅侗文和这个客人开始熟稔地用英文交谈。
“我的妹妹说她不喜欢这个。看来,我们没有合作的缘分了。你知道,在中国,这个产业通常是要有黑背景的人来掌控,很麻烦。”
“傅先生,这只是一个小生意,你感兴趣,我可以送你一个电影院,你觉得麻烦,大可以忘记我对电影院的提议,”对方笑着回应,“你该清楚,我想做的是鸦片。”
短暂的安静。
大屏幕上,出现了英文字幕,王子说要召开宫廷舞会,他想寻找他的意中人。
沈奚甚至读不清字幕,整个人的神经都被吊在“鸦片”上。
“万国禁烟会才没过去几年,这恐怕不是个好生意。”傅侗文在打太极。
对方笑:“傅先生,你是想要让我表现出更大的诚意吗?大家都清楚,你们的政府虽然在禁烟,可并不能插手租界。你看,租界里的鸦片生意如此火热,你们中国人离不开这个,相信我,这是必需品。”
这位乌尔里希先生不只想要表达诚意,还有对中国人的轻蔑。也许他并非有意,但这种轻视包裹着字字句句,冲击着她。
她想象不出傅侗文的神情是如何的,直觉他不会高兴。
傅侗文看似漫不经心,将手搭在沈奚的椅背上,手指微微打着节拍,不经意碰到了她的背脊。沈奚下意识要回头,他察觉了,倾身上前,说话的气息直接掠过了她的脸:“看,他遇到灰姑娘了。”
他说的是电影。
也是在提醒她,专注电影,不要回头。
这不难理解。
沈奚忙端坐好,认真盯着银幕。
傅侗文将身子坐直,继续陪对方聊着鸦片生意。就连沈奚都听得出他语气中的不耐和隐忍,可这里是异国,不是北京城,他再有脾气也只能虚与委蛇,敷衍应酬。
黑白的画面里,舞会开始,王子搂住了他的心上人,在旋转舞蹈……
从没有一刻,她会像现在这样期盼大结局的到来,不是为了看到爱情的圆满,而是为了让那个讨厌的商人消失。
终于,电影接近尾声,包厢外的观众席亮起了灯。
沈奚也顾不得此时鼓掌有多怪异,刻意拍手。乌尔里希先生举着雪茄,敷衍地击掌。
傅侗文用英文说:“真是个美好的爱情故事?是不是?”
乌尔里希先生不太感兴趣:“我想是的。”
“很高兴与您的会面。”傅侗文从座椅上立起身。
傅侗文伸出右手,和对方握手告辞。
这场会面并不算愉快。
散场后,他们离开电影院。
司机在和路边等候的司机们告别,用英文说新年快乐,为他们开了车门。
影院门口临时摆放了两幅广告。沈奚坐上汽车的时候,看了一眼广告语。
傅侗文比她后上车,和她隔开了两拳距离,并肩坐在后排,整个人都陷在沉默里。
沈奚故作轻松地问:“你猜,我看这场电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傅侗文视线微斜,也看向窗外。
“三两滴入口,清洁你的口腔,让牙齿永远坚固,远离难耐的疼痛,”她笑着用英文背,“是不是毫无偏差?”
他常观人生百态,如何看不出她的想法,是怕他还在为方才的事不愉快。
傅侗文将眉眼舒展开,遂了她心意:“当初来,半句英文不会,是如何过来的?”
“背,”沈奚很开心,把他的注意力拉到了别处,“看到什么背什么,拿到词典背,拿到报纸背,拿到餐单也背,中邪一样。”
傅侗文忽然一笑,去敲她的帽檐,宽边帽的前檐一沉,完全挡住她眼前的光线。
“还不算太笨。”
凌晨三点。
傅侗文打开书桌上的台灯。
灯光在绿色灯罩下,并不强烈。他将座椅拖到窗畔,推开窗,去吹风。
“你这样,就算十个医生也救不了。”谭庆项将一杯水硬塞到他手里,去关窗。
“我想要水泥厂、棉纱厂,想要玻璃厂,他们却还想把全世界的鸦片送到中国来,”傅侗文抬高水杯,喝了两小口润喉,“全国都在禁烟,租界的合法经营烟馆却越来越多,他们的上帝呢?他们的地狱呢?”
谭庆项深知傅侗文对鸦片的痛恨,任由他发泄。
忽然一声碎响,玻璃杯的杯壁竟在傅侗文的手上被捏碎了。
“我就知道你看不开,这股邪火总算发出来了。”谭庆项也不知该庆幸,还是该气。他也顾不及那些玻璃碎片,忙取来药箱,给他处理伤口。
凌晨四点。
她在厨房点了一根蜡烛,电灯坏了,新年遇到这种事,不算是什么好兆头。沈奚原本是想来冲泡一点奶粉,助眠,在发现电灯坏了,摸黑找到奶粉罐子的同时,决定找到蜡烛,研究一下怎么将电灯修好。
修到半途,发现,没法子再继续了。术业专攻,还是留给干这个的人吧。
于是,她在蜡烛的火光中,烧了热水,披着衣服还是冷,于是将两只手掌围在水壶旁,烤火。等火烧开了,她翻找出和碗一般大小的早餐杯,倒奶粉。
不觉想到昨晚,包厢里,他和那个人的对话。
“还够冲第二杯吗?”疲倦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傅侗文手臂撑在门框上,看她像耗子一般搬空厨房的橱柜。
沈奚被吓得不轻,奶粉应声洒落一地……
傅侗文叹气:“看来是不够了。”
“……我把我的给你?”沈奚指自己的早餐杯。
“不用,谁让我晚上带你看了一场极其无聊的电影,这算是报复。”
“没有,”沈奚明知道他在逗趣,还是解释,“不是报复……”
沈奚看到他手上的纱布,话音戛然而止,没等来得及问,傅侗文已经摆手:“不要问我的手,我们说些别的。”
她莫名焦灼,伤口深不深?怎么来的?回来时不还好好的?
话被逼到嗓子口,又不让问。
“我第一次到伦敦,人受到很大冲击。”他忽生感慨似的,和她说起了遥远的事情,从他和四爷到伦敦讲起,说到许多见闻。
此时的他,带着手伤,在蜡烛微弱的光下,像是一个普通的、在异国飘荡过多年的留学生。如果他不是傅家的三爷,也许就是归国后,受雇于大学学堂,四尺书桌,藤椅端坐的大学教师。他的书桌右上角,必会摆着水晶墨水瓶,一瓶红,一瓶蓝。
他在讲述过去,她在心中描绘。
在猜想,倘若他去做学问,会是如何形容。
傅侗文似乎有很多副面孔,善恶忠奸,九成九都是沈奚从别人的话里听来的。可这一昼夜,她也亲眼见到了他诸般模样,每一样,都在意料外,又在想象中。
“我记得,你在信上说,你对心脏外科感兴趣?”
这只是她上百封信里的某两句话而已。
沈奚点头,又摇头:“半年前,我已经听老师的建议,选了一位骨科导师。”
傅侗文讶然:“这次我去加利福尼亚,为你询问专业方向,我的朋友也是这个建议。”
好巧。
“初到英国时,侗汌学医也像你,入魔成瘾,”傅侗文将早餐杯端起,轻抬了抬杯子,询问她,“问你讨半杯奶粉喝,口渴得很。”
“你都喝好了。”
“一人一半,”傅侗文笑,取出另一只早餐杯,对半分了,递给她,“在中世纪欧洲,外科地位极低,和理发匠地位差不多。那时国王的亲信掌管全国理发师和外科协会。这是侗汌给我讲的。”他喝着杯子里的牛奶,“他也喜欢外科,可惜他去读书的年月,这个学科的发展不好。为什么你选了骨科?”他问。
“会更有用,”毕竟心脏外科面对的难题,暂时无解,“如果我是美国人,我会选心脏外科。”去解决难题,去想办法让心脏在手术期间停止跳动,不再涌出鲜血。可在现阶段,这是天方夜谭。她可以选择留在美国,继续这个方向,但何时能攻克?没人敢说。
也许十年、二十年,也许是一生。
她更想学以致用,尽快回国。那些造福人类的事,就留给更想留在美国的人,比如陈蔺观,他的志向是全人类的医学事业。
而她的志向,是博采西学,强我中华。
可沈奚不敢对傅侗文说,她怕现在的自己说这些,太过幼稚。
可傅侗文却在等她继续解释……
“就像,”沈奚努力措辞着,低声说,“我们当务之急是修建铁路,而不是购买豪华列车。”沈奚说完,又怕解释不清,再举例,“或者说,我们先要让大家都吃饱肚子,而不是让每个人都学习去喝红酒和伏特加。”
“词不达意,”傅侗文笑着点点头,“不过,听懂了。”
沈奚抿嘴笑着,很庆幸自己表达清楚了。
傅侗文端着那半杯牛奶上了楼,和沈奚在她的房间门口分开,还颇有绅士风度地替她打开门:“祝你拥有一整晚的美梦。”
傅侗文说完,再次举起早餐杯,笑意浓郁:“晚安,沈小姐。”
随后,门关上。沈奚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在跳,和那门关上的瞬息重合了,啪嗒一声,门被他亲自从外关上。
脑海里,是停滞的光影,他举杯道晚安的那一个画面,久久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