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源於戰國時期,楚國苦縣人李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子)是當今道教公認的創始人。相傳李耳活了一百六十多歲(也有傳說其壽元二百有餘),而後成仙,從宋代開始被尊為「太上老君」,其所著《道德經》被公認為道教的思想之源。
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道教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可謂深遠,雖說佛教在後來幾乎主宰了中國的宗教發展,但道教始終在民間佔有著不可撼動的位置。大多民間驅邪、鎮鬼的儀式或方式方法,多是從道教理論演化而來的,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佛教的角色,大多是以祈福、祭祀為主,而那些奮鬥在驅魔鎮邪第一線的,卻大多是道教的傳人。
中國曆來是一個新鮮事頻出的國度。在西方,好像能降臨在實世的反面形象僅有「吸血鬼」這種不疼不癢的角色,而在中國卻不然,各種各樣的仙鬼傳說舉不勝舉,四仙(即狐仙、蛇仙、黃大仙也就是黃鼠狼、刺蝟四大仙)、厲鬼等等超自然事物均被老百姓視為不祥之例。
有需求就有滿足。在這種複雜的民間文化中,道教的宗教體系不斷擴大,根據老百姓的諸多需求,逐漸分出了「宿土、麻衣、眾閣、正一、全真、茅山」五大分支,其中宿土主修工程修繕、建都立基,後世的一些風水學理論大多起源於宿土,麻衣則主修預測、占卜,大家比較熟悉的麻衣神像實際上就是麻衣理論的沿襲。眾閣與全真主修武學與修身,其中眾閣講求得道成仙、長生不老,全真則主張激發人體本源的潛質,現在看來一些所謂隔空取物的特異功能,在當初全真而言,至多算是修得小成,根據《漢書·道德傳》記載,早在漢初,道教便分離出了眾閣與全真的雛形,年過三百卻看似三十、移形幻影、飛檐走壁、點石成金之能有如螻蟻之聚,後世的武當,便是道教全真的分支。
然而,在歷史演變與人們意識概念的不斷變化中,真正意義上的宿土、麻衣、眾閣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具經濟利益的看風水、算命等個別理論的興盛。在中國民間,這些道教分支中唯一還有正宗傳人的,除全真、正一兩教及其分支外,便僅屬茅山了。
茅山道術,又稱茅山術,是道教中攻擊性最強、也是最難修的一門分支,這門道術講求以「驅」為主,以「降」為佐,其原理大概是激發人體本能的潛質,或者藉助某些符咒的特有力量,驅散或者說趕跑某些在老百姓看來不吉利的東西,民間有一種誤區,即所謂的「滅」,許多人認為所謂的鬼怪是可以徹底「消滅」的,其實不然,在茅山道術中,神鬼概無滅之理,最多是將其驅趕、封禁或是「降伏」(所謂降伏便是鬼怪自知不是對手,主動棄暗投明),在民間,許多驅鬼伏魔的巫婆神漢,其方法本源都與茅山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茅山道術的眾多傳人並不是道士,這就跟源於麻衣的算命先生大多不是道士的道理一樣。正宗的茅山術博大精深,真正的茅山傳人,不但要精通茅山術的自家知識,對其他類似於麻衣、宿土等分支學說的理論都要有所了解,眾閣、全真的武學基礎更要修學一二,許多驅鬼降魔的巫婆神漢,僅僅懂得皮毛,便可呼風喚雨於一方,可想而知,如若真正修得到茅山術的真髓,將是什麼樣子。
沒有刀光劍影的打鬥,沒有飛檐走壁的神功,這不是一部虛張聲勢的視覺大片,而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玄幻小說,故事主人公是張國忠、張毅城父子將運用茅山道術踏足天下,從驅鬼鎮邪到盜墓發冢無所不及,民間冤案、千古謎團將被一一揭開,他們的足跡甚至遍及亞歐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信仰,中國最厲害的茅山道術,是否能一展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