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人當初都是孩子。」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小王子》的作者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說的。
我翻譯Le Petit Prince之前,有六十多位譯者已經翻譯過這本書了,其中包括我讀博士時的導師郭宏安先生,他翻譯的那個譯本是2013年出版的。六十多個譯本,這還只是1979-2014年間在中國大陸出版的譯本數目。在台灣也有不少譯本,作者的名字被翻譯成了安東尼·聖修伯里。我覺得沒什麼道理,因為漏掉了法語的好幾個音。譯者不同,譯本就有差別。一模一樣的譯本,肯定是沒有的,如果有,必有一家是抄襲。能找到的譯本太多了,我實在看不過來。於是我決定,哪一種譯本都不看了,老老實實看原文吧。
《小王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譯本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本書好,很好,非常好,特別特別好。好到什麼程度呢?誰讀了,都會覺得它好,因為誰讀了,都會被吸引,被感動,然後從中受益。你們不信嗎?你們讀一讀,你們就知道了,我說的是真話。對《小王子》,我可不能說假話,小王子最不喜歡說假話的人了!
我相信,只要讀一遍,無意之中你就會記住書中的一些句子,這些句子簡簡單單,但是包含了很好、很深的道理。如果領會了這些道理,你們就不用害怕長大了,因為小孩子總是會長大的。
寫出這麼好的一本書,作者肯定是很了不起的。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作者的名字很長,因為他是法國人。你們都知道吧,法國的首都是美麗的巴黎,也是法國的第一大城市,那麼,第二大城市叫什麼名字呢?它叫里昂,是美食之都。1900年6月29日,聖-埃克蘇佩里就誕生在里昂,他們家是貴族,家裡人都是天主教教徒,信仰耶穌。據說,全世界印刷最多的一本書,就是講耶穌故事的《聖經》,而印刷第二多的那本書呢,就是《小王子》。
聖-埃克蘇佩里的童年是溫暖而快樂的。他從小就喜歡幻想,比如幻想飛翔,在天空中飛翔,像自由的鳥兒一樣。這個幻想還真的實現了。21歲的時候,他加入了法國的空軍。後來儘管退役了,但他仍然駕駛飛機,只是任務變了,改成了運送郵件。我覺得,運送郵件比同敵機搏鬥,要有意思多了。郵件給人帶去喜悅,是和平的;而搏鬥呢,總是你死我活,是殘酷的。
都說《小王子》是一本童話,它講一個飛行員在沙漠里遇見一位小王子的故事。故事很神奇,似乎是想像出來的,但實際上又很真實。它同作者的親身經歷有關。35歲的時候,為了創造一項最快的飛行紀錄(從法國的巴黎飛往越南的西貢),聖-埃克蘇佩里駕駛飛機,飛向藍天;沒想到,途中出了事故,飛機迫降在沙漠中;當時有一個機械師和他在一起。怎麼辦呢?他們只好在沙漠里走啊走啊,一直走到第五天,才遇見路過的商隊,於是得救。這是一段驚心動魄的生死經歷啊!在沙漠里,他一定又渴又餓,非常無助;坐在沙丘上的時候,他一定仰望過滿是星星的夜空,一定看見過星星們的微笑,也一定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所以,沒準兒,那時他已經想像過小王子了呢!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純粹幻想的東西。幻想的背後,一定有人類親身經歷的事情。這些事情就好比飛機場和跑道,有了它們,幻想這架飛機才可以起飛。做夢算親身經歷嗎?我認為也算。做夢,也是你的身體和大腦的一種經歷啊!而且做夢時,身體不動,心卻在飛。
聖-埃克蘇佩里是一個正直的人,他愛他的祖國——偉大的法蘭西。在他的心目中,「法國高於一切。」20世紀曾經爆發過兩次世界大戰,差點把人類拽到自我毀滅的邊緣。因為大人們總是犯糊塗,什麼事情談不攏,就會失去耐心,就會拿起武器,手槍呀飛機呀大炮呀,互相打起來。戰爭,就是大人們互相殘殺!戰爭,真的是人類臉上最難看的那一道傷疤!我覺得,沒有一場戰爭是好的,侵略戰爭更是作惡。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期間,德國和法國打起來了,後來法國打敗了,投降了。
聖-埃克蘇佩里逃到了美國,但他每天惦記著被德國人佔領的祖國,想著怎樣把它收復。43歲時,他毅然放棄安全的生活,參加了抗擊德軍的部隊,還是當飛行員,駐紮在非洲北部。《小王子》這本書就是在那一年出版的,不是在法國出版的,不,是在他流亡的美國出版的。他把這部童話的法文版和英文版委託給了紐約的一家出版社,兩本書裡面都有他自己畫的水彩畫插圖。又過了五年,到1945年11月30日,法國的伽利馬出版社才出版了《小王子》的法文版。在法國,直到今天,那一版《小王子》仍然是權威版本。我的譯文,就是根據這個法文版本翻譯出來的。
但是,如果仔細比較的話,你們就會發現,1943年在美國出版的法文版和1945年在法國出版的法文版,它們的插圖有一些明顯的不同。天文學家從望遠鏡里望見了什麼?一顆星星。但在法國版里,沒有星星。還有很多其他細節,比如猴麵包樹的根須,花的葉瓣數,棕櫚樹的枝條,落日的次數等等,都不一樣。
世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事物!我們每個人的頭腦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手指上的螺紋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小王子心中惦記的那朵玫瑰也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你們手頭有不止一種《小王子》譯本,那麼我希望,你們不妨比較一下,為什麼這本《小王子》里的句子跟另一本《小王子》里的句子不一樣。這樣,也許能幫助你們加深對《小王子》的理解。為了翻譯這本書,我花了三個月時間,當初聖-埃克蘇佩里寫這本書,也是在三個月內一氣呵成的。這本書,本來應該譯上一年甚至三年,因為需要細心琢磨的句子和詞語太多了!比如,狐狸求小王子做的那件事情,那個動詞我一開始選擇的是「馴服」,後來同朋友討論後,才改為「馴養」。確實,「馴養」比「馴服」要準確得多,前者是互動的,是建立關係的過程,而後者是強迫的,征服的,因此也是凌駕其上的。還有,在三列火車雷鳴般呼嘯而來的那一章,「扳道工」和「火車調度員」在法文中是同一個詞,但從上下文來看,那個人只能是「火車調度員」,而不會是「扳道工」。
所以說,朋友們,翻譯首先是理解的藝術,然後過渡到用另一種語言「再次」把理解到的東西寫出來,這個時候,它就變成寫作的藝術了。在整個翻譯的過程中,譯者在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地選擇,選擇,再選擇……為了找到最適合、最妥帖的詞語和句子。一本書的氣息和風格,就是從所有詞語和句子的字裡行間散發出來的。
這本書寫得非常巧妙,所以才那麼吸引人。無論是倒敘的手法,第一人稱「我」和第三人稱「他」的轉換,還是整個故事的結構,對六個星球上六個奇怪的大人的拜訪,都能見出作者的敘事功力和構思匠心。我只好翻譯一遍,再修改一遍,再翻譯,再修改。做這本書的翻譯,必須用心。小王子說了,只有「用心」,才能把愛融入你正在做的事情中。我好像比翻譯以前任何一本詩集都更用心。
你們會問:童話不是比詩歌更簡單嗎?是的,但那只是看上去更簡單。簡單的東西,翻譯起來,反而特別困難。《小王子》是簡單的,又是複雜的;是直接的,又是暗示的;是孩子的,又是大人的;是法國人寫的,又是全人類的;是淺顯的,又是深邃的;是散文的,又是詩的;是故事的,又是心靈的……這種雙重性貫穿著整本書,所以讓人百讀不厭,因為裡面有讓人領會不盡的寓意和象徵,有一個巨大的天空般的想像空間。
在詩歌中,聲音是無法翻譯的;在童話中,簡單是無法翻譯的。好在,最近這幾年,我一直在教5—10歲的小朋友們寫現代詩。這讓我對孩子們的話語口吻和想像方式多了一份理解。我跟自己說,這本書首先是給小朋友們翻譯的,我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把從法語變到漢語的那些句子,翻譯得簡單、簡明、簡潔。《小王子》這本書,故事有詩意,語言本身也有詩意:那就是簡潔。在原著中,讀著簡潔的行文,我能感覺到一種隨時可以飛起來的輕盈。所以說,這本小書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它是簡單的,又是本質的。
《小王子》充滿了詩的隱喻和寓意,整本書就像一首詩。聖-埃克蘇佩里,正是一個詩人!詩人是大人裡面仍然保持著童心的那些人。阿拉伯大詩人阿多尼斯就說:「夢想也會長大,但是朝著童年的方向」。
作為詩人,作為畫家,作為童話作家,作為飛行員,聖-埃克蘇佩里的生命,像小王子一樣,也是一個謎。1944年7月31日,他駕駛著飛機,準備飛越法國南部,去執行一項任務。然而,在藍天中,他卻再沒有回來。
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可能犧牲了(這讓我內心悲傷),他也可能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里,真的遇見了一位小王子,而這位小王子也許是一個外星人,也許小王子說服了他,他們一起飛到小王子住的那顆星球上去了。
望望頭頂上的星星吧,小朋友們,它們多像小王子的微笑,它們多像小王子在眨眼,它們多像沉默不語的小王子的心靈!它們亮晶晶的,跳動在又高又遠的黑夜的天穹上。但同時,你們也要學會閉上眼睛,打開心靈,去看見天穹裡面的奇蹟,會領會話語背後的話語,因為「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
《小王子》里的精彩故事和對話,比如他對六個星球的訪問,他和飛行員之間的友誼,他天天惦記著的那朵玫瑰,還有咬了小王子的那條蛇……我在這篇序文里就不再複述了,你們閱讀的時候,會比我懂得更好。
謝謝《小王子》,謝謝小王子,謝謝聖-埃克蘇佩里!我感到特別喜悅的是,通過翻譯這本書,我又一次回到了我永遠失去了的童年!我已經是個大人了,但我心裡還記得,我當初是個孩子。
樹村
2016年11月21日
二戰時,奧本海默的孩子在日本出世了,廣島和長崎頓時變得熱鬧起來呢!
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