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秦帝國是中國文明的正源。
大秦帝國所處的時代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個時代。
不幸的是,作為統一帝國的短促與後來以儒家觀念為核心的官方意識形態的刻意貶損,秦帝國在「暴虐苛政」的惡名下幾乎湮沒在歷史的沉沉煙霧之中。有限史料所顯示的錯訛斷裂且不必論,明清通俗小說《東周列國志》、《二十四史演義》等通俗史話作品,對秦帝國的描述更是魯莽滅裂,放肆褻瀆,竟然將這段歷史塗抹得猙獰可怖面目全非。這種荒誕的史觀,非但是官方正統意識形態的形象化,而且流布民間,形成了中國民眾源遠流長的「暴秦」口碑。事實上,對於酷愛說古道今的中國老百姓而言,話本小說、評書戲劇、民間傳說等對民眾意識所起到的浸潤奠基作用,遠遠大於晦澀難懂的史書。兩千年來,在對秦帝國的描繪評判中,舊的正統形態與舊的民間藝術異曲同工,或刻意貶損,或肆意塗抹,悠悠歲月中竟是眾口鑠金,中國文明正源的萬丈光焰竟然離奇得變形了。
這是中國歷史的悲劇,也是中國文明的悲劇——一個富有正義感與歷史感的民族,竟將奠定自己文明根基的偉大帝國硬生生劃入異類而生猛撻伐!
悲劇的深遠陰影正在隨著歷史的進步而漸漸淡化,儒家式的惡毒咒罵也已經大體終止了。但是,國人乃至世界對秦帝國的了解,還依然朦朧混沌。儘管萬里長城、兵馬俑、郡縣制、度量衡以至我們每日使用的方塊字(請注意,人們叫它「漢字」),都實實在在地矗立在那裡,人們觀念的分裂卻依舊如斯。
秦為何物?老百姓還是不甚了了。即或在知識階層,能夠大體說叨秦帝國來龍去脈與基本功績的,也是鳳毛麟角。
於是,就有了將秦帝國說叨清楚的衝動。
在漫長艱苦的寫作中,這種衝動已經慢慢淡了下來,化成一個簡單的願望——將事實展現出來,讓人們自己去判斷。
雖然如此,還是想將研究與寫作過程中形成的一些基本思想大體說說,給讀者與研究家們提供些許談資,以做深究品評。
二
通常意義上,「帝國」是一個歷史概念。它一般包含三個基本標準:其一,統一遼闊的國土(小國家沒有帝國);其二,專制統治(民主制沒有帝國);其三,強大的軍事擴張(無擴張不成帝國)。秦在這三個方面都表現得極為鮮明,可算是典型的古典帝國,而不是一個普通的王朝。
所以,這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篇歷史小說,就叫了《大秦帝國》。
秦之作為大帝國,略早於西方的羅馬帝國,但大體上是同時代的。在古樸粗獷的鐵器農耕時代,大秦帝國與西方羅馬帝國一起,成為高懸於人類歷史天空的兩顆太陽,同時成為東西方文明的正源。但是,大秦帝國與羅馬帝國的歷史命運卻是截然不同的。這裡有兩個基本方面特別值得注意:其一,秦帝國統一大政權存在的時間極短,只有十五年;而羅馬帝國卻有數百年大政權的歷史。其二,秦帝國創造的一整套國家體制與文明體系,奠定了中國文明的根基,而且綿延不斷地流傳了下來;具有數百年歷史的羅馬帝國,卻在歷史更替中變成了無數破碎的裂片,始終未能建立一脈相承的統一文明。
一個是滔滔大河千古不廢。一個是源與流斷裂,莽莽大河化成了淙淙小溪。
歷史命運的不同,隱寓著兩種文明方式內在的巨大差異。詳細比較研究這種差異,不是文學作品的任務。《大秦帝國》所展現的,只是這個東方大帝國的生滅興亡史的形象故事。與羅馬帝國的比較只是說明,秦帝國是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東方帝國,是創造了一整套不朽文明體系的大帝國。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中,這樣的大帝國是獨一無二的。
這是我創作《大秦帝國》的信念根基。
我對大秦帝國有著一種神聖的崇拜。
三
先得說說那個偉大的時代與偉大的時代精神。
秦帝國興亡沉浮的五百多年(從秦立諸侯國到帝國二世滅亡),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自由奔放、充滿活力的大黃金時代。用那個時候的話說,那是一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劇烈變化時代。用歷史主義的話說,那是一個大毀滅、大創造、大沉淪、大興亡,從而在總體上大轉型的時代。青銅文明向鐵器文明的轉型,隸農貴族經濟向自由農地主經濟的轉型,聯邦制國體向中央統治國體的轉型,使中華民族在那個時代達到了農業文明的極致狀態。
這個輝煌轉型的歷史過程,就是秦帝國生滅興亡的歷史過程。
春秋戰國孕育出的時代精神是強力競爭,強勢生存。用當時的話說,就是「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大爭之世」。所謂大爭,就是爭得全面,爭得徹底,爭得漫長,爭得殘酷無情。春秋三百年左右的紛爭組合,就像春水化開了河冰,打碎了古典聯邦王國時代的窒息封閉,鐵器出現、商業活躍、井田制動搖、天子權威削弱、新興地主與士人階層湧現,整個社會的生命狀態大大活躍起來。於是,舊制度崩潰了,舊文化破壞了,像瓦罐一樣卑賤的平民奴隸雷鳴般躁動起來,高高的山陵塌陷了,深深的峽谷竟然崛起為巍巍大山!進入戰國,這種紛爭終於演變為大爭,開始了強勢生存的徹底競爭。弱小就要滅亡,落後就要挨打,成為幾乎沒有任何緩衝的鐵血現實。徹底的變法,徹底的刷新自己,成為每個邦國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由此引發的人才競爭赤裸裸白熱化。無能的庸才被拋棄,昏聵的國君被殺戮,名士英才成為天下爭奪的瑰寶,明君英主成為最受擁戴的英雄。名將輩出,大才如雲,英主迭起。中華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都被卷進了這場全面徹底的大競爭之中!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舉凡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都在這種大爭之中碰撞出最燦爛的輝煌。戰爭規模最大,經濟改革最徹底,權力爭奪最殘酷,文化爭鳴最激烈,民眾命運與國家命運的聯繫最緊密,創造的各種奇蹟最多,湧現的偉人最多……所有這些,都是後來的時代無法與之比肩的,甚至是無法想像的。
在這樣的歷史土壤中成長的秦帝國,是那個偉大時代強力鍛鑄的結晶。
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包容裹挾了那個時代的剛健質樸、創新求實精神。她崇尚法制、徹底變革、努力建設、統一政令,歷一百六十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最偉大的帝國革命,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時代,使中國農業文明完成了偉大的歷史轉型。
作為時代精神彙集的大秦帝國,最集中地體現了那個時代中華民族的強勢生存精神。中華民族的整個文明體系之所以能夠綿延相續如大河奔涌,秦帝國時代開創奠定的強勢生存傳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這種強勢生存精神,可以概括為六個基本方面:其一,徹底的不斷的變法革命,以激發民眾最旺盛的活力與國家最強大的實力為生存之本。「求變圖存」此之謂也。其二,對外部野蠻民族與愚昧文明的衝擊,實行「強力反彈,有限擴張」的戰略。其三,整合統一,霸氣巍巍。其四,統一架構文明載體,使不同習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載體下凝聚起來。其五,兼容並蓄,消解融會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其六,崇尚法制,實行英才治國。
這種強勢生存的基本精神,已經在中國文明的歷史發展中一以貫之地表現了出來。否則,我們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度根本不可能在統一文明中頑強地生存數千年而成為世界唯一。
大秦帝國又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黑洞,一個巨大的興亡之謎。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
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帝國所編織的社會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傳統,今天仍然規範著我們的生活,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這些就是《大秦帝國》要用故事去表現的最基本內涵。
四
雖然我們沒有忘記秦帝國,但卻也淡漠了那個時代的勇氣與創造力。
在這種民族精神衰退面前,歐洲人的復興之路是我們的鏡子。
當歐洲社會被中世紀的死海將要窒息時,歐洲人發動了文藝復興,力圖從古希臘與羅馬帝國勃勃生氣的文明中召回強大的生命力。歷史沒有辜負歐洲民族。正是古希臘與羅馬帝國原生文明的光焰,摧毀了中世紀宗教領主文明的藩籬,引發了波瀾壯闊的啟蒙運動。一個新興的資產階級破土而出,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被塵封的歷史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原生文明是一個民族的根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匯成澎湃江河的歷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澱、凝聚、升華、成熟的樞紐期。這個時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個人的生命基因,將永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或決定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這便是原生文明。各個民族對其原生文明的深刻反思,從來都是各個民族在各個時代發揮創造力的精神資源寶庫。
當許多人在西方文明面前底氣不足時,當我們的民族文明被各種因素稀釋攪和得亂七八糟時,我們淡忘了大秦帝國,淡忘了那個偉大的時代,淡忘了向偉大的原生文明尋求「鳳凰涅槃」的再生動力。
與西方原生文明相比,秦帝國開創的中國原生文明更加燦爛,更加偉大。
與中國春秋時代大體同步的古希臘文明,溫和脆弱嬌嫩。雖然開放得多姿多彩,卻缺乏一種強悍的張力與堅韌的抵抗力。所以,在羅馬軍團的劍盾方陣面前倏忽崩潰滅亡。這是一個文勝於質的民族的必然悲劇。幅員遼闊的羅馬帝國,則是鐵馬劍盾鑄成的剛性社會。他沒有汲取希臘文明融會改造自身,本民族又缺乏豐厚淵深的原生文明。所以,他在歲月侵蝕中無聲無息地解體了。這是一個質勝於文的民族的必然悲劇。
大秦帝國則不然。她既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文明體系,又具有強悍的生命張力與極其堅韌的抵抗力。自然條件的嚴酷、內部整合的激烈、野蠻部族的蠶食、強大外敵的入侵、意識形態的較量、各種文化的滲入,都遠遠未能撼動她的根基。秦帝國興亡沉浮的五百多年中,華夏文明歷經千錘百鍊而爐火純青,具有無可匹敵的獨立性與穩定性。秦帝國時代創造的原生文明,使中國人在兩千多年中歷經坎坷曲折而沒有亡國滅種。
我們可以驕傲地說,在這個地球上,只有中國人創造的原生文明在自己的國土上綿延不斷地生存發展到今天!
這絕不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所能解釋的。
羅馬帝國不大么?奧斯曼帝國不大么?拜占庭帝國不大么?成吉思汗帝國不大么?一個一個,灰飛煙滅,俱成過眼煙雲,這些帝國所賴以存在的民族群也都淹沒消散到各個人類族群中去了……唯有中華民族,一個黃皮膚、黑頭髮、寫方塊字、講單音節的族類,所建立的國家始終是以其原生文明為共同根基的國家。
還得感謝大秦帝國,我們那偉大的原生文明的創造者。
還得感謝這種原生文明所蘊涵的奮爭精神與生命張力。
這是在寫作《大秦帝國》中經常涌動的驕傲與激情。
否則。我是無法堅持這麼多年的。
五
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說,大秦帝國無疑是一個世界性題材。
這不僅僅在於秦帝國對中國歷史的奠基作用。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講,更重要的在於這個時代本身的故事性。產生中國原生文明的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人心中的聖土。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科學技術的、文學藝術的、法學的、哲學的、神秘文化的……舉凡基本領域,那個時代都創造了我們民族在自然經濟時代的最高經典,併當之無愧地進入了人類文化的最高殿堂。僅以戰爭規模論,秦趙長平大戰,雙方參戰兵力總數超過一百萬,秦殲滅趙主力大軍五十餘萬(坑殺二十萬)!如此戰爭規模,即或在當代也仍然放射著炫目的光彩而難以逾越。而創造這些奇蹟的各種人物以及這些事件的曲折艱難,都構成了作家無法憑空想像的戲劇性故事。展現這些人物,展現這些故事,展現那些令人感慨唏噓的歷史血肉,是文學藝術的驕傲,是文學藝術的使命。
在中國元代以前,中國是世界文明中心,西方世界是當時的「周邊文明」。秦帝國及其之後的一千餘年,中國的強盛衰落總是居於世界的中心潮流,無不對世界其他文明發生著深遠的衝擊與影響。中國文明具有悠長內力的根源,在於秦帝國,而不是別的任何時代。從這一點說,帝國時代創造原生文明的過程與史詩般的興亡幻滅,是當今世界具有最大開採價值的文化礦床。文學藝術對這段歷史的開發,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和特殊的價值。因為只有文學藝術,才能形象地告訴人們,那個時代人的生命狀態是何等飽滿、何等昂揚、何等自信、何等具有進取精神!
六
遺憾的是,正面表現秦帝國時代的文學藝術作品始終沒有問世。
雖然學力淺薄筆力不濟,還是勉力上陣了。
時常覺得,不做完這件事情,我的靈魂將永遠不得安寧。1993年冬天進入案頭工作以來,其中的艱難周折無須細說。完成一個大工程,種種艱難幾乎都是必然會發生的,也只有硬著頭皮不去理它了。
作為作者,我想告訴讀者的一點,仍然是有關作品的一點兒體會。
《大秦帝國》最艱難的是剪裁,也就是理出一個故事框架來。帝國時代是一個氣象萬千而又雲遮霧罩的時代。浩瀚而又蕪雜的典籍資料,無數令人不能割捨而又無所適從的故事與結局,常常使人產生遍地珍寶而又無可判斷的茫然與眩暈。魯迅先生曾感慨系之說三國宜於做小說,而春秋戰國不宜於做小說。其實質困難也許正在這裡。以秦帝國為主體,以帝國興亡為主線(古話叫「國運」吧),以人物命運與事件衝突為經緯,雖然是能想到的一條較好路子,但依然不能包容偉大帝國時代的全部衝突,甚至不得不割捨許多重要素材(譬如諸子偉人的許多故事)。這種遺憾可能將是永遠難以彌補的。為了使讀者更為深入地透視帝國命運,我欲另將早秦部族的故事專門寫成一部《馬背諸侯》,完成後另行出版,以完整展現那個曾為中華民族文明做出偉大貢獻的古老部族的歷史命運。
——2008·春修訂
有此一部煌煌然六卷長書,漢民族至此有了民族史詩了!
然而這終究是民族史詩,不是正史,故而我們必然要以歷史故事而非歷史的眼光來看——由此去概覽這段振奮我華夏人心的時代。
羅馬帝國不大么?奧斯曼帝國不大么?拜占庭帝國不大么?成吉思汗帝國不大么?把成吉思汗之元同前面那些國家並舉是很大的不妥!難道元朝不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的一段嗎?這是割裂我們歷史和搞民族歧視的錯誤觀點!
只看前言,作者所寫的大秦帝國並非秦朝,而是戰國中的秦國。
秦朝的統一貢獻我覺得是很重要的,當時戰國的矛盾已經是很尖銳的了,無論最後是誰統一,如果沒辦法熬過六國殘餘一兩代人,都有可能江山不穩,尤其開國皇帝僅僅在位11年,皇權交接也並不平穩,二世更是能力不足。漢朝平穩,但開國背後又何嘗不是六國的復仇,六國讎消,漢又休養生息,才奠定了幾百年的漢王朝。秦帝國從帝國來說確實是正源,因為奠定了之後的一統,從華夏歷史則不然,但也是劃分時代的一節,至此,漢隋唐元明清皆由秦起。
秦朝的武器多是青銅
工程浩大令人敬佩,然而既然從文學的角度,就必須適度融合概括。整部《三國演義》百年歷史,不過六十餘萬字,成為我們的經典名著。秦帝國,是中華的根基,其核心就是中央專制集權,圍繞此主題展開,才能弘揚中華精神。
此書和清帝系列一樣,背弄成了比小說還低級的民間故事,把大量的史料糟蹋了。能在大量的史料中去偽存真還原真正的歷史原貌,才是小說的真實歷史。如《戰爭與和平》,真實的歷史事件太多,要選擇的符合小說的表現形式,才能在民族心中留下痕迹!
毫不客氣的說,大秦帝國並非正源,其只為正源之升華歷程,如大漢、大唐等等都為正源所再接再厲的歷程。
華夏正源應為三皇五帝傳承留下的瑰寶,而並非大秦,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甲骨文就是最好的證明,夏朝開闢青銅時代,商朝繼承發揮青銅之極致,周朝視為轉折點,大秦只為把鐵器時代發揚光大,在此之前鐵器最為登峰造極的是諸侯國楚國的技術,秦只是一統後撿來的現成。歷史時間軸:神秘文明(史前三皇五帝)……石器……青銅……鐵器……火器……近代史,秦朝只不過是鐵器時代的代表罷了,文明同化終將一統,此為歷史潮流而並非大秦獨有,正源應為華夏而並非大秦或某一階段的朝代。大秦焚書坑儒得罪了誰,誰又污衊其千年不休,難道此不是因果報應?雖有過激之處,但大多數必定相當理智。亡秦者,始皇也,非陳涉以亡之,秦皇大興萬乘之駕,又作阿房之宮,暗造始皇之之陵,強收太半之賦,當是之時,男子疾耕不足於糧饋,女子紡績不足於蓋形,百姓家無餘糧,黎民身無片縷,家家死丁壯,父不寧子,兄不安弟,欲為亂者,十室而八!何也?此為大秦之大乎?正源之正乎?暴之暴矣,何以論其功而小其過?是非功過自由定論,民心所向。
秦為華夏大一統做出的貢獻自然是有的,但是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假設項羽楚代秦並且繼續分封,中華難道不會像羅馬一樣分裂,戰亂,自此再無統一?本質上當時的民眾依舊不認可自己為秦人,又有什麼統一的必要嗎?反而是漢末百姓諸侯不敢自立。
三國宜於寫小說,但至今仍無人能超越《三國演義》。羅貫中先生的大作之所以偉大,有一個重要原因,其敢於對其三國小說標為「演義」。而今呢?歷史小說多與「演義」二字切割。箇中原因,不揣自明。
孫先生參與改變「不宜於」的洪流,其勇氣令人欽佩。然小說結尾,又加個重大史實「真實」,人物時間穿越,偶然決定必然的秦論。小說夾敘夾議,甚而穿越神說,自是無可厚非。然細節決定成敗,小說綁架史論,難免忽悠之嫌,「讀之既咋舌不已,又頗覺滑稽。」
略舉一例:白起坑趙降卒,秦軍水攻大梁(百姓未逃之大梁!),均可輕描淡過;項羽坑秦降卒,項軍火燒咸陽,卻是鼻祖暴行。倒底誰向誰學的?皆為暴虐何必雙標?若詩言志,詞寄情,小說當史論;那秦之後世一家庭婦女,對項羽「人傑鬼雄」的讚譽仍深入人心,莫非她為「腐儒」,或是「復辟」言論,那孫先生和捧家可是任重道遠哉!
法家功德無量,但不能以商殃變法蓋定秦政。儒家功德「無稽」,也不能以其中糟粕而全盤否定。諸子百家皆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獨尊」皆不可取,從一極端走向另一極端更大謬也。
歷史的選擇,實質是當時人民的選擇。國興國亡究其根本所施政也,秦皇朝十五載而亡也是如此。從奴隸貴族制到封建地主制,是華夏民族對歷史的推動;時勢造英雄。再偉大的皇帝也脫不開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君為民所棄,其最大原因是政違民心至久至甚。華夏有最能忍受苦難的百姓,大規模的起義造反必是民怨沸騰已不可拂平。時至今時,「有沒有」農民尚能偷生卻因「復辟」蠱惑而「旬日之間,天下響應」的暴動?獨秦「唯一」難以服人,「歷經春秋戰國數百年錘鍊的天下臣民」,分辨力又如此低下?此一節點,「人民是博大、明智而通達的」便死機?
史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能意識流為二世「惡政」?始皇七月喪九月葬入秦皇陵,顯然建陵為始皇在位時所為。當時全國人口不足兩千萬,忽略戰勝者部族的「老秦人」,僅建陵就超過山東諸國人口的4%;若以每戶五人計,則五戶中就有一戶的某人建陵,是個多麼驚人的比例!秦皇大興土木比此更甚者還多,加之戍邊衛咸,可見當時百姓負擔多麼地重!「家家無丁壯」便是秦政施與百姓的「實惠」。小說儘管對橫徵暴斂曲筆掩飾,然也不得不漏青壯男丁盡失婦孺難計民生之實。秦皇崩後年許,武臣起義山東郡縣少年殺官以應竟成燎原之勢。沛公起沛、項梁舉兵…諸侯起於匹夫,雖以利合,然順應民心大勢,參與者多為苦秦久矣的貧苦農民,焉能以「復辟」「暴動」蓋定官逼民反的農民起義?如昔魏寧陵君跟隨陳勝起義,後以保全百姓身家性命為條件自焚而死,秦又有幾人如此「復辟」?秦滅後五年,天下定於漢,乃是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被新興地主階級篡奪果實的首例。同之後的農民起義一樣,反映了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秦末農民起義,同樣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迫使後繼漢朝統治階級盡量調和矛盾,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假從作者稱的「歷史事實說」(非小說選擇嘍!),秦政「後世罕見的清明」,「惡政(不暴嘍!)」自二世始。那麼,從史書上記載的史實來看:嬴政二十六年滅齊並天下,三十七年十月最後一次巡遊(左丞相斯從,…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七月崩於沙丘,九月太子胡亥襲位為二世皇帝。胡亥元年七月戍卒陳勝等反,隨之名為伐秦者數不勝數。胡亥二年冬李斯就五刑,一年後死。時年趙高迫胡亥自殺,另立公子嬰,嬰以「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中」為名刺死趙高,做了四十六天秦王后降楚。也就是說,始皇帝三十七年(統一全國後十一年)的「清政」使百姓安居樂業,死後一年許的二世「惡政」讓起義風彌全國,內亂四年皇朝轟然崩塌。起義將領嘆的「天下苦秦久矣」之「久」只是一年?小說的突變秦亡,還是太史公的「秦王足己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惑而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哪個才是牽強附會之說?!再者,引起陳勝起義的屯戍等政策是老子實施兒子撿底,老子有功兒子背惡?徭賦過重民生無計,老子推行是新政兒子延續是惡政?兒子也是秦皇,惡政不屬秦政?身受官府壓榨只存死路叫「惡」不叫「暴」,對百姓來說,此種文字遊戲有意義乎?
「若由長公子扶蘇繼位,秦帝國的歷史命運必然大不相同」?眾所周知的是,始皇帝的蓋世奇功,多為李斯設計且總理達成,就治國而言法家觀念已成一統。史載: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扶蘇的治國理念與嬴政(及李斯等重臣)深惡痛絕甚而逼死的呂不韋相近。誰能保證:扶蘇上位就不會與群臣眾將碰撞生亂,山東世族不會趁亂「復辟」,老秦人就會突然壯大而延秦萬歲?怎不設想百姓遭受的將會是超過五年的戰亂?更有甚者惋惜子嬰之死,更是家天下擁躉者的哀嗚罷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始皇帝是人不是神,但其期待如神般不死卻不是憑臆想便否認掉的。遣方士尋不死葯可被稱為「迷惑敵人」,那始皇的「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便可「口滑」為平民意識?不立儲君解釋為「事實上已經將扶蘇作為儲君」,咋不可「套路」為「真人」永統天下不需儲君?對始皇帝的評價,仍需實事求是。如毛澤東先生一首詩中所云就很中肯,過猶不及。對先秦文明的探索,要據史料踏實究竟。華夏原生文明,既不始於也不終於先秦文明。刻舟求劍實則囿禁文明史探索。相信華夏兒女,誰也不會真的將「以史為鑒」變為認小說去改寫歷史,自然也不會輕易地將謁黃帝陵改為謁秦皇陵。
我們的腳步,是歷史的延續,更是歷史的升華。秦政暴或非暴,時間仍會評判。然劉邦在秦亡之時當即宣布取締秦法(另約法三章),可見秦法已是多麼地不得人心!!漢定天下後參考秦法條款制定漢法並非照搬秦法,忽悠為早已被唾棄的秦法仍然英明末免太幼稚啦!新法能施行多年必然優於僅實施十餘年之舊法,現代文明之法更是本質上不同於封建之法。我們今天仍實施許多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是否也要歸於仁政「復辟」而刪除之?非也!結合社會發展實際調整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發揚法家精神而不是照抄舊法條文,更不是用此打壓儒家或百家千家。相信廿一世紀的今天,有誰再去宣揚對思想歧見者肉體消滅,或對民眾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或對貧苦農民橫徵暴斂,或用連坐誅族治理社會,……,絕對是倒行逆施的反文明言論;用封建統治階級的內部鬥爭掩蓋封建社會的階級矛盾,將農民起義對歷史的推動作用曲解為舊勢力的「復辟暴動」,顯然是類同閹臣趙高「指鹿為馬」的荒謬行徑。新時代的政治文明,是民主民權基礎上的文明;高端文明時代面對的基本問題,與先民在原生文明時代面對的有本質區別。有捧者借題發揮將小說中家天下的主角稱為從古至今「無人無政黨」能及的聖人,似乎是要民主法治回歸君主專政?!能嗎?顯然不能!
非評判也,感觸而已。
1
十六年之功,集成《大秦帝國》,皓首窮經,無懼無悔,孫皓暉為文明獻身之精神,大哉!與歷史同在,與歷史同行,經歷多少驚心動魄,誰解其中甘苦?全書終結,作者意猶未盡。真實與否,好壞高低,無須深究。人定無完人,書必有瑕疵,無須苛求。探尋文明淵源,頌揚祖先偉績,辨識歷史誤解,重塑民族自信,孫皓暉有大功,《大秦帝國》必可傳世!
《大秦帝國》之大,不在於篇幅之巨,而在於其寫作雄心,是要重建民族史,並為這個偉大的民族招魂。此為史識。這也是《大秦帝國》區別於其他歷史小說的核心所在。作者在寫作中雖多據《史記》,但在史識上不乏超越《史記》之處,尤其是對秦法、秦政的認識,比《史記》更有洞見、更為公允。個中觀點、個別史實,雖可質疑,但孫皓暉把這一歷史重要時期的帝王將相寫得如此有風神,如此令人激情澎湃,讀之時而幽然神往,時而嘆息連連,也證明《大秦帝國》確為一部有靈魂、也尊靈魂的傑作!
不錯!展現出一副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華夏文明及精神必將薪火相傳
只有這部歷史小說比較真實還原歷史真相。
第二步讓我看得無比激動的歷史小說
此書強於四大名著
秦國亡在交接上面,並不是學派上;權力中心出問題了,哪家都不管用,秦始皇,法家思想在那個時代是沒有問題的,儒家在秦統一天下後,秦始皇也用了儒家士子,只是到了東漢後期到現在,儒家文化僵硬了,…..不要迂腐就行,只要能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用哪家都可以,但權力中心得一個
再跟你們說說法家的缺點,歷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法家除了秦國,還有三國時期的蜀國。他們的共同點是啥呢,都是內部矛盾嚴重,國弱民窮,在矛盾嚴重的時期求變,必用法家圖強,初期效果也是非常明顯,但法制社會的一個弊端就是許多發展受到限制,凡是都要按照規定規範來,但規定都是人定的,是人定的就有缺陷,這樣又會產生新的矛盾,而且在內部也不利於團結,發展受到限制,經濟會受到影響,稅收就會加劇,秦國和蜀國的稅收都是很嚴重的,稅收嚴重要想安撫百姓的辦法就是戰爭,秦國還好,一直都在打仗,蜀國呢,魏國不打他,吳國不能打,他就要主動打魏國,所以諸葛亮在征伐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六出祁山,就是要平息矛盾,而法家的最後結局就是矛盾愈加劇烈,最後滅亡,秦國二世而亡,蜀國在三國里最先滅亡,存在時間最短,這就是法家的弊端
看到下面評論我忍不住要說,商鞅變法確實可以強國,但不要說太過,這套制度不是在任何時代都管用的。儒家和法家文化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只是他們分別適用於不同時期,真正的中華文化的精髓是陰陽,也就是中庸,非左非右找平衡點,法家剛猛實屬陽剛,儒家懷柔實屬陰柔。陽剛整治矛盾,在矛盾多且複雜的情況下就要用法家整頓秩序,讓複雜重歸一統。陰柔順應發展,矛盾統一後就要懷柔接濟天下蒼生,維護和平統一的秩序,自然儒家最合適。重點是一定要在陰陽中間找平衡,既不能太陰也不能太陽,這就是中庸之道,最難把握的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是我們平時想想的那樣不作為、不理世事,中庸不是昏庸。打個比方,每天做飯,做少了不夠吃,做多了浪費,怎樣才能讓你吃的剛好且不浪費,就是中庸,就是在左和右找平衡點。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而不是盲目的崇拜某一家
沒有秦王朝的輝煌就沒有中華五千年的文軌跡。
試看古今中外,誰能與贏政比肩,開天闢地,乾坤獨掌,一統天下,不愧始皇。
啥時我中華能重現傲視列強的實力。
這部小說堪比四大名著甚過之
泱泱大國,被孔丘孟軻糟蹋了
大秦帝國,最強帝國
孫老先生凝聚一生心血寫成大秦帝國,為中華文明正名,功在千秋。筆者深愛先秦歷史,讀孫老作品,激蕩情懷!
先是否定正史否定民間文化,後又假惺惺的肯定民族之根基,只為肯定一家臆想,試問做著穿越了嗎?親歷歷史了嗎?
看了商君書,2000多年前的法治社會,從君官民三方闡述了法治的必要性,可以這麼說,如果能堅持法治2000年中華民族絕對是現在最強的民族,可歷史沒有如果,儒家被推崇後,中華文明落後了。感謝孫先生
孫老苦心16年,嘔心瀝血之作,只為給大秦一個正名,只為找尋中華民族文化之源,實屬不易,看完三部電視劇的我現在對於秦的看法,對於春秋戰國這段歷史的看法已有根本性質的改變,這是完全與高中所學的歷史不同的,感謝孫老,能讓我們拜讀如此優秀的作品。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那個時代的進取,抗爭,不屈,自信,創新,在當今社會仍然能夠適用。孫老,有心了。
先看了電視劇第一部《大秦帝國裂變》,感覺震撼,猛然想看看原作文字!先生不易,且不論才之大小,單憑敢獨樹一幟,十餘年筆耕不輟,專系一念,就值得敬佩。外加坦然敘述,大處發力,實在是一本難得佳作!
“凡有血氣,皆有爭心”,華夏文明之正源;「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時代精神之內涵。以史鑒今,人心思奮,中華文明定能「強勢生存」!
態度是誠懇的,邏輯是嚴謹的。著書不易,著史書尤難!煌煌六部十一卷,洋洋五百餘萬言,非有熱血激蕩之情無以揮就,非執正本清源之念實難終成。歷經十數載專情於筆耕,甘於孤寂,一心向之,佳作可讀可鑒,先生可敬可佩!
大秦帝國是中國文明的正源。
大秦帝國所處的時代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個時代。
寫的太好了!真可惜才看見如此好文。當認真閱讀!
羅馬帝國不大么?奧斯曼帝國不大么?拜占庭帝國不大么?成吉思汗帝國不大么?一個一個,灰飛煙滅,俱成過眼煙雲,這些帝國所賴以存在的民族群也都淹沒消散到各個人類族群中去了……唯有中華民族,一個黃皮膚、黑頭髮、寫方塊字、講單音節的族類,所建立的國家始終是以其原生文明為共同根基的國家。
只看了個序,但覺大秦帝國以殘暴著稱,商鞅變法前尚屬愚昧,變法後成為窮兵黷武暴法殘民強國弱民的虎狼禽獸之國,靠武力統一中原,終因不施德政不恤黎民沒有包容的文化底蘊而瞬間滅亡,作者卻以暴秦為中華文明根基,請問置諸子百家於何地?置黃老於何地?作為僅存的帝國抵制現代文明抵制普世價值的專制文化又有什麼可自豪的呢?
先生的大作,振奮中華之民族精神,聚攏共和國的國力民心,又符合當今世界格局之變化,為我中華之雄起增添信心······感佩之至,定當拜讀全部。後生晚輩拜上。
最好的書
激情敘述創作的感受和發現,讓我感到作者的一種自豪在作品裡面。
再次的拜讀,能體會到作者所述的艱辛、困難,為偉大的秦帝國,為中華文明的正源驕傲!
好
剛開始覺得這本書還不錯,現在依然這麼認為,作者 太給力了
別忘了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也是我們中國的。作者別搞民族分裂噢。
我們從沒有忘記那刻在骨子裡的民族精神,中國一定會騰飛!
拭目以待…
嗯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