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歷史小說 > 易中天品三國 > 第二部 孫劉聯盟 第二十三集 中流砥柱

第二部 孫劉聯盟 第二十三集 中流砥柱

所屬書籍: 易中天品三國

進過魯肅和諸葛亮的勸說,孫權審時度勢反覆掂量,決定聯合劉備對抗曹操。但是,進行這樣一場風險很大的戰爭,不能不探討軍事上的可能性。那麼,是誰為孫權做了可行性分析,孫權最後又是怎樣決策和部署的呢?
  上一集我們講到,魯肅向孫權直陳利害,一針見血地指出「將軍迎操,yù安所歸」,從而使孫權下定對抗曹操的決心。但魯肅只是幫孫權算清了政治帳,並沒有幫孫權算軍事帳,而這個問題同樣重要。魯肅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建議孫權立即召回正在去鄱陽(今江西鄱陽縣)途中的周瑜。周瑜接到命令後,也立即回到了柴桑。
  這件事《三國志?魯肅傳》有明確地記載,原文是「時瑜受使至鄱陽,肅勸追召瑜還」。但《周瑜傳》沒有這麽說,而是說孫權召開緊急會議,大家都主張投降,遭到周瑜痛斥。為此,裴松之在為《周瑜傳》作注的時候,很替魯肅抱打不平。裴松之說,首先提出要抵抗曹操的,其實是魯肅(建計拒曹公,實始魯肅),周瑜的觀點不過和魯肅正好相同罷了(與肅暗同),這才能夠「共成大勛」。可是《周瑜傳》對魯肅在前的謀劃隻字不提,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周瑜「獨言抗拒之計」,只怕是故意要抹殺魯肅的功勞(殆為攘肅之善也)。
  裴松之這話可能說得重了一點。陳壽那樣寫,倒未必是要「攘肅之善」,只不過惜墨如金,不想重複記載而已,否則就不會有《魯肅傳》里那幾句話了。同樣,周瑜的觀點,也未必是「與肅暗同」,只怕是「明同」。否則魯肅就不會建議孫權召回周瑜了。如果周瑜和張昭他們一樣,也是個投降派,魯肅把他請回來,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魯肅沒有那麼蠢。
  這樣看來,《三國演義》裡面那場「智激周瑜」的戲,就未免滑稽可笑而且荒誕不經了。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第一,建議召回周瑜的不是魯肅,而是所謂「吳國太」的主意。第二,周瑜也不是孫權召回的,而是自己回來的,是周瑜得到了曹軍東進的消息,立即往回趕,結果「使者未發,周瑜已先到」。第三,周瑜回到柴桑後,並沒有馬上去見孫權,而是先見了東吳的文臣武將,後見了諸葛亮,第二天清晨才見到孫權。第四,周瑜和這些人見面時,態度極其曖昧,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等到眾人辭去,卻又「冷笑不止」。第五,周瑜和諸葛亮見面時,大唱投降論調,弄得魯肅一頭霧水,知道諸葛亮扯出什麼「攬二喬與東南兮」的所謂《銅雀台賦》,周瑜才跳將起來,原形畢露,也才有第二天會議上力主抵抗的慷慨陳詞。這就是所謂「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這裡面顯然有太多的虛構和戲說。比如「吳國太「,就是編出來的。所謂「吳國太」,乃是吳夫人的妹妹,和吳夫人一起嫁給了孫堅。這事於史無據,似乎也不大可能。據《三國志?吳夫人傳》,當年孫堅見吳夫人(這時應該叫吳姑娘)才貌雙全,打算向她求婚;而女方家族則「嫌堅輕狡」,準備拒絕,弄得孫堅又羞又恨。吳姑娘說,何必為了一個小女子惹出禍端來呢?如果所嫁非人,那也是命啊!吳家這才把她嫁給了孫堅。請大家想想,就連吳夫人自己,吳家原本都不想嫁的,怎麼可能再搭上一個妹妹?
  那麼,為什麼會憑空冒出一個「吳國太」來呢?原來《三國志》對孫權的決策過程另有一套說法。《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和第四十四回說,魯肅和諸葛亮回到柴桑後,魯肅請諸葛亮在賓館休息,自己先去見孫權。正好孫權和眾人在討論曹操的來信,大家都主張投降,只有魯肅持反對意見。也就是說,魯肅和孫權談話,在孫權於諸葛亮談話之前。這個順序和《資治通鑒》不同,但顯然合理得多。
  問題是,《三國演義》是要拔高諸葛亮的。為了拔高諸葛亮,就得貶低魯肅,也就必須淡化魯肅談話的意義,更不能讓魯肅立即立功。所以,孫權雖然贊成魯肅,卻仍有疑問。於是魯肅便建議孫權和諸葛亮談,因此有了諸葛亮的「舌戰群儒」,也有了諸葛亮和孫權的談話。談完以後,孫權對諸葛亮說:「先生之言,頓開茅塞,吾意已決,更無他疑。即rì商議起兵,共滅曹操。」這樣一來,說服孫權的功勞,就是諸葛亮的了。
  但是,這時周瑜還沒有出場啊!周瑜的作用,也不能視而不見忽略不計呀!於是《三國演義》便安排了這樣的情節:孫權表態的消息傳出,張昭等人都說中了孔明把東吳拖下水的奸計,又去遊說孫權,孫權又猶豫起來。這個時候,魯肅再來說什麼,就沒有用了。因為魯肅這時已經有了「裡通外國」的嫌疑,沒有了公信力。何況,為了拔高諸葛亮,魯肅在羅貫中的筆下已經定位為忠厚老實沒有用的人,出不了這主意。這就要另找人說,而且得有一個說法。孫策的遺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就是最好的說法。這話據《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說,是孫策對吳夫人說的,孫權也知道。問題是此刻孫權自己想不起來,張昭來說也不合適,吳夫人又早在建安七年或者十二年去世(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也就只好給她編出一個妹妹吳國太來。當然,這位吳國太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佛寺看新郎」(第五十回),充當孫權嫁妹時女方的家長。
  其實,不但這位吳國太,就連孫策的遺言,也都是子虛烏有。但不這樣,又如何增加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的功勞呢?實際上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諸葛亮出場,以便他表演「智激周瑜」的好戲。這場戲是在深夜時分(至晚)表演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不說也罷。在我看來,這是一場滑稽戲,而且三個人的形象都不好。魯肅不用說,迂腐遲鈍到可笑的程度。周瑜和諸葛亮,則一個裝腔作勢,一個yīn陽怪氣。三人剛一開談,周瑜就裝出一副投降派的樣子,大放力主投降之厥詞。結果魯肅「愕然」,諸葛亮「冷笑」。「愕然」是有道理的,因為在魯肅看來,周瑜當然應該是主戰派。何況事先周瑜已經給他吃過定心丸:「子敬休憂,瑜自有主張。」怎麼轉眼之間就變成投降派了呢?這就該過過腦子。也就是說,愕然之後應該是思考。然而魯肅不,當真跟周瑜急。這哪像一個發表過東吳版《隆中對》的政治家?
  諸葛亮的「冷笑」就更可笑。以他之聰明睿智和明察秋毫,難道看不出周瑜是在裝?居然跟著起鬨,話說是也很沒有格調和地位。他對魯肅說,子敬啊,你怎麼和我們劉豫州一樣不識時務?你看劉豫州現在是什麼下場?公瑾兄的主意多好,榮華富貴也能保住,老婆孩子也能保全,國家興忘什麼的,管他吶!這像是諸葛亮嗎?
  周瑜也可笑。明明是「承伯符寄託,安有屈身降曹之理」;「自離鄱陽湖,便有北伐之心」;卻偏要等諸葛亮扯出什麼《銅雀台賦》,才勃然大怒說「吾與老賊勢不兩立」。請問這是逐鹿中原,還是爭風吃醋?這是赤壁之戰,還是特洛伊戰爭?
  當然,《三國演義》這麼寫,道理也不是沒有。有什麼道理呢?就是周瑜後來說的:「適來所言,故相試耳!」原來周瑜是在試探諸葛亮。周瑜為什麼要試探諸葛亮呢?因為按照《三國演義》的性格定位,他這個人氣量狹窄心眼小。心眼小,就容易懷疑別人,也就要試探。問題是你不能光講性格,也要講道理。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第一次合作,代表的有是有著各自利益的集團,一般地說,也都是要試探一下的,何況江東集團和荊州集團原本關係不好。但是,第一,這種試探應該是雙向的,為什麼諸葛亮不試探孫權,不試探周瑜?第二,試探總要有內容,不能為試探而試探。那麼請問,周瑜要試探什麼呢?立場?態度?誠意?用不著吧!事情是明擺著的。劉備集團如果可以投降曹操,跑來求你幹什麼?這正是諸葛亮不試探孫權和周瑜的原因。也就是說,劉備已走投無路,只能「求救於將軍」。這個時候,就算孫權有投降的打算,諸葛亮也得硬著頭皮把他扭過來,拽回來,他何必要試探?他既然已經別無選擇鐵了心,你又試探什麼?
  所謂「智激周瑜」就更沒有道理。我們知道,諸葛亮是「未出隆中,已知三分」的,可見他平時十分關心時局,對東吳方面的情況也相當熟悉,不會不知道周瑜的一貫態度和一貫立場。就算以前不太了解,在從夏口到柴桑的旅途中,他也應該向魯肅打聽清楚了。諸葛亮是何等做事認真的人,承擔的又是何等重大的任務,他怎麼可能不事先了解一些情況,又怎麼可能不去了解周瑜這樣的重要人物?這時 ,魯肅和諸葛亮已經成了朋友,又有共同的主張。就是諸葛亮不問,他也會主動介紹周瑜。因此,諸葛亮應該清楚地知道周瑜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應該清楚地知道周瑜根本就用不著「激」。
  那麼,周瑜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一句話:「鐵杆鷹派」。事實上,魯肅之所以建議孫權召回周瑜,不但因為周瑜既懂軍事,又熟悉情況,還因為周瑜是「鐵杆鷹派」。這恐怕是更重要的。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紹病死,曹操氣焰囂張,責令孫權送子弟做人質。當時張昭等人「猶豫不能決」,是周瑜義正詞嚴地說服孫權,拒絕了曹操的要挾。也就是在那一次,孫權的母親吳夫人明確表態,讓兒子把只比孫策小一個月的周瑜看作自己的兄長。周瑜既然是這樣的人,「智激」云云,豈非多餘?
  或許有人會問,難道周瑜過去態度強硬,這回就不會軟弱?過去是「鷹派」,這回就不會變成「鴿派」?不會。因為周瑜的這種態度並非莽撞衝動的一時興起,而是rì積月累和深思熟慮的結果。《三國志?周瑜傳》告訴我們,周瑜是孫策的「鐵哥們」,從小一起長大,而且「獨相友善」,已達到「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的程度。後來孫策在袁術那裡不得志,帶領部下離開袁術到歷陽(今安微省和縣),手下只有五六千人,是周瑜「將兵迎策」,輔佐孫策蕩平江東。孫策去世後,又是周瑜率先支持孫權,和張昭一起成為孫權的左膀右臂。據《三國志?魯肅傳》,周瑜還對魯肅說,現在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而孫權是一定能夠成就帝業的,魯肅這才投奔了孫權。可見周瑜和孫權的關係,就像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那是不會變的。他對孫權和曹操的態度中,也既有感性的成分,又有理性的成分,因此完全靠得住,既不用試探,也不用智激。
  實際上這一次周瑜的態度也很明朗。在孫權召開會議上,周瑜充分表現出他中流砥柱的英雄本sè,說話擲地有聲。據《三國志》本傳,周瑜在會上說,曹操「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以將軍之「神威雄才」兼「父兄之烈」,要做的事情,應該是「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何況曹操自己來送死,豈有我們反倒投降之理(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這話說得大義凜然,而且也是必須說的。因為戰爭是政治鬥爭的延續。只有政治上正確,自己才是「正義之師」,也才能鼓舞士氣。問題是政治上的正確並不等於軍事上的可行,「鴿派」的意見也並非全無道理。在他們看來,曹操無異於豺狼虎豹(曹公豺虎也),且又「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本來就不好對付。如果再公開和他翻臉,事情就更不好辦(今rì拒之,事更不順)。何況江東方面賴以為據的,就是長江。但是現在曹操已經佔據了荊州,獲得了江陵的艦船和劉表的水軍,長江天險「已與我共之矣」。再加上曹操原本人多勢眾,船馬並行,水陸俱進,雙管齊下,哪裡抵擋得住?顯然,重要的不是該不該「除殘去穢」,而是能不能「橫行天下」。至少是,所謂「操自送死」究竟有沒有根據。
  周瑜當然不會想不到這一點。針對「鴿派」的擔憂,他指出了曹操這次出征的四大弊端。本土不安,後患未除,貿然南下,此其一;放棄鞍馬,使用艦船,舍長就短,此其二;寒冬十月,馬無草料,給養不足,此其三;勞師遠征,水土不服,必生疾病,此其四。周瑜說,這四條,都是兵家大忌,曹操卻一條不落地都犯了。我看活捉此賊,就在今rì!請將軍給我三萬精兵,周瑜保證為將軍打破曹操!
  這和諸葛亮的判斷是一致的,可謂「英雄所見略同」。諸葛亮的判斷,我們在上上集講過了。他指出了曹操此戰的三大問題:勞師遠征,舍長就短,人心不服。尤其是曹操遠道而來,長途跋涉,本來就很疲勞。再加上他求勝心切,輕起兵「一rì一夜行三百餘里」,結果使自己變成了「勢不能穿魯縞」的「強弩之末」。這就犯了兵家的大忌。諸葛亮說,依兵法,犯如此大忌者「必蹶上將軍」。
  諸葛亮這番話,是對孫權「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問題的回答。那麼,孫權和諸葛亮的這才談話是在什麼時候?我認為應該是在和魯肅談話之後,和周瑜談話之前。具體時間,就是在魯肅建議召回周瑜,周瑜也正往回趕的那個空檔。因此可以說,諸葛亮和周瑜一起,粉碎了曹操不可戰勝的神話。
  總之,魯肅幫孫權算清了政治賬,諸葛亮幫孫權算清了聯盟帳,而且和周瑜一起算清了軍事帳。魯肅解決了該不該的問題,諸葛亮和周瑜則解決了能不能的問題。現在孫權心裡有數了,於是亮出底牌:「老賊yù度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請注意,曹操此刻已不再是「曹公」,而是「老賊」了。這顯然這能是在決心下定之後。據《三國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為了表示這個決心,孫權拔出刀來砍斷案角,聲sè俱厲地說,再有人膽敢主張投降曹操的,他的下場就和這案子一樣。
  大約也就在這天晚上,周瑜和孫權有一次單獨談話。據《江表傳》,周瑜說,我那些尊敬的同事只看到曹操的來信,說有八十萬大軍,就無謂地緊張起來。他們甚至都不去核實一下,就發表立即投降的意見,實在沒有道理。現在周瑜就為主公算一筆明細帳。老賊率領的北方軍隊,充其量不過十五六萬,而且疲勞不堪。收編的劉表舊部,也不過七八萬人,而且狐疑觀望。以疲勞不堪之師,率狐疑觀望之眾,人數雖多,又有什麼可怕?只要周瑜五萬精兵,就足以對付這二十多萬沒有戰鬥力的隊伍。請將軍不必猶豫!
  孫權聽了這話,便撫著周瑜的背(撫背)說,公瑾呀,你這話說到我心裡去了。子布(張昭)他們,只顧自己的小家庭、小算盤,很讓我失望,只有公瑾和子敬,和我想法相同。這是上天派你們二人幫助我啊(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五萬人馬,短時間內很難結集。我已經選好了三萬人,艦船、糧草和武器也都準備完畢。請公瑾和子敬、程公(程普)先行一步,我在後方「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卿後援」。公瑾兄能夠對付曹操,那當然好。如果不利,就回來,本將軍親自和他曹孟德決一死戰。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三句話:「獨卿與子敬與孤同」;「已選三萬人,船糧戰具俱辦」;「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這就再次證明,此前孫權已有參戰打算,連人馬、艦船、糧草和武器都準備好了。這次談話,則堅定了孫權的信心。於是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正副總指揮),魯肅為贊軍校尉(參謀長),率領吳軍向西與劉備會合。
  據《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這時劉備已經按照魯肅的安排,從夏口到了樊口。當時「諸葛亮詣吳未還」,曹軍又一天天逼進,劉備心急如焚,天天派人守在碼頭,終於盼來了周瑜的救兵。劉備派人去勞軍,周瑜說,軍務在身,不敢擅離職守。如果豫州能屈就,那是周瑜十分盼望的。劉備對關羽和張飛說,是我們主動和東吳方面結盟的。如果我不去,恐怕就顯得沒有誠意。於是便來了個「單舸赴會」的故事(實際上是雙方都「單刀赴會」),不知道劉備真有「單舸赴會」。這也可見劉備確實是英雄。
  劉備見了周瑜,想必自有一番慰問。但他最關心的,顯然還是軍情。劉備問:「今拒曹公,深為得計。戰卒有幾?」周瑜說,三萬。這個數字顯然不能讓劉備滿意,也無法讓他安心。順便說一句,《江表傳》甚至說劉備根本不相信周瑜能勝利,還存了一個小心眼,故意「差池在後」,自己帶了二千人和關羽、張飛在一起,不和周瑜聯合。這事孫盛認為不實,是「吳人yù專美之詞」。這個且不管它,劉備不放心應該是可能的,就說太少了(恨少)!然而周瑜卻意氣風發信心十足地說,三萬人足夠了!請劉豫州放寬心思看我破敵吧!
  周瑜的態度自然是英雄氣概,劉備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周瑜的三萬人馬,加上關羽的一萬和劉琦的一萬,總共也才五萬;而按照周瑜的測算,曹操那邊少說也有二十萬人。五萬對二十多萬,打得贏嗎?
  答案是現成的,那就是周瑜指揮的孫劉聯軍在赤壁打破曹軍。曹操焦頭爛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在周瑜和劉備的夾擊下一路狂奔,幸得張遼、許褚等人的接應方才脫險。周瑜和劉備的部隊則水陸並進雙管齊下,追擊曹操直至南郡城下。曹操留征南將軍曹仁和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自己帶著殘兵敗將退回北方,而且再也沒有來過。
  這就是赤壁之戰。它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歷來受到高度重視和評價。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當時曹操其實只有五千人,赤壁之戰不過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遭遇戰,戰爭的規模被歷史擴大化了。這當然是一家之言。但這場戰爭在歷史上聚訟紛紜,倒是事實。包括戰爭的目的、規模、時間、地點、勝敗原因,歷史學家都有不同意見。比方說,有學者認為,曹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遇到了「**」或者「禽流感」,只好自己把船燒了撤退。這是有曹操的話為證的。據《三國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赤壁之戰後,曹操曾寫信給孫權,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那麼我們要問,是這樣嗎?還有,《三國演義》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述,其中許多故事膾炙人口,比如「舌戰群儒」、「智激周瑜」、「借刀殺人」(第四十五回周瑜要諸葛亮去「斷操糧道」),「草船借箭」、「闞澤獻書」、「龐統獻計」,以及「苦肉計」、「借東風」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因此我們也要問一句:有這事嗎?
  請看下集:赤壁疑雲。

無憂書城 > 歷史小說 > 易中天品三國 > 第二部 孫劉聯盟 第二十三集 中流砥柱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史記八書 2大秦帝國作者:孫皓暉 3乾隆皇帝作者:二月河 4清明上河圖密碼作者:冶文彪 5康熙大帝 第三卷 玉宇呈祥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