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的荊州之爭,由於孫權和曹操的暗中勾結,其形勢很快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曹操和孫權南北夾擊下,關羽腹背受敵,進無可進,退無可退,終於敗走麥城,以身殉職,劉備集團也因此永遠失去了荊州。那麼,一個曾經「威震華夏」的虎將為什麼會一敗塗地?在劉備方面,誰又該對這次慘敗負責呢?
上一集我們講到,呂蒙白衣渡江,偷襲南郡;徐晃趁機反攻,解救樊城。此時關羽三處境,用張作耀先生《劉備傳》的說法,是「既失地盤,又失將吏,更失民心」。如此「三失」,關羽走投無路,只有死路一條了。
大約關羽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據《三國志?呂蒙傳》,關羽很清楚自己勢單力薄窮途未路(羽自如孤窮),便逃往麥城(在今河北省當陽縣東南),又從麥城逃出(乃走麥城)。據《吳主傳》,關羽進入麥城後,孫權曾經勸他投降。關羽一面假裝同意,一面在城頭樹起旗幟和假人,悄悄逃走。逃亡的路上,士兵紛紛開小差,最後只剩下十幾人(兵皆解散,尚十餘騎)。這大約就是《呂蒙傳》所謂「西至漳鄉,眾皆委羽而降」,也就是從麥城詳細(西北)走到漳鄉(在今河北省當陽縣東北)的時候,部下全部離他而去,叛變投降。孫權也料定關羽會逃,早就安排了朱然和潘璋「斷其徑路」。據《三國志》之《潘璋傳》和《朱然傳》,潘璋和朱然進軍臨沮(在今河北省遠安縣西北),紮營夾石(在今河北省當陽縣東北)。十二月,關羽和他的兒子關平、都督趙累被潘璋的部下馬忠俘虜,後來又被殺。
關於關羽之死,歷史上頗有些不同的說法。包括誰殺的,死在哪裡等等,都有爭議。爭議的原因,是《三國志》的說法看起來比較含糊,裴注所引材料又有些矛盾。《三國志?吳主傳》說:「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漳鄉。」 《三國志?關羽傳》說:「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這就有兩個地名了,一個漳鄉,一個臨沮。至於是誰殺的,依《關羽傳》,應該是奉命「逆擊羽」的潘璋,甚至乾脆就是他的部下馬忠。然而該傳裴松之注引《蜀記》,卻說是孫權的決定。而且,孫權開始還不打算殺,說是要「活羽以敵劉、曹」。不過部下都不同意,說是「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曹公沒有及時除掉關羽,不是弄得差一點就要遷都嗎?孫權這才殺了關羽。
此說裴松之認為不實。裴松之說,當時孫權命令潘璋攔截關羽,下令「羽至即斬」,當然一抓到關羽,立馬就殺了。何況臨沮距離江陵二三百里,哪能不立即斬殺,還磨磨蹭蹭地討論什麼該殺不該殺(豈容不時殺,方議其生死乎)?
對此,張作耀先生不以為然。《劉備傳》說,潘璋他們的任務只是攔截,沒有擅殺之權,《三國志》各傳也沒有孫權下令「羽至即斬」的記載。而且,從臨沮或璋鄉到江陵,水路不會超過百里,完全來得及請示。此外,張先生還舉《三國志?吳范傳》為例,來支持他的觀點。吳范其人,大約是位比較靈通的「預言家」,本傳說他「每有災詳,輒推數言狀,其術多效」。孫權和呂蒙策劃偷襲關羽,許多人都說不可,吳范說能行。關羽向孫權請降,孫權問吳范是真是假,吳范說是假。孫權派潘璋斷路,探子說關羽跑掉了,吳范說跑不掉。孫權問什麼時候能抓住,吳范說明天中午。第二天中午,有風吹動帷幔,吳范雙手一拍說:「羽至矣!」轉眼之間,外面山乎萬歲,「傳言得羽」。據此,張先生認為殺關羽的是孫權。
張先生的這個說法其實是可以商量的。所謂「羽至矣」,並非是關羽已被押解到孫權的大本營,只不過是已經抓住了的意思。因為不可能在此之前沒有關羽的任何消息,一有消息就連人都帶來了。所謂「傳言得羽」,便正是傳來了抓住關羽的現象。何況,裴松之的觀點也不無道理,《蜀記》的說法反倒可疑。什麼「活羽以敵劉、曹」!利用關羽對付曹操還說得過去,要關羽去對付劉備豈非痴人說夢?
因此我認為,關羽是潘璋或者馬忠殺的,但不是「擅殺」,而是「奉命」。一種可能是孫權確實先下達了「羽至即斬」的命令。此事雖然史無記載,但在邏輯上並非沒有可能。因此,則關羽很可能是馬忠殺的。另一種可能是孫權得到關羽被擒的消息後,發出了這一指令。據《吳主傳》,關羽被俘是在漳鄉;據《關羽傳》,關羽被殺是在臨沮;而據《潘璋傳》,潘璋和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即以臨沮為軍營,夾石為設伏地。夾石在漳鄉偏西北。由此推論,潘璋便殺了關羽。因此,說關羽是孫權殺的,或者說是潘璋殺的,都通。
其實,就算是潘璋或者馬忠「擅殺」,責任也得由孫權服,劉備也會把賬記在孫權頭上。這讓孫權感到害怕。孫權就想出了一個嫁禍於人的辦法。據《關羽傳》裴松之注引《吳歷》,關羽被殺後,孫權把他的首級送到了曹操那裡。很顯然,孫權是要製造一個假象,讓大家認為是此次要他殺關羽的。孫權的這點小心眼,曹操還能看不出?就按照諸侯的禮儀厚葬了關羽。這也等於向大家宣布,關羽不是我要殺的。那麼,曹操為什麼不把關羽的首級退給孫權呢?第一,這也未免太過分的,會和孫權翻臉,何況曹操確實有和孫權聯合共擊關羽的盟約。第二,曹操此刻是大漢王朝的丞相,代表「中央」,沒有退回「地方」上繳「中央」東西的道理。他只能用厚葬的辦法來撇清自己。
無論如何,關羽是死了,荊州因為丟了。這對於劉備集團無疑是重大損失。因此我們就要問,在劉備方面,究竟誰應該為這次慘敗負責?
也有各種說法。有說該由關羽負責的,有說該由劉備負責的,還有說該由諸葛亮負責的。之所以有這麼多說法,根本的原因在於三個問題:第一,關羽該不該發動襄樊戰爭?第二,劉備該不該讓關羽都督荊州?第三,劉備集團為什麼聽任關羽孤軍奮戰不去救援?這三個問題當中,第一個問題又最根本,我們就從第一個問題說起。
我們知道,關羽之所以敗走麥城,直接原因當然是呂蒙和陸遜偷襲南郡,孫權集團在他背後捅了一刀。不過,孫權和呂蒙、陸遜雖然蓄謀已久,但關羽如果不去打襄陽、樊城,他們也沒有機會。也就是說,沒有前面的襄樊戰爭,就沒有後面的敗走麥城。這就又有了三個小問題:一,是誰決定要打襄樊的?二,為什麼要打襄樊?三,襄樊戰爭該不該打?
先說第一個小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意見。張作耀先生的《劉備傳》認為,襄樊戰爭是「關羽在劉備、諸葛亮的授意下」發動的。戰爭發動後,劉備和諸葛亮又沒有採取一系列配套措施。他們既不預jǐng設援影集,又不配置軍師將佐,居然放手讓那個有勇無謀剛愎自用的關羽「獨自去做」。因此,對於這次失敗,劉備和諸葛亮難逃其咎,甚至「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何茲全先生的《三國史》則是另一種觀點。何先生說:「關羽進攻襄陽、樊城,似乎預先沒有和劉備、諸葛亮商討。」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查遍《三國志》,也找不到劉備或諸葛亮「命令」或者「授意」關羽進攻襄樊的記載。如此重大的決策,史書不該漏記,因此只能理解為關羽的自作主張。不過,劉備沒有授權或授意,也沒有反對。如果反對,歷史上也應該有記載。如果劉備堅決反對,關羽就不會再打。看來,劉備當時的態度,是聽之任之,或者默許,甚至贊成。因此,他也不能說一點責任都沒有。
諸葛亮則沒有責任。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襄樊戰爭時,諸葛亮的官銜是「軍師將軍」,職務是「署左將軍府事」。這是劉備佔領成都以後的安排。當時劉備的官銜是左將軍,他的衙門就是左將軍府。所謂「署左將軍府事」,其實就是劉備的「總理大臣」或者「大管家」,任務是協助劉備做好工作,保境安民,並在劉備外出時「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也就是說,諸葛亮並非劉備的「三軍總司令」或者「總參謀長」,職責也主要在行政、民政而非軍事,他有什麼責任?
有人說,關羽發動襄樊戰爭,是按照諸葛亮的總體戰略部署行事的。跨有荊、益,是諸葛亮的既定方針,《隆中對》裡面說明白了的。因此諸葛亮也有責任。這話不通。諸葛亮的《隆中對》只是總體規劃,不是實施方案。關羽進攻襄陽、樊城,諸葛亮並沒有直接下達命令,他也沒有這個權力。如果僅僅因為諸葛亮有一個隆中對策,就把責任算在他的頭上,這對諸葛亮不公平。
何況《隆中對》是怎麼說的?諸葛亮說得很清楚:「天下有變,則令一上將將荊州之眾以向宛、洛,將軍(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也就是說,諸葛亮的規劃,一是要天下有變,二是要兩路出兵。請問,關羽進攻襄陽、樊城的時候,天下有變嗎?沒有。兩路出兵了嗎?也沒有。這怎麼能說是貫徹諸葛亮的戰略部署?而且,照我看,關羽不但沒有貫徹諸葛亮的戰略部署,反倒破壞了他的戰略部署。因為荊州一失,兩路出兵北上滅曹一統天下的可能性就永遠沒有了。
這一點,我想諸葛亮不會不明白。那麼,他為什麼不阻止關羽的行動?這裡先留一點懸念,我們以後再說。現在先回答前面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發動襄樊戰爭?
呂思勉先生的說法是為了配合劉備在漢中的行動。呂先生的《秦漢史》說:「逐利之兵,亦同時並出,首尾相應,故劉備之兵未還,關於羽之師已起矣。」對此,我有些想不通。劉備進軍漢中,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曹操進臨漢中,是在這年三月,五月即撤兵退回長安。如果關羽此戰是為了牽制曹操,為什麼早不動手?等到七月,劉備早就據有漢中,都已經自稱漢中王了,再來進攻襄樊,豈非多此一舉。
因此,關羽此舉,只能理解為得寸進尺。說得好聽是乘勝前進再接再厲,說得難聽是貪得無厭自不量力。到底是哪種情況呢?這就牽涉到前面提出的又一個小問題,那就是襄樊戰爭該不該打?
對於這個問題,也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該打。所謂「該打」,也包括兩個內容。第一,按照諸葛亮為劉備在隆中所做的規劃,襄陽和樊城遲早要拿下的。拿下襄樊,才能全部據有荊州。這叫做「必打」。第二,關羽拿下襄樊並非全無可能,至少有條件:一,半年多以前,南陽地區發生了反叛曹操的事件,說明曹操在荊州北部的統治並不穩定;二,劉備已得漢中,又得上庸等地,軍心大振,氣勢正旺;三,孫權在東方進攻合肥,可以遙相呼應。曹操那邊,剛剛撤離漢中,又要對付孫權,難免顧此失彼,這叫做「能打」。必打加能打,得出的結論就是「該打」。
但是,何茲全先生卻另有說法,他認為襄樊戰爭是關羽「在一個不是時機的時候一次軍事冒險」。按照何先生《三國史》的觀點,劉備剛剛奪漢中,正需要穩定局勢,休養生息,豈能一戰再戰?此其一。劉備已定力量有限。如果沒有洪水幫忙,他連降于禁、斬龐德恐怕都做不到。即便如此,樊城仍然久攻不下,而徐晃一軍突入,關羽就只能撤圍。也就是說,關羽的威力,是被誇大了。所以何先生說,孫權偷襲南郡,只是撿了個便宜。沒有孫權的背後襲擊,曹軍也能反擊,關羽也會失敗,只不過不會敗得那麼慘罷了。
我個人認為,何先生所言甚是。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對第一個人問題得出結論:第一,襄樊戰爭是關羽發動的,劉備沒有授權或授意,但也沒有反對。第二,關羽發動襄樊戰爭的原因,是勝利沖昏頭腦,錯誤估計形勢,以為可以再接再厲,一戰而定乾坤;而劉備集團上下,則正如盧弼《三國志集解》引黃恩彤所言,是「但喜其勝,不虞其敗」,放手讓他進攻。第三,發動襄樊戰爭,時機不對,準備不足,是錯誤的。之所以有此錯誤判斷,又與關羽的好大喜功有關。於是我們便又有了一個問題:劉備該不該讓關羽都督荊州?
這個問題就不太好回答了,因為你不能說劉備完全選錯人了。首先,關羽忠誠,這個不成問題。其次,關羽能幹。自從劉備起兵,南征北戰,不管在什麼時候,不分兵則罷,一旦分兵,一定是自己帶一支部隊,關羽帶一支部隊,可見其有獨當一面的才幹。第三,關羽在行。守荊州,是要能帶水軍的,偏偏關羽就能。當年劉備敗於長坂坡,就是靠關羽率水軍接應才脫離危險。關羽本是北方人,居然一到南方就能帶水軍,也可見其能幹。忠誠,能幹,內行,這樣算下來,劉備入蜀,要留一員大將駐守荊州,還真非關羽莫屬。
但是,關羽的性格有問題,那就是狂妄自大,剛愎自用,好大喜功,愛戴高帽子。據《三國志?關羽傳》,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進攻成都,馬超前來投奔。關羽因為和馬超不熟,就給諸葛亮寫信,問馬超這個人的才能可以和誰相提並論。諸葛亮知道關羽恥為人下(亮知羽護前),就回答說,馬孟起(馬超字孟起)文武雙全,雄烈過人,堪稱「一世之傑」,可以和張益德(張飛)並駕齊驅,但還是比不上美髯公(關羽)之「絕倫逸群」呀!關羽看了,十分高興,把諸葛亮的信遞給來訪的客人傳看。
對於這件事,也有不同評價。有人說,諸葛亮真滑頭,兩邊都不得罪。我說不是。相反,我認為,此時的諸葛亮雖然還不是丞相,卻已經表現出丞相之才。丞相的任務是什麼?是「燮調yīn陽」,也就是處理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關係。馬超新來投奔,內心未免忐忑,必須予以肯定和安撫,何況人家本來就是人才,豈能貶損?然而關羽又不容有人超過自己,也就只好來他個「一世之傑」仍不如「絕倫逸群」了。
當然,諸葛亮這樣說,也有副作用,那就是把關羽給「慣壞了」。不過這也不是諸葛亮一個人三責任,劉備集團包括劉備本人,也都要負責任的。因為他們也都讓著關羽,給關羽戴高帽子,或者用戴高帽子的辦法來對付關羽。據《三國志?黃忠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同時擬拜黃忠為後將軍。當時諸葛亮就料定關羽未必不高興。因為論關係,黃忠不及張飛;論名聲,黃忠不及馬超。關羽豈肯與之「同列」?劉備說,沒關係,我自有辦法。劉備的辦法是派費詩去做工作。據《三國志?費詩傳》,費詩一到關羽那裡,關羽果然就跳了起來,說大丈夫怎麼能和一個老兵平起平坐!費詩不緊不慢地說,王者用人,別具一格。漢王(劉備)破格提拔黃漢升(黃忠),不過因為他新立大功罷了。但在漢王的內心深處,漢升的輕重能和君侯(關羽)相提並論!君侯和漢王是什麼關係?心心相印,血肉相連,等於是一個人。漢王的榮辱就是君侯的榮辱,漢王三福禍就是君侯的福禍,君侯難道還要和漢王講價嗎?我費詩只不過是個送信的,君侯不接受,費詩回去就是,只怕君侯要後悔。關羽聞言感悟,立即受拜。
費詩這樣說,在劉備集團當中,已經算是敢摸老虎尾巴的了,但也是順著毛摸。這說明劉備集團從來就是慣著關羽的,關羽變成了一個「慣壞了的孩子」。「慣壞了的孩子」有兩個特點,一是任性,二是天真。因為慣壞了,所以人選;因為是孩子,所以天真。關羽就是這樣一種人。因為任性,所以發動了襄樊戰爭;因為天真,所以被呂蒙和陸遜忽悠。因為既任性又天真,所以在處理敵、我、友關係時,犯了一系列錯誤。
這裡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問題。據《三國志?關羽傳》裴松之注引《典略》,襄樊之戰時,孫權曾主動提出幫助關羽,但因為存了一個小心眼。他下令部隊不要走得太快,同時派使者去通知關羽。關羽非但不利用這個機會穩住孫權,或者利用孫權牽制粗糙,反而毫無道理地痛恨孫權當作太慢。他仗著自己新降于于禁牛氣衝天,居然破口大罵說,王八羔子,竟敢磨磨蹭蹭(豹子敢爾)!等我拿下襄樊,再來滅你!
這事裴松之認為不實。因為孫權和呂蒙早就策劃好了要偷襲關羽。如果有前往助戰的借口,又何必偷偷摸摸白衣渡江?但另一件事當是事實,那就是孫權向關羽提出聯盟,其使者被關羽罵會,《關羽傳》的原文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實,不許婚。」眾所周知,此類婚姻歷來就是政治性的,其目的無非是維護聯盟關係而已。孫權可以嫁妹妹給劉備,關羽怎麼就不能嫁女兒給孫權之子?當然,關羽可以看不起孫權,也可以痛恨孫權(此時孫權已將妹妹召回),還可以不同意這門婚事,但應該使用外交辭令,不該罵人。
實際上「慣壞了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罵人。上一集我們講過,呂蒙的軍隊一到南郡,兩個守將就投降了。原因之一,就因為他們兩個隊關羽既心懷不滿又心存畏懼。據《關羽傳》,關羽是一貫看不起他們的。這種看不起肯定都被關羽毫無顧忌地表現了出來,因此他們「素嫌羽輕己」。關羽出征,要他們兩個「供給軍資」。因為辦事不力,被關羽辱罵,揚言「還當治之」,結果兩人「懷懼不安」,呂蒙的誘降也就成功。請想一想,你在前方打仗,他倆在後方看家,這是何等重要三事,就不能對人家態度好一點嗎?
凡此種種,都說明派關羽督荊州是不合適的。沒錯,關羽是由獨當一面的能力和資歷,但那是在劉備事業的初級階段,所守不過小城(如下邳),所戰亦非勁敵(如顏良)。鎮守荊州這樣的戰略要地,對付粗糙、孫權這樣的奸雄巨猾,在政治和軍事兩方面同時作戰,關羽就力所不能及了。他沒有政治頭腦,沒有戰略眼光,剛愎自用,一意孤行,根本就和適合承擔如此重任;而他的天真和任性,傲慢和驕狂,則給敵人留下許多可乘之機。換句話說,像他這樣性格的人,可以成為行走江湖的「大俠」,無法成為逐鹿中原的「大帥」。
那麼,是劉備、諸葛亮用人不當嗎?倒也不是。諸葛亮是沒有責任的,因為他這時並無用人之權,劉備對他也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言聽計從。劉備當然有責任,但也無可厚非。因為劉備也想不到那麼遠。他的事業發展得太快了,以至於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組織準備。他沒想到,自己一旦拿下益州,荊州就會面臨空前的壓力;而關羽,則是扛不住的。也許,入主成都以後,他應該迅速派人去幫忙和制約關羽。但是他能派誰呢?諸葛亮走不開(在益州建立新政權全靠諸葛亮),龐德死了,法正和關羽不熟,派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怕也不行吧?說來說去,劉備也是沒辦法。何況他自己,也正陶醉在勝利之中。
現在回答最後一個問題:劉備集團為什麼聽任關羽孤軍奮戰不去救援?我的看法是三個字:「想不到」。呂思勉先生《秦漢史》有云:「羽之一敗塗地,非徒曹操所不及料,即孫權,未必能豫計其敗若此之速也。」也就是說,誰也沒有想到,歷來讓敵人聞風喪膽,而且剛剛在樊城大破曹軍,威震天下,差一點就逼得曹操遷都的關羽,竟會兵敗如山倒。曹操沒想到,孫權沒想到,劉備難道就想得到?應該說也想不到的。何況劉備比曹操和孫權更加想不到。因為他實在想不到孫權和曹操已經暗中勾結起來,呂蒙和陸遜竟然會兩路出兵,白衣渡江,偷襲南郡,而且竟然是迅雷不及掩耳。沒錯,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進攻襄樊城,到同年十二月敗走麥城,其間是有將近半年時間。但是,戰爭形勢的逆轉,卻是眨眼之間。要知道,在曹操把孫權的信發表出去之前,關羽還是抱著必勝信心的。即便知道了孫權的想法,他也仍然不肯立即撤離樊城。也就是說,他自己也想不到會失敗,劉備那邊,聽到的自然也都是些捷報,怎麼會再派援兵。等到關羽敗走麥城眾叛親離時,劉備就是想救,因為來不及了,除非他能派出空降兵。
最後的結論是:敗走麥城,丟失荊州,是曹操和孫權聯合起來遏制劉備集團的結果。在劉備集團這邊,關羽負直接責任,劉備負領導責任,諸葛亮沒有責任。但不管誰負責任,劉備都無法接受這一切,他以為不合善罷甘休。那麼,劉備又將如何動作,其結果又如何呢?
請看下集:猇亭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