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歷史小說 > 易中天品三國 > 第四部 重歸一統 第三十九集 痛失臂膀

第四部 重歸一統 第三十九集 痛失臂膀

所屬書籍: 易中天品三國

正如李嚴之廢疑竇叢生,馬謖之死也是一個謎。關於馬謖的下落,《三國志》有三種不同記載;對於諸葛亮的「揮淚斬馬謖」,歷史上也有不同的意見。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斷然處置馬謖,又為什麼會一再流淚?在他「戳謖以謝眾」的背後,除了嚴明軍紀和執法如山義務,還有沒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難言之隱呢?
  上一集我們講了李嚴之廢,這一集我們講馬謖之死。
  馬謖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演義有「揮淚斬馬謖」,京劇有「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合稱「失空斬」,是久演不衰的折子戲。無論小說還是戲劇,從藝術的角度講都非常精彩。但要說歷史真相,卻很麻煩。就連街亭戰敗之後,馬謖是死是活,都說不清。我們知道,《三國志》一書中,馬謖是沒有傳的。馬謖的結局,只能到別人的傳裡面去找,而《三國志》的相關記載卻說法不一。《諸葛亮傳》說,諸葛亮還軍漢中後,便「戳謖以謝眾」。《王平傳》也說「丞相亮既誅馬謖」。依此說,馬謖係為諸葛亮所殺。《馬良傳》則說「亮進無所據,推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依此說,馬謖是下了大獄,死在獄中。《向朗傳》的說法就更不一樣,道是「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按照這個說法,馬謖竟是跑了,還連累他的好朋友向朗罷了官。同是一個人(陳壽),同是一本書(《三國志》),就有三種說法。治史之難,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馬謖到底怎麼樣了?是跑了、殺了,還是死於獄中?
  我認為可以說是被殺了。因為《諸葛亮傳》的記載不會錯,而其他三傳的說法也可以統一。事實上,所謂「戳謖以謝眾」,也可以是判處死刑,不一定就是驗明正身,綁赴刑場,斬首示眾。這樣一來,就好像解釋了。比方說,有人就認為事情是這樣的:諸葛亮判處馬謖死刑(戳謖以謝眾),馬謖聞訊逃跑(謖逃亡),又被抓回來關進大獄,還沒來得及執行就死了(下獄物故)。不過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據《三國志?馬良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馬謖臨終前曾上書諸葛亮,說明公看待馬謖就像看待親生兒子,馬謖尊敬明公就像尊敬父親。因此,請明公像大舜處置治水不力的鯀那樣處置馬謖(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不負我們恩猶父子的深情(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這樣,我馬謖就算是死,也沒有遺憾了(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馬謖的態度既然如此,怎麼可能在被捕後逃亡?
  不過,馬謖不大可能在被捕後逃亡,並不等於說他不會跑。因為他還可能在被捕前逃亡。大家想想,馬謖寫這封信是在什麼時候?《襄陽記》說是「臨終」,也就是下了大獄被判死刑之後了。此前,作為一個敗軍之將,處於本能拔腿就跑,也並非不可能。如此看來,事情可能是這樣的:馬謖丟失街亭後,曾經逃跑(謖逃亡),但後來被抓獲,或者自首。馬謖自知罪不可贖,便上書丞相,表示「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諸葛亮也依法宣判處馬謖死刑,以謝國人(戳謖以謝眾)。只不過,未及秩序,馬謖就死在獄中(下獄物故)。
  這一猜測,比前面那個說法可能合理一些,馬馬虎虎講得過去。當然,這裡面仍然缺失一些環節,比如馬謖究竟是被捕還是自首,就沒有材料可以證明。他的逃亡是在被判死刑之前還是之後,也不能確定。但不管怎麼說,諸葛亮下達了死刑命令,大約總是事實。這也是有旁證的。仍據前引《襄陽記》,馬謖死後,蔣琬到了漢中,對諸葛亮說,現在天下尚未安定,正是用人之時。這個時候,殺這樣傑出的人才實在太可惜(天下未定而戳智之士,豈不惜乎)。諸葛亮聽了蔣琬的話,流著眼淚說了一番不得不殺的理由。如果諸葛亮並未殺馬謖,就用不著這番解釋。由此可見,無論馬謖是死在刑場,還是死在獄中,都是被諸葛亮判了死刑的,所以《諸葛亮傳》才說諸葛亮「戳謖以謝眾」,《王平傳》也才說「丞相亮既誅馬謖」。因此,只要不鑽牛角尖,「揮淚斬馬謖」的說法完全可以成立。
  於是,我們就有了兩個問題。第一,馬謖該不該殺?第二,諸葛亮想不想殺?
  先說該不該殺。這個問題,當時就有爭論,後來也眾說紛紜。比如蔣琬,就認為不該殺。東晉歷史學家習鑿齒就更是發表了長篇大論,甚至認為諸葛亮不能戰勝曹魏,原因就在於此(諸葛亮之不能兼上國也,豈不宜戰)。習鑿齒說,蜀漢原本弱小(僻陋一方),人才又很稀缺(才少上國),居然還「殺其俊傑」!如此用人,要想成就大業,豈不是太困難了嗎(將以成業,不亦難乎)?因此習鑿齒說,諸葛亮在對待馬謖的問題上,實在很難說是明智的(難乎其可與智者也)。
  蔣琬是諸葛亮的親信,習鑿齒則是歷史上第一個把曹操定位「篡逆」,主張以蜀漢為正統的人,他們對諸葛亮並無偏見,卻都批評不該殺馬謖,這就值得思考。事實上,在戰爭年代,將領是輕易殺不得的。因為勝敗乃兵家常事,而人才是制勝的法寶。如果打了敗仗就該殺,請問有多少人可供你殺?何況你這邊殺掉一個人才,敵人那邊就增加一份勝算,豈非親痛仇快?這其實也是蔣琬和習鑿齒要批評諸葛亮的原因。比如蔣琬就說「楚殺得臣,然後文公喜可知也」,習鑿齒也說「楚成暗得臣之益己,故殺之以重敗」。蔣琬和習鑿齒講的是同一個典故,就是楚晉城濮之戰,故事記載在《chūn秋》和《左傳》的僖公二十八年。故事裡面的人物——得臣,又叫子玉,是當時的楚軍統帥。這一夥,楚國是打敗了的。戰敗以後,楚成王就派使節去對得臣說,閣下要是回到封地,不知父老鄉親會怎麼樣(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這意思如杜預的《集解》所云,是「何以見其父老」。得臣沒有辦法,只好自殺。但得臣雖然自首,卻是成王所逼,因此《chūn秋》說「楚殺其大夫得臣」。這下子敵人高興了(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楚國這邊則如習鑿齒所說,是加重了失敗(重敗)。蔣琬和習鑿齒講這個故事,意思也很清楚:楚成王殺得臣,晉侯喜出望外;諸葛亮殺馬謖,曹魏方面難道就不會拍手稱快?
  敵人,馬謖失了街亭,誤了大事,那是應該處分的,但不等於一定要殺頭。比方說,也可以降級貶官或者罰他軍前效力,責令其戴罪立功。這也是處分敗軍之將的常規辦法。從這個意義上說,馬謖是不殺也可,或可殺可不殺。
  馬謖可以不殺,諸葛亮也並不想殺,流淚就是證明。陳邇冬先生的《閑話三國》在講到諸葛亮為什麼要流淚時,總結了四個原因,第一條就是「惜馬謖」。諸葛亮為什麼痛惜馬謖呢?也有三個原因。第一,馬謖是親信。第二,馬謖是人才。第三,馬謖有威望。據《三國志?馬良傳》,馬謖是馬良的弟弟。馬良、馬謖兄弟一共五人,個個是人才(並有才名),最傑出的是馬良。當時的民諺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白眉,就是馬良。可惜,在夷陵之戰中,馬良陣亡了。所以他這個弟弟馬謖,便要算做「烈屬」。馬良和諸葛亮的關係是極好的,好到稱兄道弟的程度。裴松之甚至認為他們兩人要麼曾經結拜,要麼本是親戚。馬良犧牲後,諸葛亮對他的弟弟馬謖也十分關照。馬謖臨終前曾上書諸葛亮,說「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講的就是這種關係。這個說法,從年齡輩分看並不合適。因為馬良稱諸葛亮為「尊兄」,馬謖比諸葛亮也只小七歲。但中國曆來就有「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的說法,劉曄也說劉備和關羽「恩猶夫子」。可見諸葛亮之於馬謖,就是如父的長兄。
  於是有人便因此而人物,諸葛亮的重用馬謖是「任人唯親」。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馬謖確實是人才。據《三國志?馬良傳》,馬謖其人「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以至於「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大家想想,諸葛亮公務繁忙rì理萬機,哪有時間胡吹海哨侃大山,擺龍門陣?他和馬謖作徹夜談,當然是因為馬謖的見解頗多可取之處。事實上,諸葛亮是採納過馬謖的建議的。據《三國志?馬良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征南中,馬謖送行數十里。臨別之際,諸葛亮對馬謖說,我們兩人雖然策划了好幾年(雖共謀之歷年),但我想今天你一定有更好的建議(今可更惠良規)。馬謖便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方針」:「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站為下。」諸葛亮「納其策」,這才有了後來的「七擒孟獲」。
  當然,沒有馬謖的建議,我估計諸葛亮也會這麼做。但馬謖能夠和他想到一處,豈非英雄所見略同?可見馬謖是人才。正因為是人才,所以也有威望。仍據《襄陽記》,馬謖死時,為他流淚的竟達十萬人之多(於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涕)。可見痛惜馬謖之死的,並非只有諸葛亮一人,也可見馬謖其實可以不殺。
  這就有了第三個問題: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什麼仍然要殺馬謖?
  前面講過,這個問題,蔣琬是問過諸葛亮的。諸葛亮的回答是什麼呢?諸葛亮留著眼淚說,孫武之所以無敵於天下,就因為他執法嚴明。現在,天下分崩離析(四海分裂),戰爭不知何時才是盡頭(兵交方始)。如果不能遵紀守法令行禁止,我們靠什麼去戰勝敵人呢?(若復廢法,何用討賊邪)?
  顯然,按照這個說法,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就是為了「依法治蜀」。既然要「依法治蜀」,就必須依照法治的原則——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就要鐵面無私,也就要執法如山,決不能因人廢法,也不能徇情枉法。在這方面,諸葛亮堪稱千古楷模。撤回漢中後,他嚴肅追究街亭失守的責任。據《三國志》之《王平傳》和《趙雲傳》,除了將馬謖下獄處死外,還殺了將軍張休、李盛,奪將軍黃襲兵權,將趙雲從鎮東將軍貶為鎮軍將軍。惟一沒有處分反而升遷的是王平——加拜參軍,統五部(統帥由一萬青羌人組成的精銳部隊),當營事(負責諸葛亮的大本營),進位討寇將軍(原為禆將軍),封亭侯。至於諸葛亮自己,也受了處分。據《三國志?諸葛亮傳》,朝廷根據他「自貶三等」的請求,決定將他降為右將軍,地位比建興四年(公元226年)晉陞為前將軍的李嚴還略低一點。
  這一系列的處置,在當時無疑是震驚朝野的事情,我們今天也同樣看得驚心動魄。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諸葛亮的許多過人之處。
  第一是嚴以律己。諸葛亮在處分馬謖等人的同時,也上書劉禪,自請處分。在這篇著名的《街亭自貶疏》中,諸葛亮幾乎承擔這次戰敗的全部責任。諸葛亮說,為臣以平庸的才能,不幸承擔了不該承擔的重任(臣以弱菜,叨竊非據),親執權柄統帥三軍(親旄鉞以厲三軍),卻不能訓示規章嚴明法令(不能訓章明法),也不能心存戒懼小心謹慎(臨事而懼),以至於街亭將領不遵命令(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守軍不聽告誡(箕谷不戒之失)。究其所以,都是因為臣用人失誤(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看人模糊不清(明不知人),遇事稀里糊塗(恤事多暗)。按照一旦戰敗就必須問責主帥的「《chūn秋》大義」(《chūn秋》責帥),臣應該承擔全部責任(臣職是當)。因此請求自貶三等,以便督促臣改正錯誤(以督厥咎)。
  這就實在讓人肅然起敬!我在前面講過,曹操之所以成功,就因為他能夠正視和承認自己的錯誤,儘管有時承認得扭扭捏捏。但能夠正視,就好。諸葛亮就更了不起,他是把別人的責任(比如馬謖的街亭之失和趙雲的箕谷之敗)也都攬在自己身上了。有人說,諸葛亮的「自貶三等」和曹操的「割發代首」一樣,都是做秀。因為當真執法如山,曹操就應該殺頭;而諸葛亮雖然降為右將軍,卻仍然代理丞相(行丞相事),權力也一點不少(所總統如前),這不是虛偽,不是忽悠嗎?這其實是不懂歷史,也不懂政治。中國古代的政治,是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權,就是可以靈活的。也就是說,政策既要有原則性,又要有靈活性。所以「《chūn秋》大義」,既有「戰敗責帥」的規定,又有「罰不加尊」的說法。因為如不責帥,則人人都可以不負責任;而當真將主帥正法,則勢必親痛仇快,幫了敵人的大忙。所以,主帥范錯誤,必須處分,但要適可而止,或者點到為止。因此之故,曹操不能自殺,只能以發代首;諸葛亮也只能「自貶三等」,同時仍然「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實際上,曹操「援劍割發以置地」,等於判處自己髡刑;諸葛亮降為右將軍,也是不輕的處分。這不能說是做秀。
  第二是敢於認錯。諸葛亮上《街亭自貶疏》,用現在的話就是做檢討。中國人喜歡寫檢討,也善於寫檢討,就連皇帝,也有「罪已詔」。但深刻反省者少,言不由衷者多。諸葛亮這篇《街亭自貶疏》卻毫無文過飾非之處,全為實事求是之心。他的反響,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一是確立了問責制度(咎皆在臣),二是指出了問題關鍵(援任無方),三是確立了問責制度(《chūn秋》責帥),四是採取了改正措施。這一點,疏文裡面沒說,但是做了。街亭失利以後,諸葛亮都必定親臨前線,坐鎮指揮,不復再有「援任無方」或者「違命」、「不戒」的缺失。這就是諸葛亮了不起的地方了。實際上,人不可能不犯錯誤,諸葛亮也不例外。難得的是他能夠正視錯誤,並亡羊補牢。古人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諸葛亮能從街亭一戰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可謂大善。
  第三是賞罰分明。馬謖是丟失街亭的直接責任人,處死;趙雲雖然「失利於箕谷」,但確因「兵弱敵強」,且能「斂眾固守,不至大敗」,降級;王平在戰前「連規諫謖」,敗後「鳴鼓自持」,擋住了張郃的進攻,重獎。這叫什麼?這就叫:依法治蜀,執法如山。
  但我們仍然有問題——諸葛亮既然做得這樣對,他為什麼還要哭?執法如山;而要執法如山,就難免大義滅親。這道理,諸葛亮不會不懂。當然,大義滅親,不等於沒有痛苦。曹操殺陳宮尚且要流淚,諸葛亮殺馬謖又豈能不流淚?問題是,如果馬謖確實該死,那麼,哭一回也就罷了,總不至於一提起來就哭。而且,諸葛亮第二次流淚,是面對蔣琬。討論的問題,是人才和法制誰更重要。蔣琬認為才人更重要,孔明認為法制更重要。這樣的話,為什麼要流著淚來說呢?我認為其中必有隱情。
  實際上,早就有人認為諸葛亮的流淚並不簡單,比如陳邇冬雪山就總結了四個原因:第一,嘆惜馬謖;第二,悼念將士;第三,悔恨自己;第四,追思先帝。惜馬謖的道理前面講了,悼將士也是理所當然。那麼,為什麼會悔恨自己、追思先帝呢?因為據《三國志?馬良傳》,劉備生前曾特別告誡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惜諸葛亮太欣賞馬謖了,沒把劉備的話放在心上,結果鑄成大錯。據此,《三國演義》安排了諸葛亮和蔣琬的一段對話。蔣琬文,馬謖既然罪當正法,丞相為什麼要哭?諸葛亮說,我不是哭馬謖(吾非為馬謖而哭),而是「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明」。也就是說,諸葛亮哭,是後悔沒有聽劉備的話,當然是既悔恨自己,又追思先帝了。
  這些當然都有道理,而且我們還可以再加一條:痛失良機。請問,諸葛亮殺馬謖是在什麼時候?是在第一次北伐。這次整治,一開始是非常順利的。據《三國志?諸葛亮傳》以及《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對於諸葛亮的這次北伐,曹魏方面是毫無思想準備的。因為他們的眼裡只有劉備(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沒有諸葛亮。何況劉備去世以後,蜀漢方面多年沒有動靜(數歲寂然無聲),就更加放鬆了jǐng惕(略無備預)。沒想到諸葛亮不但敢於進攻,而且善於治軍,居然親率大軍出兵祁山,其部隊「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於是曹魏方面「朝野恐懼」,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則「同時應亮」,結果「關中響震」。這是諸葛亮多年精心策劃準備才獲得的戰果,也是進一步奪取勝利的大好時機,卻被馬謖毀於一旦,怎能不讓他痛徹心脾!
  那麼,所有這些,就是諸葛亮失聲痛哭的全部原因嗎?
  不是。比如嚴冷先生的《三國話史》就認為另有原因。什麼原因呢?嚴冷先生認為,原因就在《諸葛亮傳》的那五個字——「戳謖以謝眾」。謝眾,大約也就是「以平民憤,以抑眾怒」的意思吧!於是嚴冷先生問,殺馬謖是軍法從事,與「謝眾」有什麼關係?原來,諸葛亮使用馬謖是「違眾」的。據《三國志?馬良傳》,當時諸葛亮的帳下並非沒有將才。比如魏延和吳壹,就是眾人心目中的先鋒人選(論者皆以為宜令為先鋒)。然而諸葛亮卻力排眾議,起用馬謖。諸葛亮是丞相,又是主帥。他要用馬謖,別人當然沒有辦法,但不等於背後不嘀咕,心裡沒想法。馬謖如果成功了,大家自然沒有話說。可惜馬謖不爭氣,丟了街亭,還當了逃兵。這下子麻煩就大了。前面說過,對於馬謖的使用問題,劉備生前是打過招呼的。不要魏延、吳壹而用馬謖,大家也是不同意的。偏偏諸葛亮一意孤行,要「違眾拔謖」,結果一敗塗地,請問他如何交待?恐怕渾身是嘴也說不清!
  想當年一定是滿城風雨議論紛紛。你想嘛,魏延是什麼人?先帝寵信,吳壹是什麼人?當今國舅。馬謖是什麼人?先帝叮囑「不可大用」的人。你不用魏延、吳壹,偏用馬謖,究竟是什麼意思?這種既違背先帝遺囑,又違背眾人主張的做法,該不該追究?當然要追究。因此,諸葛亮不但要殺馬謖,還必須自貶三等。也就是說,諸葛亮之所以要殺馬謖,嚴明法紀固然是原因,平抑眾怒就更是原因。用嚴冷先生的話說,就是 「迫於眾怒不得不殺之」。正因為是迫不得已,因此「悲憤之情」也就油然而生,而且難以遏止。
  這是有道理的。的確,斬馬謖不單是法律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正因為是政治問題,我們就不能絕對化。在我看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政治目的,並不簡單地就是「謝眾」。或者說,他殺馬謖,並不僅僅因為他選拔先鋒時「違眾」。他要「謝」的「眾」,也不僅僅是魏延、吳壹以及主張由魏延、吳壹擔任先鋒的人,而是蜀漢政權中所有的權勢人物。我在上一集講過,蜀漢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勢力坐頭把交椅,不妨稱之為「第一勢力」。第二股是東州集團,以李嚴、吳壹為代表,坐第二把交椅,不妨稱之為「第二勝利」。第三股是益州集團,以彭羕(廣漢人)、杜瓊(成都人)、譙周(閬中人)為代表,地位最低,坐第三把交椅,甚至在野,不妨稱之為「第三勢力」。劉備死後,諸葛亮接管政權,位極人臣,大權獨攬,很多人心裡是不服的。不但「第三勢力」心懷不滿,「第二勢力」暗中較勁,「代行君權」的諸葛亮,惟一正確的選擇就是實行「法治」。惟有「依法治國」,而且做到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擺平三大勢力的關係,安定人心,鞏固政權。所以,就連諸葛亮的依法治蜀,也不單是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說明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諸葛亮為什麼要處死馬謖,為什麼要自貶三等,為什麼會在這樣做了以後痛哭流涕了。他這是「壯士斬腕」啊!事實上,馬謖被殺,事在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距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李嚴被廢只有三年。而且,大約也就在一年前,即建興五年(公元227年),李嚴已經向諸葛亮叫板,要求划出五郡,建立巴州州,讓他當刺史。可以猜測,此時諸葛亮當已考慮如何解決李嚴問題了。諸葛亮是主張並實施依法治國的。對於李嚴這樣的重量級人物,就更不能使用非法手段,只能繩之以法。這就要求執法必須公平。為此,諸葛亮已經處置了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廖立,屬於荊州集團;一個是來敏,屬於東州集團。兩個人的派別不同,問題卻一樣,那就是不滿人事安排,挑起內部矛盾,破壞安定團結。結果是廖立被廢,來敏罷官。這正是諸葛亮執法公平的表現。
  不難想像,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馬謖出了事,諸葛亮面臨的是一個多大的難題,承受的是一種多大的壓力!他很清楚,對馬謖的處理如不能從重從快,就無法向國人交待,也無法繼續依法治國。因為誰都知道,馬謖是他諸葛亮的人。放過馬謖,不但魏延、吳壹不服,廖立、來敏也會不服,李嚴等人則更會更加肆無忌憚。為了顧全大局,諸葛亮只能拔出刀來,一刀砍向馬謖,戳謖謝眾;一刀砍向自己,自貶三等。馬謖也深明大義,主動請求諸葛亮將自己正法以謝國人。這就不但是自斷臂膀,而且是自傷心靈了。這是何等悲壯的行為,又是何等讓人心痛的事情。我們恨不得與武侯同哭!
  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揮淚斬馬謖」,直接原因是馬謖丟失街亭,根本原因則是蜀漢政權的內部鬥爭。由於諸葛亮以身作則,公開、公正、公平地依法治國,在他生前,蜀國總算是大體太平。然而,樹yù靜而風不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諸葛亮病故於北伐軍中。他的喪事都還沒來得及辦,同屬於荊州集團的魏延和楊儀就刀兵相見,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那麼,魏延和楊儀的鬥爭又是怎麼回事?魏延這個人,難道真如《三國演義》所說,是一個「反賊」嗎?
  請看下集:禍起蕭牆。

無憂書城 > 歷史小說 > 易中天品三國 > 第四部 重歸一統 第三十九集 痛失臂膀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顯微鏡下的大明作者:馬伯庸 2明朝那些事兒7:大結局作者:當年明月 3易中天品三國 4明朝那些事兒3:妖孽宮廷作者:當年明月 5大生意人1作者:趙之羽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