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的內容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內爭。寫嚴嵩倒台後徐階、高拱、張居正三個傑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罷我登場。三人都是實幹家,為中興朝廷嘔心瀝血;同樣又都是陰謀家,剷除異己心狠手辣。而這兩點又均以張居正為最:一條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措施遺惠萬民、澤及百代;順我者昌,逆我者死,雖殺門生亦不眨眼。第二部分是外戰,亦即援朝抗日戰爭。從廟算到外交,從戰爭到和平,帷幄運籌神鬼莫測、驚心動魄。戰爭場面波瀾壯闊、殺聲震天。更描繪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臨危受命、甘當大任的朝鮮名將李舜臣,誓死不退、以身殉國的老將鄧子龍等。
主要講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發的黨爭,魏忠賢興起及袁崇煥之奮戰。自張居正去世後,便無人敢管萬曆,為爭國本、查妖書、打悶棍,他與大臣展開拉鋸戰,三十年不上朝。東林黨卻因此發展壯大,為把持朝政,與齊、楚、浙三黨明爭暗鬥,借國本之爭,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權。魏忠賢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與東林黨展開對決。在外,援朝抗日戰爭後,明防禦線轉至遼東。沒落貴族之後李成梁打蒙古、滅女真,成為一代梟雄,卻養虎為患,努爾哈赤藉機興起,統一後金。為抗金、守城、奪失地,在帝師孫承宗的帶領下,袁崇煥從一介文人成長為邊疆大將,堅守孤城,最終擊敗努爾哈赤。
《張居正》(全四卷)為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圍繞張居正與首輔高拱這兩位權臣之間的政治鬥爭,展示宮廷內外各種政治勢力的此消彼長,藝術再現了張居正、高拱、馮保、李貴妃等一批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通過對典型環境的生動再現,歷史氛圍的精心營造,以清醒的歷史理性、熱烈而靈動的現實主義筆觸,有聲有色地再現了與「萬曆新政」相聯繫的一段廣闊繁複的歷史場景,展示出張居正這一複雜的封建社會改革家的形象,及其悲劇命運的必然性。本書是篇幅巨大的歷史小說,通過對典型環境的生動再現,歷史氛圍的精心營造,小說既瀰漫著一種典雅古樸的氣韻,又給人曉暢通達,引人入勝的閱讀愉悅。是歷史小說愛好者的不二之選。
張居正,是明萬曆年間曾因厲行改革而彪炳史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榮登首輔之位後,理政十年:整飭吏治,刷新頹風;整肅教育,延攬濟世之才;革新稅賦,梳理財政。拯朱明王朝將傾之廈,使萬曆時期成為明王朝最為富庶的時代。其主事時聲勢顯赫,炙手可熱,聖眷優渥,無與倫比,但隆葬歸天之際,即遭人非議之時,結果家產盡抄,爵封皆奪,禍連八旬老母,罪及子孫。他生前身後毀譽之懸殊,足見政治險惡、世態炎涼,今後人扼腕嘆息。
該書是系列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的第二卷。張居正登上首輔之位後,躊躇滿志,意欲重振朝綱,力挽頹政,但國庫空虛,只好以胡椒蘇木折官員薪俸,豈料此舉在京城引起軒然大波,朝臣非議洶洶。為折俸事,儲濟倉大臣以身殉職,宮中大法徇私舍寶救殺人元兇;六品主事窮愁自盡,高拱餘黨藉機滋事。張居正出於無奈,藉助後宮與太監的力量,實行京察,整頓吏治,揭開了萬曆新政的第一頁。
作品圍繞龍袍織造、徵稅風波、將士棉衣購置、奪情事件而鋪排開來。皇親國威之驕橫顢預,污吏貪官之淫奢無度,清流詞客之短視迂腐,國之干城之改革決心,均在情節的流動中得到生動地表現。小說仍保持了上二卷的藝術風格,情節跌宕起伏,氣韻生動,人物性格豐滿,呼之欲出。張居正之老成謀國,李太后之溫婉嚴謹,馮保之狡黠圓滑,朱衡之梗直無辜,邵大俠之慷慨赴死,玉娘之知恩圖報,均如躍紙上,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剛過罷萬曆六年的春節,北直隸真定府的知府錢普就忙得腳不沾地。他這忙倒不是為國計民生,而是為了迎接當朝宰輔張居正的過境。奪情風波之後,遭到廷杖的艾穆、沈思孝、吳中行、趙用賢、鄒元標五人被逐出京師,流徙邊疆蠻荒之地,京城的局勢又漸趨平靜。在張居正的一再請求之下,李太后同意待皇上大婚的儀式舉行之後,准假三個月讓他回湖廣江陵老家葬父。皇上的婚期定在二月十九日,照此推算,張居正回老家的行期,最早也得到三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