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投資金融 > 貨幣戰爭 > 貨幣戰爭4 戰國時代 > 1.7 金匯兌本位:流動性泛濫的根源

1.7 金匯兌本位:流動性泛濫的根源

  金匯兌本位制原本是諾曼想出來救急的法子,主要是應對英國黃金儲備已不足以支撐其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窘境,但卻給各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金匯兌本位天生就是不穩定的貨幣制度。法國著名經濟學家雅克.呂夫(Jacques Rueff)曾任法國總統戴高樂的顧問,親身經歷了20世紀30年代金匯兌本位對法國經濟造成的劇烈衝擊。他指出:「這種創新製造了世界目前的困境。在國際聯盟金融委員會的推動下,歐洲許多國家採用了這種名叫金匯兌本位制的貨幣制度。在該體系下,中央銀行被授權不僅將黃金和以本國貨幣計價的憑證納入貨幣儲備,還增加了外匯。後者雖然進入所在國的央行資產中,但它卻天然地存放在它的來源國。」 [14]其中,最後一句正是呂夫的洞察力之所在。
  以英鎊和美元做其他國家貨幣儲備,真正要命的問題就是,當這些外匯流入該國的時候,它們會自動地被存回英國和美國的銀行體系。換句話說,外匯的真實頭寸永遠不會離開外匯發行國,而各國得到的外匯流入僅僅是個影子賬戶上數字的增加。這是一個非常不易被察覺,而且相當繞人的概念。
  在傳統金本位下,資本外流最終以黃金清算,其結果必然是本國黃金的外流。而在金匯兌本位下,清算可以用外匯,並不必然意味著黃金的流動。而外匯清算主要靠賬戶清算,除非資本流入國要求現鈔運輸。
  那麼,賬戶清算如何進行呢?其實就是資本流入國在輸出國建立一個銀行賬戶,資本輸出國從某個賬戶上減一個數,然後在輸入國的賬戶上加一個數就完成了。雖然輸入國賬戶位於輸出國銀行體系內,但它的所有權屬於輸入國。因此,輸入國的銀行體系可以在這一外匯儲備「影子賬戶」基礎上,創造本國貨幣供應。但問題是,這筆錢只是在同一銀行體系中發生的兩個賬戶之間的增減,一個賬戶的減少,同時意味著另一個賬戶的增加,總資本量不變。因此,輸出資本的國家可以基於同一筆錢再度進行貨幣創造。這就是金匯兌本位制中內生的雙重信用創造的問題。
  同一筆資本被輸入國和輸出國共同作為信用創造的基礎,這意味著世界範圍的信用規模得以大幅擴張。金匯兌本位推行得越廣,規模越大,則信用泛濫的程度就越嚴重,其結果就是貸款標準下降、投機盛行、資產泡沫膨脹。歐美「喧囂的20年代」正是基於這一貨幣體制催生出的信用泡沫時代,而30年代的大蕭條正是它的代價!
  1925年,當英國勉為其難地恢復了金本位後,英鎊與美元都可自由兌換黃金,它們被稱為所謂的外匯硬通貨,並形成了貨幣核心國家。其他國家則以英鎊與美元外匯為主要貨幣儲備,發行本國貨幣,從而變成了英美的貨幣衛星國。在這個貨幣星系中,黃金就像太陽,而英鎊、美元則是圍繞黃金公轉的行星,它們的衛星體系依靠貨幣的引力,在英美經濟的軌道上運動。
  1926年,在這一星系中,法國是唯一尚未恢復金本位的大國,由於法郎找不到自己的軌道,法郎的危機開始了。

無憂書城 > 投資金融 > 貨幣戰爭 > 貨幣戰爭4 戰國時代 > 1.7 金匯兌本位:流動性泛濫的根源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貨幣戰爭4 戰國時代 2貨幣戰爭 3貨幣戰爭3 金融高邊疆 4貨幣戰爭1 升級版 5貨幣戰爭2 金權天下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