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投資金融 > 貨幣戰爭 > 貨幣戰爭4 戰國時代 > 5.3 人民幣的「物資本位」,再次遏制了惡性通脹的蔓延

5.3 人民幣的「物資本位」,再次遏制了惡性通脹的蔓延

    建國以來,人民幣的發行秉承了戰爭年代的「物資本位」的核心理念,選擇了既不與美元盧布掛鉤,也不與黃金白銀掛鉤,形成了完全獨立自主的貨幣體系。中國在貨幣制度上,借鑒了蘇聯盧布的「計劃本位」的外部特徵,形成了一套以「計劃驅動」貨幣供應、以「物資調節」貨幣流通的機制。
    國民黨在退出大陸時,運走了絕大部分黃金和白銀儲備,因此中國不可能像蘇聯盧布那樣,建立與黃金掛鉤的貨幣內在價值。同時,國民黨政府在1935年法幣改革之後,以英鎊和美元外匯作為本國貨幣的發行抵押,導致金融主權逐步喪失,繼而無法主導中國的經濟命運,歷史殷鑒不遠,新中國決心要牢牢地掌握自己的命運。因此,人民幣絕不容忍盧布、美元或任何外匯來影響本國貨幣的發行,無論該國是敵是友,中國貨幣的命運,必須由自己來操盤!
    中國的計劃經濟,無論從實際經驗還是精確程度來看,都遠達不到蘇聯的水平,貨幣供應如果僅僅依靠計劃來驅動,就會出現不小的偏差,導致物價的大幅上漲。所以,最終貨幣供應的決定性因素不是計劃,而是物價!
    三年「大躍進」最終崩潰之後,中國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毫無疑問,這次物價暴漲的源頭正是由於貨幣超發。
    在「鋼元帥」自我膨脹的過程中,中國基本建設規模呈現出「大幹快上」的瘋狂局面,違反規律和超高目標的追求,降低了生產質量的基本要求,結果就是大量無法完成的爛尾工程,積壓如山的劣質產品。但是,這些項目和生產所需的資金,已經由銀行按照政府的計劃要求,放出了巨額信貸。中國的銀行體系基本是模仿蘇聯而建,在「大財政,小銀行」的框架中,銀行只是政府的出納,政府放話,銀行出錢。這些投資所形成的工業生產能力及其產品,本該由商業部門從銀行借來流動資金加以購買,然後轉手出售,在實現商業利潤後,再清償銀行借貸。但是,堆滿倉庫的殘次品在市場中無法出售,商業系統在「生產多少,購買多少」的口號下,已經將自己深度套牢。銀行出現了嚴重的工業和商業爛賬,最終只能由國家來埋單。
    政府一方面承認倉庫中無法出售的商品也算「完成了產值計劃」,另一方面則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財政虛收」所導致的驚人赤字。為了保證「大躍進」的建設規模,1960年的工業信貸比1957年飆升了12倍!更大的擴張形成了更大的浪費!60年代初,中國的財政赤字急速惡化,「大躍進」的三年累計財政虧空高達170億元,相當於1957年貨幣流通總量的3倍以上!
    財政赤字迫使政府開始大印鈔票,  「大躍進」的三年中累計增發貨幣達72.89億元,貨幣流通總量從1957年的52.8億元,暴增到1961年的125.7億元!在重工業生產嚴重萎縮,商品供應由於農業和輕工業陷入崩潰而極度匱乏的時刻,「大躍進」新增的2550萬就業人口又增加了100億元的購買力,更加劇了貨幣過剩與商品匱乏之間的尖銳矛盾。
    糧食和商品的極度短缺,使得國營商店的供應完全無法滿足社會的最低需求,政府不得不大規模放寬農貿自由市場的限制,當海量貨幣殺進農貿市場時,瘋狂搶購稀缺的物品的貨幣洪水,將糧食價格推高了10~20倍!一斤大米高達2元,一個雞蛋開價5毛,一斤豬肉更是到了5元的天價,一隻雞幾乎要吃掉普通工人小半個月的工資!60年代初農貿市場的物價水平,幾乎可以與50年後的當今物價相提並論,而當時的丁資僅為現在的幾十分分一。
    這是建國初期平定戰爭時代遺留的超級通貨膨脹以來,最為嚴重的全國範圍的惡性通脹。國民黨政府敗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超級貨幣貶值的財富掠奪政策,引發了城市中產階級對國民政府的信心崩潰。歷史的教訓,使政府意識到穩定物價已成為緊急而迫切的重要工作。
    在當時的中國商品流通市場,存在著國營商店與農貿市場兩種價格,國營商店商品供應是計劃管制,價格不高但商品奇缺,只能定量供給。農貿市場有商品,但價格高昂。控制通脹的核心問題,就是讓農貿市場的價格逐步同落到略高於國營商店的水平。這樣才能穩定禮會,安撫民心。
    但凡糧食和輕工業消費品出現嚴重短缺之時,國家都會開始實施定量配額供給制。1921年的蘇聯如此,1948年的德國同樣如此。1961年,中國開始對18類商品實施定量供應,從糧食、棉布、豬肉、肥皂,到香煙和火柴,都有額度限制,地方政府在此基礎之上,更是推出了幾十上百種地方定量供應的商品限額標準,許多地方甚至連蔬菜也要定量供給。城市居民每人每月供應豬肉二兩,口糧則普遍不足,農民每人每年供應棉布僅三尺。這些最低定量顯然不能滿足正常生活需求,只能是維持最低的生存狀態。但這些最低定量至少穩住了關鍵商品的價格。
    如果說貨幣超發與商品短缺形成了物價飆升的現狀,那麼解決的辦法就有兩種:一種是承認貨幣超發的現實,放手讓管制商品的價格上漲,縮小國營商店與農貿市場之間價格的巨大落差,希望定量商品價格的上漲會減弱農貿市場物價上漲的動力;另一種方式,則是戰爭時代和解放初期屢試不爽的經典思路,既然物價上漲是貨幣超發所導致,那麼降低物價的關鍵,就在於回籠過剩的貨幣,減少貨幣流通以適應物資短缺的現狀。無論哪一種方法,成敗的關鍵都在於要刺激商品的供應增加,減輕公眾的生活壓力,穩定社會情緒。
    第一種方式,以提價來應對貨幣超發,能夠暫時刺激提價商品的供應,但會導致貨幣供應的進一步增加,社會未必能夠穩定。因為計劃商品提價,必然使公眾的購買力縮水,政府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不致更加困難,只有增加工資,從而帶來更多的貨幣供應,商品在提價的刺激下所帶來的增量,在時間滯後和更多貨幣的追逐下,不一定能產生價格穩定的效果。結果很可能造成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反覆提價,與工資輪番上漲的惡性循環。因此,提價消滅不了通脹,而且有可能帶來更大的通脹。
    第二種方式,以消滅過剩貨幣來對付通脹,顯然這才是治本之道,而且是一招斃命,永絕後患。在陳雲的建議下,提出了用高價商品回籠貨幣的基本思路。在定量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額外提供「高價糖果,高價點心,高價飯店」,讓社會中的富裕階層,例如在農貿市場高價出售糧食而獲益的農民、有高收入保障的民主人士、高工資的職工、工商業吃定息的原資本家,增加一個補充營養改善生活的渠道,從而大量消費他們的過剩貨幣,同時並不影響其他群體的生活。當時,高價商品的定價原則就是「高到賣得掉,低到不脫銷」。這一政策推行了三年,國家以高價商品大規模地收回泛濫的流動性,在穩定物價和保證市場供應方面產生了顯著作用。但是,這一政策也產生了社會低消費群體的明顯不滿情緒。
    緊接著,劉少奇提出了對農民實行「高對高、低對低」的兩種價格政策。所謂「低對低」就是國家在按計劃的低價格收購農產品的同時,也按低價格提供工業消費品為交換對價;「高對高」就是國家和農民議價,用高價的工業消費品來交換高價農產品,並將農民在農貿市場獲得的過剩貨幣進行回籠。
    1962 – 1964年,這兩種辦法在三年中總共回籠貨幣約45億元,貨幣流通總量從1961年底的126.7億元,到1964年末大幅減少到80億元。農貿市場的價格開始逐步回落,物價穩定取得了明顯效果。
    但是,僅僅穩定價格只是解決了燃眉之急,控制住了價格瘋漲的蔓延。只有大量增加商品供應,才能從根本上撲滅通貨膨脹的熊熊烈火。這就涉及如何調整「大躍進」所造成的不合理的物價體系。
    農業經濟的崩潰,顯然是由於極端的工業化政策,採用過低的價格轉移農業財富而導致的惡果,為了彌補農業的損失,國家從1961年開始大幅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壓縮工業建設的規模,將國家經濟資源重新向農業進行傾斜。1961年的農產品收購價比1960年提高了28%,比1958年提高了34.8%。
    農產品收購價格的跳升,幾乎立刻對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產生了強烈的刺激效應。從1962年開始,以華東地區為先導,大部分地區的農業開始出現糧食增產、農貿市場價格回落的現象。農業的觸底反彈,帶來了輕工業原料供應的增加,大量的消費品開始湧向市場,商業貿易重新出現了繁榮的景象,財政惡化的趨勢被扭轉了。到1965年,工業生產漸次復甦,多數企業開始扭虧為盈。除了煤炭等少數產品價格上升之外,絕大部分商品價格穩定。利潤豐厚的化肥、西藥,以及上海生產的日用熱銷產品,在全國範圍內普遍降價:1965年的消費品價格總指數比1962年下降了12%之多,平均商品價格下降了4.8%,農貿市場價格與國營商店的價格重新回到正常的範圍之內。以「物資本位」對付惡性通貨膨脹,再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1961年到1965年的5年經濟恢復期間,貨幣供應在大幅收縮,而商品供應在快速增加,整個經濟在物價下降之中重新繁榮起來。其基本進程就是,收縮貨幣以穩定物價,調整價格以刺激生產,當商品供應逐漸追趕上超發的貨幣之時,物價將進一步穩中有降。陳雲等老一輩的財經領導人的實踐,再次說明經濟繁榮並不會必然帶來通貨膨脹,只有不負責任的經濟與貨幣政策,才是通貨膨脹最大的幫凶!
    1948年德國面對惡性通脹時的應對之道,與1961年中國反通脹的手法,都是在嚴重的商品短缺和貨幣泛濫所造成的極度混亂中,採取了大幅減少貨幣流通量,以縮小貨幣與商品的懸殊差距,最終都取得了穩定物價的效果。但是,從本質上看,德國與巾國削減流動性的工具,體現出兩種不同的貨幣本位之間的根本差異。德國是中央銀行以「平衡票據」為核心工具,來壓縮銀行體系的資產規模,同時減少貨幣供應,而「平衡票據」其實也就相當於未來聯邦德國的國債。這代表了在「國債本位」的貨幣體系中,收縮流動性的基本打法。
    但是,60年代中國的國債規模可以忽略不計,到1965年,中國成為了地球上唯一一個「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國家。難道沒有國債就無法採用貨幣手段治理通脹了嗎?很明顯,國債並非是唯一的貨幣工具,也未必就是最優選擇。用物資和商品,同樣能夠實現減少流動性的作用,也同樣能夠達到消滅通貨膨脹的目的,而且沒有國債內生的利息成本。在目前歐美各國所面臨的國債困境,以及這種困境衍生出來的主權貨幣危機中,中國人民幣的「物資本位」所取得的物價穩定和反通脹的巨大成功,難道不值得今天的世界各國認真借鑒和反思嗎?
    貨幣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國債或者外匯,是否就是一國貨幣發行所必須依賴的基礎?這個規矩究竟是誰制定的?有沒有更好的其他選擇?這都是在當今世界的貨幣危機中,世界必須嚴肅思考的根本問題!
    反思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走回頭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優劣比較,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嚴格的計劃經濟,就好像在水缸里種樹,缸與缸之間彼此隔絕,根不能連著根,藤不能纏著藤,枝葉不能勾連著枝葉,中間的全部營養交換隻能在嚴格的計劃規定下進行,貌似鬱鬱蔥蔥的一大片森林,但卻形不成具備進化功能的生態環境。在這種刻板的人造森林中,雜草不能生長,花兒不能綻放,小鳥被限高飛翔,動物需分類罔養,狼蟲虎豹絕跡,蛇鼠獐狍遁形,自然所賦予的物種之間內在的關聯被人為割裂,這樣的森林當然缺少生機,這種大山自然缺乏物產。如果計劃不能賦予社會中各類人群以本能的生存動力,那麼短缺就只能是計劃經濟的必然結果。

無憂書城 > 投資金融 > 貨幣戰爭 > 貨幣戰爭4 戰國時代 > 5.3 人民幣的「物資本位」,再次遏制了惡性通脹的蔓延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貨幣戰爭1 升級版 2貨幣戰爭4 戰國時代 3貨幣戰爭 4貨幣戰爭2 金權天下 5貨幣戰爭3 金融高邊疆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