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是幸福的,因為他至少還有一個目標可以追求。有目標的人就不迷茫,不管生活遭遇怎樣的不如意,至少他還知道該朝哪個方向前進。
同樣有著堅定目標的,還有前黃龍網具廠技術總工,如今通海運輸集團江臨區負責人孫濤江。
那年他力挽狂瀾,在最後的時刻,充分發揮了他過人的商業頭腦,為堂哥孫濤海償還了所有漁民的債務。只是隨著網具廠的變賣,他的能力卻沒了用武之地。
他也曾一度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該去向何方。好在他人緣一直不錯,並在朋友的幫扶下,進入了通海運輸集團。
那年他38歲,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年紀,且之前的工作經驗,與船運行業完全不搭界。當時公司老闆不知該怎麼安排他,可又礙於朋友的面子,不好給一個太低的職位。
最後經過幾番商討,就在通海集團內部,給了孫濤江一個「辦公室主任」的虛銜,工資倒是按副經理待遇。
其實說白了,就是干後勤打雜。手底下管著幾個行政小職員,每天安排安排會議,列印一些資料,發放一些辦公用品。
這個差事讓孫濤江幹得很憋屈,寄人籬下的滋味更不好受。天天幹些雞毛蒜皮伺候人的小事,使得他總是鬱鬱寡歡,卻又不知該去往何方。
人在落寞的時候,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思念黃龍島的美景,思念那片土地上生存的人們。如果歲月靜好,誰願背井離鄉?如果家鄉也富裕起來,我又何嘗不想把一腔熱血,奉獻給自己的土地?
他難過歸難過,但干起工作來一點也不含糊。從事技術研究多年的他,有著十分嚴謹的工作態度;即便是打雜,他也要當一個最好的「長工」。
本來懶懶散散的行政人員,在他手底下沒過仨月,竟個個生龍活虎,做事嚴謹細緻。他懂英文,還查閱了不少國外相關的行政經驗,取長補短搞出了一套考勤制度。
這個制度一經推廣,效果竟然真的不錯,整個集團的辦公效率都提高了不少;出勤考核,也不像曾經那麼混雜不清了。
是金子到哪兒都會發光,只要自己不輕易言敗,或早或晚,總有出頭的一天。
這件事讓他引起了公司高層的關注,但也僅僅是關注。「出身」這種因素,不僅僅存在於婚姻大事的考量上,在那個年代,公司的用人與提拔,也同樣會考慮這種因素。
孫濤江雖是大學畢業,可他在一個小地方,一個小小的網具廠,一干就是十幾年,連個廠長都不是。換誰也沒膽量,敢輕易提拔這種小地方來的人。況且公司早有議論,他是個關係戶,是靠朋友面子,才混了個「辦公室主任」的職位。
至於孫濤江,他一直都有參會的資格。當然這個「資格」,是不具備表決權的,只因他是干行政的,會議上缺個東西、拿個文件、找個資料,都需要用到他而已。
他手底下的小職員,伺候小會議;他這個「大主任」,就要伺候大會議室,公司高層的重量級會議。但不管是怎樣的會議,實質都是伺候人。
但在那年秋天,他的機會真的來了。當時公司高層,正在為一個議題爭執不下。到底是發展「外貿運輸」,還是穩紮穩打、保守前進?
激進派的領導們,覺得國內很多物資都相對稀缺。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於國外很多產品的需求,正在大幅上漲。這個時候,如果把集團業務集中在外貿運輸上,絕對能賺大錢。
可保守派的領導們,覺得這太冒進!發展遠洋運輸投資太大,且公司內部,暫時還沒有大型的遠洋貨輪,更沒有遠洋運輸的經驗。如果成功了倒還好,若是失敗,估計整個集團都將被拖垮。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讓通海集團的姜總,陷入了極為矛盾的境地。現在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外貿運輸的確是塊肥肉,而且這幾年的進口額,也在直線拉升。眼看著別人賺得盆滿缽豐,他自己又怎能不心急?
可拓展業務需要錢啊,且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再年輕個十年,他絕對鋼牙一咬,豁出去也要搏一把!可現在自己上歲數了,通海家大業大,還養著那麼多員工;萬一真失敗了,這個罪責他擔負不起。
片刻的靜默過後,他用餘光掃到了角落裡,一直默不作聲地孫濤江。朋友之前說,濤江是個很有見識的人才,如果好好培養,將來絕對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回報。
開始姜總並沒把這話放在心上,但這近半年下來,濤江幹得確實有聲有色。
算是活躍會議氣氛吧,他就側了側身,笑著朝遠處說:「哎,濤江,這事兒你怎麼看?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孫濤江是真沒想到,自己這個邊緣人,也有被老闆點名的機會。他趕緊起身謙虛道:「姜總,這麼多大領導都在,我可不敢造次。」
有人就朝他擺手說:「閑著也是扯皮,你要真有想法,也不妨說兩句。」
姜總繼續鼓勵道:「談談嘛,說錯了也沒事,反正這種爭論,也沒什麼對錯可言。」
機會終於來了!雖然濤江總為自己的工作而鬱悶,可他曾經做過廠里的二把手,考慮問題也是從全局出發;這些日子下來,他的腦子自然也沒閑著。
深吸一口氣,孫濤江看著眾人說:「既然爭論沒有結果,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逆向推導一下。外貿進口的增長,是因為國內物資的短缺,製造業的發展跟不上。各位領導,我說的不知道對不對?!」
「喲,有點兒意思,你繼續說。」姜總當即坐直了身子。
「如果我們站在一個更高層次上去看問題,你們覺得國家會放任這種情況不管嗎?任由外國貨佔領國內市場,收取高額利潤,擠佔國內製造業的發展空間,這是不正常的。而且我猜測,國家很快就會出台相應的政策,鼓勵和扶持國內製造企業,提振國內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頓了頓,孫濤江繼續說:「國內製造業一旦發展起來,那對運輸領域絕對有著龐大的需求。而水運這種量大、價廉的運輸方式,更是會成為首選!所以我認為,船運的下一個紅利期,決不在外貿,而是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