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金耀武來的很早,他已經形成習慣。
每天要做十台手術,還有對手術的總結、記錄,忙的跟狗一樣。
但金耀武卻並不覺得累,每天都很開心。
客觀的講,他能感受到自己水平的進步,巨大的進步。
金耀武甚至有時候會想,要是現在再一次進行「對戰」式手術,自己應該要比那個年輕的鄭老闆強了吧。
手術么,唯手熟爾,都是磨出來的。對於所謂看兩眼就會的那種天才,金耀武一直都嗤之以鼻。
每天十台胃底、胃左動脈栓塞術的訓練下,金耀武飛速的成長著。
凌晨五點,他就來到醫院。
與他配合的是幾名華裔醫生與護士,畢竟大家血脈相通,思維類似,不像那群美國人,說死說活不願意加班。
金耀武已經壓榨出自己全身最後一絲潛力,每天十台手術,頂著x線在做,人的身體也已經到了極限。
不瘋魔,不成活,金耀武確信這一點。為了能揚眉吐氣的回國,他已經付出了太多。
但金耀武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每一分付出,都有回報。他信天道酬勤,這是真理。
被人壓在頭頂的感覺很不好,那個人比自己還要年輕,根本沒辦法勸說自己等他慢慢老去,就能把位置讓出來給自己。
估計自己老了,那個年輕的鄭老闆還能穿著鉛衣做十年手術!
時不我待,幸好約翰霍普金斯這面的科研氛圍很濃郁,大筆的慈善捐款,讓金耀武看的眼睛都花了。
落實在臨床上,意味著可以找無數的患者免費做手術。因為這畢竟是實驗性質的手術,是一種科研。
在不斷的「小」失誤後,金耀武也修改手術的方式,他認為整體術式已經趨向於成熟。
而飛速增長的數字讓**oss也很滿意。
這就是科研成果,到時候這些詳盡的數字是要拿出來說事兒的!
患者送進去,金耀武鋪好單子,對著鉛化玻璃外的技師和護士做了一個手勢。
手術開始,外面的人開始計時。
這是金耀武的一個小習慣。
他在和自己賽跑,雖然每個患者病情不一樣,很難統一量化,但是金耀武還是堅持著這個小習慣。
因為每一台手術的時間,會讓整個科研資料變的更加嚴謹。這只是一個小點,但卻無形之中會影響所有人的感官。
手術做的很快,華裔的助手已經和金耀武配合越來越默契。
從以前一個半小時一台手術,漸漸的縮短到一個小時之內完成一台手術。
當進入一小時大關之後,手術速度的縮短開始變慢,直至龜速。但金耀武並不著急,他心裡很清楚,不管自己怎麼努力,永遠不可能把這個數字變成零。
越到後期,難度越大,想要取得一秒鐘的進步都並不容易。
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是這個道理。
手術穩穩的做著,導絲超選,找到胃左動脈,開始栓塞。
關於栓塞的點,金耀武在上百例手術後也總結出了經驗,他隱約覺得栓塞的越細緻,術後併發症反而越多。
只是這一點他和**oss說了幾次,得到的卻是訓斥。
想要修改術式,金耀武還不夠資格。
他的身份、地位只是一名做手術的手術狗,根本進不了這項科研的核心。
金耀武只能把**oss的意思貫徹、落實。
這裡不需要意見,只需要行動。他要想實踐自己的想法,就得回到國內再說。
不過那時候整個減肥手術應該已經成型了,完全不需要金耀武再做什麼。
栓塞,再次打造影劑,栓的很結實、很徹底。
撤出導絲、導管,金耀武讓助手壓迫止血,做了一個手勢。
46′58″!
又是一個最新的記錄。
患者的血管比較簡單,這是能這麼快的原因。但更為主要的則是金耀武的手法越來越純熟,越來越細緻。
撕掉無菌衣,金耀武走出手術室。
「金醫生,手術做的真快!」操作師用流利的美式英語稱讚到。
金耀武笑了笑,快么?
每當想起快慢來,他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穆濤和他說的話。
那個年輕的鄭老闆在抗震救災的時候,15分鐘做一台骨盆骨折的栓塞治療手術。
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金耀武一直到現在都想不懂。
15分鐘一台……這個已經類似於奇蹟了。
肯定是穆濤在陳述這件事情的時候加了誇張,1個小時還差不多。
骨盆骨折的介入栓塞手術要比栓塞胃底、胃左動脈複雜很多。
自己拼盡全力,也才能把胃底、胃左動脈栓塞手術縮短到1個小時以內。
抗震救災?那時候還要面對不時的餘震,能1個小時做完一台……算了,不想這個。
金耀武等待助手送患者、接下一個患者上來的同時開始把數據調出,這都是最寶貴的資料。
所有的科研,都要立足於詳盡的手術資料的基礎上。
20分鐘後,金耀武開始了下一台手術。
依舊是計時手術,依舊是熟練的操作與手術,依舊是保留各種數據,包括手術時長。
依舊……是自己和自己賽跑。
金耀武相信,沒人能比自己做的更好。
在肝癌治療、在門脈高壓的治療方面自己比不過年輕的鄭老闆,那就換個方向。
他確定,現在連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oss做胃底、胃左動脈栓塞手術都不會比自己更熟練。
這是百餘台手術「喂」出來的熟練度,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自己才能達到這種水準。
第二台手術難度較高,用了足足55分鐘才結束手術。
但金耀武的情緒沒有波動,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像穆濤描述的那種不管病情複雜程度,不管患者年齡,不管血管是否有畸形,15分鐘一台骨盆骨折的介入栓塞治療……
那就是一個神話。
一台……一台……接一台,金耀武在專心致志的做著手術。
他全神貫注。
他心無旁騖。
他拼上一切。
他肆意揮灑著自己的活力。
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回到國內,能成為介入手術某一個分支領域的最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