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現代文學 > 你在高原 > 海客談瀛洲 第三章

海客談瀛洲 第三章

所屬書籍: 你在高原

  時間的皺

  1

  紀及病倒了。而在王小雯出院之前,他還一直沒事,沒白沒黑地奔波——整個搶救和康復出院的日子拖了十幾天,好在人最後沒事了,這才讓人舒出一口氣。我發現紀及最初的驚悸過去之後,很快就能沉靜下來。他一個人料理病人,為她守夜,換洗衣服,喂飯,簡直是無微不至。醫院的大夫和護士們都把他當成了病人的男友,私下對我說:「多老實本分的男人哪,怎麼會把姑娘害成這樣?」我告訴他們:「不,不是因為他……他們兩人真心相愛;他非常愛她……」

  「那為什麼還會這樣?」這是醫院的人問得最多的一句話。

  我說不出,因為我知道的也並不比這些人更多。

  因為沒有家人知道,伺候病人的事情只有紀及和我分擔。我要為其取一些東西、拿葯等,而病房內的事情也只有紀及來做了。開始的日子裡病人不能自理,紀及要幫她擦洗換衣、大小解之類。她睡著了時,他就伏在床邊,這樣一直陪伴一夜夜、一天天。

  我在二樓的走廊處幾次碰到藍毛。我認為這個傢伙是在暗中監視病人、我和紀及。我問紀及:最早你是怎樣得知小雯住院的消息?他說:「自己趕來時已經很晚了,小雯蘇醒過來一次——她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交給護士一個紙條,上面是我的電話號碼。」「那麼是誰送她來的?她吃藥後又是怎麼被發現的?」紀及說不清楚。我說,「你必須弄清這些細節,因為這些至關重要。」紀及咬緊牙關搖頭:「是的,我問過她,可她總是把頭轉到一邊。我不能再問了,現在重要的是讓她快些康復。總有一天她會說出來的,她會的——她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我……」

  我同意紀及的判斷。但我想正是因為他突然出現在醫院裡,也就一下打亂了某些人的計劃。我想像中藍毛一定與這個惡性事件有關——而且極有可能就是他把王小雯送到這裡來的,想無聲無息地處理,待到病人出院,把一切都瞞下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那麼這傢伙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紀及出現在這裡。是的,小雯愛著紀及,她從死亡的邊緣剛剛掙扎回來,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紀及。她甚至沒有告訴父母和弟弟……

  藍毛在樓梯口那兒不耐煩地吸煙。他戴了黑眼鏡,以為別人認不出來。我相信他在遠遠地瞄著我們。等著吧,你這個惡棍如果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就一定會遭到報應。

  小雯出院了。因為她的身體還相當虛弱,紀及要把她接到自己的宿舍里。小雯一開始不同意,後來由於紀及的一再堅持,她只好順從下來。我們三個乘了一輛計程車,我坐在前邊,他們兩個在後邊。一路上,我從反光鏡中幾次看到小雯親吻紀及,眼睛裡淚花閃爍。

  這期間我除了為他們送去一些吃的東西之外,儘可能不在紀及那兒停留。我想讓他們更多地待在一起,因為這是一段特別的時間,他們將有許多話要說。一次巨大的不幸和創傷,往往也是一次新生的機會。聽醫生說搶救這樣的病人需要洗胃,需要將她吃進的東西全部沖刷出來。「危險嗎?」「是的,幸虧送來及時,她吃進的藥量太大了……」洗,嘔吐,再洗,吐盡一切。是的,一切昨日的污臟與毒素都要傾吐一空,從而使其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兩天之後,小雯才離開了紀及的宿舍。我一跨進他的屋子,鼻孔里全是一種梔子花的氣味——小雯喜歡這種花,紀及就為她插了一大束。而紀及卻對這種氣味過敏,她一離開就立即把花撤掉了。兩天時間裡紀及的鼻腔因為梔子花的刺激,說話一直瓮聲瓮氣的:「小雯以為我感冒了呢。」我注意到屋子裡只有一張床,也就是說他們兩天來一直是睡在一起的。紀及說,「我本來是在外間打一個地鋪的……兩天兩夜,她大部分時間都偎在我的懷裡。她不太說話,閉口不提為什麼要那樣做。我不想逼她說。臨走的時候她只重複一句話,就是只愛我,不愛任何人。還說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一個人,就是我了。」

  「這兩天等於是你們的新婚之日……」

  「算不得新婚,我們只是抱在一起……在她說出自己的秘密之前,我們都不會真正在一起的。」

  看著他沒有一點光澤的臉龐,越凹越深的雙眼,一時不知說點什麼才好。「最對不起的一個人……」我囁嚅著。

  「這是她說的。可我想也許恰好相反……」他久久地望著窗外。那是一座老房子的鋅皮屋頂。

  我不明白。紀及的病除了疲勞之外,更多的是深長的痛苦和驚懼造成的。他做夢也想不到會有這樣一場折磨。長期的愛與徘徊,結果卻換來了對方的一場生死搏鬥。一個弱女子如果不是面臨了一次難以戰勝的恐懼、一道不可逾越的深淵,是萬萬不可能做出這種選擇的。紀及那副縝密的頭腦當然會推理出許多原由,作為一個戀愛中的人,沒有誰會比他更敏感、更接近那個謎底。他只把一切都淹沒在沉默中。一連幾天他都在高燒,後來又是巨咳。像是感冒的癥狀。我要陪他去醫院,他卻堅拒。最後我只得把醫生請到他的宿舍里來。總算退燒了,人脫了一層皮。我發現愈加瘦削的紀及仰躺在那兒,眼窩深陷,眉骨高聳,多少像個異族人。他閉合的雙目給人一種肅穆感,甚至連棕黑色的皮膚也加重了這種神色。我們相識一年多來,許多時候,當我正視他的一瞬,心裡偶爾還是要泛起一股莫名的緊張。我常暗中告訴自己:你比他年齡大,經歷也比他複雜,你是兄長呢。可話是這麼說,在某個安靜的時刻,我仍然還會被某種神秘的拘束感給攫住。這是真的。這會兒我暗暗端量,發現他像一個完美的雕塑,五官稜角分明,在暗淡的光線下像一種特別的金屬,發散出微弱的光輝。我甚至在想,王小雯或於甜,姑娘們只要切近地了解或接觸他,就會產生出一種深刻難解的愛戀。還有,就是他深藏不露的某種蘊含,某種可感而不可知的男性內容,這一切都會產生深長的吸引力。他長期嚴苛的學術生涯,還有神秘的家世淵源,都在其身上化合成一種難以詮釋的氣質。這是無法言說的,然而也是不可抵禦的。

  2

  我開始從頭梳理,著手把一部書的提綱寫出來。我反覆想著紀及說的「平行文本」,惟擔心自己能力不逮。我將自己要寫的這一沓文字命名為《東巡》。因為我從一個千古帝王身上看到了人生的漫長旅程,而這旅程又似乎濃縮成最後的三次抑或兩次——而且全部都與徐福的船隊出海有關。對於一個以驚人的武力征服了天下的帝王來說,齊國故地成為他生命中最後的難解之謎,這種神秘感直到死亡來臨的一刻都沒有解除。這些無盡的隱秘都包藏在時間的皺褶之中,要讓其哪怕得到一次稍稍的呈現,都需要一隻巨手去仔細抻理。然而這是無比困難的工作,我一直對自己的能力心存疑惑。

  千古一帝死在東巡之路上。

  他的陵墓不得發掘,後人視為畏途。而這在有著勘探癖和發掘癖的現代人來說,是極為不可思議的事情。人們只是極其謹慎地從邊緣那兒掘開了一角,即發現了讓世界驚嘆的兵馬俑——一小部分,他們個個甲胄在身,神情迷茫,全部望向東方……

  那是帝王最後的旅程,也是他的終結之地,齊國,齊國,東方,東方——大海,三仙山。

  東巡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大王最後滅亡的齊國又一度發生了什麼?這是我沉默的朋友紀及思考最多的問題。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從東部歸來後的發問:最後,徐福出海的船隊所裝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紀及的回答是——種子——不是一般的種子,而是思想的種子。是的,就此,一部多年不得完成的重要著作被注入了靈魂。這被他稱為「內心的力量」。而我的「平行文本」也由此得以滋生。如果說這「平行文本」的一邊是嚴密的史實與推理,那麼它的另一邊則應該是爛漫的想像。而想像的根柢仍然要扎在真實的泥土中,是歷史的真相,是抻理開來的時間的皺褶。

  人們都知道齊國的國都是富甲天下的臨淄。關於這個富裕的都城,仍然是《史記》給予了充分的記載,已成為後來人張口成誦的篇章:「齊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三軍之良,五家之兵,進如鋒矢,戰如雷霆,解如風雨。即有軍役,未嘗倍泰山,絕清河,涉渤海也。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末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搏蹋鞠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氣揚。」就是這樣一個現代都市,物質豐饒到了如此地步,國力強悍到了如此地步。而伴隨極其豐饒的物質,卻是更為燦爛的思想,這就是天下馳名的「稷下學派」:臨淄城的稷下學宮經歷了最輝煌的齊威王齊宣王時期,雲集天下名士,僅封為上大夫受到極大禮遇和尊崇的就有七十六人。這是天下學術與思想的中心,建築宏偉,人數眾多,是數千人的龐大隊伍。黃老學派、陰陽五行、墨家、名家、縱橫家、儒家,各種思想雲集交錯,百家爭鳴,辯理駁難,成為海內外精神思想史上的最大奇觀。稷下先生享受至高的尊崇,居「開第康莊之衢」的「高門大屋」,如孟子出門,隨行車輛竟多達四五十乘。他們「不治而議論」——即可以一味地高談闊論。

  如此稷下學宮,前後時間長達一百五十餘年。

  學宮衰敗之期,即是物質茂長糜爛之日。齊國滅了萊國,從此半島海角則成為它的腹地。漁鹽之利,再加上天下最大的冶煉基地,都在這個半島。齊國重商,臨淄是商業最發達的都城。臨淄大街上行駛的是華麗的車輛,車內鋪了厚厚的繡花氈毯,並設有精美的茶具和酒具。車輛行駛中,乘坐的貴族一邊飲酒一邊欣賞歌女的演奏。大街兩旁有無數的酒肆與綢庄、豪華客棧,*出沒招搖。鬥雞走犬之徒,聞名遐邇的拳手球王,都在這裡會集。各類賽事頻頻舉行,官商豪宴通宵達旦。當年孔子曾在臨淄聽過一場浩大的韶樂,竟陶醉到「三月不知肉味」。而今比這韶樂還要盛大的演奏比比皆是,不同的只是沒有了孔子那樣的耳朵,聽者都是一些大腹便便的王公子弟,一邊聽一邊大口吃酒吞肉。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一來一往,趨之若鶩。稷下先生不見,稷下學宮已廢。那些大言之士被盡情奚落之後,不得已紛紛西行。齊國士兵以前勇武過人,精銳之師令敵人聞風喪膽,所謂的「進如鋒矢,戰如雷霆」;而今甲胄閃亮,戰車轔轔,卻在拚死一吼的進攻中四散逃命。齊兵中看不中用,個個貪生怕死,已在鄰國傳為笑談。

  富饒美麗的東萊之地,即東部海角,在齊國最昌盛之期,曾為強大的國家提供駿馬和絲綢,寶劍和鹽,更有淳于髡等數不清的精英學士。這個海角一度可以稱之為齊國的心,齊國的花園,齊國的禪房,更是齊國的魚米倉。而今這個海角已淪為以臨淄城為中心的帝王之都的豐厚的陪葬品,或肆意榨取的一塊膏脂。

  時機已到,在燕趙韓魏楚先後盡滅之後,終於輪到了最強大的齊國的滅亡。

  3

  紀及認為嬴政的先族也在東方。「嬴姓的秦族起源於齊魯,秦人與商族同源,都屬於以鳥為圖騰的東夷族。秦人是經過了長期的西遷才來到了西部的。所以,只有東夷文化才是他們的母體文化。」紀及深厚的古學根柢令我無法懷疑,這使我想到秦始皇的東巡與求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視為對故土的懷念——還有血脈里流淌的文化因子在發酵……我又一次提到秦王陵發掘出的兵馬俑面向東方、他們迷茫的神情。這裡面有多少是神秘的嚮往,又有多少是故土的懷念?

  紀及的病稍有好轉就投入了刻苦的書寫中。他不能停止,一天到晚都埋頭於工作之中。我將陸續寫好的《東巡》章節放在他的案頭,卻不敢過多地打擾,也沒有詢問他的看法。這些膚淺的文字但願不會讓其大失所望。他從沒有對我評議《東巡》,我想這是他持重的性格所致。我看到放在他案頭的那沓文字被動過,有的地方還折了邊角,這說明他已經仔細看過了。以他的性格而論,沒有十分成熟的看法是不會說出什麼的。

  我們分頭工作,偶爾交換筆記資料。我很快面臨了那個震驚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改寫了人類文明史的學人大喋血——焚書坑儒事件。這恰是紀及讓我注意的徐福東渡之前發生的最重大最不可忽略的歷史事件。「我把它看成是東渡的中心事件,即事件的核心。如果抓住了這個中心和核心,徐福東渡之謎就可以破解。」紀及在一張複製的古航海圖上畫滿了紅色的線條,咸陽城被他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從咸陽往東,一直到齊魯,再往更東部的古萊夷屬地,都有一條紅線相連;在膠州沿海一帶的琅琊台下,又是一個大大的紅圈。我知道這是血流成河的地方,紅色即是鮮血。

  王小雯這期間來過一次。她經歷了那一場之後,人變得格外孱弱,好像整個人顯得更加嬌小了。她在屋子裡走路沒有一點聲音,像只受驚的小貓一樣。她的眼睛讓人想到上揚的柳葉,比常人的稍顯細狹,可是徐徐展開的弧度卻有一種不可抵擋的媚力。但她絕不是那種隨便調笑的女人,而是極度的矜持和羞澀。這就使其小巧玲瓏中有了某種肅穆,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神氣;還有了掩藏不住的小動物的頑皮。從第一眼見到她,我就知道讓紀及深深沉入的摯愛是什麼——它不可言說,但別有魔力,真實地存在著,使一個如此剛毅的男人難以自拔。由此我又想到了某種可怕的傷害:任何敢對這樣一個柔弱的女子下手的惡棍,都應該接受最大的懲罰。她是這樣一個少女,手無縛雞之力,來自貧寒的山地……

  她一來,我就想快些離去,紀及卻總是攔住我。小雯安靜地為他整理卡片,抄寫一點什麼。我們談話時,她偶爾抬頭傾聽。這時她的一對柳葉長眼閃著動人的光。她會為紀及泡一杯茶或營養粉,這些東西大半是她帶來的。她不忘同時也給我沖泡一杯,這令我感謝。她的像貓爪一樣的小手以前噼噼啪啪地打字,後來就離開了打字機,改做了辦公室秘書。這雙小貓爪精巧而敏捷,無論做什麼都是那麼利落。她的背影像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精緻緊縮俏皮——當她轉過臉來,如果是生人,一定會因這張突然出現的生動面龐而發出一聲驚嘆。

  此刻,她在一邊傾聽兩個男人的談話,像一隻小羊那樣安靜。

  東巡·一

  1

  始皇在趙高的一再勸諫之下,將每日閱覽的竹簡減去了半車。咳嗽,失眠,這在過去是極少有的現象。那時無論多麼焦思和忙碌,幾乎一躺下就可以睡著。他在最繁忙的日子裡總要遠離那些宮妃;更多的時候,只讓一個小宦官睡在一邊:醒來時摸一摸他滑膩膩的額頭,然後慢條斯理地吩咐一些事項。

  小宦官長得靈巧,身體像絲綢一般潤滑。

  因為睡眠不佳,始皇整整一個白天都萎靡不振。時近黃昏,他如大夢初醒般神情恍惑,竟然不知怎麼問了一句:「我是誰啊?」

  小宦官慌慌應道:「您是陛下。」

  他望著窗外,目光游移,仍然像在喃喃自語:「可有人說朕就是勇、毒、猛、利;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人。」

  他說完喉嚨一陣發癢,但忍住了沒有咳。

  小宦官端量著始皇,越看越覺得這個人有些陌生:細長的眼睛,黃黃的麵皮,早就弓了腰,還要咳個不停。小宦官真想和他挨到一塊兒,比比兩人究竟誰的個子更高。小宦官有一個奇特的本事,就是躺下用力一伸,身體可以長出半尺;而他站起來就立刻復原,顯得矮了。他覺得始皇只稍微高出一點。他想說:如果俺沒有給清凈一番,也許還會往上躥哩,也會長出像你那樣濃黑的鬍子。

  始皇偶爾要抓撓瘙癢的身體,這時皮膚上立刻出現一道道凸起的紅條。小宦官每到了這時候總要取一點藥水,往他的身上搽幾下,直看著這些凸起的紅條消失。

  始皇仍舊望窗子自語:「有人總說朕無所不能——」

  小宦官囁嚅著:「是啊,陛下無所不能。」

  「朕讓天下雨,天就會下雨嗎?朕讓天上響個驚雷,它會隆隆響起來嗎?」

  小宦官說:「這……」

  始皇的目光從窗外收回,莫名其妙地咕噥了幾句什麼,眼睛有些濕潤。這樣過了一會兒,他突然站起,從牆上取下了盧鹿劍。始皇端量劍的肅穆神情讓小宦官心口發緊。

  始皇在剛剛點起燈火的大廳中央踱了一會兒,又把盧鹿劍重新掛到牆上,這才斜倚到榻上。這是在渭河南岸的章台宮裡,這一處離宮別苑曾是他年輕時候最喜歡的地方。這裡裝滿了美好動人的回憶。

  也就在這裡,他曾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決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殲滅了亂權的嫪黨。宦官嫪毐備受母后寵用,已成宮帷大害,權傾朝野。立下功業的是御前郎將蒙武,他帶領一干武士於午夜發事,緝拿嫪毐以及餘黨衛慰竭、佐弋竭、內史肆。天明時分,一群將士又將母后居住的大鄭宮圍住。一切進行得十分順利,太陽落山之前,太后已被遷往別處囚禁起來了。

  那算得上腥風血雨的一天。他至今記得來往於章台宮的那些將士的神色,以及他們沾血的衣袍。

  不久之後是對相國呂不韋的處置:先是免職,而後逼其服下毒酒一杯……

  「陛下該歇息了。」是小宦官的聲音。

  這一聲呼喚將他從回憶中引出。步入寢室,一股濃濃的胭脂氣險些讓他打了個踉蹌。他並非那麼喜歡這些女孩子,雖然曾一口氣把從六國納來的四百多個女子召為宮女。這個夜晚,他知道自己又要失眠了,而這時最大的樂趣,就是與她們之間無拘無束的交談。他特別喜歡的是來自東方的齊國女子,最想聽的就是出自她們口中的那些海邊奇聞。

  這一天小宦官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的身體在飛快地伸長。他醒來時,首先去查看身體,發現依然故我。他有些掃興。

  外面小鳥喳喳叫。小宦官跑出去一看,見博士淳于越在門口樹下讀書。這個淳于越每天清晨即起,背上一捆書簡,在樹下咕咕噥噥。

  小宦官上前施禮問好,他只用眼角瞟來。

  小宦官說:「請教博士一個訣竅。」

  「講來。」

  小宦官就問了:「始皇帝為什麼一夜一夜不睡呢?難道是那些丹丸的作用嗎?」

  淳于越捋著稀疏的鬍鬚:「萬物都有氣數,一切皆由天定。丹丸也無濟於事,一個人氣數盡時,則如燈將熄。」

  小宦官的臉色黃了,嘴裡連連說:「明白了,明白了。」

  實際上他什麼也不明白。他剛剛識了二百個字,而且這二百個字中有的是燕體,有的是齊國傳來的,有的是秦國的文字。這在統一文字後的這些年裡也就算個麻煩。淳于越曾親手教他寫過那個「馬」字,可他怎麼也學不會。淳于越罵他「朽木不可雕也」。

  2

  始皇醒來的時間越來越晚了,小宦官就一直守在門口。他不允許任何人打擾。約莫半上午左右,裡面傳來了陣陣咳聲。他趕緊提提褲子跑到外間,輕輕叫一聲「陛下」;再一聲咳嗽傳出,他才敢走進寢室。一片脂粉的香味嗆得他幾次掩鼻。他爬上寢床,想把始皇攙起來。始皇自己坐了。

  小宦官兩隻胖手在他後背上一搭,每個手指都落在一個穴眼上。始皇坐在那兒,眼睛卻一刻也沒有離開板壁上的一張軍事圖表。那上面畫了高山峻岭、河流、城廓,分別寫了燕、趙、魏、楚、韓、齊。如今的六國山頭已被秦旗如數覆蓋了。

  他看著那張圖,忽然發出一聲長吟,低沉而悠遠。

  小宦官兩手一抖,同時知道這場按摩也該結束了。

  始皇抖抖身子,穿上袞袍,戴上皇冠。他足蹬一雙奇特的高底木靴,這立刻顯得高大了許多。皇冠緊扣前額,他輕輕往後一扶,使頭皮抻緊,兩隻眼睛於是向上方吊起來,像一雙鷹眼。他走出宮來,跨出二門,兩旁是幾個等待晉見的文武官員,他們跪在那兒呼喚陛下。

  他神色依舊,如入無人之境,只繼續往前。幾個武官立刻在幾百步遠的地方布下崗哨。

  他一直走出宮牆。前面是一片遼闊的大水。這片大水是五年前從渭河中引入的,號稱「東海」,水中分別建了三個島嶼,取名「蓬萊」、「瀛洲」、「方丈」,即傳說中的三仙山。大水在深秋里彷彿冒著熱氣,那是一片繚繞的霧氣。為建這處「東海」,當年從六國徵調了二十萬民工,歷時三年方才告竣。它最初是一個齊國方士的設想,那個人盡情描繪了東海神仙境界,說上面居住了仙人,他們藏有長生不死的仙藥。「如何採得仙藥?」始皇提出了日夜挂念心頭的事情。方士答:「這還需假以時日,陛下不妨一邊差人去尋,一邊在咸陽仿造一個東海,在海里築起三仙山,如此日久,說不定神仙也就不請自來了。」他對這個建議特別贊同,因為想像中的神仙也像人一樣,也會喜歡離宮別苑,就像朕的興樂宮、六英宮、甘泉宮和長楊宮……

  在興建「東海」之初,派往齊國尋覓長生不老葯的隊伍就出發了。那全是由一些方士們組成的,他們個個自告奮勇,人人一馬當先,彷彿此事唾手可得。他可不敢那麼輕信,為求事成,每個方士行前都贈予重金。

  五年一晃而過,幾乎沒有一個方士凱旋歸來,有的甚至連影子都不見了。這五年里他只在咸陽的「東海」暢遊,坐在富麗堂皇的樓船上,一次又一次登臨「三仙山」。然而這裡從來沒有一個仙人光顧。

  「蓬萊」、「瀛洲」、「方丈」,他遠望著這片無邊的大水,輕輕呼出了聲音。

  他沿岸邊往前,剛走了幾步就蹲下來。

  小宦官趕緊湊過去,見始皇正面對著一群黑壓壓的螞蟻發獃。

  「螞蟻搬家,要下雨啦!」小宦官咕噥了一句。

  密密麻麻的螞蟻,成千上萬,順著一條土埂流動。始皇看著,看著。小宦官親眼見他細長的眼睛飛快地挑了挑,背手站起。始皇兩眼往旁掃了掃,又看看天際,說:「不知李斯他們準備得如何?」

  小宦官這才想起今天將有一場閱兵。

  從水邊走開,他們一直往前。那些衛士們也要跟上,始皇一揮手,兵士們立刻退遠。小宦官知道,他這會兒只想兩個人在一起。

  他們走了很遠,一直走到一些曲折的街巷。街市上熙熙攘攘,賣柴的,賣米的,還有賣鹽的。所有人都衣衫襤褸,神色慌張,面容憔悴。始皇看著他們,有時候低頭問一問米鹽的價錢,有時還拍一拍這些人的肩膀,對答幾句,故意把聲音弄得別彆扭扭。小宦官發覺他會說街巷俚語,怪僻土話也懂不少;他還親眼見始皇從一個沒有牙的老人手裡接過一塊鍋餅——要知道這在咸陽城裡還很少有人吃這種食物,大概是從胡人那裡傳來的。始皇低頭嗅這粗糙的食物時被嗆著了,咳起來,咳的聲音很大,以至於好多人都投過目光,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

  他們繼續往前。前面的街巷更加曲折,賣東西的,討要的,耍把戲的,還有賣甜米粥的。一個老婆婆跪在那裡,手扯不足兩歲的孩子向行人磕頭討要。始皇眼睛裡滲出了淚水,後來一隻手向小宦官伸來。小宦官趕緊從衣兜里掏出了一把錢幣。始皇捏了捏,放在那個老婆婆手裡。始皇走開時,步履變得沉重了。有一會兒,那此起彼伏的吆喝聲竟讓他止步不前。他撓撓下巴,在小宦官的耳邊說了幾句,就匆匆地往回走了……

  天際傳來了雷聲,然後就淅淅瀝瀝下起雨來。小宦官這之前就跑出宮門望了幾次,一直擔心變天呢——變了天,閱兵怎麼搞?他正這樣想時,大將王賁來叩門了。

  王賁虎背熊腰,年輕英俊,是大將王翦的兒子,曾經隨父率大軍六十萬滅楚,後又入齊,軍功蓋世,是始皇最喜歡的一個將軍。小宦官知道他是為什麼事來的,就問:

  「你是為下雨的事,對吧?」

  「就是呀,陛下今天要閱兵,可是你看這天氣,眼見得雨越下越大。是不是稟報一下,改日再……」

  小宦官知道這不可以,故意問:「你帶來多少將士?」

  「離咸陽不遠的蒙恬將軍的那一部分,督修長城的,全給我調來了,一共十幾萬人呢。」

  「他們都在哪裡?」

  「他們這時候正往谷地里走呢,用不了半個時辰就能列好陣勢;將士們淋點雨倒不怕,陛下怎麼辦?他年紀大了,快到五十的人了。」

  小宦官笑笑:「你這句話也就是在這兒講吧,讓陛下聽到,要倒霉的。」

  3

  大約是十點左右,始皇穿戴齊整。宮門外早備好車輛,待他出門時立刻有人支起蓋傘為他遮雨。

  閃電亮個不停,雷聲轟鳴,滂沱大雨直澆下來。文武大臣跟在後面,凍得瑟瑟發抖。始皇神態自若,踏在車上,兩手扶住橫杆。大家加快了步子。離谷地很遠,就看到一片旌旗飄動,陣陣鼓聲把雷鳴都淹沒了。始皇臉上被雷電映得閃閃發亮,雙眉蹙動,兩眼射出火炬一般的光亮。他下了車輦,一直向著列成長陣的士兵那兒走去。

  離隊列還有幾百米遠的時候,大將王賁振臂呼喊著什麼,士兵們揮起了如林的手臂,喊叫著:「陛下!陛下!」

  整個山谷都在回蕩。

  始皇神色凜然,緊抿嘴角。他向谷地上的兵士輕輕揮動手臂。

  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呼喊。

  大雨澆個不停,風攪動起來,旌旗獵獵,號角鼓聲響成一片,山谷震顫。

  始皇在長陣中巡行一遍,然後站在了最高的山包上。那兒有一棵高大無比的白果樹。這時大家都看到他拔出盧鹿劍,迎著空中猛力一揮。好像在剎那間,風停雲止,連雷電也一起消失了。雨水變緩,淅淅瀝瀝,看樣子將很快收斂。

  眾將士又是一陣呼喊。山谷在喊聲里再一次抖動。

  喊聲畢,丞相李斯率文武大臣從谷地一側而來,在始皇兩邊跪成一片。始皇垂下眼看了看谷地下坡,望著那連成一片的螞蟻般的士兵、將士,然後轉過身,蹬上了濕淋淋的車子。

  始皇離去了。那個身材高高、面色蠟黃的丞相李斯站起來,輕輕撫了撫衣袖,在始皇剛剛站立的白果樹下待了一會兒。他發現王賁正在吹動號角,那整整齊齊排列的將士開始移動了。眼下的陣勢讓他想起了幾年前的一個場景……

  那一天他正隨陛下狩獵。始皇不停地拉響弓弦,收穫最多。剛剛射了一隻虎,陛下餘興未盡,用力打馬,要攀上一座高峰。山坡太陡,駿馬裹足不前,文武大臣都替他捏一把汗。可是這時始皇翻身下馬,徒步往山上登去。大臣也只好隨他攀登。那時陛*健,並不像現在這樣又咳又喘;他第一個登上大山之巔。

  整個的山川大地盡收眼底,伏雲滾滾,霧靄千里。始皇展望大山南北,神情肅穆,看著看著,那雙細長的眼睛射出了逼人的光亮。他伸手指點著遠處霧靄中的山峰:

  「何不沿大山築起高城,擋住胡人!」

  一個博士喘息著問:「從哪裡修起呀?」

  陛下的盧鹿劍往東海之濱指了一下,然後又從空中划了一道長長的弧線。那意思再明白也沒有,就是要從東海岸開始,沿著那起伏的高山峻岭修一座連天接宇的大城。

  「天哪!」不知是誰喊了一聲。

  始皇用眼角瞥了瞥。四周再無一點聲息。

  丞相李斯看在眼裡,身子莫名地發抖。回宮後,他立刻命令幾個博士連夜畫圖。他們在羊皮上大致根據地理圖形畫好了山脈,又在這山脈之上,按照始皇的意思畫了一條舞動的、長龍一般的巨城。

  李斯把這張圖端到始皇面前。始皇瞥瞥而已。李斯明白,陛下是不屑於看這張圖的,他只想面對真正的高山大河。

  海內聞聲而動。大將蒙恬親率大軍督修長城。亘古未聞的巨大工程就這樣展開了。

  就在開修長城不久,始皇又發布命令: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統一錢幣。

  李斯看著烏雲退去的天空,看著身後茂盛的白果樹,看著谷地里正在撤退的兵士,口中喃喃一聲:「陛下……」

  此刻始皇正躺在卧榻上,他似乎有些疲累了。

  小宦官不止一次從始皇的呼吸中嗅到一股怪異的氣味。這種濃烈的氣味是不久以前才出現的,由此他知道:陛下又開始吞食方士們贈與的丹丸了。這些丹丸曾一度停過,起因是宮內試丹的宦官中死了一個,死的時候七竅流血,據御醫說是丹力暴發。始皇在停止服丹半月之後,只覺得渾身無力,雙目昏花,無奈只好重新拾起丹丸。這讓小宦官為他捏了一把汗,並從心底痛恨那幫齊國的方士。

  自從陛下結識了那些方士,就常常與小宦官談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這些想法他從來不與人傳。他知道有人聽了會認為荒誕不經:一般人怎麼會理解陛下的奇怪念頭。

  有一次一個齊女給始皇掏耳朵,使用的是紅銅做成的挖耳勺。陛下在這個時刻特別愛聽一些古里古怪的東海奇聞,她們也就漸漸沒了拘束,一邊講一邊笑,那把挖耳勺竟碰疼了始皇。陛下痛苦地一皺眉頭,小宦官立刻就奪下了挖耳勺。始皇一直看著它被小宦官折成了兩截,目光里好像有些惋惜。

  也就在那不久,始皇傳下了一個旨令:海內金器一併收起,鑄成金人。一道旨令迅速傳遍全國,士兵逐門逐戶搜查金屬鐵器。除了必要的農具之外,所有的兵器悉數收起。白天黑夜,車輛轆轆不停駛往咸陽。接著那些化鐵匠也應召而來。所有的兵器都投入化鐵爐,化成鐵水,澆鑄金人。一溜兒巨大的金人聳立在廣場上,令人嘆為觀止。

  只有小宦官知道,整個事件或許起因於一隻小小的挖耳勺。

  得一詞條·殺

  好個大鮫!此乃東海神靈所遣,蓋因神靈不待見咱凡人尋覓仙山,一路上自然麻煩連連。這大鮫紅翅甩撻,扁口一丈,長須數尺,巨尾大若船帆,體長七丈六尺有餘,眼如銅盆。莫說是氣力超絕,萬夫不抵,單說這模樣,也將人嚇個半死。故出海者每每為其所傷,或被活活吞下,或於巨浪拍擊之中船毀人亡。嗚呼,可憐我徐福先人手下勇士無數,仍不敵這水中大怪。無論春夏秋冬,只要船隊入海,行不出六里,即有大鮫翩翩而至,領隊者砰砰打炮,儘是水炮;縱隊橫隊,一溜兒拉開,好不威武。先人徐福下令以槳做劍,以櫓代矛,結果是拼個魚死網破,船隊盡散。一連數日徘徊於近海,不得遠行。原本是風平浪靜,順風順水,一旦揚帆,不出三刻即有大鮫來襲。

  近代研究者多半將大鮫判為鯨類,抑或巨鯊,更有甚者一口咬定是海豚無疑。錯矣哉!錯矣哉!君不見東萊海域,坦坦蕩蕩,漁事興隆,真可謂國泰民安,一片歡樂景象。誰料知一旦求仙入海,即有大鮫糾纏,可見神仙早已知曉,心有靈犀,莫可混跡。如此思度其中奧妙,不言自明。咱徐福先人何等明智,諸事瞭然在胸,只不過巧裝糊塗,拖延時日以騙秦王。

  徐福聞聽秦王一怒殺方士於琅琊台下,風吹淚絕,面無懼色。他頭戴黑色四棱帽,腰扎青絲長圍巾,腳穿方口黛幫千層底,上系寬幅手紡棉布腿帶,手持鵝毛羽扇,不亢不卑,面見秦王。先施一彎躬大禮,而後侍立。秦王微眯雙目,鼻垂懸膽,口噴惡氣。宦官喝道:「好個方士竟敢不跪?」徐福長揖:「官家莫惱,東萊夷人禮數不同,跪拜者惟祭奠鬼神父母也。今見陛下無怠慢耳。」秦王吭一聲:「我來問你,朕命你入海求仙多有時日,為何不見績效,難道成心捉弄與朕不成?」徐福美目一揚:「大王錯矣,自臣接受重託,即不敢片刻鬆懈,日思夜想皆為尋仙,惟苦苦不得矣。」「那又為何?」徐福上前一步:「啊嘿陛下,咱數次出海,都被大鮫所阻,皆因神仙知曉心事,故百般刁難!可見大鮫攔路,今生仙山無望也!」秦始皇聽個明白,轉身默默不語,暗自雙淚長流。

  始皇哭時,四周文武莫不低頭噤聲。自從秦王身體糟朽,少不得幾聲啜泣,下雨陰天則放聲嚎哭。有一宮娥平時獲寵,嬌聲纏綿,令大王怒生膽邊,伸手抓住扔下高樓。四周大氣不出,惟有徐福朗聲說道:

  「陛下休得悲傷,在下自有妙計!」

  始皇隼目大睜:「從頭細細說來!」

  「依臣看來,神靈厭嫌吾等誠心不足;再說仙山之葯價值連城,豈能輕取!竊以為欲取得海道便利,大王還需破費……」

  始皇死死盯住徐福,大氣不喘,暗自盤算:狡黠儒生巧言令色,欺騙與朕。大鮫何在?朕得親眼一見,如若有詐,爾等必要身首異處!

  秦始皇不曾直接道破心機,只眯起雙眼:「既有如此大鮫,勿需慌促,朕與爾等前抵東海,一探究竟便可。」

  秦始皇起身揮手,文武百官一齊出動。浩蕩車隊從琅琊出發,直趨東海。海上巨浪翻滾,茫茫蒼蒼,片鱗不見,大王一瞥徐福,慍色難掩。徐福急忙施禮:「大王,大鮫原在東萊海域,那裡才是大河出海之口!吾等還須忍耐心性,由此往前……」

  車隊一直前,沿海周轉,不曾停息。徐福被喚至始皇輦上,同車者還有趙高、李斯。車隊行至芝罘,只見碧波翻湧,寒色青蒼。海面若有動靜,頃刻間紅翅拱起,掀巨浪高達丈許!徐福急急喊道:「陛下快看大鮫!」始皇兩眼昏花,趙高一旁指點,呼聲連連:「陛下正是,那廝紅翅拍打不已,真真大鮫!」始皇立即發令:「弓弩手,給朕射殺!」

  弓弩手紛紛躥至海邊,一瞬間弓弦齊鳴,箭如雨下。只可惜風疾浪高,大鮫跳躍不止歡騰而去,一霎時蹤影全無。

  車隊繼續往前。

  行至黃陲。該地海灘平展,水浪洶湧不若芝罘。徐福一直盯住海面,不敢稍有閃失。正這時一隊大鮫復又出現,耀武揚威游往岸邊,嗵嗵水炮排空而擊!徐福正欲呼喊,始皇已經抄起大弓,斷然棄輦,踉蹌奔往海邊,立定引弓。大鮫中箭,卻能戲水如舊!吶喊中弓弩手聚攏一處,箭矢如雨……一大鮫翅斜翻扭於淺灘之上,全體將士齊呼萬歲!

  徐福侍立一旁,待喧囂漸漸平息之後,脫口呼道:「陛下好箭法也!」

  東巡·二

  1

  圍困齊國之初,始皇曾問王賁:「賁,你如何使三十萬大軍所向披靡?」

  王賁說:「陛下,臣牢記先父的教誨,對兵士,要給他們以信,給他們以勇,但不給他們以智。」

  始皇若有所思。王賁接上說:「給他們豬、騾、馬、牛肉吃,讓他們喝生馬血。」

  始皇笑出了聲音。

  王賁感到陛下高興了,於是滔滔不絕:「三十萬大軍,槍刀劍戟,排山倒海,六國豈有不滅之理?」

  結果齊國幾乎不戰而亡。這些日子裡,宮內歡呼雀躍,始皇臉上卻肅穆如常。

  趙高忙著擺宴慶賀。始皇在等王賁歸來,一直端坐宮中。「王賁什麼時候回咸陽?」他問左右。

  衛尉忙答:「今天夜裡差不多了吧?」

  趙高走過來稟報:「已經快馬去催了。」

  齊國的美女、錢幣、金銀細軟、綢緞,還有上好的竹簡,一直源源不斷地運進咸陽。

  有一個少女長得高大、潔白、俊美,這在咸陽城裡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的。始皇問她:「你是王族嗎?」

  少女點頭。

  「多大了?」

  「十九。」

  趙高在一旁咕噥:「齊國地處東海之濱,與東萊相鄰。萊國就有這種女人,她們個個身高馬大……」

  始皇做了個手勢,趙高閉了嘴巴。

  這時有人喊道:「王賁拜見陛下——」

  始皇迎聲起身,竟往前走了幾步。

  王賁已跪在正殿。

  始皇說:「王賁,我已候你多時。」

  「臣步履遲緩,臣有罪。」

  始皇呷了一口水,讓王賁把戰況一一道來。

  王賁說:「三十萬大軍一字排開,齊國將士驚慌失措,若真的打起來,恐怕也不堪一擊。」他瞥瞥始皇,咽了一口,「不過,開始卻不是這樣;齊軍試圖阻攔,倚仗要塞,拒不投降。而我將士正等著屠城呢……」

  始皇鼻子里「哼」了一聲。

  「伐燕趙,」王賁提高聲音,「將軍振臂高呼:『為陛下而戰!』兵士齊聲響應,山搖地動,聲如雷電,大軍如海濤洶湧。城垣守敵渾身顫抖,何能抵我。廝殺中,有人手舉長矛連呼『陛下』,英勇無比。有的戰士中了敵軍毒箭,倒下那一刻還在呼喊『陛下』。陛下如果親臨戰場,目睹壯烈之廝殺,一定會留下深刻印象。」

  始皇嗯了一聲,賜坐。

  王賁坐了,鼻子上滲出米粒大的汗珠。

  始皇說:「你的父親王翦當年率六十萬大軍滅楚,也是喊著『為陛下而戰』,兵臨城下,敵軍連連潰逃,毫無抵擋,一瀉千里。楚地橫屍遍野,胡虜豈敢猖獗。大軍無非是陛下伸長的手臂,強拳勁膂而已:進而滅燕,滅代,最後亡齊。齊國何等悍囂,如今卻不戰而亡,正應了他們軍師的一句名言,所謂『不戰而屈敵之兵』也……盧鹿指處,必是降敵。」

  「陛下所言甚是。」

  始皇說過這一番話之後,已有些倦意,最後聲音低沉得幾乎聽不見:「偌大一個齊國……真是可惜。」

  王賁有些不信自己的耳朵,這時茫然地望著陛下。他這會兒突然想起,齊姬就是齊國人啊,她是陛下最寵愛的女人,陛下大概是為她而憐惜啊……這樣想著,他就說起了齊姬。想不到始皇立刻搖搖頭:

  「齊……是朕的故國。唔,這句話說來長了,你不會明白的。嬴姓其實來自東方……」

  王賁越發摸不清端底了。他口吃起來:「陛下……難道……這個……然而……」

  2

  這是一場浩大奢華的宴會,咸陽全城都聞到了香味。煮肉的香氣直傳到百里之外,人們說:今生今世能見到這麼一場大宴,死而無憾了。文武百官、樂師、武士,歡聚一堂。樂工高奏凱歌。御前郎將蒙武朗朗笑語,健步如飛,雙目在人群中掃來掃去。宴飲間戒備森嚴,衛士們有的穿了便衣,有的穿了軍服,簇圍始皇左右。

  趙高說:「有功將士坐前排。」

  宴會散去,宮內突然陷入一陣空前的寂寞。始皇問小宦官:「從齊國來的那些異人呢?」小宦官知道陛下又想起了那些儒生方士,心裡還在迷戀長生不老術呢。他幾次想說:什麼去東海里尋找三仙山,分明是些騙子,這些傢伙只有一個處置方法,那就是一殺了之。但他不敢這樣明明白白說出來,這會兒只是說:「那些異人尋不來仙藥,十有*是嚇跑了,這時辰嘛,我估計他們都回齊國去了……」

  「唔?有這等事情?你從頭說來!」

  「這個嘛,反正,反正大街上的方士——那些齊國怪人再也不像過去那麼多了,這是千真萬確的……」小宦官有些吞吞吐吐的。

  「他們是什麼時候走的?」

  小宦官臉上滲出一層虛汗。他突然覺得以自己的好惡來應付陛下是十分危險的一件事,這會兒趕忙應道:「還有的呀,總有的呀。這麼大一個咸陽城,各種怪人都有。他們當中有星相家,會佔星術;還有人在煉一種神丹;最讓人驚異的就是那個大聊客『老齊』——這個人對齊國掌故、朝野逸事,可謂無所不曉。你以前不是見過他嗎陛下?」

  始皇想了想,終於記了起來。他如夢初醒地拍拍腦瓜:「聽那個大聊客說話,如同夢囈,實在是荒謬而多趣。」

  記得那是一個微雨濛濛的下午,一個在傳說中被稱為「齊國通」的大聊客老齊終於被喚進殿來。這人長得獐頭鼠目,樣子實在不算雅觀。為了遮掩他全身的那股腥膻氣,中車府令趙高命人采來五色鮮花。大聊客端坐角落,不停地抽鼻子。

  大廳中響起始皇沉沉的聲音:「你且說來。」

  大聊客叩頭,而後合掌道:「微臣如有唐突,還望陛下恕罪。」

  「可。」

  大聊客閉上眼睛,兩手叉起,像沉入深深追憶之中。這樣停了一會兒,他以緩緩的語調敘說起來:「咱老齊這人也算個有大口福之人啊……」一句話說得無有邊際,一旁的人都吃了一驚,連始皇也愣了一下。但他忍住了聽下去。「咱自小喜好奇巧吃物,可謂食不厭精。每有宮廷大宴,吾等必得設法蹭上一頓,口腹大快矣。記得先王三日必有流水長宴,伴有舞樂華裳好不盛大,吾等探頭探腦,提一把笛子也就混進去了……」

  「唔?這是怎麼回事?」始皇終於好奇地打斷了他。

  「是這樣哩,齊閔王這人喜好音樂哩,這跟他爹他爺都差不多,樂隊一進宮就樂得翹鬍子。我呢,就隨上人溜進去了。其實我什麼都不會,連笛子有幾個眼兒都不知道。」

  「哈哈……」始皇笑了。

  大聊客老齊被這笑聲大大地鼓勵了,聲音提高了許多:「咱只記著一頓好吃哩!只等大伙兒吹吹打打起來,咱就趁亂往旁一歪,坐到了流水大宴旁,把什麼魚翅海參鯰魚唇往肚子里扒拉起來……」

  始皇眯著眼去看趙高。趙高問:「慢著,你剛才都說了些什麼?什麼吃物?」

  老齊像受了委屈一樣吭吭幾聲:「連這也不知道啊,魚翅是鯊魚鰭,海參是長了刺的……鯰魚唇也是美味。反正都是海里那些有大滋養的東西哩,陛下該弄一點嘗嘗才好。這些物件一下了肚,不到半天,身上的陽氣也就興隆了,走路有勁愛攥拳,小雞兒怪精神的……」

  趙高笑得身上直抖,一邊抖一邊用眼角去瞥始皇。他發現始皇由於被這個怪人所吸引,頭顱已經往前探了一截。始皇的目光突然眯了一下,接著大惑不解般問道:

  「唔,你給我照實說來——你說自己吃過齊閔王的流水大宴,那麼你多大年紀了?」

  趙高這才猛醒過來,趕忙扳著手指算了起來。還沒等算個仔細,那個大聊客就笑了:「我們齊國人活個幾百歲也不是什麼奇事兒。我爹就活了三百歲。我爹活著時候常講齊桓公和管仲的事情——嗬呀,我得說,齊桓公更是一個好吃的主兒呀……」

  始皇於是不再追究這個人的實際年齡問題,眯著眼睛聽下去。

  「齊桓公老頭兒年輕時候就是個浪蕩子,到老了還是那樣哩。他喜好*兒——陛下一聽就明白了不是?他最願吃一些稀奇物件,什麼海膽海腸子、鮁魚丸子胡椒粉;吃起魚翅來就像吃麵條兒,燕窩當成了老母雞湯一口氣就喝去大半碗,還說什麼『寡人就差沒吃上一口人肉了,也不知是什麼滋味兒』。他這一說不要緊,雖然是半真半假開個玩笑,下邊有個叫易牙的小人聽了,就回家把自己剛滿月的孩子殺了,做了一大碗肉湯端給了齊桓公……」

  趙高睜大雙眼看著始皇。

  始皇鼻子里哼了一聲:「竟有這事兒?」

  「千真萬確,要不說齊國滅亡了嘛,齊國從根上講就殘忍無道啊!齊國的老祖宗們,哼,不是我當著陛下的面說啊,他們比秦國的道德相差十萬八千里呢!就拿這其中最有本事的齊威王齊宣王父子來說吧,比起陛下,那也真是九牛一毛,算不得什麼。他們這些人個個好色,連齊宣王自己都承認,說『寡人好色』嘛。陛下也就可想而知了,這都是一幫什麼貨色……話又說回來,在講究吃穿享樂方面,他們倒是大有一套的,不像咱秦國,凈吃一些羊肉麵餅什麼的。咱這邊,我是說陛下,也該去東邊,去齊國那地面上弄點海參鮑魚回來。」

  始皇睜開眼睛:「聽說有些長生不老的草藥……」

  大聊客趕忙拍打頭顱:「你看看我就忘了這一截兒。那是自然的了。不過那都是方士們才有的啊。說到方士,陛下不會陌生吧,他們也來咱秦國了不是。齊桓公齊威王,還有下邊的一個個主兒,都不是有恆心聽忠言的人,他們只知道胡吃海喝,山珍海味不離口,一吃就吃個肚兒圓,哪裡還顧得上好好進補藥石啊!要知道丹丸這些東西,吃進嘴裡是要有些苦味兒的,那些傢伙干別的行,就是不能吃苦,於是乎,然而也就……早早地把身子骨弄朽了個的!一天到晚讓小妞兒陪著,嚯也夫,一夜一夜不睡,像齊桓公,陛下讓我說他什麼好呢?」

  「你就別賣關子了!」趙高輕聲呵斥一句。

  大聊客接上:「這個齊桓公把齊國整治得也算興盛,成了春秋首霸,照理說也是有為之君了吧?可就是為人不齒。這個人是個半吊子……這是我們齊國人的說法,那意思就是,嗯,一個寤迷三道的人,一個動不動就瞎胡鬧的傢伙。這個人壓根兒就不像一個國君,有一段時間動不動還逛窯子呢!」

  始皇看看趙高,趙高湊上去小聲說:「窯子就是*待的地方……」

  大聊客耳朵極尖,聽得明白,立刻大聲呼應:「對呀對呀,就是那種地方。想想看,他宮裡有多少像模像樣的女子,可他還是要往窯子里鑽,為了讓人認他不出,就胡亂披件衣裳,趿拉著鞋,披頭散髮的……這都是國相管仲為他辦的好事兒。那管仲,嘿,能為大哩,把好大一個齊國弄成了天下最會做買賣的地方,讓天下最富的大商人都往這兒跑。什麼辦法?就是在臨淄城裡開了七百女閭,按一閭二十五家計算,那要有多少窯子啊!它們都開在了宮裡,這全是為了齊桓公的方便嘛。那些大商人,帶一輛車的白吃,三輛車的不光白吃,連牲口草料也包了;如果帶來五輛車,那還要配給五個女人服侍他哩!這些大商人一天到晚在臨淄吃喝玩樂,把天下的財富也就全帶到這裡來了……」

  始皇再次眯上了眼睛。他在心裡驚嘆這個管仲,同時卻又一次想到了自己最佩服的秦國先王的名相:商鞅。是的,如果說管仲治理一個國體靠的是熱敷,那麼商鞅用的就是冰鎮。冷得徹骨,嚴刑峻法。他們的辦法不同,各有一路,但孰優孰劣今天已經清清楚楚了——齊國越來越熱,結果高燒不退,把偌大一個東方大國燒迷糊了。想到這裡他哼了一聲。

  「臣接下去,還要給陛下好好講講臨淄哩。這個地方啊,真是了不得哩,了不得哩……」大聊客擦了擦嘴巴。

  始皇擺擺手。趙高立刻對大聊客說:「以後再說吧,陛下還有別的事呢!到時候你聽我吆喝就行了。」

  自傳片斷

  [治學篇]每每回顧往事,總是心潮澎湃,感慨系之。最不能忘記的人即第一位文化教員。該同志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只可惜時過而境遷,音信全無,不知其人如今幸福與否、歷次運動風雲激蕩中能否安然度過?可嘆我中華道路是曲折的,然而前途是光明的,多年來雖經歷諸多彎路坎坷,但總算有馬列明燈,最終指引我們踏上現代征程!說到此我憂喜交加,情不自禁時竟老淚縱橫,不能自已……

  該教員年紀輕輕且出身資產階級,竟能夠克服若干不利條件,覺悟領先於部隊許多戰士,閱讀馬列原著,由淺入深耐心講解。從人口足刀手等簡單文字教起,再配以撥破魔佛等拼音字母,進而指點物品以認識文字,從事巧妙教學:行軍時在背包上貼一大字,令戰士耳濡目染。凡事物皆有內因外因、本質表象、矛盾對立統一等內在規則,更有實踐第一、物質決定精神的唯物史觀。這些深刻原理從一開始即貫徹下來,所以我必須說,他是引我哲學入門第一人!當年課本稀少,無非是油印小冊子若干,粗紙毛邊筆記本一個,鉛筆一支,毛筆兩管三管不等。然而艱苦條件下心志更堅,戰士們聽課認真,咂一次筆寫一個字,都像小學生一樣做起。

  我記得老師眉目清秀,身體比較單薄,眼睛近視,但他當時考慮到群眾影響和政治因素,很少配戴眼鏡。全國接近勝利時他才弄了一副眼鏡,因是繳獲的勝利品,故雖然是上等的金絲眼鏡,然而度數並不合用,只是聊勝於無而已。老師勉強戴了金絲鏡片,有時不得不以手抬鏡腿校正瞄準,大聲朗讀課文,鏗鏘之聲猶在耳邊,讓我至今想起來還要心酸。可見鬥爭歲月何等艱難,卻是個個爭先向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哪有現在這樣情形,物質豐富,鬥志渙散,哪個單位不是人浮於事!當然,合理享受也是常情,人民皆有追求幸福的自由,但卻不能一味嚮往資產者的糜爛,忘記終生奮鬥的宏偉目標!說到此追昔撫今,不禁悲從心來,幾次欲言又止。老師精通諸子百家,卻能一再批判孔孟,事事以身作則。當年伙食有限,隊伍休整時難免油水不足,一碗粗菜清湯寡水,可是戰士與長官基本上統一伙食標準,偶爾殺一頭豬羊也是僧多粥少,不能解饞反而引得心癢。但是革命者自有未來的嚮往,勝利正離我們越來越近,這個事實不言自明。所以首長與文化教員共同的講話就是:新社會的建設中,我們都需要更多的文化。正如主席所言: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

  我們努力學習,於是打敗了愚蠢的軍隊。被俘的敵人一個個軍毯裹身,然而幾乎大字不識一個,與我們學習前情形相似。如談到階級覺悟則更是荒唐,一個個出身窮困卻要為地主資產階級扛槍賣命。我曾於夜間多次去文化教員的單身宿舍,種種情景一生難以忘懷!他鋪蓋極其簡單,被褥上足有十幾處補丁,可是書籍數量超過了師長!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套紅印刷的延安著作,捧到手裡墨香撲鼻,其中講辯證唯物思想和實踐觀點,初一看雲里霧裡,研讀再三而後則心中洞開,眼界大長!另一次更是烙印深刻:於其住處看到了淺灰色漆布精裝《資本論》!厚度竟達一大拃有餘,而且仍舊是香氣襲人!我生來也是第一次見到偉人照片,對那深邃目光和旺盛鬍鬚不能忘懷!當時即抱定信念:一生都要做堅定的馬列主義者,並於革命實踐中緊握筆桿!

  說到這裡添一個有趣的插曲:我們師長傳說中很會寫詩,每有戰鬥空閑,就會口誦一首,一旁警衛即要快筆錄下。受首長影響,我們副團長也學習作詩,久而久之竟然如同吸煙一樣成癮,以至於不能停止。團長因職務繁忙,雖羨慕而無暇拾筆。在我百般央求下,副團長終於將詩作一示。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當面見到詩,並懂得它的大致情形,如每行字數和押韻等等要求。配合文化教員前者所授之撥破魔佛,漸漸可以試著寫出字數統一、隔行押韻的正常詩句。初次作詩興奮不已,然而總算有勇氣拿給教員指正一番。記得他手撫眼鏡腿看了足足有五六分鐘,漸漸面有驚訝之色,最後蹦出一句:「多寫多練,一定成功!」受其鼓舞,我於當年即寫下了四十多首,其中大約有十餘首還不致令人臉紅吧。於是我將這些詩作稍稍優異者呈於首長,終究博得更多鼓勵。

  戎馬生涯,征程勞頓,紅顏知己,一切都不能動搖我學文化學哲學作詩文的決心!時間在於擠,要有釘子精神。這時節我已經二十多歲,按村裡一般情況和規律已到了談論婚配的年齡,但是,隊伍上並沒有這些跡象。大家都在忙於戰鬥,除了個別首長年齡實在較大,再加上職務重要需有愛人照顧外,其餘人都不太考慮這些,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因為分工的不同,戰鬥中我主要來往於前方和後方之間,所以並沒有負傷之類,因而與女護士等人也就沒有多少接觸。這就使我能夠將更多精力用於文化學習,精神集中而且實力充足。說到這裡,也就不難理解我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即成為全團最有文化的人。這裡可以說,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知識,即便是哲學和詩這樣深奧的領域,我也都邁入了門坎。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的師傅是年輕的文化教員以及那位副團長,但我的最偉大的導師,則是實踐本身!任何產生於實踐之前的所謂高論,所謂的天才論,皆是唯心主義,是必然向其反面轉化的失敗的結局!當我的事業有所成功之後,不少人就以天才論、談我有什麼天生過人的智慧等等,橫加議論。這都是我特別不能苟同的!我想說的是:哪裡有什麼天才!我無非是將別人打牌抽煙的時間,全用到了學習上而已!無非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而已!我的口號是:我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我的座右銘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我的信念是: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至於養生知識,那是後來和平年代的成果。這時因工作關係來往於鄉間邊區一帶,少不得與一些基層人士晤談,深受啟發。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丹丸氣功陰陽之術並不神秘,耳濡目染也算有些收穫吧。以我的哲學知識來看,養生原理與唯物觀念兩相統一,並沒有根本的抵觸。再說許多首長戎馬一生,那時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一年年下來早就身體羸虧了,重者已經是朝不保夕,亟待調養。俗話說書到用時方嫌少,到了這時候才知道養生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可喜的是我們老家地處海邊,古代即有方士頻繁活動,這些人最懂長生不老之學,按古為今用去粗取精的原則,溫故知新,一切也就需要從頭實踐了。最想不到的是這個過程竟有其他收穫:漸漸掌握了許多古代大航海家大方士徐福的事迹,由好奇到深入,最終成為徐福專家。這就是唯物主義者怎樣知難而進,如何做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道理。我這一階段的主要著作散見於報端,其中有些篇目因內容過於深奧晦澀,只可用作內部交流,並不宜發表,如:《論老年床上養生二三法》《丹石攝補與陰陽調理》《人生百歲不是夢》,等等。

無憂書城 > 現代文學 > 你在高原 > 海客談瀛洲 第三章
回目錄:《你在高原》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白門柳3:雞鳴風雨作者:劉斯奮 2白門柳1:夕陽芳草作者:劉斯奮 3你在高原作者:張煒 4重生作者:梁曉聲 5黃葉在秋風中飄落作者:路遙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