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現代文學 > 你在高原 > 人的雜誌 第三章

人的雜誌 第三章

所屬書籍: 你在高原

  雨梁

  1

  我憋足了一股勁兒要見雨子。先去了他的雜誌社,人不在;我想也幸虧他不在——連日來我一直在琢磨他的事兒,竟然匆忙得連鬍子都沒顧得上刮,下巴亂糟糟黑乎乎,整個人大概氣洶洶的,這小子看一眼也會害怕。當然我很少與人動粗,不像呂擎,到了一些節骨眼上粗暴得可怕。我擔心那天見了雨子,話不投機也會做點出格的事……這是完全可能的,因為這事與吳敏有關。

  我在心裡想像著雨子的模樣。因為吳敏,更因為呂擎的惱憤,我對這個人厭惡多於憎恨。我想這個年頭各種各樣的醜陋動物都開始出動了,它們弄得大地一片狼藉,綠色植物急劇衰敗。植物硬是讓一些殘忍狂躁的動物給踐踏擠兌的,每年裡都有大批植物品種走向滅絕。好動物則像植物一樣,只得忍看另一些壞動物飛速繁衍,不停地發生變異。雨子以前口碑不錯,想不到今天也有了這樣的劣行。

  梅子近來愈加頻繁地回娘家去,臨走總是講一句:「我和孩子回姥姥家了。」她嘴裡的「姥姥」兩個字會讓我心裡一陣滾燙,因為它讓我想起的是自己的外祖母、與老人連在一起的那座小茅屋……我一想起這兩個字,腦海里就會閃過這樣一幅圖畫:外祖母正在那棵巨大的李子樹下洗衣服,我則攀在她身後的大樹上。我正想偷偷滑下,想猝不及防地伏到她的背上……

  梅子和孩子去享受一頓不錯的伙食,留下我一個人隨便吃一點。我沒滋沒味地咀嚼,除了想一想雜誌的事,再就是想吳敏遇到的麻煩。我和陽子一樣,對幫助吳敏有一種義不容辭的勁頭。我們不想讓任何不乾不淨的東西沾上她。她那張微黑的臉龐上,一雙眼睛像湖水,是人人都想愛護的寶物。她溫柔體貼,舉世無雙。在她沒結婚之前,陽子總是一次次去找她,往死里嫉妒呂擎——可是陽子畢竟算我們當中的一個小弟,雨子算個什麼?

  這天下午我再次去找雨子。有人告訴說雨子並不按時上班,他常常在家裡工作——黑狗街四十六號。古怪的街名,以前聞所未聞。

  結果我不得不到處打聽「黑狗」。這個街蠻不錯,十分幽靜,到處都是青藤,街兩旁大多是陳舊結實的青磚房。很明顯,這在過去可能是城市的富人區——今天也仍有可能住了不少富人,藏下了一些驕奢淫逸的傢伙。我擔心雨子身上的毛病就是跟黑狗街的惡棍們學來的。

  雨子四十多歲,比我還大兩歲。這種年齡上的優勢多少是個問題。人與人之間,年齡從來都是一個問題。但我見到他無論怎樣還是要居高臨下地與之談一談。朋友之妻不可欺之類,他大概總會懂吧。我可能還會提到萬磊,他不是被萬磊引到呂擎那兒去的嗎?我提提這個人,他也會明白是什麼意思——人的一生還是要本分一些、少一些毛病更好,這樣才能平安無事。

  2

  我敲響了黑狗街四十六號。一個黑漆的曖昧的小門。進門後是一個小院,院子里青磚鋪地,一個小花園,裡面有許多植物。我故意不把目光轉到開門的人身上,細細看過小院之後才把臉轉向他:大名鼎鼎的雨子。

  我覺得有點兒不對勁,「你是雨子嗎?」

  對方微笑著點頭。面前的這個人中等個子偏高,鬍子比我淡,臉比我胖;他的兩個腮幫子往外鼓著,臉相極像兒童。他長了一對大眼睛,一頭梳理得特別光潔的頭髮似乎還擦了髮油。結了領帶,衣冠楚楚……一個人在自己家裡還這樣講究,真是少見。但這副模樣並沒有特別激怒我——我看到的是一個溫文爾雅的、誠實的面孔。

  當自我介紹之後,他很客氣地與我握手。進門時我在心裡琢磨:怎麼開始這場談話,怎麼把話題挑破呢?

  進屋了。室內讓我兩眼一亮:屋子雖小,可是書很多,各種各樣的精美畫冊、燙金點銀的名著,一排排耀人眼目。我特別喜歡書,不由得在書架前徘徊起來。

  他給我倒了一杯咖啡、一杯綠茶。我選擇了一杯綠茶。

  他把咖啡取到手裡,暖著手,自己喝起來。他說話慢慢騰騰,那和藹的語氣讓人無法厭煩。我說:「你的書很多。」

  他搖搖頭:「不足萬本,不多。」

  「你這些書都是嚴格挑選的,瞧,這麼多好書。」

  「好多書是通過黃先生推薦才買來的。」

  我想那可能是大學裡的一位老先生吧。

  「黃先生是專門搞藏書的。他給我很多指點……」

  不難想像,這個雨子身邊有一些特別的朋友,這可能有助於養成一種溫溫吞吞、不急不躁的脾性。我來這兒是對的,呂擎根本對付不了這副慢性子。我想到了此行的目的,轉過臉來,盡量用冷淡的目光注視他。

  他仍然那麼微笑,給我讓茶。這傢伙真沉得住氣。

  茶有點苦。我問:「這是什麼茶?」

  「噢,『挪園』。」

  沒聽說。咂著茶,一邊想著怎樣切入那個令人尷尬的話題。停了一會兒,我的眼睛瞥到了一邊的幾張照片——繪畫照片,是用來製版的。我問:「你認識萬磊?」

  「當然,很好的朋友。」

  「那你認識呂擎嗎?」

  他又點頭。

  「我是呂擎和吳敏、陽子他們的朋友,」我的語氣重起來,「我們常在一起討論問題。我就是聽了呂擎和陽子的介紹才來拜訪你……」

  「陽子,啊,那是極有才華的人哪!」

  他的眼睛裡有什麼明亮的東西閃了一下。我馬上說:「主要是他的人品好。我想,從某種意義上講,才華也許並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人品、人的質地——這才是最終決定的力量……」

  雨子搖頭:「不不,才華與你剛才講的,其實是一個東西。」

  「那麼萬磊呢?他有才華,可他差不多是個混蛋!」我說這話時帶出一股悶氣,但話一出口又馬上有點後悔——我這樣談論一個剛剛遭遇不幸的人,未免有失陰德。

  雨子看看我,低下頭:「是的,有很多人像你一樣議論他。可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我覺得這個人不過是壞在一張嘴上:說得太多。實際上他做的並沒有那麼離格。他是個真正的藝術家——我可以理解……」

  最後一句話刺傷了我。我說:「是的,我們對這樣的人——所謂的藝術家太寬容了吧!他們自以為擁有豁免權,能夠為所欲為。有時候,」說到這兒我冷冷地瞥他一眼,「有時候連好朋友的妻子都打起了主意……」

  雨子坐在藤椅上,兩手夾在雙膝之間。他待我停下來,然後說:「是的,我也不贊成。不過後來與他接觸多了,才覺得自己曾經那麼嚴重地誤解了他。我們是朋友,可是我以前實在還夠不上理解他。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我們深入一個隨和的人、一個所謂謙虛的人的內心世界那也許容易一些;但我們會本能地排斥那些看上去很狂氣的人——而那些藝術家中,有很多人就是這樣的。他們故意穿奇裝異服,留長發,還戴了古怪的裝飾——他們在用這些淺薄誇張的外在符號,拒別人於千里之外。實際上他們很孤獨……」

  「怎麼說呢?」

  「只要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只要傑出,就會是一個孤獨的人。他們知道很多人最終還是喜歡質樸的——而他們,不願被人喜歡。」

  「故意讓人討厭嗎?」

  「是的,這樣他們會活得更自在。他們非常孤獨。你不覺得這個世界對人的打擾太多了嗎?有人不得不用許多方法將自己與別人隔離開來,以獲得一份寶貴的孤獨。」

  我一時不知該怎樣說才好。這種替人辯駁的方式是不是太深奧了一點?

  「大家都討厭他們,他們也就可以呆在一個僻靜的角落裡了。」

  我仍沒有做聲。我在琢磨其中那一絲絲道理。我不太相信。因為那個萬磊生前太喧嘩了。

  他繼續說:「我後來才知道他就是這樣的人……你看過他的畫了嗎?」雨子的動作慢慢騰騰,站起來,在寫字檯下邊一個小柜子里翻動著。他取出了一個寬大的相冊,這相冊精製極了。他伸出長長的手指翻開封面,我立刻被一些斑斕的色彩吸引了:它們像桌上那些照片一樣,不過每一張都有編碼。都是萬磊的作品,它們真的讓人驚訝,真的一片燦爛……雨子說:

  「可惜這不是原作……我們準備給萬磊出一個畫冊。多麼優秀的一位藝術家,死得太慘了。他生前連一本好畫冊都沒有出來。他給雜誌畫了很多插圖,而這些真正的傑作……」

  3

  我的目光一直凝在相冊上。有什麼東西開始打動我——我感受了,但難以清晰地表達。我相信自己的鑒賞力,這裡邊有一些該是了不起的藝術品。有一種東西在燃燒,它有時寧靜陰鬱、孤獨,有時狂放、一瀉千里……我到底該怎樣理解「質樸」這個概念呢?質樸就是真實、自由和純潔……雨子一頁一頁翻動相冊,動作平穩和緩,一如他的性格。我這會兒才意識到:萬磊和雨子雖然是一對好朋友,可他們的差異竟然如此之大。這多少有點讓我感到奇怪:他們怎麼能走到一塊兒呢?

  看完了這些繪畫照片,雨子把它仔細地放好,重新坐到藤椅上,仍然那麼微笑著。直到這時我才發現一個問題:主導了這場談話的不是我,而是雨子,儘管他那麼溫和,不急不躁,聲調平緩。同時我還發現,我一點也沒有談到吳敏,而且忘記了切入這個話題。我覺得自己並不討厭眼前這個人。事情也許真的像他說萬磊那樣——一切都在可以理解的範疇之內——但可以理解就可以原諒嗎?我的心頭蹦出一個大大的問號。我搖搖頭,開始試著給自己重新鼓勁兒。

  我仍然要尋找機會把問題攤開,因為我來的目的就是想阻止他再去吳敏那兒,打消他的某種念頭。當他伸手去整理桌子上散著的幾幅照片時,我問:「這些照片就發在你們雜誌上嗎?」

  「是的。它們發在封二。我們刊物每期都要發兩幅美術作品。」

  這時我突然想起了另一件大事,忍不住問:「你們雜誌每期印刷要多少?全由國家補貼嗎?」

  雨子皺皺眉頭:「我們這份雜誌快辦不下去了。主編川流也耐不住性子了……」

  「大詩人川流?」

  「是。他掛個名,實際上並不管具體事情。」

  他告訴這份雜誌只享受補貼到年底,從明年開始就要自負盈虧了,「那樣大家就辛苦了,不得不為生存操心……」我卻不由得在心裡盤算:這樣一來,與我們葡萄園要辦的雜誌有什麼區別呢?它同樣要自己謀生啊。一談起刊物的事情我就有點衝動。我說:「這份雜誌的歷史很長,曾經非常有名。其實它花的錢並不多,再說這是一筆必要的文化投資……」

  雨子笑笑,沒有說話。

  我讀過川流的詩,那些寫黃河的詩曾讓我激動。就是從他的詩里,我記住了一個自然地理概念:「黃河是典型的遊盪型河流」。一個詩人竟可以把這樣的句子直接搬進一首詩里。雨子說這個人如今愛酒甚於愛詩。我想這樣的人大概有一個人會喜歡,那就是釀酒師武早。

  我站起來隨便看著。屋角掛著一張古畫,雨子在背後輕聲介紹:「這是一張宋畫。」我知道在這座城市裡做假畫的人越來越多——我問是否是真的?他點頭,說已經請梁先生鑒定過了。「誰是梁先生?」「就是梁先生呀,你沒聽說過?」

  我一點都沒聽說過。

  雨子介紹:「梁先生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是這座城市裡最有名的一位老先生。」

  「他是搞什麼研究的?」

  「也談不上搞什麼的,博學,有名,連他的同學都是一些很有名的人物。」

  雨子隨便說出了幾位,有的知道,有的從沒聽說過。我問老先生屬於哪個單位的?雨子說:「梁先生很早以前就沒有職業了。解放以後政府曾邀請他擔任博物館的館長,他拒絕了。」

  「為什麼?」

  「這些老先生都是一些很有性格的人,不願乾的事兒怎麼也沒法讓他接受下來。那時工資很可觀……他拒絕的理由是——他覺得與之打交道的那些人沒有文化。他不願和這些人為伍。」

  「他這樣講過嗎?」

  「或者他講過,或者是後來一些人的估計……反正他幾十年都不怎麼出門,很少與人交往。但從其他城市來的老先生,特別是海外來的一些文化人,常常提出要見他。因為他太有學問了。」

  接上雨子講了一個事例:四五年前,這裡發現了一位老學人的遺著,就是後來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那本書,是談論東部沿海古城的書……

  我的神經開始繃緊了:「就是談兩個古萊子國的異同——是那本古籍嗎?」

  「就是那本。當時發現的是一部手稿,很亂,外地一個更大的古籍出版社要拿走,可我們這兒不想放手。對方說:『我們不是不捨得你們出版,是因為你們這裡找不到能整理這部遺著的人。』出版社有些犯難——這兒真的沒有一個人可以干這活兒。這部手稿上那些古文字,一些符號、字跡,沒有幾個人認得出。怎麼辦?出版社的人不甘心交出去,因為這部手稿太珍貴了。他們到大學去,大學裡的一些老先生也沒有辦法。他們還試著到外地找過人。誰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眼皮底下就藏了個『梁先生』!正這會兒一個很有名的海外學者為一個問題千里迢迢來請教梁先生,被古籍出版社的人知道了。領導一拍板,說快把那部手稿送給老先生看看。梁先生接到手裡,翻了兩下說:『這不是我同學的一部書稿嗎?可惜還不全。你們從哪兒弄的?』就這樣,梁先生接受了整理這部殘著的任務。他覺得為死去的老友做這件事情很值得也很重要。就這樣,只用了半年時間不到,他就把手稿整理出來了,出版後就是你見到的那本古籍。當時出版社給了他兩千元的『潤筆費』,老先生還是接受了。」

  他在講整個事情的始末,我一直沒有做聲,心裡琢磨:那部殘著的後半部呢?我想的是手裡的秘籍……那本出版物太深奧了,時而「語焉不詳」——它特別提到了「思琳城」的變遷,那些地方最令我神往……如果能見到梁先生本人該是多麼榮幸啊!

  「你能給我引見一下樑先生嗎?」這句話在口中一旋,但沒有說出來。

  天色有些晚了,我站起來告辭。雨子說:「濱要回來了,留下吃飯吧,你正好也見見她。」

  「誰是濱?」

  「我愛人。她工作的地方離這兒比較遠,所以回來得總是晚一點,我做飯太蹩腳,她總要自己做。」

  他一邊講話一邊把臉轉到一邊的書架上:夾層玻璃上有他們的訂婚照,我剛才竟沒有注意。照片上的雨子很年輕,他旁邊那個姑娘極為出眼——我不得不說,她比雨子要漂亮許多。這就是「濱」。從照片上看,我覺得她有點像年畫上畫出來的那些女人,真的很像。

  可惜我今天不能冒昧地留下。我告辭時,終於說出來:請他引見一下樑先生……

  回去的路上我想:這座城市啊,畢竟還有一些我們完全陌生的角落。我從未聽說過梁先生——還有雨子無意中提到的那個藏書家黃先生!這些人我該一一拜訪,因為他們顯然成為這個時代的稀有元素,我們見到他們的機會將越來越少。我又一次知道:大魚都是沉在水底的。

  回到家裡時,呂擎和陽子正在等我。呂擎一見面就小聲問一句:「談得好嗎?」

  我點頭又搖頭。

  「什麼意思?」

  「正在談。」

  「有這麼複雜嗎?」

  陽子在一邊吃吃笑。他明白我們在說什麼事兒。不過我心裡想的是雜誌,是梁先生。

  4

  我和雨子沿著那條青磚鋪地的小巷往前走,心裡有一種隱隱的衝動。雨子告訴,從這裡到梁先生那兒不用乘車,一直走下去就成——大約四百多米之外就可以看到一個廣場,廣場那兒有個雕塑。「對,有個銅雕。」我小聲重複了一遍。雨子說:從銅雕那兒再往右拐,可以見到一些很舊的平房。就在那個地方,梁先生過去有五十多間房子,後來都被政府沒收了。前幾年落實政策還給他十五間,可是這十五間房子差不多都被住戶占著,梁先生總不能把他們都趕走啊,而且一家老少擠得緊。我問梁先生家裡還有什麼人?雨子說只有一個女兒在身邊,以前還有一個兒子,但很多年都不來往了,也有的說是死在了外地。「梁先生現在自己住著五間平房,本來是個挺好的四合院,可惜很早以前被什麼人搞掉了兩個耳房。現在只是一個普通的小院了。」

  這樣說著就到了廣場。又見銅雕……向右拐,進了一條曲折的巷子:又是不起眼的逼仄的小門,又是那些青磚鋪地的殘破巷子。雨子伸手敲門,敲了幾下用手一推,門就開了。

  他告訴我:只要晚上八點鐘以前,這個門總是開著的。

  進了門立刻讓我有一種驚喜,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好的小院:長滿了竹子,油旺旺的。與整個城市無所不在的喧囂相比,這個院落那麼幽靜。竹林下邊有一條鵝卵石鋪成的窄徑,十分精緻。看上去這個地方似可隱居。我們踏著竹子掩映的卵石小道走過,腳步放得很輕很慢。小院雖不大,但也足有一百五十多個平米,這在一座擁擠的城市裡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我發現竹子繞過了陳舊的五間瓦房兩邊的院牆,並沒有連在山牆上,因為房子兩邊還有寬寬的通道,其間也長滿了竹子,而且繞到屋後的竹子更旺。房子不高,進門時險些跌了一跤:原來屋裡比外邊要低上很多,進門有兩個往下的台階。室內烏黑烏黑,光線特別暗。老式房子本來窗戶就小,加上掛了厚厚的布簾,差不多就像黑夜一樣了。後窗是個一尺見方的小洞,而且開得很高。屋內什麼也看不見,靜寂非常,沒有一點活氣。

  雨子輕輕咳了一聲,說一句:「梁先生。」

  話音剛落,那邊有人叭地開了燈。我馬上看到一個落地檯燈下顯出的圓圓光暈,那兒映出一個很大的沙發,沙發里蜷曲著一個瘦瘦的老人,頭上戴了一頂黑色毛線織帽。他的年紀真的很大了。老人手邊是一個拐杖,他用力地拄著拐杖,但並不想站起,只是把身子從沙發里挺直。一邊走過來一個女人,頭髮花白,五十多歲,見了雨子點點頭。雨子小聲告訴:這就是他的女兒。我向她問好。

  我們走到沙發旁。雨子作了介紹。我伸出去握老人的手時,老人卻把手往回一收,抱拳,輕輕地在雪白的鬍子下動了動。我被禮讓在他身邊的一個破舊藤椅上坐了。

  我發現老人穿著很不講究,灰布衣服上滿是灰跡和乾結的飯粒之類。老人不說話,渾濁的眼睛看著雨子,好像旁邊再也沒有別人。雨子怕我尷尬,就幾次把我介紹給他。老人點點頭,可眼睛總是固執地去看雨子。這時我就趁機打量起房間來了。我覺得這間屋子可真是亂得可以,到處都是亂七八糟的東西。不過如果仔細些看就會發現:這裡確實有點與眾不同。屋裡有兩把古琴,一把古箏,古箏就放在旁邊的一個躺柜上。我想起了一個話題,問梁先生經常彈琴嗎?老人搖頭:「沒。」雨子說:「梁先生琴彈得好。我曾經聽先生彈古琴。」梁先生像沒有聽到似的,渾濁發灰的眼睛一直看著雨子。我明白了,老人非常喜歡這個年輕的朋友。

  灰暗的燈光照著一本很舊的線裝書。我把臉貼上去也看不明白是一本什麼書。再旁邊,整整一面牆上是一套古版書,看了看,是半部二十四史,木刻本。老人剛翻過的那本書下,鋪了一塊很舊的蠟染花布。看得出老人特別喜歡這本書。

  雨子這時又一次對梁先生介紹我:「他是一位讀書人,學地質的,也喜歡古籍。」

  梁先生「噢」了一聲,點點頭。我發現他閉上了眼睛。雨子又說,「他很崇拜您,幾次想來看望您。」

  梁先生一聲不吭,把身子貼到沙發上,仰著,閉著眼。他好像特別疲倦的樣子。

  雨子小聲對我說:「我們隨便看看吧,我們自己看看。」

  我們在屋裡走著,眼睛漸漸適應了這兒的光線。屋裡擺的器具都非常古老,而且都蒙著一層淡淡的灰塵。我走近了那架古琴和古箏,發現它們烏黑烏黑,上面好像還有一層熒光。這時我又看見了牆上掛的幾幅古畫:它們倒是特別潔凈。同樣乾淨的,就是老人那一塵不染的書籍了。雨子貼近我耳邊告訴:「我把萬磊的畫拿給他看過。這是萬磊求我做的,他說梁先生說好才算好呢……我拿了幾幅原作和幾幅照片。梁先生看了,說:『這個人學八大,有靈氣,你呀,讓他讀讀宋史。』我就把這個話告訴萬磊了。萬磊聽了半晌不做聲,後來只說:『了得。』接上萬磊一個勁地研讀宋史。不過他從來沒敢提出見梁先生,他知道老人不喜歡跟生人見面……」

  我想與老人交談幾句,特別想談談那本經他整理的殘著,但我不敢。如果再次來到這兒,說不定我會把那本秘籍的原件攜來的。我內心裡非常矛盾。眼前的情景使我難以張口。

  他的女兒就在旁邊,一會兒給我們添一點水。我覺得老人可能是太疲倦了……她告訴:梁先生現在精神很好,頭腦清晰,心臟、血壓都沒問題,只不過膝蓋不太好了,走路費力卻堅持不坐輪椅,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有時她想扶他出來晒晒太陽、到院子里活動一下,都很難。

  我們又待了一小會兒,雨子提醒我們該告辭了。走出屋子,好像還不甘心似的,我們在小院里徘徊了好一會兒。我想看老人的竹子。雨子說:原來這五十多間房子每一棟都特別好,都是祖上留下的。老人剛搬到這裡時他來過,記得當時議論起過去的建築,梁先生講過這樣一句——他用拐杖指著四合院:「中國的建築是養人的……」

  我想,跟梁先生接觸多了,雨子也深奧起來。他就建築又說了不少,指出城裡好多古建築都被破壞了,這一點讓梁先生特彆氣憤。他說那些說了算的人什麼都不懂。梁先生說他從來沒有遇到這麼蠻橫、粗野的人,「粗俗,粗俗」,梁先生總是用拐杖搗著地講。他不出來做事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找他做事的人沒有文化,「梁先生從來不屑於跟沒文化的人打交道,說那樣『沒有好結果』,『不會有好結果』的……」

  就這樣我們離開了。出門時他女兒來送客,在明亮的光線下我終於看清了:她的頭髮差不多全白了,臉上有很多皺紋,神色卻那麼平靜。她客氣地跟我們道別……雨子說她是梁先生惟一的女兒,沒有結婚:先是跟梁先生的一個學生談過,後來那個學生病死了,她就沒有出嫁,一輩子伺候梁先生了。梁先生的老伴死得也早……這樣談著、走著,天色漸漸暗下來。因為正好要路過雨子的家,他就請我進去坐一會兒。我有點渴,這才記起在梁先生家裡滴水未進。

  剛踏入院門,屋裡就有個響亮的聲音在喊什麼,進到裡間,我一眼就認出她是雨子的愛人濱。她比照片上要胖、要成熟,用一句現成的詞兒形容:雍容華貴。這一瞬間,彷彿整個屋子都被她照亮了。她大大方方地伸出手,笑著:「我早聽雨子講過了,可惜那一天我回來晚了,沒能見上您。」接上她又說,她前幾天和雨子曾一塊兒到陽子那兒去,還到吳敏開的那個店裡去——他們原以為順便會碰上我呢,真是的,這麼久了才見到……「他們總是說你,真的。我們老聽人談論你,今天才算認識……」

  我不由得問:「你們常常看到吳敏嗎?」

  「嗯,雨子去得勤。」她微笑著看雨子。

  我覺得她話里並沒有包含特別的意思,而且目光甜甜的,只那麼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她接著又說:

  「吳敏多可愛呀,我和雨子都喜歡她。我們幾次邀她到這兒玩。她還是來了,我們真高興!她是我和雨子最好的朋友。我們喜歡她,應該說比『喜歡』還進一步,我們有點愛她了。吳敏長得真好,她比呂擎漂亮多了,清清爽爽的一個姑娘——你們喜歡吳敏嗎?」

  濱詢問的目光看著我。我點點頭。我在心裡想:「喜歡」、「愛」,在他們那兒是個什麼概念?它們有多少不同呢?我有點後悔也有點慶幸:我想總算沒有對雨子提到吳敏的事情——面對這樣的一對夫婦,我心裡多少有些釋然了。天哪,謝天謝地,我這之前沒有對雨子談一些莽撞無禮的話。

  我想早一點離開這兒,就儘快告別了他們。

  藏徐鎮

  1

  那個講習班結束後,淳于黎麗就把寫成的東西交給了我。他人看來這會是一些相當單調的文字:描述對象永遠是藏徐鎮周邊二十多公里的那麼一小塊地方。然而我卻認真地看了這份「作業」。它稍稍出乎我的預料:精當、簡約,有一種潛隱的激情。作者已經長大了,可她的心靈仍像孩童一樣純潔甚至稚氣。這有點像她這個人,端莊中透出純稚和清麗;她那雙多少有點肅穆的、冷冷的目光,會使大多數人感到費解——可在我眼裡,它的含意是清晰的。

  我在那一段時間或者說更長的日子裡,總想迴避那條青磚鋪成的巷子。我甚至不願看到那個銅雕——從銅雕那兒往右一拐就是……我仍然記得的那個小宿舍,光線暗淡、幽靜,有一股難以言喻的人生的溫馨。

  她說我是來自老家的兄長。我在心裡叮囑自己:聽到了嗎?你可千萬不要莽莽撞撞的、千萬不要讓她失望啊!你身上滿是瑕疵,而你在漂亮女人面前會本能地偽裝得那麼好——索性就這樣偽裝下去吧,儘管這有點虛榮和說不出的彆扭!如果這個時候心弦鬆弛,遊離出不和諧的音符,那就可笑了。日積月累的經驗以及自我苛刻自我約束,還有一種關於兩性關係方面的模模糊糊的信念,一旦頃刻瓦解,就會長久地折磨我……呂擎和陽子像期待一個現代神話那樣注視我,究竟希望我成功還是失敗?呂擎所深惡痛絕的「冷酷」和「偽善」,我此刻又離開了多遠?

  「我想家了,想回家去了。」她說。

  我們全都一樣!在心的深處,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呼喚:回啊……我不能在這座陌生的城市裡若無其事地待下去……我沒法漠視那聲聲呼喚,無法抵禦。那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它讓我們焦灼不安。我曾因此想把自己身邊的親人一個一個全都領走,領到我記憶中的那棵大李子樹下,領到那座茅屋旁邊。

  有過呂擎和陽子關於她的那次深談之後,我不由自主地就要陷入回憶,回憶自己與淳于黎麗相識的整個過程,從頭至尾地想一遍。我們也有過不愉快,可我們誰都沒有抱怨對方。不管怎樣,我們之間並非一種曖昧的關係,兄長和同鄉,老師和學生,中年男子和敬慕者,偽君子和頗有心計的孩子,一對被新潮與傳統淹個半死的人……特別是後來,當我知道了她是一個孤兒,隻身走入了茫茫人海,即產生了說不出的憐惜和慌恐。該怎樣對待一個孤兒?我在想自己肩負著多麼巨大的責任——既無法拒絕自己走近,「偽善」也就乘機登場了,無論開多麼窄的門,它還是要擠進來……我一遍遍提醒自己:她把一切信任都交給了你,她是一個真正的孤兒。還有,她這麼脆弱,嫩生生的,而你卻是個老蒼蒼的男人,被世俗的污泥塗抹得骯髒不堪……

  如果面對的是重若千斤的信任,每個人都會望而卻步的,只有我在迎頭趕上。這就是一個現代人的愚蠢,其深層原因可能十分費解……總之,究竟怎樣做才能對得起一個美麗纖弱的孤兒,這成了一塊沉重的磐石,讓我背在了身上。她像一枚絢麗的石榴,令人注目地結在一棵孤獨的枝條上。她渴望再生,已經成熟。她讓人既望而生畏又垂涎欲滴。

  我在黑暗中往前摸索。有一天我強烈地記起了她。那時已經是深夜,我從朋友那兒歸來,走到半路,一抬頭看到了那座銅雕。我久久看著它伸出的手臂——它這會兒正像路標一樣指引了一個方向,於是我就拐到了那條巷子里。一片夜色里,我覺得有一些粉紅色的蘋果花瓣像雪花一樣緩緩墜落,把我埋起來、埋起來,像溫柔的手掌一樣撫遍了全身。我睜開眼睛,用力地辨認著眼前的路徑,又清清楚楚看到了腳下的青磚,磚縫裡生出的綠草……我輕輕往前,像害怕自己的腳步聲。但我沒有敲門,就那樣佇立良久,沉浸在夜色里。我想告訴她:我是來告別的。

  淳于黎麗繼續交來「作業」。文字的河流洇濕了我。我終於決定把她介紹給身邊的朋友,這會讓人有一種陽光下的坦然。呂擎和吳敏,陽子小涓他們都先後結識了她。梅子覺得她真是漂亮,對她有一種過分的客氣。我說這是那個培訓班上最聰慧的一個學生。陽子伏在我耳朵上說:「真是一個第三者胚子啊。」我嚴厲制止:「不許你這樣說她。」

  在夜晚,我想的是怎樣離開這座城市,回到北方。夜晚,這種感受再清晰沒有了。這座城市裡的一切都糾結起來,紛紜沓至,一會兒湧來一會兒消失……我在此地生活了這麼久,到這個夜晚為止,我和這座城市已經結成了奇怪的關係:依存的,敵對的,共謀的,曖昧的……我們之間有什麼正在滋生和死亡,我不知道,沒法回答。謎一樣的、幸福的過去和未來;謎一樣的誘惑和無以言表的厭惡以及恐懼……那種難以解脫甚至可以和死亡匹敵的幸福、拒絕、嚮往和悲傷!我不願回憶那麼多的白天和夜晚,因為我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我正遠離那些指責和挑剔,小心翼翼地對待自己經歷過的一切。它們像網一樣,把我整個兒罩住。

  我舒展著她的文字,卻因此而更加思念那片原野。我知道自己永遠都不會對那片土地厭倦,即使有一天會變得滿頭白髮、滿臉皺紋……在我的田園面前,我永遠都是自卑的,那麼骯髒、那麼渾濁……

  這個來自藏徐鎮的姑娘,她如同那片原野的使者,又如同它的化身。

  2

  她剛剛二十多歲,可是她把淳于家族的寬容和執拗以及不可理解的深邃,都多多少少地繼承下來了。很快,她對我的離開變得敏感。因為我的遠行常常沒有目的也沒有歸期,一走就是很久,有時又會突然回到城裡,讓她大吃一驚。她那時就用奇怪的眼神盯住我,像逗我,又像對我的突如其來隱含著嚴厲的指責。

  整個旅程變得更加急促,來去匆匆,有時臉也顧不得洗一把就啟程上路。我想像中自己的未來可能是這樣一個形象:大步奔跑,慌不擇路,荊棘劃破了衣衫,頭髮又臟又長……好像總有一個聲音在前面隱隱地呼喚:「快跑、快跑,我們已經在這裡等了你很久……」旅途上常常夢見梅子:她手扯小寧走在擁擠的街道上,熱汗涔涔,前額上粘著濕漉漉的頭髮……這時候我常常驚坐起來,一顆心怦怦狂跳,剩下的時間怎麼也無法入睡了。迷濛中,一些呼喊與夢境交替出現,似幻似真,讓我黎明時分長時間站立在十字路口。可是當我踏上遙遙歸途,又會充滿了疑惑,返身探詢,久久地盯住另一個方向……我的臉上深皺縱橫,胡楂越來越硬,頭髮開始有了一縷縷銀絲。

  歸來時,我會與這座城市緊緊相擁,一聲不吭。此時此刻,我心底會泛起一個新的驚喜:原來這裡也是另一片野地。野地的心跳動不息,呼應著我心中的每一句話,像我一樣熱烈和急切。沒有任何語言,已經不需要了。我們只緊緊地相依。這種巨大的衝動和擁有像海潮一樣,要等待它慢慢退去。

  我又見到了淳于黎麗。她仰臉看著我,像看一個陌生人,一隻手彷彿要撫摸我有了銀絲的鬢角,抬到我的耳側那兒又趕緊放下了。

  我注意打量起來,發現她有點瘦了,眼窩凹下去。可是這反而使她有了一種特異的神情,更加楚楚動人。我一句話也說不下去,因為不知說什麼才好。分手時我走了一條無燈的小巷。這是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我在黑色里往前摸索,走得慢極了。我的腿真像拴了沉重的鐵錨一樣,每一步都走得那麼艱難。人為什麼需要愛、需要致命的友誼、親情,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呢?為什麼要在他的不幸之上再加一重或多重的不幸?人為什麼要註定忍受這種沒法忍受的折磨?為什麼自願成為一個踏進陷阱的人?每個人都可憐而又不幸,每個人都一樣……我傷害的人不該原諒我,如果我傷害最深的人恰恰都是最愛的人,那麼這種傷害究竟是多大的罪孽?我有勇氣在未來接受一種報應嗎?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嗎?如果那一天到來時,我能夠承受嗎?

  我回到了自己的小窩。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差不多過了一個月,沒有她的任何消息。我再沒見到聽到她的一字一聲。我沉默著。一種悵然若失的滿足,一種奇怪的放鬆感。但有時也難免長長地嘆氣。深夜裡我極少失眠,睡得很香。可惜這樣的日子沒有多久,一種深深的甚至是比先前強烈幾倍的渴望,又從心底泛起。我想看看她,哪怕是聽到她的一點聲音——梅子發覺我在喃喃自語,問:「你夜裡喊什麼?你哪裡不舒服嗎?」

  深夜醒來,我會走到院子里,坐在冰涼的石頭上吸煙。最初的那種輕鬆感只偶爾出現,後來則完全喪失,代之而來的是真實的擔心。我接不到她的一字、一聲、一句,聽不到她的一絲呼喚。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一個個平平常常的日子,我在家裡翻弄一本老先生的書——這正是那本關於東夷族的著作。關於東部沿海那個古老小城的故事看得我頭腦昏沉。我在這些謎一樣的古舊詞語堆成的丘陵間來複奔走,鑽著幾千年前陌生而又熟悉的古城街巷,尋覓、探究,兩眼迷茫……我注意到自己對考古學日益增長的興趣,還有對人種學、對那些拗口的古文字的嗜好;這悄悄發生的一場變化一度使我沉下心來,並驅逐了煩膩。它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我好像從未像現在這樣專心致志。我在尋找一個家族。我感到奇怪的是一次精神的知遇竟給我帶來了這麼大的改變,讓我一時丟掉了浪漫的塗抹,只著迷於拼接和收拾陳舊的紙頁。我發現這個家族有奇怪的特徵、謎一樣的秉性;他們多麼執拗!他們突然之間就可以作出一種殘酷的、義無反顧的決定……這一天我從深夜看到黎明,最後看得頭痛,兩眼昏花,正試著站起來,一陣眩暈使我差一點跌倒——就在這時有人敲門。我扶著牆壁,鎮靜了片刻,蹣跚著去開門。

  淳于黎麗!

  我一下倚在了門框上。她握住了我扶門的手,「你的臉這麼黃,怎麼了?你病了嗎?」

  我微笑著。我想我的臉色一定是蠟黃的。

  我又聞到了熟悉的喘息聲和丁香花的氣味。

  「我已經盡到了最大的努力,差不多把全身的力氣都使盡了……我甚至想去找一個平庸的、牢靠的人過日子了……可是我失敗了。我失敗了,就什麼都完了。我天天夜裡睡不著,想你和你的話。這次我承認你說得對:我們淳于這一族都拗極了。所以我們常常不會有更好的命運。我甚至想……」

  我定定地望著她,害怕她說出什麼話。

  「我真想永遠離開這兒。人在這座城市太苦了,我終於明白你為什麼要一次次離開……」

  我沒有說話。我不想問她遇到了什麼坎坷:工作上的?生活上的?這似乎多餘。我又一次感到了一種不能承擔的沉重——這並非一個人的力量和強度所能迎接的沉重。不過它這會兒真的壓在了我的肩頭。我本能地縮了一下肩膀,像害冷一樣,打了個顫抖。

  做一個兄長可真難,我既沒有拒絕也沒有首肯。可我心裡明白要掙脫什麼,我已經忍到了一個極限。

  幾天之後,陽子急匆匆地找到我說:「你看,事情要糟了。」

  「怎麼了?你慢慢講。」

  「你看,我說她是天生的第三者胚子,你還不信。有一天我親眼見她和一個大男人在一起散步……」

  「散步!這不說明什麼……」

  「不,他們坐在石凳上,坐得很近。我對這點可有絕對把握——我要為你負責。一般關係是不會這樣的。他們……後來我就離開了。」

  我搖著頭,心裡卻想到了那個緊緊關閉的小門。心上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有點發冷。陽子看著我。他又說了一句什麼,我沒有聽到。他走開了。

  一種沉重從肩頭一點點卸去,覆蓋全身的卻是更大的悲涼和絕望。這一次,我想她會獲得「成功」。這好像已經沒有任何疑問了。

  最後一點希望安慰著我。我在屋子裡踱來踱去。我想到菜市場買買菜,做些瑣碎的事情;後來我又去找呂擎。我學他那樣在沙袋上狠勁兒擊拳,直打得滿身汗水,脫了上衣……

  我在挂念著一個弱小的、淳于家族遺留下來的生命,她美麗而孤單,那麼憂鬱,也許是這個家族最後一個嬌弱而執拗的生命了,她就在這座城市裡,與我相距咫尺……但我還是忍住:一定不去,一定不要去敲那個窄窄的小門。

  秋葉飄落下來。可怕的冰涼的秋天恰恰在這個時刻來到了。一天黃昏,陽子突然找到我,遞上一封糊得嚴嚴實實的信。

  我急急地撕開,像是預感到了什麼。

  陽子在一邊問:「怎麼樣?她的?」

  我只瞥了一眼,就抬腿往外跑去。陽子也跟在了身後。

  我們一直跑向了醫院——她信上說在醫院裡等我……天哪,她竟然在那個地方等我!

  一個護士,像淳于黎麗差不多年紀的姑娘,坐在那兒。她握著床上蜷曲的病人的手,正用詢問的目光看著。淳于黎麗見了我,立刻點點頭,說話有點困難了。護士站起離開。陽子也跟上她出去了。

  她示意我離近點。她看著我的胡楂,我的臉。她很平靜。這樣過了半晌,她說:「對不起……」

  她是突然暈倒的,而後被人送到了這裡……我不敢說什麼。「我本來不想告訴你,可是忍不住,因為在這座城市裡我還有一位兄長呢。他們把我弄醒了,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糟了,我又失敗了。那一天,我眼前一黑就跌倒了……他們把我抱到醫院。」

  「你到底怎麼了?你該告訴我。」

  「算了。我告訴你的就是兩個字:失敗。」

  這天她不願我很快離開,一直讓我坐在床邊。她談那本秘籍,談萊子古國,尋問我東行的事情。

  3

  藏徐鎮成為我命中的一個滯留地,有關它的謎語也許足夠我花上一生才能破解。它大概會一生一世都吸引著我,讓我一次次放棄手邊的事情走向了它。

  這期間我特意與科學院一個研究古航海史的朋友同行,一直在那兒住了很長時間。我們發現鎮子上最多的姓氏就是徐和淳于。而且後來我還驚喜地發現:那個著名美學家淳于雲嘉也是由藏徐鎮遷出去的,她的家上溯三代還是這兒的一個望族。其餘的姓氏就是賈、趙等,有些大姓氏在鎮子上反而成了少數。據老人講,藏徐鎮西北那片荒涼的高地叫「殷山」,而今的殷山遺址屬於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地。殷山腳下原來有一座古老的小城,叫做「思琳城」。它就是古代各種文人學士匯聚之城,在當年被稱為「百花齊放之城」。大約在漢代,該城的王炔起兵反王莽,才招致了毀城之禍。毀城時人們四散逃亡,一批人向西,一批人向南。其中的淳于和徐姓也就逃到了現在的藏徐鎮。當時它只是一片橡林,荒無人煙。逃離思琳城的這批人在這兒搭起了茅屋,繁衍後代。開始他們隱名埋姓,幾代之後才恢復原來的姓氏:淳于和徐。從古籍上看,最多的一撥人不在藏徐鎮,而是遠涉大洋到了東北,其中的一些人在關東紮下了根,後又穿過東北大平原,渡過黑龍江,遠達外興安嶺,流落到了今天的斯塔諾夫山脈那一帶……當然,這些已經是十分遙遠的往事了。

  我不止一次長途跋涉到殷山遺址,首先映入眼帘的竟是一片旺盛的花生田、高粱玉米,好一片沃土!看不見城的影子,而且也沒有文物保護的標記。離思琳城遺址東南三十多公里遠,有一座高高的土堆,那就是東萊古國殘留的一段城牆。當年思琳城與東萊古國是一種什麼關係?整個東部沿海的東夷族又從哪兒遷來?他們如果是沿海的土著,那麼又經歷了怎樣的興衰消亡?

  我的好奇心被一次又一次撩撥起來,思緒從東部沿海、從夷族,再從齊國都城臨淄到大興安嶺、貝加爾湖、斯塔諾夫山脈……最後又落在老鐵海峽——使我大惑不解的是,思琳城被毀之初,這一族人為什麼翻過老鐵山一直向北,穿過如此遼遠的土地和高山峻岭,歷盡艱辛,到達蒙古的喀刺沁左翼,然後又一直向西向北,直踏上了貝加爾湖的南岸?這到底是為什麼?或者他們走的是另一條路線:繞過了大半個渤海灣,經大沽、秦皇島北移……他們難道是尋找一條故道、尋找著一條舊路?從他們這次大遷徙的路線上,可否探尋一個種族的來路?

  在任何一位古航海研究者那裡都不難弄懂:很久以前並沒有「老鐵海峽」,因為那兒當時還沒有發生陸沉,整個大陸連成了一個板塊。一些古代游牧民族從遙遠的北方南遷,就可以穿越一整片的大陸。那一片大陸斷裂並形成海峽,大約應該在夏商之際,或者更晚一點。也可以推斷,東夷各部族的形成當在夏商之前,一支游牧民族在很早的時候就從斯塔諾夫山脈、貝加爾湖一帶向南遷徙……當年的萊子古國可能屬於萊夷族中最強大的部族。夷族的組成,應該是由若干胞族聚組而成的整體,它當年聚居的區域相當遼闊。它的勢力在相當於夏代的時期大約已經蔓延到渤海海岸;某一個時期其勢力的擴張,似乎向南延伸到了龍山文化的中心地帶。至於在青銅文化高度發展的階段,它究竟具有怎樣的地位還難以明確,但可以斷言,它和龍山文化確有著某種血緣關係。

  我的目光一直注視著萊夷族,因為我覺得思琳城只是當年東萊古國的一個小城,而我的出生地又離這個「百花齊放之城」不遠。我和淳于黎麗同屬於萊夷後裔,這大概是沒有問題的。於是尋找先人的來歷和血脈——一種急切而奇特的慾望就一直支配了我。我想我們必須尋找過去的一個基本脈絡,必須如此。我想像著最初這支英武慓悍的民族直達貝加爾湖南岸,穿過蒙古大平原一直向南,最終到達海角的情景。這是何等的氣派。他們英勇善戰,長於騎射、養蠶、植桑,最早發明了煉鐵術。今天「老鐵海峽」之稱謂就與萊夷族當年的冶煉有關。至今,在思琳城遺址西北十幾公里處還有一處戰國時期的煉鐵基地。當年的人就是從老鐵山尋找鐵礦石的。

  強大的東萊古國,強大的部族之謎緊緊地纏住了我。我搞來了無數的古籍,還找來了俄國人馬克的書。我對一處又一處古遺址發生了興趣,不得不留連徘徊在東部平原上一座又一座城市的博物館裡。當我從東部城市回來的時候,滿腦子都是那個擅長騎射的游牧民族的傳奇,他們的征服與被征服的歷史。秦始皇三次東巡都來到東夷族的萊子古國,並在那裡攀登萊山,祭月主祠。他為什麼要連連東巡?答案非常簡單,就是尋找「長生不老葯」。果真如此嗎?是的,這只是部分原因。但尋找長生不老葯的主要人物,竟是當年思琳城的一位方士,這個人的名字叫徐巿(福)。統一中國的嬴政王秦始皇把了不起的希望寄托在方士徐巿身上……

  從這歷史的迷霧中,我傾聽著馬蹄和號角。我終於明白,秦王頻頻東巡的一個重要目的還在於炫耀武力。他第二次東巡不是在琅琊台下殺掉了四百多個儒生嗎?其實殺掉的又何止於儒生。強大的、永不屈服的氏族在秦王暴力之下英勇反抗,用各種辦法維護民族的尊嚴。他們因此而遭到了屠殺。這從那個「百花齊放之城」的演變史上就可以看出端倪。隨著秦國東進,各國風聲漸緊,遠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齊國的稷下學派就已開始轉移。他們其中的主要人物如荀況、韓非子,都相繼到達思琳城。先是講學,後來有的還長期居住。淳于一族的淳于髡則是在更早的時候接觸稷下學派的。

  秦始皇能夠統一中國,可是直到臨死的那一天,還是對永不屈服的東部沿海的夷族耿耿於懷——我相信是這樣。當我西去長安,站在發掘出的秦始皇陵墓外圍的陶俑方陣面前,還是不由得大吃一驚。那時我揉了揉眼睛,發現所有的陶俑都全部面向著東方……

  在秦始皇的心目中,東方夷族有多麼可怕。那些陶俑茫然東望。一種等待、一種恐懼,還是一種仇視呢?我站在陶俑方陣面前久久地沉思。我那時更多地想到了淳于家族,想到了東萊古國,想到了強悍的游牧民族,以及他們最初也是最後的落腳點:海角。

  旅途中,無法安睡的一個個長夜裡,我就靠翻閱搜尋到的各種資料打發時光。我在破譯一個接一個的謎語……我驚異地發現,即便是殘暴的秦王,即便他對那個「百花齊放之城」恨之入骨,一度也無可奈何。東巡之前他曾將咸陽城內幾百個儒生全部殺掉,還將全國的博學之士集中到咸陽的一條山谷里活埋、砍殺,可是仍然有一大批學人東遷,經齊地進入了思琳城。他們,還有在思琳城早已定居的方士學者們,秦王一根毫毛也未傷及。我不知道冥冥中有什麼在震懾秦王。那是一座怎樣的城、一塊怎樣的土地?它憑藉了什麼力量抵抗著亘古罕見的殘忍與暴力?我今天已無從知曉了。直到後來,秦始皇第二次東巡,在琅琊台下殺掉的幾百個儒生中,仍不包括思琳城的那些方士學人;他們更有可能是秦王一路上捕捉的敵對勢力,是亡齊的貴族。當年的那場屠殺將琅琊台下的一大片泥土都染紅了。我曾在琅琊台下久久徘徊。這裡如今稼禾茂長,灌木密不過人,有的喬木極其高大,足有三四十米高,直徑可達半米多。這是鮮血滋潤出的一片土地。我在那裡沉默良久,用腳丈量著這片深褐色的土壤……那一次我沿曲折的東海岸北上,過芝罘、繞蓬萊,直達海角最西部的屺砪山頭。

  遠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滅掉齊國之前,在齊與東夷的無數次激烈衝突中,有很多東萊人就是被逼迫到大海邊緣,再也沒有退路,就從這屺砪山頭的懸崖上跳海身亡了。血水染紅了屺砪山下大片的礁石。就是這樣一個剛勇耿直的民族,自從貝加爾湖南遷,再到思琳城,一直經歷著與炎帝和黃帝部落的殘酷激烈的爭奪。狄族從西部入侵,他們就不斷地後退,退到萊山、萊蕪、臨淄,最後又越過了膠萊河。他們只剩下了東部沿海這一片平原,只剩下了海角,終於再也無處可退——身後就是大海。在一場場血腥的圍剿下,他們用血肉之軀夯向了敵軍,固守著自己的最後家園。

  萊夷人當年騎著瘦馬來到海角時,這裡還是一片蠻荒之地,而狄族遠在青藏高原。這裡是他們開拓的疆土,是他們的血汗澆灌的家園。狄族瞄上的是這裡的漁鹽之利,他們揚言要把東夷人趕到大海里去餵魚。狄族人沒有做到。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再一直到秦二世、到漢代,也仍然沒能把夷族人趕到大海里去。這期間他們儘管向北方舉行了一次回歸故土的大遷徙,但一大部分最終還是留了下來。留下來的一支人就組成了今天的藏徐鎮。

  而思琳城中的另一批人,即以徐巿為首的那些方士學人卻煥發出燦爛的想像,提出為秦王尋找「長生不老葯」。他們遙指「三仙山」,騙走了輜重,乘大船遠涉重洋,最後到達了瀛洲……

  我需要搞清的是思琳城毀城之前,更早的那段史實,而不僅僅是思琳城毀滅的原因。我想知道在萊夷古國最興盛的時期,他們與狄族那一次次最嚴酷、最激烈的爭奪;我還想探知思琳城毀城後返回貝加爾湖南岸的那一支人馬——這一英勇慓悍的游牧民族是怎樣從遙遠的北方遷徙到東部沿海、他們在遙遠的北方居住的情況、究竟有多少人、而後又散落在世界的何方?他們最初為什麼要開始這場遙遠的跋涉?

  一切似乎都是淳于黎麗引起的,一切又似乎有著更深的動因。我想這最終也還是血脈的召喚。不過淳于黎麗的確連接著整個淳于家族,連接著我們的神奇的歷史;我終於明白了如今的思琳城既通向藏徐鎮,又通向昨天的游牧民族。長長的源流,長長的歷史。我一次次被先人的業績所感動,被淳于雲嘉和淳于黎麗的先人淳于髡、淳于越的壯舉所震撼;還有遠涉重洋的徐巿——他那杳無音信的三千童男童女……說不盡的悲慘故事,一場場爭鬥、聳人聽聞的跋涉、在歷次戰爭中所付出的鮮血。這一切都由不能更改的命運所決定,由一個家族、一個部落的血脈所決定。

  在古代,氏族內部是絕對禁止通婚的,所以每個部落都必須包括兩個胞族以上;而隨著部落的增加,每個胞族又可以割裂成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這樣,幾個胞族又會組成一個新的部落。部落的名稱多半是偶然發生的,而不可能全是有意選擇的。親屬部落間的聯盟,常常因為短時間的需要而結成;出於種種複雜的關係,各種各樣的姓氏也就產生了……

  總之對東部萊夷民族的探尋、對這一個又一個謎的破解,已經構成了我個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我長途跋涉的一個組成部分。我的先人在近代史上佔有光輝的一頁,我知道後來也正是萊夷族的後裔開發了整個大東北。他們具有開拓和遷徙的秉性,不斷地尋找。他們堅強不屈,在強暴之下也永不屈服。

  我渴望的就是這種家族神采。但願我的不安和尋找、那種難以遏制的奔走的渴念,正是由這個遙遠的、與我有著血緣關係的部族所賜予的。我將在這場追趕中確立自己的修行。

  熱城

  1

  入夜後,仍然是喧鬧和燥熱圍攏著我們。而在那片平原上的這個時刻,任何一片綠草都會是濕漉漉的。仰臉看看星空,星星模模糊糊,疏淡而遙遠,好像隨時都會徹底隱去。這就是這個城市特有的夜色:月亮也總是掛著很大的暈影,像躲在一層毛玻璃後面;空氣中永遠有一股燒焦的膠皮味……滿城燈火會讓人聯想到一座熊熊燃燒的高爐,好像每一座樓房都在燃燒,從窗戶里冒出暗淡的火苗,火苗上方又是滾動的煙霧……是的,整個城區的確籠罩在一股濃濃的煙氣里。

  這樣的長夜我一次次打開那本秘籍。梅子叫它「天書」。她伏在桌前,神色專註,「你從來沒說這上面寫了什麼。」「這得有些耐心才行,也許有一天會豁然洞開。」「你就等著這一天?」「我會想想辦法。也許我能把它搞個明白,因為這是我們祖先的歷史。從血脈上講,我和你可能是源於不同的種族……」

  「我們都是漢族!」

  「是啊,可是漢族經過了漫長的演化期,這裡邊也有征服和被征服的故事,有十分頑強和激烈的反抗……很複雜呢。你知道嗎?我的祖先是一支游牧民族,他們的源頭在哪?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他們有多少分支?有多少氏族和胞族?多少兄弟姊妹?他們如今流落到了哪裡?這本秘籍就是記錄這些的……」

  梅子一臉好奇的神色。她還沒有從萬磊的事情上解脫出來,有時會盯著掛過畫的那個位置出神。白天陽子來過,他們沒有幾句話就仍然要扯到那件事情上。時間過了這麼久,大家仍然被萬磊的事情牽著神經。好像少了他,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態已經失衡、文化圈的生物鏈遭到了嚴重破壞,正呈現出獃滯和凌亂狀態,要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實際上一個異常活躍的怪物、一個天才的流氓,說沒就沒了,無論如何都會留下一個空洞。陽子說:「無論怎樣講、無論這傢伙怎樣彆扭,總還算是一個天才吧。」他瞥瞥我和梅子:「公安局一直在加緊偵破萬磊的案子。看來是沒希望了。他們找了很多萬磊的生前好友,也找過我。」

  「你怎麼說?」

  「我不同意那些人的意見。呂擎說在我們周邊,『大約一百年也出不來這樣一個色鬼』。我對那些人講:『萬磊是有這方面的惡習,但肯定不是情殺』……我早就聽說了,從南邊來了一撥人,他們專殺青年畫家。」

  「去你的吧,這毫無道理。人家為什麼要殺北方的青年畫家?為什麼就不殺青年詩人?青年模特兒?青年幹部?」

  「那是一種變態心理,在今天什麼事情不會發生?發生什麼你都不要吃驚。比如說剛剛殺死萬磊的這撥人,既是一夥殺人狂,也是一撥藝術家——就因為自己的藝術失敗了,然後就北上殺人,殺那些名手,把他們一個一個除掉——滿足自己邪惡的慾望。」說到這兒陽子把聲音壓低,「你不知道,如今最可怕的就是『後後後現代派』……」

  「怎麼呢?」

  「怎麼?那些前邊加了三個『後』的,你就得小心了,再可愛也得小心……你聽說了吧,有人在展廳里,站到自己的作品前邊端量一會兒,然後就麻利地解了褲子撒上一泡尿;還有人好不容易畫了一幅畫,在眾目睽睽之下掛起來,然後回手就是一刀——豁成了兩半兒……據說從他作畫那一刻起,再到最後豁成兩半這會兒,整個的過程才算一件作品——按這個推論,萬磊的死也很可能是『後後後』們剛完成的一個『作品』……」

  我無言以對。天哪,如果真的這樣也太可怕了,我還能說什麼?不過我平靜了一下還是說:「收拾起你那套高論吧,這樣只會把水攪渾。他大概不會是『後後後』的『作品』,你放心好啦!」

  陽子有些惱:「可你又怎麼解釋呢?他的那些……」

  梅子大驚失色地聽我們討論,一句話都插不上。

  2

  雜誌的事情終於讓呂擎關切起來,他問我:「這事兒既然要找『百足蟲』,那為什麼不早一點求你岳父呢?」

  非得如此嗎?也許這是繞不過去的。可是我已經很久沒到那個有橡樹的院落中去了。在這座熱城裡,那棵大橡樹會有多大的一片陰涼。想想看,什麼人家才能擁有這樣的一棵大橡樹!它多麼可愛,但這院里的男主人讓我敬而遠之……

  岳父離休後的大部分時間就呆在這個院落里。他現在正專心做一個「書法家」,每天都要習字,閑下來就在那個會客室的藤椅上沉思默想。面對下一代,他會講到過去的戰鬥、戰友——「那是個什麼年代啊!英雄輩出的年代啊!」「是的,那是偉大的年代,也是災難深重的年代……在東部山區和平原就有八個土匪司令,幾支隊伍像拉網一樣打來打去,老百姓水深火熱……」我斗膽打斷他的話。

  岳父發灰的眼睛銳利地看我一下,起來踱步:「那是浴血奮戰。我還有個戰友,剛要張嘴講話,一顆子彈從嘴裡打進去,從脖子後面穿出來……」

  我一聲不吭,等待下文。

  「他倒在那兒,當時都以為死了,誰知後來還爬回了駐地,竟然活下來了。解放後他成了一位大學問家。」

  接下去的一段時間他伏案疾書。岳母就站在一旁。岳父穿了一件淺黃色的上衣,一條鬆鬆軟軟的褲子,手裡是一枝很大的筆,運筆時手腕上的筋都暴起來了。他的筆剛剛揉過的那個地方,就像一個人受了傷的腿關節似的,有點浮腫——他揉動一下,然後用力拖筆,一個大字完成了。他把筆扔到一邊去,深深地吐了一口氣。

  這可能是一個壽字或福字,我不認識。我心裡盤算的是怎樣讓岳父去找一下牟瀾。我終於說:

  「『百足蟲』,跟爸爸是老朋友了……」

  「什麼蟲?」他大聲問道。

  我慌慌更正:「我是說——牟瀾……」

  「哦!他……嗯。」

  岳母說:「那個人啊,沒有多少文化,不過人蠻正派。他非常尊重你爸,跟你爸在一塊兒下棋,他輸了。我們剛認識他的時候……」

  後面的話我沒聽進去,只把創辦一份雜誌的事從頭說了一遍。

  岳父沒有回答我,等於一次婉拒。可是岳母私下對我說:你就自己去看看那個「百足蟲」,他又不吃人!

  我於是就打著岳母的旗號接通了他的秘書,然後直奔而去。奇怪的是沒費什麼周折——據說許多像模像樣的人約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見不到這人。這傢伙辦公的地方佔據了一幢漂亮的三層樓,這樓是當年德國人蓋的,在這座城市裡十分出眼……

  我在一個有些陰暗的然而是特別講究的大套間里見到了他。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人,禿頂,乾瘦乾瘦,淚囊很大。我還從來沒見過有這麼大淚囊的人。耳朵也大,耳垂特別大。他的樣子乍一看極嚴厲,嘴緊緊地閉著,主要是兩個嘴角往裡扣住。在我眼裡,那些握有重權的人才有這麼一副神氣。

  「牟老……」

  「你是誰?」

  我作了自我介紹。他還是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樣子。但我趕在他下逐客令之前說出了岳父和岳母的名字——他立刻就親切起來:「噢,知道了知道了……坐坐,你啊,有什麼事啊?」

  我說沒什麼大事兒,我在外地工作,順路來看望牟老——老一輩說得多了,我們下一代人就仰慕起來了……

  牟瀾高興了。他拍拍我的肩膀,讓我在一個大沙發上坐,又在對面坐下來。他用手指敲了敲茶几,一個深棕色的小旁門開了。出來一個十*歲的姑娘,笑著點點頭,把一杯茶放在跟前,接著又拿來一個綠色茶缸,放在牟瀾的面前。姑娘走路的姿勢像舞蹈演員似的。一會兒,裡屋傳來噼噼啪啪的打字聲。

  那種噼噼啪啪的聲音老要干擾我們的談話。

  牟瀾說:「噢,你在哪裡工作?噢,那裡!原來在那個地方。我很熟悉那個地方的。我以前去過那裡。不過也很久沒去了……」

  「希望牟老到我們那裡做客。」

  「很好嘛,那個地方很好嘛。」

  我一直在暗暗打量這個人,心裡希望能找到一個答案,即他為什麼會有那樣一個外號。我知道所有的外號往往都是有跡可尋的。看不出。一般來說外號大半都可以從生理特徵上找到依據,再不就是根據其他原因取的,比如性格之類,那就難說了。我接上他的話茬說:

  「那裡什麼都好,就是缺一份雜誌,那個海濱小城連一份刊物都沒有!」

  「小地方嘛,嗯,文化生活原本就……」

  我不失時機地說道:「如果他們著手創辦一份呢?」

  「噢,這不可能的。不太可能的。」

  「為什麼……」

  牟瀾只顧自己講下去:「那是一個好地方,我很久沒有去過了。很好嘛,那個地方的水果和海產品在全國都極有名喔……」

  接下去無論我說什麼,他都不往心裡去了。這就是我鼓起勇氣去見牟瀾的全過程。那一天多熱啊,記得下樓時身上的襯衣大半都濕透了,除此而外毫無收穫。

  3

  從牟瀾那兒回來,我開始想到退而求其次,即打一下雨子的主意。我與雨子接觸多了,對這個人的尊敬有增無減。我覺得他很像一位老大哥,溫厚而成熟。還有他的濱,也像他一樣寬厚熱情。他們夫婦對我就像一位老朋友。

  有一天我正在雨子家裡談著,院門敞著,沒有敲門就進來一位顫巍巍的老人。雨子忙起而迎接。原來是個老畫家,跟雨子一家熟得很,是這裡的常客。老人有七八十歲,身體不太好,鬍子很長,多麼熱的天啊,他竟然戴了一頂像梁先生那樣的綆線帽。老人一進門就直瞪瞪地問:「濱在不?」雨子說:「她一會兒就回來。」「噢,那我等一等吧。」

  老者拄著拐杖坐在桌旁,不太搭理我們。雨子轉臉和他談話,老人熱情不高,說得很少。不過他說出每一句話,雨子都深深地點一下頭。我卻聽不出有多少奧妙——老者說「懶有懶的好處」,再不就說「那個人個子高啊……」,還有「手太重」、「這人粗心大意」、「老來狂」等等。它們好像與繪畫藝術沒什麼直接的關係。不過他們的話題的確是圍繞了繪畫。老人坐了一會兒站起來,在那張宋畫跟前看了很久,伸出又小又黃的手指,說著什麼,不停地咳嗽。他捂著胸口,腰使勁弓著。雨子把裡屋一把藤椅搬出讓他坐了。一會兒門響了,老者的神情立刻一振:

  「濱回了?」

  雨子抬頭從窗戶往外望著:「不,是風。」

  老者又坐在藤椅上,抄著手。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濱真的回來了。她手提一個竹籃,竹籃里是一些雞蛋、西紅柿等。老者立刻站起來,微笑的兩眼閃著光澤。濱把東西放下,連連喊著「聶老」。聶老笑著,呵氣似的說:「快過來坐,快過來坐,讓我看看你、看看你。」

  濱聽話得很,搬一個高馬扎,乖乖地坐到他一旁。聶老扭過身子,手捋鬍鬚,一動不動地迎著看她。老頭子很高興,看了一會兒又扯過濱的手,撫摸著:「孩子,這幾天過得可好?」「很好。聶老身體好嗎?」「好啊,孩子……」聶老又撫摸濱的頭髮,手顫顫抖抖。我看見晶瑩的淚花在他眼眶裡旋轉。我還發現老人的嘴巴顫抖著,想說什麼又沒說出。後來他轉過臉對我說:「你看,濱長得多麼好啊!她多麼美,多麼美,太美了……」

  老人把拐杖往懷裡攬了攬,另一隻手還緊緊握著濱的手。濱一直微笑著看聶老。這樣大約半個多小時過去了,老人總算鬆了她的手。他在屋裡走了一圈,又轉過臉來,離開幾步端量著濱。他重新去看那張宋畫,在宋畫旁又一次轉過臉打量濱,說:「孩子,有時間到我那兒玩。我得走了。」

  「您老走好。」濱和雨子並不挽留。

  他們攙扶著他,一直把他送到門外很遠的地方。濱和老人站在遠處又說了一會兒,雨子先一步回來了。

  我問:「這個聶老是很有名的畫家嗎?」

  「他現在不怎麼畫了,在解放前可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啊,現在隱居起來了,很少幾個人還知道他。」

  「怪不得呢,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個聶老。」

  「老人喜歡濱,住得不遠,每隔半月二十天就要過來看一看,看過了就走。他沒有別的事兒,就為了看濱。」

  我也想讚揚幾句濱,因為經過剛才那個老人的提醒,我也覺得濱身上有一種極其特別的什麼,那種美是頗難形容的,那種美之中似乎摻雜了一份特殊的端莊和溫馴——反正那是極不平常的一種感覺。我覺得這個聶老真有意思。在一座熾熱之城裡,一位早過了古稀之年的老人跳動著一顆滾燙燙的心。

  雨子說:「濱很喜歡聶老,像我一樣。我們知道老人就是這樣,他只是看一會兒。我以為濱也是美的。」

  他說到這裡睜大眼睛看著我:「我想既然是美——我指任何一種美,包括自己的愛人——既然這種美是一種真實和客觀,就允許別人去讚賞,更允許別人在心靈上擁有。因為這種美是屬於這個世界的:她不是為了任何一個人的獨自擁有才生出來的!你說對不對?」

  我覺得雨子很書獃子氣,也很真誠,而且主要是——很特別。我不但沒有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他打動了。我沒有做聲,卻又想起了吳敏。我想大概雨子對吳敏也是這樣一種態度、一種情感吧?我說不出話來。那可能僅僅是一種「心靈上的擁有」,可是……不過我還是想問一句,後來就終於問了:

  「如果這種擁有某一天變成一種攫取,比如說突破了『心靈』的界限呢?你知道有時候這種界限是很容易混淆的,也很容易被突破——如果那樣,又將怎麼辦呢?」

  「人應該是自由的。我是說,這就要看對方的心靈了,如果他(她)從心上喜歡這一個人而不是那一個人,真的因為擁有這一個而排斥了另一個,那麼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應該接受這一切……」

  我想自己還遠遠沒有那麼現代,我甚至覺得這很可怕。可是雨子似乎又在說一種很真切的道理,讓我沒法反駁。我想如果承認對方是自由的,那麼我們因此而引起的不可遏制的嫉妒,我們對於婚姻關係的強烈維護,有時就成了一種准暴力行為——它可以引發暴力,它本身就很粗暴。

  4

  正在這樣想的時候,濱從外面進來了。她邁進門的那一瞬,我的目光正巧落在她的手上,我發覺她的手比常人略微胖了一點。這時我又記起剛才那個老人不停地撫摸這雙手的情景。她對我微微一笑,點點頭,動手把籃子里的雞蛋和蔬菜取出。如果不是因為一種特定的氣氛中,不是熟悉了對方的某種性格,她的舉止,如她的微笑,或者還會讓客人誤解呢。

  雨子小聲向我讚揚起濱來,「你看她多麼好,多麼好。在我眼裡她永遠都這麼美。從我認識她的那天到現在都這樣看,我永遠——我認為自己永遠不會改變看法,永遠不會……你相信我嗎?我這樣認識了她:有一天早晨我去打水,那時條件很差的,許多人合用一個室外熱水管的;我看見有一個姑娘在用磚塊把水管附近凍得很結實的冰砸掉,她見有人來就抬起頭來——天哪,還有這麼好看的姑娘!她的手凍得通紅,自己瓶里的水已經灌滿了,這會兒是為了別人,怕別人走到水管跟前滑倒——你看她不僅有這麼好的容貌,還有這麼好的內心!我那時定定地站住了,其他什麼都看不見了,也忘了自己來幹什麼;我就提著水瓶站在那兒。她告訴我:左邊是熱水管。我這才醒過神來。我向她點點頭,說『謝謝』。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忘記她。我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她,生下來第一次瘋狂成這樣,功課差不多都荒疏了……」

  雨子小聲談著這些,濱終於發覺了。她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反正提著籃子走到院里去了。她在那個很簡陋的小廚房裡忙著。

  雨子仍然沉浸在往事里,我覺得他太幸福了。接下去他還在談濱。他說他啊,也許這一生做什麼都不再畏懼,都會很勤奮的,但有個條件,那就是濱必須在自己身邊。他說難以想像一個人能離開自己的愛人到遠方去——說到這兒他大概想起了我有妻子和孩子,「我聽陽子和呂擎講你,就想:這該是怎樣奇怪的一個人哪,我一定要認識他!我要看一看這個人長得什麼樣子,特別要看他長了一雙什麼樣的腳……」

  我笑了,忍不住看看自己的腳。

  「你終於讓我見到了,讓我看到了是怎樣一個人。我不明白:你怎麼能離開自己的家,一個人到遠處去呢?我和濱討論過這個。我們都試圖理解你,可還是想不通。你知道我是絕對離不開濱的。想一想吧,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濱,我一定會死的。」

  我打斷他的話:「你不是說,如果有一天,如果一個人在心靈上排斥另一個人的時候,你會給予對方這種自由嗎?」

  「是的。可是當她有了這種自由時,我也就不存在了,我可以死了。死也同樣是我的自由。」

  我茫然了。我覺得身上顫抖了一下……

  正這會兒,濱好像在外面喊了一聲,雨子就不顧一切地往門外跑去。接著他在廚房裡也大呼小叫起來。我到廚房看了看,原來濱在切東西時,一不小心把小拇指那兒碰破了一點皮。

  他們倆在那兒上藥,用紗布包紮。我說:「這不要緊,有『創可貼』嗎?貼上就沒事了。」雨子說菜刀是很不幹凈的,說不定要感染。我一再地安慰他們。

  濱把手包紮了一下,重新切菜了。可雨子再也不願離開廚房,就站在那兒看她幹活。我幾次請他進屋,好不容易才把他喚進來。可是雨子從此就心神不定,不斷往窗外瞟。

  我們接著談雜誌的事情,雨子並沒有多少興緻。他不斷捏弄自己的小拇指,好像他的小指也被碰過一樣。

  我要起身告辭了,雨子說:「你不能走。」

  他一定要留我在這裡吃飯,說濱就是忙著為我準備飯菜,才把手碰傷的。

  我只好留下來。我開始談雜誌的事情:「你們雜誌明年肯定要停刊嗎?取消了一個刊號,多麼可惜……」

  「誰說不是呢,不過這要看有關方面高興不高興。他們高興了就給我們保留,等我們有一天經濟狀況好轉時再續上。如果他們不高興,那就得取消,或者直接把刊號轉給別人……有人說這事兒該找牟瀾。他跟我們主編川流很早以前就認識,算是朋友,就因為現在官做大了,對川流也待搭不理的。川流也瞧不起他。有一次川流和我去見梁先生,在那兒把牟瀾臭罵了一頓,說那個人是個粗俗的野蠻人……」

  「梁先生怎麼講?」

  「梁先生一聲不吭。川流走了之後,梁先生仍然沒有提到牟瀾。我故意問老先生對川流的印象如何?梁先生說,『談談古畫吧。』」

  我覺得那個梁先生,還有川流,都是一些極有意思的人物。

  午飯時,濱在高腳玻璃杯里添了一點紅葡萄酒,那酒的顏色紅得像玫瑰。我抿了一口,是干葡萄酒。雨子說,「開始我和濱都不願喝這種酒,是梁先生給我們的。他不喝洋酒,有人從海外帶給他,他就給我們了。他說,『你們是新派,拿走吧。』」

  我笑了。

  雨子說:「梁先生總說,西方文化失於粗疏,而東方文化又太細膩。他說東方文化由於『太深奧反而不合用了』,等等。」

  我琢磨著老先生的話,呷著干酒。這酒我不知不覺就喝下了半杯。濱又給我添,並按開了音響。一個外國女歌手慵懶的聲音。窗帘被濱拉上了,屋子裡很暗。在這多少有點沙啞的歌唱里,呷著酒,讓我想起幾年前歐洲的一個小酒館——在那裡我遇到了一個鼻樑尖尖、長得十分小巧的英國女人,她是小酒館的老闆兼酒吧歌手,為顧客演唱,打著響指,悠然洒脫,那聲音也是這樣的沙啞。朋友把我拉到這個小酒館裡,並告訴她我們是從遙遠的東方來的,她立刻發出了歡快的叫聲,接著特意為東方客人唱了一首歌。

  實際上那次我們到那個酒館去,是要會著名的布洛西——很可愛的一個人,很早以前就聽朋友講過,說他如何如何棒,簡直是個「中國通」,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你跟他坐在一起,常常忘記他是一個歐洲人;總之他對中國的藝術才真正叫懂,比許多國內專家懂多了,起碼沒有偏見吧;他來華工作很久了……不過儘管如此我仍然懷疑,一個大鼻子能那麼精通中國藝術?

  記得那次我們就喝一種干葡萄酒。他單刀直入,馬上就談中國藝術。果然懂得很多,談話時還不斷夾雜一些方言土語,特別是粗話——他如此喜歡說粗話,如「他媽的」、「狗娘養的」、「屁話」、「什麼玩藝兒」等等。後來我才明白,他在用這種辦法顯示自己的漢語水平。我被他的努力給打動了,著迷地望著他那雙藍眼睛、他栗黃色的頭髮。這人剛剛四十多歲,卻過早地生出了深皺,這會兒喝完一杯酒竟然哭起來,淚水順著鼻子兩側流下來。

  他在哭著咕噥:「可怕呀,可怕呀。你們中國浴血奮戰,趕走了外國人,現在卻忍受著另一種侵略——文化侵略!這種侵略更為冷酷,簡直是慘不忍睹啊……」

  那一晚我首先被他的真誠、被他的「感同身受」所打動。我的眼睛也有點濕潤,到後來他伸手摟住了我的肩膀,「現在歐洲文化還是中心。沒有辦法,這裡還是中心。所以說,我們這些人對於中國才是至關重要的。」

  我的感動消失了。

  接上他一一數道中國的藝術。我不敢苟同,卻不好意思反駁——一個歐洲人好不容易搞通了我們艱難晦澀的語言,還進而學會了那麼多粗話,多不容易啊!我怎麼忍心反駁呢?他越說越多,越說越快,到後來把所有的粗話都用上了。他可真不容易。

  布洛西在中國是個有位置的人。不久他路過我們這座城市,我們又在挺好的一家飯店見面了。他再一次用粗話迎接了我,扳著我的肩膀,談紅衛兵,談警察。他告訴:中國轟轟烈烈搞*的時候他在上海,還設法搞了一頂黃帽子,戴上了紅袖章。那時他什麼也不懂,只覺得好玩兒,跟著喊口號也是熱血沸騰。說到這裡他哈哈大笑,又蹦出了幾句粗話。他有一種不分青紅皂白的熱情。

  濱告訴我,她喜歡這種干葡萄酒。「太棒了,簡直太棒了。」她說從來沒喝到這麼好的葡萄酒。「你同意嗎?」「同意。不過這玩藝兒酸巴巴的,實在沒有什麼好。」我可能喝多了,就說了句實話,擦擦嘴。

  濱砰一下把酒杯放了,驚訝地看一眼雨子。雨子看一眼濱。

  我知道他們在心裡嘲笑我,或者同情我。我告訴他們:我還沒有習慣起來。

  「歐洲人最喜歡這種酒了。」濱說。

  美麗的濱,就是你這樣的人把大鼻子給寵壞了。「我還是喜歡喝甜酒。我也喜歡美麗的姑娘——甜酒和美麗的姑娘才是一家。濱,你眼睛大大的,怎麼就願喝這種酸巴巴的東西呢?」

  濱嘴角癟了癟,我擔心再說下去她就會哭起來吧。我結束語般地說:「干酒這玩藝兒可以喜歡,也可以不喜歡。不能急於喜歡。」

  雨子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濱抬起頭,嘴裡還含著半口酒,樣子更為可愛。她大概在琢磨我的話是什麼意思。我又想起了梁先生,想那個衣襟上掛滿了飯渣的老傢伙——一個多麼倔犟的老人……可愛的布洛西應該跟梁先生認識一下才好,想想那個邋裡邋遢的梁先生扯上布洛西的手,搖搖晃晃走在街頭上,該是多麼有趣啊!梁先生會把他拉到一家街頭小酒館裡——那裡可沒有鼻樑尖尖的英國女人和懶洋洋的音樂,可是那裡會有另一種東西,比如說有一個戴綆線帽的小老頭,正握著自己的二兩小酒,弄一點花生豆和豬耳朵嗞嗞有聲呢。那個布洛西像梁先生一樣,伸手從碟子里捏起一粒花生米,再吱一聲喝一口小酒……他將因此而成熟起來。

  雨子家裡既有聶老這樣懂得欣賞和汲取的遺老,又有梁先生這樣的古舊學人,同時還能如此喜歡干葡萄酒。這就是本城文化界的頂尖人物。我端起杯子碰一下濱的杯子,雨子也趕忙把杯子湊過來。我的眼睛長時間盯在濱的臉上,在心裡承認:這雙眼睛無比迷人。很多人看來並沒有錯,聶老也沒有錯。可是我覺得臉上被什麼刺了一下,這才明白是雨子的目光。噢,我懂了,我不是聶老,我畢竟還是一個剛剛四十歲左右的人。我趕緊低下頭,將這杯澀巴巴的東西一飲而盡。

  5

  在一個周末,趁著上午的涼爽,我又一次去找雨子。

  雨子夫婦非常高興。玩到半上午時分,突然有人敲門。打開門,進來的又是那個衰老不堪的聶老。

  雨子過去攙他,他的拐杖還是一下一下搗著地。我發現他的白鬍子很好看,飄飄洒洒,有點像春天晾在架子上的龍口粉絲。他一進門就用眼睛急急尋找濱。

  「聶老!聶老好……」濱迎上一步。

  聶老的精神立刻振作起來。濱去攙扶他,聶老說:「噢喲孩子呀,我想你呀,來看看你。」

  濱說:「我也想聶老。」

  聶老來不及坐下,就那麼直盯盯地看著濱,看了一會兒,才心滿意足地坐在全家惟一的那把藤椅上。

  濱和我說了一句話,聶老就有點不高興:「噢,孩子,來,過來坐,過來坐。」濱走近些。聶老讓她坐在旁邊的凳子上,讓她把手放在桌上,然後按住了它。一會兒,他又把濱的手捧起來,撫摸著:「孩子啊,我有十幾天沒見你了吧?」濱說:「聶老,你前天不是來過嗎?」

  「你記錯了孩子,那是上個周的前天吧。」

  這種奇怪的記憶方式我覺得也很有趣。雨子和我一樣,這時也在看聶老。聶老卻旁若無人,只顧跟濱講話。他的耳朵還算可以,不過有時也聽不太清,不時把耳朵側過去說:「孩子,大點聲,大點聲。」

  濱就大聲說話,嘴巴差不多碰到他的耳朵了。老人高興地點頭,一下下捋著銀須。他更多的時候是不做聲,只微笑著看濱,看著看著目光就凝住了。這樣看了半天,他站起來,拄著拐說:「噢,孩子們忙吧,我不打擾了,行了。我走了。」

  我們大家都高興地去送他。雨子說:「聶老走好。」

  他把雨子推開,因為濱在另一邊攙扶他。

  濱把他送出門去,又送了很遠,在小巷盡頭說了五六分鐘話,才跑回來。

  雨子告訴:「今天你來得太好了,我們特意約了老詩人、主編川流先生來我們家做客呢。」

  這真是太好了!濱對我至今不認識這位大名人甚以為怪,打趣說:「該認識的不認識,只知道亂跑。」她有點認真地看著我說:「我就是崇拜那些藝術家,如果有人在我跟前誹謗藝術家,那我就會跟他講:『對,你可千萬不要搞藝術,藝術這顆葡萄最酸了。』」她笑了好久。

  接近中午了,老詩人還沒有來。屋子裡越來越熱,沒有製冷設備,電風扇吹出的風都是熱的。雨子額頭滲出了汗,他要去打一個電話,可是剛起身就有人敲門:一個瘦瘦高高的人進來了。

  進來的人大約有六十多歲,頭髮花白稀疏,像一個做粗活的碼頭工人。我們都迎上去,雨子馬上給我們作了介紹。我緊緊地握住了老人的手。這時我才仔細地看了一眼,發現老人的嘴巴兩旁有著深深的豎紋,這使他的臉相看上去十分果決。臉上的皺紋很細碎,顯示了他的飽經風霜。我記得起他那些吟唱黃河的詩句,真像做夢一樣,詩人就在面前。我握住了他硬硬的蒼老的手。他微笑著,一個多麼和祥的老人。他原來不像看上去那麼嚴厲。他說:「噢,我知道你,知道你。我聽雨子說過你……」

  老詩人不停地吸煙。兩根手指烤得焦黃。我搜索著記憶,好像很長時間了,只見過他很少幾首短詩,而且我不得不說,有點平庸。我們很快就把話題引到雜誌上。老詩人說:

  「沒辦法,現在是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我看上去像他一樣憤憤不平,實際上卻在幸災樂禍:「就是啊……」接上去我就把葡萄園接手這份雜誌的設想提出來,但沒有涉及合作的細節。老詩人使勁吸了口煙,說了句:「找牟瀾!」

  吃飯時,剛喝了幾口酒,老詩人的話就多起來。我發現他的酒量不大,臉很快就紅了,昂奮起來。他開始不停地離開桌子,在屋裡踱步,高聲談笑。他非常興奮。

  雨子小聲告訴:「聽吧,就要朗誦了,快了。」

  他的話剛停,川流就伸長了左手,揮動著:「『大海啊,彙集了我渾濁的眼淚……』」剛剛朗誦了一句,眼角的淚水就嘩嘩流下來。晶亮的淚水在臉頰上塗抹,皺紋像一道道小溪。我被深深地打動了。

  駁夜書

  [不得入內]

  吾等想起黑暗時世,即租界大門口,洋人那塊惹咱生了大氣的牌子:「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如此這般,當下時節,即便我這個文明人士也要罵上一句:我日他姥姥的!罵過之後心中空蕩蕩了無一物,這才明白是自己生氣之緣故,那真真是有一些兒受辱不淺的感覺。看官你道怎的,想想看咱拿自己當狗可以,別人拿我們當狗事情何其嚴重也哉。所以我這裡不依不饒,急他一千年都有些兒道理。

  狗這種動物差不多人人喜歡,有人將自己最愛之人,如親子戀人統統比作這四蹄動物。這時被喻為狗者非但不惱,還喜樂顛顛幸福有餘。咄!此乃兩碼事也,實為兩種不同品種之狗。吾等這邊廂說的是另一類令人討厭,甚至是恨得牙根發癢的狗:走狗。人胡能喜歡走狗也哉。

  國難深重之年常聽老人講談,那些給洋人當下走狗諸人——一般都是男人——可算獲得好處若干,本人自覺高人一等,目無下塵。瞧他們打扮就和常人有異,如同期待下葬之死屍:頭戴黑箍白呢禮帽,夏天則換成漂白草帽;對襟白綢子衣褂外加青絲褲,還紮上了黑色寬幅腿帶子;一枝大盒子槍從肩上斜楞著挎下來;懷錶眼鏡扇子一色齊全;行路要騎鋥光瓦亮的自行車;抽煙要抽二炮台……每到一村必踞於大槐樹下,專門盯看織花邊的姑娘呢,瞅個沒人的工夫就上手摸人,直到閨女搽眼抹淚走人。當時人人喊其為走狗,也有人直接呼其為漢奸。那時節諸事皆反,洋人住處都有大兵扛槍把崗,華人不得入內,狗可入內——狼狗以及雜種狗,更有如上所說之兩腿「走狗」,都可堂皇入內。他們一旦入內,也就分外得意,看門外那些不得入內之鄉黨,恣得要死。

  他們入內後晉見洋人,行洋禮邁洋步,說洋話吃洋飯。其餘時間即陪洋人說話磨牙,琢磨洋人愛聽什麼拉雜。時間日久他們最懂洋人心思,所以開口必要大罵本地人士,罵起來一些兒情面都不留——把他們說得一錢不值,如同糞土——最後連洋人也要大吃一驚,連連發問:「你國原是如此低賤的族類?」「就是呀!要不說他們得滅亡嘛,要不說他們活該嘛,要不說我不和他們為伍嘛!」洋人心滿意足,倒上一杯黃澄澄的美酒與之共飲。他試喝一口,再喝一口,連連感嘆:「貴國美酒就是高級,從嗓子這兒直香到最下邊。」洋人不解,問:「嗯?香到肛門?」「不,不不,還要往下,香到了俺的腳後跟哩!」他焦急之中忘卻洋文,比比畫畫,說了一遍又一遍。借著酒力,他再次檢舉當地人氏,特別是一起長大的數位同鄉:「大人有所不知,他們經常在大人路過之處埋下地雷;還有碎玻璃碴;匪衙明令當地為他們無償蓋起三間大屋,以示鼓勵!」洋人咬牙點頭,在本子上記下「三間大屋」幾個字,然後連連拍打其後腦:

  「年內或不出三年之期,我要請求上方授予爾三級勳章!」

  「三級?那是多少級呀?」他臉如紅布,頸部發紫,鼻尖上全是汗珠。

  「三級就是三級。」

  他愈發糊塗,卻不敢再問。這時節只好連連搖尾——無尾之狗,只得用一把摺扇放在後邊代替,時急時緩扇動不已,並連鞠數躬。

  他從那不得入內之門出來,步子越發急促,臉色因興奮而變得發紫,眉毛揚得比平時高出一倍,騎上自行車急匆匆趕往二十里外的古鎮——那是他的老家。蹬到鎮子累得渾身是汗,哈噠哈噠,剛進街頭即遇本家二爺。二爺不願正眼觀瞧,他即往前緊湊,二爺這才高叫一聲乳名「二狗。」二狗遞上一枝洋煙,老人愣用旱煙擋開。二狗自己叼煙,擦汗騷襠,啪一聲打著自來火兒,吸一口搖搖火機,對準老人耳朵說道:「我就要得三級勳章……」二爺從嘴中拔出煙鍋:「你說什麼也呔?三級混賬?」「是勳章。」「聽明白也呔,就是『混賬』!」二狗沮喪之極:「委實沒法,誰叫咱遇上一位『真聾(龍)天子』。」

  他在鎮中轉悠半天,前後與十餘人小聲訴說秘密,即不久將得一枚「三級勳章」,並一一叮囑:「如此大密切記只可聽而不可傳,而——不——可——傳!」說完轉悠半天,以特別之眼光看一遍小時玩過諸處:巷子、出生之草屋,徒增悲傷——傷感起來竟一時不可遏止。令他自己大吃一驚者,是走狗竟也學會了傷感,實在是時過境遷,文雅得丟份兒,非驢非馬。還有,待他倒背雙手沿一道土牆走上一遍,看著上面生出的瓦松和青苔,即發出「俱往矣」之浩嘆。他抬頭遠觀流雲,覺得自己的呼吸與空中那一道道條形雲彩相接相連——「大概這就叫『氣貫長虹』吧?」他咕噥一句,跨上車子緩緩離去。

  原本鎮上有人早就伏地尋機,想找茬兒潑揍一頓,最後只得眼睜睜看他蹁腿上車,無可奈何。他們面面相覷,不約而同說出深藏之語:「在弄懂『勳章』那勞什子到底是何物件之前,咱們還是先忍為上,別急著動粗為好。」「正是如此,那興許是個靈物也說不定。」「二狗若得,能見皇上也哉?」「呔,皇上早就廢了……」

  如上是說了黑暗時期之一例。近者如前年夏天,本市即來一名叫「布洛西」之洋人,能說一口粗臟漢語,正經嚇倒一批土生土長人士。一位名喚「小九」者中年畫家一天到晚纏見布洛西,並奉上畫集和土特產一宗,在其入住賓館門前苦等數日,搭起地鋪。誰知布洛西有許多留連之地,在這座城市熟人可謂多矣,夜裡喝個爛醉,索性宿在朋友家中。小九苦等三日,食不果腹,萎衰模樣終於打動歸來之布洛西。小九不顧自身飢困,逮住機會為布洛西好好按摩一番,以至於對方視為神奇:「咕嚕馬扎我日!你這一套又是如何學來?」小九笑答:「關鍵不是這個,而是我之藝術——」隨即展開大畫三卷。對方自來本市眼裡全是這物,幾天所瞧皆相差無幾——他剛要說「簡直一個鳥樣」,又擔心小九過於傷心。小九接談人品決定藝品之原理,曆數本市所有畫家之致命缺陷:偷盜、依附、狐臭、造假、虛偽、亂搞婦女……布洛西不得不打斷其語:「且慢,亂搞在我看來不算毛病。」小九大喘,高喊:「我反抗——反抗了一切!還有,我要檢舉!」布洛西大驚失色,旋即看到對方流出兩道長淚,綿綿不絕,滑下兩頰,又流入雞胸……他大動惻隱之心,咕噥一句:

  「年內或不出三年之期,我要請求上方授予爾三級勳章!」

  小九雙眼迷離,一陣口吃:「三級,那是多少級呀?」

  「三級就是三級。」

  布洛西離開一年之後,小九變瘋。這是人所共知之事,它即發生於本市西南豆市口一帶。

  [批駁]

  本文何其荒唐之至!如此寫來豈不授人以柄,在改革開放年代讓異邦誤以為我方又將重蹈排外之覆轍?在其看來,走出國門的正常要求即與走狗無異,而敝帚自珍閉關鎖國反倒視為正途,真是豈有此理!國勢欲要強大,必然有軟實力之強大。該文所謗之人,依我看不僅無過,而且有功,其功就在於能夠不遺餘力、不惜委屈自己糟踐自己而求得自身價值的承認!這獎賞看起來給一人,實際上也屬於大家,標誌了軟實力的增強。我們如果不能以創新的思維來對待這一切,所謂跳躍式發展就是一句空話。

  **

  成功才是一切,這是現代競爭遊戲中不容爭執的一個規則。你可以鄙視其行為,但你不得不承認其成功。你如果被人說成酸葡萄心理,又該如何自辯呢?你如果能邁進布洛西的門,你大概早就進去了——人家不會這樣說你嗎?還有,一分辛勞一分收穫,你怎麼不在那裡苦苦等上三天布洛西呢?因為你吃不來那苦!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你乾的既是藝術,就要用盡一切藝術的方法求得成功,千萬別立那個貞節牌坊,這樣的牌坊依俺看早就媽的過時了。現在再也沒人買那個牌坊的賬,你若不信就去看看,那些個在牌坊邊轉悠的遊客,他們哪個臉上不掛著嘲笑?

  我們反對封建主義的現代版。要有海洋心理,而不要有盆地意識。與農耕時代相匹配的道德觀,也就是餓死不食周粟那一套,魯迅先生早就諷刺過了。還有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什麼「朝聞道,夕死可也」,都整個是一塊毒藥,它的毒性之大,怎麼估計都不過分。五四過去了這麼多年,有人怎麼就是沒有一點進步呢?我們的歷史觀以及我們的生活哲學,怎麼硬是沒有一絲兒改變呢?

  要奮鬥就會有犧牲,要成功就會有煎熬。我們相信無論是過去的二狗還是今天的小九,他們在爭取域外承認、走出國門的道路上都歷盡艱辛,而內心裡的痛苦又有誰知?說到這裡不由得產生一陣感動和敬佩,並在心裡為其喊一句:走你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

  過去的事我不清楚,小九我還是認識的。這個人對布洛西說他「反抗一切」,至少是不真實的。因為我在機關工作,算是知道一點實情:他為了得到某領導的賞識做了多少說不出口的事兒。他甚至為使自己老婆當上一個副科長而費盡心機——對此他又怎麼解釋呢?這樣的「反抗」,可以休矣!這種小技,只能騙過布洛西這樣的洋痞子而已。

  另外,我也必須指出,堂堂男兒大可不必為了一點物利當起了跟屁蟲!即便要當,也要好好思量一番才對——須知西洋人是食肉動物,他們的屁倒有可能更臭!經有關科學分析,食肉動物比起食草動物,排泄氣體的甲烷及諸種硫化物含量增加許多倍!這要臭死人不償命的啊!

  **

  以史為鑒,可少走彎路。萬萬不可固步自封。試問:將黑暗時代之走狗行為,等同於全盛時期文化上的奮力開拓,這是什麼道理?當年國難當頭,我們才要全力御外;而今太平盛世,藝術繁榮,堂堂中華理當在世界文化之林佔有一席之地,這種種努力又有什麼難為情的呢?難道老死不相往來就好?難道掩耳盜鈴就好?現在我想直言相告:既盜鈴就不必掩耳!再說這鈴本是咱們的,它失去了幾千年,如今早該掛在咱脖子上了!讓我們每個人都為中華的偉大復興,盡上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吧!道路是曲折的,然而前途是光明的,同胞們,努力奮鬥——奮鬥吧!

  黃先生

  1

  我對一些老先生開始著迷了。有一天我對雨子提出:「有時間也介紹我認識一下黃先生吧。」雨子說:「找機會吧。他最近情緒不好。」

  「怎麼?」

  「黃先生受了點牽連……他太愛書了,什麼事情太過了就容易走到反面——他聽說博物館裡有一個孤本,就讓好朋友小濟去搞。那孤本藏在一個鐵盒子里,絕對不往外借的。結果小濟試了試沒成,前幾天又去,就被逮住了。小濟正被關在一個地方,很可能還要判刑……最麻煩的事兒是小濟有可能把黃先生供出來,那樣黃先生恐怕也要吃官司。」

  「什麼書這麼寶貴?」

  「我也不知道。問黃先生他不講。現在還沒人來找黃先生的麻煩,可能小濟還沒把他供出去。」他頓了頓,「也可能沒問題,小濟是特別忠於黃先生的,一般情況他不會那樣——除非動刑……黃先生正在想辦法。他也有辦法,弄得好小濟會放出來。呆一段我們再去見黃先生吧。」

  我只得同意。

  僅僅是一個星期之後雨子就來電話了:「你不是要見黃先生嗎?他那兒又要舉辦沙龍了。」他的聲音喜滋滋的。

  我不由得驚喜:「他也舉辦沙龍?黃先生?」

  「當然。就是今天晚上,你如果有興趣我們就一起去吧。」

  「沙龍」作為一個泊來物,其魅力一時無可抵擋。在這座城市裡,一些有身份的人時不時就要搞上一次,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道時髦大菜——沙龍上請了誰、沒有請誰,都成了圈子裡談論的事情……可是連黃先生這樣的人也要親自組織沙龍,這還是讓我感到新奇。我馬上說「一定去」,又問他是否可以帶上梅子一起?因為我覺得這種事兩人一起似乎更為得體。誰知雨子立刻說:

  「還是算了吧,黃先生不太喜歡見女人。」

  多麼有趣啊,這些老派人物硬是性情迥異,有的極端喜歡和女人在一起,有的又排斥她們。我想大概偷書的小濟放出來了,不然大熱的天,黃先生哪有什麼心思搞沙龍。我想這個黃先生可能是一個非常矜持的老人。不過這些老先生連同他們的怪癖都讓人喜歡。自從認識了梁先生以後,我就知道這座擁擠的城市裡仍然有著另一些角落。這也許是一座城市最後的魅力了。黃先生是一個大藏書家,他讓我想到了自己手裡的那份秘籍。就像一個暴發戶要去見一位世代富翁一樣,我心裡有一種特異的興奮。

  晚上,由雨子一路指引,我們來到了一座老式樓房跟前。這座樓房已經很舊了,紅磚牆發著鐵鏽色。它有那種紅瓦大屋頂,在一條窄街上,陰陰的。我說:「黃先生住這兒?」雨子點頭:「這種老式樓房的樓板都是澆鑄的,門窗的木頭也很厚、很講究。這比七八十年代蓋那批樓房不知要好多少。」

  我們向上走去。從東邊數第二單元,三樓左門,雨子敲起門來。門開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太太,穿戴齊整,頭髮梳得特別光滑,朝雨子點點頭:「請吧。」

  她把我們引到一個開闊的客廳里。一陣舒心的涼氣,這裡有製冷設備。我們置身的客廳至少有六十平方米,腳下踩的是厚厚的手工純毛地毯,泛著一層油汪汪的藍。四周是一溜兒肥胖的大沙發,中間是幾個式樣樸素的楸木茶几,上面有煙缸和果盤。我們兩個來早了,這裡還沒有一個客人。客廳旁邊的一扇黃色小門響了一下,走出一個人,竟然是濱。雨子轉臉對我笑了一下。令我不解的是,雨子不讓我帶梅子,卻把濱提前派來了……

  「我先來幫著準備一下。黃先生正在裡邊看材料,他很快就出來。」濱解釋說。

  雨子讓我吃水果。我發覺他們在這裡很隨便,儼然一副主人的樣子。一會兒那個老婦人端來幾杯濃濃的咖啡。她也是從那個黃色的小門進出的,再次出來後面跟了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臉色蒼白,尖尖的下巴,眼神很是奇特。少年的頭髮莊重地向上梳理——這麼小的年紀就留起了背頭,讓我忍不住地驚訝。老婦人笑吟吟地往前走,領著那個少年穿過了大半個客廳才站住。少年兩手插在褲兜里。這時我才看清:他的神色之所以有點奇特,完全是因為過人的莊重,簡直是一臉肅穆……正在我端量他的時候,雨子和濱都微笑著站起來。我以為他們在向那個婦人客氣呢,這會兒才發現在向這個少年點頭。隨後雨子向我介紹——原來那位大名鼎鼎的「黃先生」不是別人,就是面前的這位少年!

  我不知該怎樣才好,因為完全沒有準備,給弄得手足無措。黃先生的右手從褲兜里抽出來,從容而緩慢地握住了我的手。

  我覺得這像一隻女人的手:小小的,柔若無骨。

  「黃先生……」我想說什麼,他卻擺擺手:「請坐。」

  他仍然站著,臉上依舊是肅穆的神色,聲音平直而且低沉:「早聽雨子和濱介紹過你,很高興認識你,歡迎參加我們的沙龍。」

  說完他並不想啰嗦什麼,轉身穿過客廳向前走去了。客廳的小門沒有關,我看見他的身影在走廊里拐了一下,消失在另一間屋裡。一會兒傳來撥電話的聲音,接著是黃先生低沉的、平直的聲音。我聽不清他在說什麼。就這樣,好長時間我和雨子都被留在客廳里,只有老婦人和濱一會兒過來一次。老婦人拿來了酒杯,還有四五種飲料和葡萄酒。雨子和濱這時都不太講話,老婦人更是緘口不語。客廳里的氣氛有點沉悶。黃先生打完電話出來時,雨子好像不失時機地說了一句:

  「寧先生很想看一下您的書房。」

  黃先生略有不快地看一眼雨子,雨子不做聲了。黃先生垂下眼睫,好像在看自己的一雙腳。這樣停了一兩分鐘,他抬起頭來:「那好吧,請,寧先生。」

  他的左手仍然插在褲兜里,右手做出了禮讓的姿勢。

  2

  走出客廳,黃先生把我引到左邊。繞過一道綠色的屏風,是一個小廳,裡面擺了兩張沙發。穿過小廳再往前,就是一個雕花的棕色木門,黃先生輕輕推了一下,門縮到牆內去了。他又伸手在牆上一按,亮起了淺綠色的燈光:原來這是兩間相連的大書房,面積相加起來不小於七十多個平米,書架擺得比較密集:它們不是貼牆而放,而是每隔兩米遠就放上一排,清一色深黃,是柞木或楸木做成,閃閃發光。書架上的書大都是整齊的套書,一排又一排,有畫冊,有翻譯作品,有外版書籍,還有很多線裝書。

  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驚喜,不由得急急走到書架前。架上的書一塵不染,看得出這兒的主人多麼珍愛它們。這些書由於特別整齊以至於豪華,就不難使人想到主人是很有錢的。同時我也明白,這些書很少被人翻過,因為它們差不多都是簇新的——一些精裝套書真是誘人。黃先生陪伴在旁邊,一聲不吭。雨子給我作著介紹,說這是一套什麼版本、那又是黃先生從何處搞來的,等等。

  看了一圈之後,雨子突然小聲說:「黃先生,你是不是打開一下那個柜子?」

  黃先生又一次不快地斜了雨子一眼,但最後還是從腰帶上刷拉刷拉撥了幾下,取出一個金閃閃的小鑰匙。我們走到了旁邊——這間書房拐角的地方有一塊淺綠色的木板,下方有個小孔,黃先生把鑰匙插進去……綠板無聲無息地縮到牆裡去了。原來這是一個隱蔽起來的、打扮得特別講究的壁櫥,實際上也是一個內嵌式書架:不大,只有兩層。不過擱板上襯了綠呢,上面擺放的是幾個木頭盒子、鐵盒子,還有幾套線裝書。他打開了一個鐵盒,裡面除了書,就是一把竹籤:要用竹籤撥動盒裡的殘頁。那是一些陳舊的紙張,其中有的已經爛掉了半截。另一個木頭盒子里裝了一些竹簡,連接這些竹簡的皮條有一部分斷掉了……我的嘴巴張開了,一時驚訝得合不攏。「秘籍……」我在心裡說道。

  雨子在一邊說:「可以了,可以了。」

  黃先生應聲而動,把它們麻利地放好,然後按了一下某個地方,壁櫥門吱悠悠地合上了。

  黃先生走在前邊,伸出右手禮讓。我只好戀戀不捨地出門。我們在書房看得太倉促了。這顯然是一座書籍的寶藏,是我迄今為止見到的最了不起的私人藏書。我當然知道那個隱藏的壁櫥意味著什麼,毫不誇張地說,那裡面的東西價值連城。

  回到客廳時,這兒已經坐了四五個人,大家相互點頭致意。我又回到原來的位子上。剛坐下又進來三個人:他們進門之後就把手按在胸口那兒,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我覺得他們的舉止有點怪異。接上是一個留了小鬍子的人走進來,他急急地向客廳內掃了一眼,像一個人也沒有看見似的,只轉身問老婦人:「黃先生呢?」婦人說了句什麼,他才怏怏地坐了。

  大家小聲說著什麼。一會兒門又開了,一個長著大鬍子、特別高大的黑臉膛跨進來,身邊還有一個胖胖的小姑娘攙著他。她像吊在一棵粗壯的老榆樹榦上。我想這個黑臉傢伙的體重至少有一百二十公斤吧?

  黃先生進來了,大家都拍起了手。客廳里一陣喧鬧。黃先生笑了。原來他笑起來這麼頑皮。但也只是一笑,隨即恢復了原來的肅穆。他坐在了最中間的一張大沙發上,蹺起了二郎腿。

  大家交頭接耳,嘰嘰喳喳地說著什麼,盡量把聲音放得很低。我小聲問雨子:「沙龍什麼時候開始呢?」「早就開始了,這不已經開始了嘛!」

  我真的看不出來。濱在邊上,她用力地看了我一眼。老婦人又一次把客廳的門打開,一個穿著舊軍衣、臉龐有點浮腫的人走進來。他一進門就有幾個人向其點頭致意,而他視而不見,只面向黃先生走去,腳跟一磕打了個敬禮。黃先生把手舉了舉算是還禮。這人又走向雨子這邊,同樣打了個敬禮。雨子來不及還禮,就忙著在我和來人之間作著介紹。軍人不講話,雙目炯炯盯住我打了個敬禮。我慌慌地鞠了個躬。濱笑了。

  黃先生拍了一下手,大家的注意力都轉向了他。他輕拍旁邊的沙發,示意剛進來的那個軍人坐在身邊。軍人坐在那兒,腰板挺得筆直。

  「大家互相之間也不見得全認識吧?」我問雨子。

  「以前的大部分熟悉,今天……」

  黃先生一直笑眯眯的,他看著一個個站起來自報家門。輪到我這兒,我說:「我是來自東部的,從事……哦,算是『果農』吧。」我面對他們一臉的迷惘,不知該怎樣解釋……我發現那個黑臉漢子和那個小姑娘縮在一塊兒,一邊瞟著我一邊咕咕噥噥。黑臉漢子拍了一下腿:

  「妙啊,這才真是……蓋帽兒了!」

  小姑娘笑起來,胸脯一聳一聳。

  我發現有個青年在旁邊一聲不吭,陰著臉,顫著烏青的嘴唇。這時他的嘴巴顫得更加厲害,眼睛死死盯住我,讓我吸了一口冷氣。我在想:在哪裡結下了這樣一個年輕的仇人呢?正這樣想著,他突然站起來,徑直向我走來。我的心臟加快了跳動。他一直走到我的面前,仍然那麼死死地看著我。

  客廳里鴉雀無聲。

  我求救似的瞥了瞥雨子,在腦海里極力搜索,想著什麼時候見過這個人?正這時候嘴唇烏青的年輕人忽然轉身,面向著大家喊道:

  「女士們、先生們,在這個重要的、不同尋常的時刻,我要鄭重地宣布:昨天正在死亡!昨天已經死亡!」

  他的話一開始讓滿室沉寂,接著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掌聲剛停就有一個人在角落裡舉手——這時我才發現原來他沒有坐在沙發上,而是蹁腿坐在地毯上。大家不吱聲了。他身上穿的是一件中式布扣衣服,這會兒一邊系著衣襟,一邊趿拉著布鞋走過來,仰臉看著嘴唇烏青的年輕人,伸出手重重地握了一下。

  他沒有說一句話,一聲不吭地回過頭,回到原來的角落坐了。

  那個小姑娘獃獃地望著他們,又看大家。她的呼吸越來越急促。這時旁邊的黑臉漢子也許被這喘息刺激了,突然站起,一步躥過來,扳住那個比他矮了整整一半的年輕人不停地拍打起來,「兄弟,兄弟……」

  下邊就是掌聲、插話,還有斷斷續續的交談……這期間有人從懷裡掏出一張紙片,大聲念了起來:「難道我們還需要什麼?什麼?我們要大聲宣告……」他的話很快被一陣嘈雜淹沒——原來老婦人開始為客人斟酒和飲料。一會兒她又端來盤子,用竹夾將一塊塊粗粗的糕點分給客人。大家站起來遊動,相互碰杯,伴著一聲聲「認識您很高興」之類的話。其實他們大半早就相熟了,但這句話還是要說的,因為這可能是沙龍的一個專用語或關鍵詞吧。

  當人們吃過喝過,分別回到自己的座位時,有人走到黃先生跟前小聲說著什麼。角落裡的小姑娘大聲說:「黃先生,該你了黃先生!」

  黃先生站起,在客廳中央踱步。客廳里很靜,但他還是將兩手伸平了往下壓著,示意大家安靜。他咳了一聲,清清嗓子,聲音低低地說:

  「一位大師教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的話完啦。」

  大家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

  3

  所有的客人都走了。只有我和雨子夫婦留下來。濱和老婦人一起打掃著客廳,雨子和我退到一旁的小屋裡。黃先生去他的小客廳打電話了。我問雨子:「這就是『沙龍』嗎?」「是啊。你可能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吧。」雨子可能擔心我有些掃興,就解釋說:「其實這不過是提供個場所而已,讓大家交談,相互認識並交流一下思想什麼的。這在西方,在有些時期,甚至引領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精神潮流……」我說:「不過,我覺得今天這樣的,恐怕很難引領。」「那是當然了,時代不同了嘛。」「我覺得什麼時代,它都很難引領。」雨子不以為然,說:「那可不一定。十九世紀貴婦人們……」我實在不想再糾纏這個話題了,但還是說:「可能關鍵是咱們還沒有貴婦人。今晚上我打量了一下,發現她們沒來這兒。看來這種事兒還是不能太急。」雨子極不贊同地看我一眼,但還沒等他說什麼,濱就進來了,放下兩杯茶又出去了。我看了一眼離去的嬌好背影,對剛才的話有些後悔了。

  趁黃先生還沒有回來,我急於把心裡的一些謎團解開,就問:「他年輕輕的平時幹些什麼?倒弄來這麼多書,這得耗費多少……」

  雨子搖搖頭:「他仍然在一個廳里上班,不過辦了病休。當然沒什麼病。前些年黃先生也是全城幾大『名少』之一了,不過走了正路。另一些紈絝子弟和他就完全不一樣——吸毒,玩女人,走私,倒弄外幣和郵票證券……什麼都干,被老子寵壞了。黃先生也跟他們走了一段,後來厭倦了,深惡痛絕!他偏要和他們反著來,偏要玩高雅的!這一來他父親就高興了,老爺子一高興,其他的都好說……」

  「他今年到底多大了?」

  「二十三了。」

  這倒比看上去要大了一點。但仍然年輕得很。不管怎麼說這樣的年紀能夠擯棄惡習和各種引誘,實在是難能可貴。我想這也該有雨子的功勞吧,對方會通過他結識許多文化人,特別是梁先生這樣的遺老——傳統文化具有難以低估的感染力。當我這樣說時,雨子馬上擺手說:「錯了錯了,他在認識我之前就已經這樣了。要說影響,李大睿還差不多——那個人是全市第一號讀書種子,如今發展成了一個大書商……」

  「你說的是那個大富翁?」

  「就是啊。那個人和黃先生是最好的朋友,他們好得簡直不分彼此。」

  我脫口而出:「那麼說『百足蟲』——就是牟瀾,他們也是朋友了?」

  「這我不敢說,不過黃先生熟悉並有交往,這一點問題都沒有;起碼父輩之間是有交情的……這些人都連在了一塊兒,他們怎樣都好說的。」雨子說到這兒看看我,「你還是在想自己的雜誌啊!」

  我沒有回答他的話。我當然在想雜誌。我還想手中的秘籍,以及正在賞讀的那個列印本——它如果是從李大睿手中流出來的,那麼黃先生肯定會知道。

  雨子看著面前輕掩的門,臉上流露出一絲笑意,看看我說:「人和人真是不一樣啊,像黃先生吧,竟然不交女朋友。」

  「那也不一定,那也需要提防著點兒——萬一他又改了愛好呢?」

  雨子一個勁兒搖頭:「不不,不會的!你不知道,有一次濱瞎操心,她這人就是這樣,給黃先生介紹了一個女朋友呢。人家黃先生連看都不看。濱說你不談女朋友怎麼可以?還是談談吧,這姑娘太漂亮了,一個舞蹈演員。人家黃先生擺擺手說:濱哪,謝謝你的好意了,不過這對我來說只有兩句老話才能回答你——『曾經滄海難為水』;『色就是空』——聽明白了嗎?濱聽是聽明白了,可就是不懂,回家告訴了我。我想它大半是指有了高雅愛好之前的那些事吧。不過這一直讓我心裡硌著了一樣,覺得蠻怪的。這樣直到後來,他們原來那一撥當中的一個人告訴了我一件事,這才讓我徹底明白過來!我嚇了一跳,可又不得不信……」

  雨子說到這裡緘口不言。我再三催促,他就站起來看看門外,然後又把門關了,用極低的聲音說:「我告訴你,你可千萬不要說給別人。這事只有濱知道……」他幾乎是貼在我的耳朵上說出了一個秘密——

  原來黃先生在十*歲的時候是一個無所不為的狂少,什麼都干,最能鋌而走險,在女人的事情上更是肆無忌憚。他甚至敢於染指一個勢力巨大的「老大」的妻子。接下來的懲*厲而殘酷:「老大」讓人為黃先生施行了摘除手術,當然一切都是秘密進行的。

  我差點喊出來:「這,這是真的?」

  「十有*是的……」

  我不再說話。我相信,如此美麗的濱,在黃先生這裡頻繁進出,肯定需要雨子一百個放心才行。

  「這兩年,黃先生對足球有了興趣,他的朋友就有足球俱樂部經理。有時輸贏幾個球,他都要參與決定。反正他要插手這些事兒……」

  我大惑不解:「這要在場上踢著看嘛!他插手有什麼用?」

  「我也不知道。只聽他電話上吵這個。可能也涉及到策略問題吧。這個我一竅不通。」

  正說著門開了,黃先生叼著一桿漂亮的煙嘴出現了。他摘下煙嘴:「對不起,多有不周。」

  我說感謝,感謝今天的沙龍。我從黃先生高傲的目光中看出了一絲深藏的悲哀。一陣憐憫從心頭飄過。我後來又說到了那個列印本,說到了李大睿,黃先生笑了:

  「啊,這個手抄本由我列印數份,分發給沙龍里的人——那一次參加的人除了這些,還有機關人士……嚴厲批駁之後,再次列印出來——還要繼續批駁!閣下以為如何呢?」

  黃先生一動不動地盯住我,像是送來了一道重大的考題,靜等一個測試答案。

  我鄭重地說道:「還要更嚴厲地、徹底地——予以批駁!」

  黃先生釋然了。他微笑著眯上眼睛,梳理了一下背頭,深深地吸了一口煙。

無憂書城 > 現代文學 > 你在高原 > 人的雜誌 第三章
回目錄:《你在高原》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沉重的翅膀作者:張潔 2我與地壇作者:史鐵生 3芳菲之歌(危亡時刻)作者:楊沫 4女心理師(上)作者:畢淑敏 5生命冊作者:李佩甫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