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走了,按他的遺願,他的遺體火化後,埋在那棵山楂樹下。他不是抗日烈士,但西村坪大隊按因公殉職處理,讓他埋在那裡。文革初期,那些抗日烈士的墓碑都被當作「四舊」挖掉了,所以老三也沒立墓碑。
老三的爸爸對靜秋說:「他堅持要埋在這裡——,我們都——離得遠,我就把他託付給你了——」
老三生前把他的日記、寫給靜秋的信件、照片等,都裝在一個軍用掛包里,委託他弟弟保存,說如果靜秋過得很幸福,就不要把這些東西給她;如果她愛情不順利,或者婚姻不幸福,就把這些東西給她,讓她知道世界上曾經有一個人,傾其身心愛過她,讓她相信世界上是有永遠的愛的。
他在一個日記本的扉頁上寫著:「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
他身邊只有一張靜秋六歲時的照片和那封十六個字的信。他一直保存著,也放在那個軍用掛包里。
陳樹民把這些東西都交給了靜秋。
每年的五月,靜秋都會到那棵山楂樹下,跟老三一起看山楂花。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心理作用,她覺得那樹上的花比老三送去的那些花更紅了。
十年後,靜秋考上L大英文系的碩士研究生。
二十年後,靜秋遠渡重洋,來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三十年後,靜秋已經任教於美國的一所大學。今年,她會帶著女兒飛回那棵山楂樹下,看望老三。
她會對女兒說:「這裡長眠著我愛的人。」
(完)
(謹以此文紀念孫建新(老三)逝世三十周年)
結局太震撼人心了
淚水在眼眶轉動,喉嚨酸澀哽咽。真後悔看到結局,老三的影子總是在腦海中浮觀,為什麼好人得不到好結局。作者呀,你那怕違心也要編個皆大歡喜的收尾,晚上又要失眠了。
老三如果放在現在就是官二代,現在這個社會,平民百姓中都找不到這樣的男人了,更別提官二代了,那個年代的人們很苦,卻很幸福……
跟我朋友的經歷太像了,太傷心了
這個結尾太傷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