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雖純屬虛構,但其中關於《清明上河圖》的種種分析,卻都有本可據。
早在三十年代,吳晗先生即在《<金瓶梅>的著作年代及其社會背景》中詳細考證了王世貞、嚴世藩與《清明上河圖》之間的種種傳說。
有趣的是,吳晗先生當時是想買一部《<明史紀事>本末》,但沒有錢,就在暑假裡寫成此篇,換取10元稿酬。《清明上河圖》殘本之說,在學術界一直有爭議,鄭振鐸先生在擔任鑒定組組長時,曾撰專文予以探討,各方眾說紛紜,並無定論。
至於《清明上河圖》其名其釋,孔憲易、鄒身城、史樹青等學者均別有創見。小說廣采諸家之言,化用於情節之中,特此鳴謝。
《古董局中局3》即將出版,精彩預告: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瘋狂盜挖馬蘭峪的清代皇陵。他率下屬先開了慈禧的東陵,又挖了乾隆的裕陵,連挖七天七夜,掘出的寶藏無以計數,光是搬運寶物的大車,就用了三十輛。
在這些帝王級的隨葬品中,最珍貴的是一柄九龍寶劍,劍面上嵌有九條金龍,劍柄上則嵌著寶石,價值無法估算。
但正是這柄寶劍,為它的擁有者帶來了無盡的厄運。
自盜掘皇陵之後,孫殿英便被輿論圍攻,迫不得已只得將九龍寶劍交付戴笠,托戴笠轉交給總統蔣介石,以此行賄。戴笠將寶劍鄭重收藏在庫房內,1946年3月,才終於有機會攜此劍自天津經上海飛往重慶見蔣介石。飛行途中,他遭遇了暴雨,墜機而死,九龍寶劍也因此成了他的隨葬品。
而許願,發現這柄寶劍中,其實潛藏著兩千年前的一段秘密……
敬請期待《古董局中局3》。
在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