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例如,有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不聽課、不寫作業甚至連教科書都忘在學校。那麼,如果你是父母的話,你會怎麼做呢?
青年:當然是想盡一切辦法地讓其學習呀!上輔導班、請家庭教師,有時候甚至還可能會扯耳朵。這就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吧。實際上我就是這樣長大的——做不完當天的作業,父母就不讓吃晚飯。
哲人:那麼,我再問你一個問題。被這種強制性的手段強迫學習,那你最終喜歡上學習了嗎?
青年:很遺憾,沒能喜歡上學習。為了學校或者考試的學習只是應付而已。
哲人:明白了。那麼,我就從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原理開始說起。例如,當眼前有「學習」這個課題的時候,阿德勒心理學會首先考慮「這是誰的課題」。
青年:誰的課題?
哲人:孩子學不學習或者跟不跟朋友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
青年:您是說這是孩子應該做的事嗎?
哲人:坦率說的話,就是如此。即使父母代替孩子學習也沒有任何意義吧?
青年:哎呀,那倒是。
哲人: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與此相對,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如果這樣的話,那肯定就避免不了衝突。因此,我們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
青年:分離之後再怎麼做呢?
哲人:不干涉他人的課題。僅此而己。
青年:……僅此而已嗎?
哲人: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青年:我還是不太明白,究竟如何辨別「這是誰的課題」呢?實際上,在我看來讓孩子學習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因為,幾乎沒有真心喜歡學習的孩子,而父母則是孩子的保護人。
哲人: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如果孩子選擇「不學習」這個選項,那麼由這種決斷帶來的後果一一例如成績不好、無法上好學校等——最終的承擔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說,學習是孩子的課題。
青年:不不,根本不對!為了不讓這種事態發生,既是人生前輩又是保護人的父母有責任告誡孩子「必須好好學習!」。這是為孩子著想,而不是妄加干涉。「學習」或許是孩子的課題,但「讓孩子學習」卻是父母的課題。
哲人:的確,世上的父母總是說「為你著想」之類的話。但是,父母們的行為有時候很明顯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虛榮又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說,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正因為察覺到了這種欺騙行為,孩子才會反抗。
青年:那麼您是說,即使孩子完全不學習,那也是孩子自己的課題,所以要放任不管嗎?
哲人:這一點需要注意。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推崇放任主義。放任是一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的態度。而阿德勒心理學的主張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各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如果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要隨時準備給予幫助,但絕不對孩子的課題妄加干涉。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
青年:這不僅僅限於親子關係吧?
哲人:當然。例如,阿德勒心理學的心理諮詢輔導認為,被輔導者是否改變並不是輔導顧問的課題。
青年:您說什麼?
哲人:接受心理諮詢輔導之後,被輔導者下什麼樣的決心、是否改變生活方式,這都是被輔導者本人的課題,輔導顧問不能干涉。
青年:不不,怎麼能有那麼不負責任的態度呢?
哲人:當然,輔導顧問要竭盡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某個國家有這麼一句諺語: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學中的心理諮詢輔導以及對別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這個要求。倘若無視本人的意願而強迫其「改變」,那結果只會是日後產生更加強烈的反作用。
青年:輔導顧問不改變被輔導者的人生嗎?
哲人:能夠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