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名為氏。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受封於畢,其孫畢萬在畢國被西戎功滅後,投奔到晉國,成為大夫。 因功,被賜魏地為邑,其後子孫以邑為氏,稱為魏氏。公元前445年 畢萬的後代魏斯建立魏國,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後,亡國的魏國王 族以國名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稱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戰國秦昭襄王時有國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 後異父弟魏冉,本楚人,羋姓,後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慶 元進士,本高氏,後改姓魏;明代有崑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 治進士,後改姓魏。 郡望: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 (今河北平鄉西南)。相當今河北白洋淀、文安窪以南,南運河以西 、高陽、寧晉任縣以東,平鄉、威縣以北、山東德州、高唐、河北館 陶之間地。漢代至北魏因襲沿用。 堂號: ”九合堂”:春秋時晉有大夫魏絳。山戎向晉請和,絳向晉君 說和有五利。於是晉便和附近的少數民族山戎等締結了友好條約。8 年之中,晉國九合諸侯,稱為霸主,都是魏絳的功勞。 魏姓因巨鹿為望,故也以”巨鹿”為其堂號。 遷徙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也有部 分分居於今湖北、湖南省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