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拆封看了片刻,臉色極不好看。
宋濂與劉基面面相覷,不得要領。
朱元璋把試題反扣在案上,說:「題目不行。君臣如手足,什麼意思?又是孟軻這一套!朕最不能容忍的是孟子,他教唆士子們君不君、臣不臣,重民輕君,這還了得!朕已說過,今後將孟軻從聖人祠中趕出去,科考題目不準出《孟子》里的章句,讀書人也不必再讀《孟子》。」
這一突如其來的命令,使在場的自幼熟續《孟子》的大臣個個瞠目結舌,無人敢應。
劉基也很下不來台,只有他敢鼓足勇氣說:「孔孟自古並稱二聖,為天下讀書人所尊崇,從我朝起廢孟子似不恭,如《孟子》書中有不妥處,則可商量,不出題目便是,請聖上定奪。」
朱元璋一聽火了:「你還讓朕把話說白了嗎?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什麼話?天下人信奉了他的,不是都要造反了嗎?」
這一發火,劉基也不好再抗上了。
朱元璋斷然把手往案上一拍:「定了,趕孟軻出享廟,我朱元璋不懼後人評說。」
眾臣無人敢諫,大殿里氣氛極為緊張,人們連大氣都不敢出。過了片刻,朱元璋忽然問:「那個李彬埋了沒有?」
李善長低頭不語,偶爾斜視劉基一眼。劉基答:「還在鼓樓前示眾。」
朱元璋叫:「胡惟庸!」
胡惟庸快步出班:「臣在。」
朱元璋說:「當年你當寧國縣令時剝皮實草的辦法不錯,能起震懾作用。這事交你去辦,把李彬的皮剝了,裡面塞上稻草,放到應天府大堂里去。」
汪廣洋出班奏道:「這怕不好,威嚴大堂上,光明正大匾下,弄個剝皮的死人天天擺放,對我朝廷面子不雅,恐傷官員自尊,恭請聖裁。」
「朕看這不丟人,」朱元璋說,「出了贓官都不怕丟醜,擺個貪官之屍,倒嫌丑了?朕為什麼要在大堂上擺?府州縣衙門裡今後都要擺,就是要讓官員天天看到剝皮罪官,大家都膽戰心驚,才能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地奉於國事,才能時時自律。」
沒人敢再反對,朱元璋似乎有意看了李善長一眼,他把笏板向上舉了舉,擋住了面孔。
三
為了讓兒子在秋闈榜上有名,錢萬三捨出多少銀子都樂意。本來楊憲是不贊成外甥錢大來應這個景的,他還不了解自己這個連粗通文墨都稱不上的外甥嗎?秀才就是別人代考的,若想考上舉人,就得作弊,只要出事,他知不知情都逃脫不了干係。無奈老姐姐也來逼他,罵他忘本,他只好硬著頭皮為他們想辦法。錢萬三富可敵國又怎麼樣?見到未入流的縣吏都得賠小心,動輒受人戲辱,這也是他發誓讓獨生子進取的原因,花多少銀子他不在乎。
有錢就能辦妥一切,這不,連代寫卷子的人都雇了來嗎?
楊憲親自出面宴請兩個飽學秀才,這兩個人一胖一瘦。楊憲來回殷勤勸酒,說:「這次借兩位大儒的如椽大筆,倘我外甥高中,當不忘各位的恩情。」
胖秀才說,楊大人說遠了,別說您還給我們潤筆、賞格,就是不給,也應儘力。
那個瘦子更會恭維,他說楊大人是僅次於李丞相、徐丞相的國家柱石了,其實不用通過科場,舉賢任用令甥也是理所應當的。
楊憲說:「那不好,瓜田不納履呀。」
胖秀才說:「舉賢不避親嘛。通過科舉弄個兩榜出身也好,門楣榮光。只是這題目……」他以為是下場前弄夾帶進去。
楊憲說:「若能摸出題目,也就不敢有勞兩位大駕了。這是大明王朝第一科,殿試題目是聖上自己出,誰問得出來?鄉試題是劉伯溫、宋濂、章溢、陶安這幾個人出,這是幾個不能通融的人。」
提起劉基,胖秀才也有耳聞,聽說趁皇上不在,他把李丞相的外甥都給斬了,趕上黑臉包公了。
所以楊憲只好想另外的辦法。反正考生在號里要住三天,題目出來也來得及,幾位是倚馬可待的神手,一樣奏效。
瘦秀才擔心地問:「那,把題目送進送出的,露了餡可是死罪呀。」
胖子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腳,說:「你太操心了。」
楊憲一揮手,家人托上兩個沉甸甸的方盤,上面蒙著紅布,放到桌上後,楊憲揭去紅布,盤子里是碼放了幾層的金元寶。兩個秀才眼中放出光來。
當了秀才,在地方上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可他們也難得見到這麼多金子呀,能不動心?楊憲早訪聽明白了,這兩個人的學問、文章都是一流的,只是命途多舛屢試不中罷了。
真難為楊憲了,如何把試題從舍號里弄出來,再把答好的卷子傳送進去,這是個大難題,楊憲居然想到了用他家神奇的信鴿充當信使。
院子里,僕人正把籠養的信鴿放出來。
錢萬三擔心這鴿子送信有準沒準,萬一它迷了路,可全完了。
公子錢大說:「我看先試試。」他正是進京趕考時與李醒芳、楚方玉邂逅的那個公子。
馴鴿僕人讓他把心放回肚子里去,這隻鴿子叫萬里飄,從金陵帶到南海放飛,都找回家來了。
這時楊憲送兩個秀才出來,上了轎離去後,錢大對舅舅說:「看,轎都快叫金子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