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做讲座的时候,我总在想,因为对断舍离有兴趣而前来参加讲座的各位,不论他们本人是否能意识到,但他们正在迎来变化的时期。他们当中,有些正好觉得“想要改变”,而有些虽然“想要改变”,但却害怕改变。我想,拿起这本书来的各位,恐怕也处于同样的状况吧。
就好比说要从相处愉快的初中进入高中,这时候,对要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崭新的世界,多少都会有恐惧感,可是不管再怎么样都不得不毕业一有很多人都存在这种类似毕业生在春假期间常有的心理状态,虽然已经回不去了,可却害怕前进。这种心理状态如果是暂时性的倒还好,可也有不少人一直都持续着这种不安的心情。想要促进改变的发生,就要靠断舍离了。
有不少书都认为打扫与运气相关,我也认为的确如此,而且从我们自己平时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来说,也有过不少通过打扫,连心灵及人际关系都一并整理了的经验。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现在还没能完全明确这种机制,或者说,我觉得这些机制还没有被好好地整理出来。就拿断舍离来说,首先出现的是断与舍这种自我肯定、恢复自信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里,人的观念会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最容易理解的是,你会发现,一直以来都以为是自己的观念的东西,其实是父母的观念,或者是身边其他人的观念。像这样,通过物品,确定自己本身真实的价值观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之后就能进化到下一个阶段。接下来,你会慢慢开始肯定、相信你自己。不仅是自己,就连整个世界都变得可信了。必要的东西只出现在必要的时候,并且只得到必要的数量,这样,就相当于从自力的世界进阶到了外力的世界。
我在第三章曾经详细描写过“相”的世界与意识的世界,伴随着收拾破烂儿这样的行为,也能够处理掉潜意识的阻塞-,我想,最终恐怕能够引起集体无意识水平的深刻领悟。占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五的看得见的世界与看不见的世界的形态是相似的,因此,只要在看得见的世界行动起来,就会对看不见的世界以及更加看不见的世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住所里到处泛滥着不需要的东西的时候,也就是潜意识被堵塞-的时候,家里就到处散布着小压力。
压力的因子其实很琐碎。想要打开橱柜的门,可却因为囤了大量的饮料瓶而碍了事;想把需要的书拿出来,可放在前面的书却碍了事……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压力。这种小事日积月累,人就会慢慢变得烦躁不安起来。如果有东西让你感到碍事,即便只是一瞬之间觉得碍事,也要在发现的当时就把划n—击破。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碍事”这个词,字面上看起来很可怕,但我们平时倒是经常使用。我们的直觉可以分成阴性直觉和阳性直觉两种。简单来说,阴性直觉就是异样感。感觉到“总觉得这扇门有点不好打开”,不过虽然心里生出这种异样感,最后还是“反正都打开了,就不管它了”;感觉到“那个人有点怪怪的”,虽然有这种异样感,最后又劝自己“不过反正也是个好人”……就这样,通过思维把直觉敷衍了过去。其实,根本没必要消除这种异样感,如果能够意识到让自己感到异样的原因,因此而卸下包揪,或是对此有所领悟,那么就不会徒增多余的压力了。把“啊,好碍事”这种异样感否定掉的思维方式,就像是清除掉附着在直觉这根管道上铁锈一样。因为直觉原本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消除掉”的存在了,所以只有在除掉那个“碍事”的东西的时候,“这个应该买”这种阳性直觉才会像灵光乍现般地来到你的身边。
碍事的东西堵在家里,造成潜意识的堵塞-,因而每拿掉一样东西,潜意识的堵塞-物也就被清走了一个。这在一开始或许只不过是敲开一个细微的小洞,可就在这样的过程里,你会觉得不仅是看不见的世界,就连看得见的世界也跑来支援自己了。这种“更加看不见的世界”,你也可以叫它神的领域,或是叫它未知的伟大,或是叫它集体无意识,怎么叫都可以,因为我们一直都在接受着它的支援。可是,有太多的人因为在家里堆了许多破烂儿,把这个人口堵上了,所以无法得到它的支援。但其实,我们原本是不必让自己困在这些破烂儿里的,只要没把入口堵住,就能尽情地接受这些支援。不过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秘诀是,与其期待这些支援,还不如享受着每一天,过好自己的日常生活。
但凡自我启发的励志书里,都会重复地告诉人要成为活在当下,能够立刻付诸行动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实践的人。断舍离的优势也正在于,能够把这种活在当下、立刻付诸行动的生活方式落实在日常的收拾房间上。所以说,’断舍离并没打算不着边际地宣扬“通过扫除来开运”。成功者的特点是,在贯彻这种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超越自己,达到“成事在天”的心境。通过只占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五的看得见的世界里的行动,能够深入到如此的地步,这也就是断舍离所追求的状态——心怀觉悟与勇气的乐天派。
说到底,住在乱七八糟的房子里,却期待着“会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呢”,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从自力的世界进入“成事在天”的境界,这就是终极的自动化。如果你要进行断舍离的话,希望你能够以这种境界为目标。
通过这样一直孜孜不倦地做着与物品相关的工作,我深刻地感觉到,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即便是同一件东西,自己在这件东西上赋予的感情至关重要。即便是别人看起来与垃圾无异的东西,只要自己有留着它的理由,那它就属于包含着积极感情的物品。我认为留下来也无妨,可包含负面感情的物品还是太过沉重了,毕竟我们没必要给我们的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
说句题外话,我曾经尝试着在讲座上提了这么个问题:“有了或许很方便,但即便没有也不会伤脑筋的东西是什么?”当时学员们的回答非常有趣,其中一位四十来岁的单身女性的答案是“男人”。我心想,这位女士可真是注意到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父母和亲戚都教育她“不结婚可不行”,她自己也被这种想法所束缚,想着不结婚不行,都不知道去相了多少次亲了,可到头来还是没有结果。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她发现,其实对自己来说,男人就真的是我问题里所说的那种存在。当然了,每个女-人都不同,也有人表面看来不管有多坚强,都必须有男人做后盾才行。重要的是,要察觉自己心底深处的真正的想法。通过对物品的拷问,竟然可以进入如此之深的心灵,这真是非常耐人寻味。物品当中蕴含的力量果然是不可小覷的。
如果就此再进一步做深入思考的话,就会想到——希望能通过断舍离,打破固有已久的“拥有”这种观念。这话听起来或许有些偏激,可我们难道真有必要为了完全未知的未来做太多无端的准备吗?所谓“将来的某一天”,等到那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再来应对就好了。要是能这么想,“替将来留好”这种观念也就跟着不存在了。在命理学里,有“因为做了准备所以才会变成你想象的样子”这种激进的观点,这也算是吸引力法则的一种吧。
保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时候,保险就像是一场没有胜算的赌局,一旦买了高额的医疗保险,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得病的话可就亏了”这种心情。我们到底还要为了安抚我们的不安花多少钱、买多少东西啊!不过,不要考虑这些做法是好是坏,而是要理解,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生物,这样一来就可以来解决“那么我自己想要怎么做”的问题了,这是生存方式的问题。
我认为,所有物品归根到底都是我们从神祇、从地球手里借来的。比方说,买土地,买房子,这其实是买到了维护、管理权而已。“买”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人类一厢情愿的错觉。不仅仅是土地,一切东西原本都只不过是物质而已,经过了一系列化学变化和人为加工,它们成为了物品,再被赋予了许多概念和附加值之后,流通到市面上。说到底,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不过,也不是说因此就不要拥有任何东西,而是说理解了拥有的本质,就能自然地涌出想要珍惜物品的心情,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好不容易能拥有一件东西,与其觉得“算了,就它吧”,不如觉得“必须要这个不可”,因为后者更能让人在维护管理这件东西的时候保持愉悦的心情。此外,归根到底,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
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